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御园漫步:皇家园林的情趣
5606700000022

第22章 画龙点睛的楹联匾额

明清皇家园林中的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宫廷建筑在园林山水之间的特殊构建。色彩的绚丽强烈,大量使用金箔装饰图案,不但使之区别于私家园林,更成为皇家园林的专擅。虽然康熙在畅春园、避暑山庄,雍正在圆明园,乾隆在静宜园记中,都有“茅屋涂茨,略无藻饰”,“不施丹雘”,“无丹雘之饰”等字样,但现存的明清皇家园林,除个别的楠木殿外,均是金碧彩绘、富丽堂皇的彩画建构,即使在朴素的殿座上,也要悬挂金光闪闪的匾额楹联,显示出皇家的气派。

匾额具备揭示建筑物名称的功能。大都悬挂在建筑物正中的上方,但匾和额也有所区分,在现存的皇家园林中,“额”上书写的内容,是建筑物的名称,如××殿、××阁、××门等;而匾,除了标示建筑名称外,还有协调于建筑名称寓意的其他内容,字数也不受限制,甚至有多至数十字、数百字的“诗匾”、“文匾”。额的形状为竖向的矩形,四边斜向伸出云纹图案的花边,在四角交接,围合成一个整体,放平了看像一只过去量米的斗,所以又可称它为斗子匾。额上的建筑名称竖写。清代的额,在上首左侧,与汉字名称并列一行满文名称。单行汉字的,大都为民国以后维修时将满文去除,将汉字移至中间。匾的形状一般为横向矩形,也有变形,雕成蝙蝠、如意等形象的。汉字由左至右横向书写或成行由左到右排列,一般没有满文对照。

楹联,是指附着于建筑露明柱子上的对联,明清皇家园林中现存的楹联,基本都是清代遗物,还有一些是近年来随着建筑维修和复建,重新制作的。楹联分上下联一副,上联在左、下联在右,与相配合的匾上的文字书写方向一致。有人将悬挂在房柱上的称作柱联,将悬挂于走廊内柱(金柱)上的称作楹联,凡是圆柱,楹联形式的剖面是半圆形,称作抱柱联。方柱上的联也随方柱的平面做成扁平的形式。

有的建筑物悬挂不止一副楹联,就是上面说的,既有柱联,又有楹联,显得层次丰富,柱廊焕彩,金灿典丽。

匾额楹联有装点门面,为建筑增辉添彩的功能,是建筑殿堂的颜面和眉目。其书写的文字内容,更是园林主人心臆的表述。但皇家园林的匾额楹联上,往往有御笔书写的“御笔”款识,或含有“御笔之宝”或“御览之宝”的雕刻朱印,或者还有园主堂号和其他闲章印文的朱印。有多至五六方的。

作为额,一般只书写建筑物名称,如“勤政殿”、“仁寿殿”、“排云殿”这样的正式殿堂或配合正殿的门楼,如“勤政门”、“仁寿门”、“排云门”等。匾的文字内容就要丰富和广泛得多,除也有标示建筑名称的如“乐寿堂”、“涵远堂”、“快雪堂”以外,其主要内容,是由两字至六七字不等的对建筑名称内涵的演绎,类似人名之外的字或雅号,在内容上有所关联。被称作副匾,是相对名称的主匾而言的,皇家园林中的匾文,更多与景色相呼应。由于受到字数的限制,文简意赅,引经据典,一般都有出处。在许多点景建筑上,只有一块匾,往往这块匾也作了建筑物的名称。如颐和园万寿山的东侧山坡上有一座三间的敞厅,四周绿荫浓郁,视线隔绝其他建筑,正中悬有“意迟云在”的四字黑底金字横匾。究其内容,并不像是建筑物的名称,因为只有这块匾,就以“意迟云在”称呼这座敞厅,实际这四个字,包括周围的景致,更为吻合。“意迟云在”四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题为《江亭》的五言律诗中的颔联:“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这种引用是变化了“云在意俱迟”五言句重为组合成四字的例子。还有直接摘录古代典籍中的句子,不加变化的例子,如长廊中就有六块匾是直接摘引自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中的句子,它们是:“文思光被”、“草木贲华”、“禀经制式”、“鞶鉴可徵”、“斧藻群言”、“化动八风”。与引用杜甫诗句的“意迟云在”不同,这六块匾中的文字,除“草木贲华”是挂于长廊四座象征四季的第一座春季的“留佳”亭中,似乎切合花草绚烂的春光以外,其他五块摘引的句子,虽原文皆是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哲理,但摘取以后,全都成为帝王的治世之道的座右铭,像“鞶鉴可徵”、“斧藻群言”、“化动八风”这样的匾文,更是除了帝后之外,别人所不能用的,也是不敢用的,即使像“草木贲华”这样的金字大匾,一经在皇家禁苑中出现,民间也是要回避的。

楹联的文字内容,相对于一般匾的文字内容,有更大的篇幅和空间。一副七言的对联也有十四个字,明清皇家园林中虽没有出现像昆明滇池大观楼那样上下联各长达94字的长联,但九言联较为多见,长达13字的对联也不少见。由于字数较多,比之于匾文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相对要宽松一些,但行文的口气,落笔的角度,虽是词臣们所起草,仍离不开皇家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