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中国气候与中国古诗词文化——中国气候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之五在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宝库中,古诗词是一颗绮丽夺目的明珠。几千年来数以万计的文人流传下了数以十万计的诗词。例如,清代康熙年间选订的《全唐诗》就达49000首之多。其中有许多诗词一代一代地为人们所传诵,显示出经久不衰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在我国古诗词中,四季及与四季有关的诗词占了很大部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或佳句都与四季有关。这就是因为我国是世界上四季变化最鲜明的国家。这些鲜明变化的气候,不仅决定了我国独特的田园山水风光及其鲜明季节变化,而且影响到诗人的日常生活、创作环境和灵感。诗人们常常借四季气象景物来抒情、喻志,讽刺时政弊端,以泄愤怒,发牢骚等。因此,中国诗词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特殊性便是不言而喻的了。
不过,由于篇幅所限,本书这里只能采用典型举例的办法,只要使读者能够了解到中国气候确实对我国诗词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也就达到目的了。下面分春夏秋冬四季来说。
一、春:“二月春风似剪刀”与“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与春夏秋冬有关的古诗词中,以春季诗词最多,可见古人和我们一样,是最爱春天的。春诗内容十分丰富。限于篇幅,这里只讲其中三个问题,都是我国古代的三首著名诗词。
“二月春风似剪刀”——华夏大地春来速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约公元659~744)在长安(今西安附近)时曾写过一首《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的大体意思是:一株碧玉妆成的高树(树高是倒装结构)上,垂下了无数绿色的丝绦。丝绦(柳条)上绽出的无数精美绝伦的嫩绿细叶是谁的高超手艺剪裁出来的呢?原来是春风这把“剪刀”!
我们先来说明诗中“剪、裁”的历史背景。原来唐代盛行春日剪彩(纸),剪人,剪柳,也剪花、鸟、鱼、虫等。因此贺知章才会有这种灵感,说柳条上的细叶是被剪裁出来的。剪裁者是谁呢?从科学上说,是春季中迅速上升的气温。但贺知章用诗味十足的“春风”,在科学上也是可以的。因为二月(阳历三月)严冬已经过去,大地回春,正是阵阵春风带来的温暖,催发了叶,催开了花。
贺知章这首感染力极强的《咏柳》对后人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例如,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在《东城送运判马察院》中说:“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即他的这把锋利快巧的“剪刀”,不仅裁出了杨叶和柳叶,而且还依次裁出了杏叶和桃叶。
但是,“二月春风似剪刀”并非是全世界都能见到的普遍现象。相反,恰恰是我国(特别是北方)和西伯利亚等春季中气温上升特别迅速的地区才有的特殊现象。我于2001年3月19日~21日在北京(紫竹院公园)就曾巧见类似的这种奇迹,因为这些天北京气温突然升高(其中3月20日最高气温22.6℃还打破了该日40年历史纪录)。从18日柳条上叶芽苞开始返青,19日芽苞长度明显增长(但仍贴在柳条上),20日叶芽芽端翘离枝条(但芽仍直)。到了21日,叶子就已完全绽放,细叶弯曲。因此,如果那时我们不是每天都去看,就有可能会突然发现,细叶已经奇迹般地被春风“裁出”了。更有意思的是,2009年春,同样在紫竹院,由于3月18日最高气温突然猛升到了29.5℃,破60年历史纪录。因此,我亲眼见到,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把无数柳树细叶给“剪裁”出来了。我相信,这种“剪裁”速度,同样也是破60年纪录的。
实际上,反映我国春季升温之快,物候现象变化之急的,古诗中还有许多类似佳句。例如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州》);唐代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近看遥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下面会专门介绍);以及宋代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晓景”》)。可见,诗人们正是抓住了我国春天物候快速变化时的特殊瞬间镜头,他们的诗词佳句才能千古传诵。反之,如果这些物候变化很慢,甚至几星期几个月才能完成,写它就没有意义了,诗人们也更不会使用“剪刀”,“又绿”,“近却无”和“先知”等这些时间性很强的词汇。
诗家清境在新春——诗人最爱早春
“四时可爱惟春日”,人们酷爱万紫千红的春天。可是,诗人们却更爱早春。
诗人爱早春最著名的一首可能要数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意思是,皇都长安街道上雨后土壤酥湿,长出了稀疏鲜嫩的细草。但这种细草只是远看才见绿。韩愈认为,正是这种近看不绿、远看才绿的清境,才是长安春季中的最美好景色,绝对比满城烟柳的浓绿春景要好看得多。
可见,韩愈最爱的早春景色是刚萌芽不久的绿草。因为“春色先从草际归”!但是唐人杨巨源爱的早春则是从柳条,因为“泄漏春光有柳条”。
杨巨源《城东早春》全诗是:“诗家清境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如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诗人明确说出了诗家最爱早春,爱早春绿色柳条上刚刚萌生的淡黄柳芽(叶),有绿有黄,所以才说“半未匀”。
实际上也并不是只有杨巨源个人爱柳芽初绽的“半未匀”。例如明代杨基《清平乐·柳》中就有:“记取春来杨柳,风流全在轻黄。”唐代李商隐《咏柳》诗亦有:“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柳条。”宋代姜夔的咏柳词,词名干脆就叫《淡黄柳》。可见诗人们对“绿柳才黄半未匀”的喜爱。
那么,诗人们为什么最爱早春?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是期盼。我国冬季十分漫长,例如北京冬季就长达4个多月之久。冬季中室外天寒地冻,景色十分单调。东北冬季更长得多,过去东北农民整个冬季都待在家里,称为“猫冬”。他们特别期盼温暖春天的到来。
第二是爱新生事物。早春一到,大地嫩绿,垂柳鹅黄,“无边光景一时新”。这是一种“春消息”。虽然目前仍是“李白桃红未吐时”,但是大地不久就会万紫千红。我们人人喜爱新生事物,而“春消息”就是“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新生事物的萌芽。
第三是发展变化的观点。诗人们既然能够敏锐地观察到“春消息”,也一定知道,万紫千红固然好看,但是盛极必衰,这意味着即将春意阑珊,“无可奈何花落去”。所以诗人们才有“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天公领略诗人意,不谴花开到十分”;以及“分付凉风勤约束,不宜开到十分时”(清蒋士铨《题王石谷画册玉簪(花)》);清代叶燮的一首惜花诗干脆起名叫《梅花开到九分》。宋代李元膺《洞仙歌·雪云散尽》写得更是直白:“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因为“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所以“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最后是诗人多喜幽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思如泉涌。如果游人若云,喧嚷若市,也就诗兴全无了。而且,在杨巨源看来,游人们赏的即将盛极而衰的春景,哪有他欣赏的朝气蓬勃即将“万紫千红”的早春更富诗意呢?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代边塞诗人王之涣的诗现在虽然仅存6首,但却不乏千古佳作。《凉州词》就是其中之一:“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尤其最后一句,几乎家喻户晓。但春风是否真的不度,就很少有人细究了。
此诗前两句说的是景,雄浑荒凉,边塞孤城。第三句中“杨柳”也是诗中春天的标志。我理解,“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原因指的就是这里不长杨柳。“羌笛”是古代羌人的一种乐器,羌笛有一个常奏的曲子叫《折杨柳》(描写折柳送别),折杨柳枝相赠送别的习俗也以唐代最盛。实际上,当时人们不但见了杨柳枝会引起别愁,甚至听了《折杨柳》曲也会触动思愁。例如李白《塞下曲》中就有:“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诗中的“笛中闻折柳”,就是指听到笛子奏《折杨柳》曲。
但是,为什么“何须怨”杨柳呢?
春风不度,杨柳无法在这里生长,当然是怨不得杨柳的。
不过,我必须指出,王之涣的“玉门关无杨柳”和李白的“天山无杨柳”的原因是不同的。天山无杨柳,是因为天山海拔高,气温低,农历五月仍有雪,而杨柳等乔木在当地7月平均气温低于10℃的地方是不能生长的。而玉门关无杨柳即“春风不度”的原因并非低温而是干燥,因为玉门关7月平均气温甚至超过21℃。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大体平均年雨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区,乔木便已不能成片生长。而玉门关一带平均年雨量只有约60毫米,大自然一片荒漠。但是,干旱地区中只要有引水灌溉的地方,不论玉门关内外,天山南北,都是绿洲遍布、护田林带蜿蜒的。例如,清代杨昌浚歌颂左宗棠戍边的《恭颂左公西行甘棠》就说,“上相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遍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门)关。”
所以,从科学上说,并非是“春风(温度)不度玉门关”,而是“夏季风(雨季)不度玉门关”。因为,从东南方向来的太平洋夏季风雨季,过兰州不远大体到达乌鞘岭附近就停止了;从西南方向来的印度洋夏季风雨季则甚至到不了青藏高原北部。
实际上,我国干旱地区虽温度适宜但因干燥而仍无“春”这个问题,古人也已经发现了。例如唐代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六中说:“怪得春风不来久,胡地风土无花柳”;唐代李益也说:“莫言塞北无春到,纵有春来何处知?”(《度破衲沙》)。因为没有了树木花草这种春的载体,纵有适宜温度也不会有花红柳绿的大自然春色了。
最后,也有文学家指出,《凉州词》中的“春风”是指社会上的而非自然界的。例如,“春风”指皇家的体恤与恩宠。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诗人既知不长杨柳主要是因缺水,还要这样写,解释便只能是诗人不愿因此惹麻烦,或不愿让诗直白平淡罢了。如果如此,那诗中的“春风”便真的是未度玉门关了。
二、夏:“万国如在烘炉中”与“如坐深甑遭炊蒸”
我国由于气候大陆性强而夏热。我国是世界同纬度上夏季较热的国家(高山高原除外)。例如我国最北的黑龙江漠河,纬度已近54度,但盛夏午后仍可穿单衣衬衫;北纬近46度的哈尔滨过去还曾多次进行群众性的横渡松花江的游泳活动。我国北方夏季之高温,使我国一年生喜热粮棉作物分布纬度之高,世界上数一数二。
在淮河及以南的南方地区,由于高空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夏季气温本已很高,加上地面江河纵横、水田密布,空气平均相对湿度高达80%左右以上。天气之闷热,世所罕有。闷热使人整日汗流浃背;加上苦热难眠又胃口不好,过个夏天要瘦掉好几斤肉,人称“疰夏”。大诗人遇上大热天,便会写出咏苦热的妙句。
“如坐深甑遭炊蒸”——看古诗如何妙说苦热
我国古诗词中咏苦热的内容十分丰富,大体可分为,闷热流汗、高温环境,以及物象比喻等几个方面。
闷热必多汗。例如,唐范登《六月》中说,“六月季夏天,身热汗如泉”;晋程季明《拒客诗》中说“摇扇手都酸,流汗正滂沱”;宋戴复古《大热五首·其一》中说,“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唐司空曙《苦热》中则是,“啸风兼炽烟,挥汗讶成流”。此外,还有“挥扇只有汗如浆”(宋杨万里),“欲动身先汗如雨”(唐张来),“黄尘行客汗如浆”(宋范成大),等等。
汗流得如“泼”,如“流”,如“雨”,如“泉”,如“滂沱”,那当然是很热的了。
古人又是如何形容他们这种挥汗如雨的高温环境的呢?
宋代戴复古《大热五首·其一》中说,“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农历)。万物此陶熔,人何怨炎热”。他是说,夏季的太阳把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个高温大窑,人也不必独埋怨炎热了。再如唐代王毂在《苦热行》中则把炎夏世界比作大洪炉:“祝融(火神、火官)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唐代韩愈更把闷热天气比作自己是在蒸笼中被蒸:“自从五月(阴历)困暑湿,如坐深甑(甑,古代蒸食物的炊具,底下有许多孔可进蒸汽)遭蒸炊”。杨万里的《午热,登多稼亭五首》中也有“不是城中是甑中”的类似句子。他们把这种又闷又热天气,比作如坐蒸笼之中,真是再形象不过了。
宋代梅尧臣的《和蔡仲谋苦热》,是通过周围事物在大热天气中的状态来描写苦热的一个典型:“大热燥万物,万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天气热到干柴生烈火,液体熬成膏:热到飞鸟嫌生羽,走兽嫌长毛。如此之热,还有什么比这更热的天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