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园林中的理事正殿,是为了在离开紫禁城园居期间处理政务的场所,在这里要和随扈的大臣或临时召见的大臣们共同议事。驻园期间遇有庆典,也要在这里举行朝贺之礼,所以理事正殿都设置在园子的宫门之内,除正殿外,还要有配殿,特别是宫门内外,还设有九卿六部的值房和朝房。虽比不上紫禁城的规模,但符合外朝建筑群的规制。大臣们事前等候召见,事后即行退出,没有特殊的情况并不能进入园内的其他区域。
明清的皇家园林的总的平面,都因受到造园山水地形的要求,并不像紫禁城那样规整方正,坐落在整个北京城的中轴线上,符合先秦时代就已立下的规制。就现存的皇家园林和已毁的皇家园林遗址来看,园子的边缘,围墙以内,总是以山水来屏障,所以全园的平面,很少有方方正正的形状。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皆为平地造园,外廓较为整齐,但三园之间的分割也是互有进出,并非方正划一。但入园宫门内外的一条轴线都是很明确的。
现存较为完整的这条轴线,可从避暑山庄、颐和园以及香山静宜园反映出来。
避暑山庄丽正门内即为正宫,正宫由前朝后寝共九进院落组成,前五进院落为前朝部分。丽正门内的阅射门正中,悬挂康熙御笔避暑山庄金字大匾,此门相对丽正门又称二宫门,这座面阔五间的宫门,因是行宫的内大门,所以称为午门。
午门内即为楠木构建的淡泊敬诚正殿这座相当于后来勤政殿的理事正殿,因是康熙题署,乾隆当然不能更改,于德汇门内的东宫另建勤政殿,但淡泊敬诚殿内的原来陈设里却有一万卷的《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这部百科全书,虽然开始编纂于康熙四十年(1701),但全书告成已是雍正四年(1726),又过了两年才用铜活字排印印刷了六十四部。淡泊敬诚殿的《古今图书集成》,应是在康熙以后充实的陈设,和乾隆时于其他几处勤政殿陈设此书同出一辙,连陈放在殿内后间的位置都是相同的。
淡泊敬诚殿后为四知书屋,康熙时原名“依清旷”,四知书屋是乾隆晚年增题,遇有大典这里是皇帝更衣的处所,平日在此召见大臣,处理政务。四知书屋的北面原为十九间万岁罩房,是皇帝于前朝理事休息和存放出巡仪仗之物的地方。至此作为前朝部分在轴线上的建筑结束,轴线上的建筑继续延伸至后寝部分。
内寝部分的主殿为一座面阔七间的两层楼,是康熙三十六景的第一景“烟波致爽”楼后又一座七间的楼“云山胜地”。其后为正宫九进院落的结束处,一座名为“岫云门”的垂花门。出门便进入苑区。
从丽正门至岫云门,是一条贯串九进院落长达300米的轴线,既适应皇家常朝居住的功能要求,又符合外朝内寝的礼制。
在颐和园,除东宫门外两厢的南北对称各两座朝房外,进了东宫门,正对一座仁寿门,仁寿门的两侧还对称建着南北九卿房。仁寿门内,正对仁寿殿,仁寿殿又有南北两座配殿相拱立。这条轴线实际从远在东宫门外的牌楼就开始了。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的石碑,就立在牌楼御道的右侧。进了牌楼的广场两侧,是相向而立的群房,是军机处、武备院、外务部的衙门所在。广场的西端是一道月牙河,绕过月牙河上左右两座石桥,即看到面对东宫门的白石台基的红墙影壁。完全是一派外朝的规制。
颐和园内万寿山前山以排云殿为中心的主要景区的建筑布局,是从昆湖北岸向万寿山正中顶端逐步改变标高依山建构的,形成一条明显的爬升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着:云辉玉宇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八座建筑,在二宫门的内外对称着四座排云殿的配殿,是这条轴线的中心高潮部分。每逢慈禧在这里举行万寿生日庆典,光绪皇帝率领王公大臣,在这里举行朝贺仪式。二宫门的门洞里,是光绪跪拜的位置,金水桥以北是入八分公以上亲王贝勒和一品大臣的跪拜位置,金水桥以南是二品、三品大臣的位置,三品以下的官员一律在排云门外跪拜。当时要摆放品级山,不能有半点差错,等级森严。
排云殿一组建筑是由原来被毁的大报恩延寿寺改建而成,自排云殿向上至山顶,保持原来的寺庙建筑样式,原貌复建,体现了宫廷建筑的特殊风貌。将佛寺和宫殿拼合在一条轴线之上,是非常罕见的,从档案记载中所反映出的其使用功能看,它仍然符合外朝性质的规制。
皇家园林建筑布局与紫禁城宫殿建筑布局的共同之处,应该说反映在都具有外朝功能的建置,但具体而微,规模要小得多。现代将其归纳称为政治活动区。正因为皇家园林存在着这样的区域,成为界定皇家园林最重要的特征。而以山水构架的园林,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区域,使它们体现出皇家的气派。由于政治活动区的建筑形式、尺度、色彩种种因素,也影响园中其他园林建筑的风格,这是一般私家园林所不具备的,也是不敢仿建的。因此,皇家园林所追求的境界是人间的天堂,而私家园林所追求的境界只能是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