书城建筑御园漫步:皇家园林的情趣
5606700000011

第11章 历史在这里过渡

由于皇家园林的主人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家园林的兴衰紧扣着王朝的治乱兴衰,每当动乱的年代和改朝换代之时,离宫别苑,就成为一幕幕历史悲剧最受瞩目的舞台,留下许多既动人心魄又发人深省的故事。自秦汉以往,唐宋以来,比比皆是。

明清的皇家园林也不例外,在元代即辟为大内后苑灵囿的禁苑、明代时的景山,在这里,就结束了一个王朝277年的统治。当1644年李自成所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之际,崇祯皇帝吊死在景山东麓的一棵槐树之上,史称“甲申之变”的改朝换代,却将后苑中的这株槐树,当作悲剧中最不可少的布景道具和情节,枯萎了补植,立了不止一块石碑来警示后人。而在大内乾清宫中的一幕:遣别太子、剑砍公主、死别皇后、赐经贵妃、手刃嫔御……更为惨烈的场景,却被渐渐淡化。

替代大明国祚的,并非逼死崇祯的农民政权大顺,而是满洲贵族铁骑所建立的清朝,清皇室不但沿用了紫禁城,而且占有了包括景山在内的皇城的全部。在它实现了成功的统一之后,离宫别苑的营构规模,又空前地超出了明王朝的规模,成为中国皇家园林史上最后一个高峰。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民族灾难之中,清代皇家园林的毁灭,又成为华夏子孙至今所未能忘却的伤痛。1860年,包括圆明园在内的三山五园,遭到野蛮外来侵略者的洗劫和焚烧。这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极具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它震动朝野,也震动了世界,连侵略者国度的人士也对这样的暴行进行了谴责。北京的皇家园林被毁的时候,清朝的皇帝咸丰却已带着皇后、贵妃和阿哥,出逃到另一座皇家园林——热河的避暑山庄之中。对中国近代史具有深刻影响的历史事件,在这里继续掀开着新的却是充满了屈辱、辛酸、无奈与苦涩、悲痛与欺诈交织在一起的一页又一页。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被批准签订,咸丰皇帝病死热河,年仅六岁的皇子载淳在咸丰死前被立为太子,第二天便继承了帝位。一块并无雕镂龙钮的寿山石印章,却是圆明园一座偏殿的堂号,这不足方寸大小的《同道堂》三个字,却成了决定清朝未来近半个世纪命运的依据,这一切都发生在避暑山庄这座皇家园林之中。当时,圆明园和三山的殿堂廊榭,亭阁楼台,已化作灰烬。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同治朝,在载淳亲政以后,重建圆明园的计划没有能够实现。光绪时,万寿山清漪园在海军经费的支持下得以重建,改名颐和园。在这座清王朝在湖光山色中最后所支搭起的金碧辉煌的舞台上,历史仍以悲剧的色彩演绎。

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的阴历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岁生日,比照乾隆母亲六十岁生日,在颐和园举办隆重的万寿庆典。颐和园的复建工程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这一年七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八月黄海之战中国海军损失惨重,9月25日(阴历八月二十六日),慈禧被迫宣布停止在颐和园的庆典,以海军经费为工程款的颐和园工程照常进行。当黄海之上,中国海军舰只一艘艘沉没的时候,颐和园以天下太平寓意的清晏舫——石舫浮出了水面。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斗争在以光绪为代表的维新派与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之间展开,从《戊戌变法》到戊戌政变这一年的春天,参与矛盾双方的有影响的风云人物:康有为、袁世凯、荣禄等,在颐和园进进出出,牵动着事件发展的走向。终于,坐镇颐和园的慈禧调兵遣将,突然于阴历八月初六(9月21日)自颐和园还宫,以光绪有病,以太后的名义重新训政,囚禁光绪于瀛台。至今颐和园玉澜堂东西配殿内,仍留有两堵高墙,是光绪在颐和园内的另一处幽禁之所。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八国联军进逼北京,8月14日(七月二十)慈禧和光绪从宫内来到颐和园立即启程取道山西逃往西安。八月三十(8月6日)“八国联军”俄国军队第十五团五连、八连,上乌迪内骑兵连占领颐和园,接着日本、英国和意大利的侵略军也进入颐和园内驻扎,颐和园的殿堂陈设被抢劫一空,建筑遭到严重破坏,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辛丑)七月《辛丑和约》签订,8月28日(七月十五)尚在西安的慈禧发出懿旨:“颐和园何日交收即行电奏”,并嘱庆亲王奕劻加派官兵,小心保护,“严防土匪窃盗,母稍疏虞”。9月14日(八月初二)八国联军从颐和园撤出,据内务府查点,颐和园中的殿堂陈设几乎均为“一应无全”,连一块完整的玻璃都没有。慈禧卧室床罩上镶嵌的一块玉寿字亦被挖走。

1905年六月,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在北京火车站被炸,第二日下令颐和园围墙增砌三尺。

1908年十月二十一、二十二日,光绪、慈禧先后去世,三岁宣统继位,光绪皇后那拉氏被尊为隆裕皇太后,由宣统生父摄政王载沣传出懿旨:“皇帝尚在冲令,一时未能临幸颐和园,著该管大臣饬令司员等,将殿座陈设妥为封存看守,其轮船、电灯、官役,著即撤销差使,所有船灯各项物件,交管理颐和园大臣派员接收看管。”颐园结束了一个历史时代。

1912年2月,清帝宣布退位,民国政府给予优待,在《优待清室条例》中有:“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员照常使用。”同年9月12日孙中山莅临颐和园参观,由退位的清室派出那桐设茶点欢迎接待。

据查,此后溥仪居住紫禁城内,并未来过颐和园,有说曾来过一次,大概受优待条件影响,怕失掉在宫中居住的权利。自1914年,颐和园已对外售票开放。1924年,溥仪被逐出紫禁城,并未兑现允许在颐和园居住,颐和园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中国的皇家园林,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特殊的历史地位,往往与改变历史进程的一些事件相关联,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变化。现存的明清皇家园林的历史,有的可以上溯到辽金时代,都具有300年至800年的历史,向公众开放参观游览,尚不足一百年的时间。运用现代视角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时间更短,在发现与认识、价值与功能、保护与利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领域宽泛、学科多样的话题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