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汪琬更是率性天真:“自入秋来景物新,拖筇放脚任天真。”(《月下演东坡语》)拖筇就是拖着竹杖,“放脚”有无拘束的意思。高兴得以至于吟出“江山风月无常主,但是闲人即主人”。因为苏东坡曾说,清风明月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他进一步认为,只有像他这样的“闲人”,才是江山风月的主人!秋景令他兴奋得如此“野心勃勃”!
实际上秋天还有一个重大亮点,就是秋凉。炎夏过去,秋凉为多少诗人所期待。所以杨万里在《秋凉晚步》中说,“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宋徐玑不直写人的感觉,而是说,“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新凉》)。明唐寅《题画》中的“爽人秋意”,和南朝王僧儒《秋日愁居答孔主簿》中的“首秋云物善”等,也都是说的初秋新凉。
在秋凉诗词中最值得说的应是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原来,辛弃疾小时不知愁,却因赋诗硬写愁。等到他受到排斥不能带兵抗金救国,“而今识尽愁滋味”时,却“欲说还休”。即使最后说出来,却是句言不由衷、离题万里的“却道天凉好个秋”。他懂得了愁而不言愁,显然是为了避免政治上的更大迫害。但最终选择“却道天凉好个秋”,却是有着生活实践基础的。因为江西夏季长且苦热,一旦天凉入秋,人的舒适快活劲儿无法形容。
古人如此热爱美妙秋色,难怪宋代诗僧惠洪会想出如此绝妙主意:“戏将秋色分斋钵”,他要将这可餐的秀色分给和尚们享受,只是不知道“抹月批风得饱无?”(《崇胜寺后,有竹千余竿,独一根秀出,人呼为竹尊者,因赋诗》)。“抹月批风”是古代文人表示家贫无食物以待客的戏言。即只好把这无边风月加工(细切叫“抹”,薄切叫“批”)当饭菜了。当然这是诗人的幽默,秀色如画饼,何能充饥?由于宋代大诗人兼大书法家黄庭坚非常欣赏这种幽默,“因手书此诗,故(诗)名以显”。
实际上,悲秋和秋兴这两类古诗词虽然思想情绪的方向正好相反,但却源于同一个秋季景物。例如引起秋愁和秋悲的秋季落叶和秋寒,实际上也是引起“天凉好个秋”和色彩斑斓的红叶美景的原因。因此我认为,同一景物引起完全不同的精神感受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的心情不同。例如,晋顾恺之说,“秋月扬明辉”,但唐孟郊却说“秋月颜色冰”;例如唐杜牧把凉秋清风看作久违故人:“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早秋》),意思是大热如酷吏之去,清风如故人之来。可是到了唐孟浩然那里,却变成了“清风习习重凄凉”(《初秋》)。即,只要心情不好,就是习习清风也会加重凄凉。
所以,我认为,古代造字者把“秋”、“心”合成“愁”,是确有道理的,但却又是不全面的(秋加上好心情,则成“兴”)。至少犯了“只说其一,不说其二”的毛病。是不是呢?
四、冬:“寒者愿为蛾,烧死被华膏”与“自恨不如鸡有毛”
如前所述,我国(以及相邻俄罗斯、蒙古国和朝鲜半岛等)是冬季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地区。冬寒深刻影响了我国古代诗人的生活,冬寒成了中国冬季古诗词中常见的名词,甚至进了诗词的标题。
“寒者愿为蛾”和“人藏类蛰虫”——冬寒与古人生活古诗词中形容冬季之寒,大体可归为“冰、冻和雪”、“动植物”、“衣被”和“人体反应”四种。其中最多的可能要算冰、冻和雪了。例如唐孟郊《苦寒行》:“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纹),短日有冷光。”唐李贺《北中寒》描写更加寒冷:“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三尺木皮断文(纹)理,百石强车上河水。”黄河结冰,鱼类尽死,大树的树皮被严寒冻裂,可载百石的重车竟能在河冰上行走!此外还有唐刘驾“百泉皆冻咽(冻冰不冒水)”,唐万戴“河深彻底冻”,以及南朝周弘正“陇水冻无声”等。唐李贺在《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一月》中的“御沟泉合如环素”,意思也是严寒把都城的护城河冻成了一条白环带。北朝庾信诗中还给出了冰雪的具体厚度:“雪花深数尺,冰床厚尺余”(《寒园即目》);宋姜夔则有“岸冰一尺厚,(似)刀剑触舟楫。岸雪一丈深,屹如玉城堞”(《昔游诗十五首·其七》)等。
古诗词中用动物形容天寒的,多用马。例如岑参边塞诗中主要用军马。他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有“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他描写的是战马在寒风中疾驰,那蒸发出来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结成冰,结了又掉,掉了又结。他的《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中,有“蒲海(罗布泊)晓霜结马尾”。这是描写马在静态下的天气之寒。因为西北干旱地区空气中水汽很少,一般低温下不会有霜;而且这霜还结在了不时摇动的马尾巴上。由此可见天气之严寒。他还有一首《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有“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地名)石冻马蹄脱”是说那里冷得石头都冻得很硬,使钉在马掌上的铁掌也脱落了。
此外还有用其他动植物来描写冬冷,也很有趣。
唐方干《岁晚苦寒》中说,“白兔没已久,晨鸡僵未知”,是说月亮下山已久,天都亮了,可是鸡并未报晓。原来鸡也被冻僵了。那天还能不冷吗?岑参《冬夕》:“浩瀚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翠柏消残翠。”是说水中动物因寒冷而无法活动,冷得翠柏上本来不多的绿色也没有了。李仲祥《仲冬一日》中描写“冬深天气寒”的物象是“饥鸦蹲不语,冻犬卧成团”。因为乌鸦再冷也会叫,狗再冷也不会缩成团卧的。
人之所以感到冬寒,常常是因为衣被单薄。例如杜牧在《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中有“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之句。姜被是指《后汉书·姜肱传》姜肱与弟共盖的被子,晏裘是指春秋齐相晏婴节俭,一穿30年的狐裘。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则有“狐裘不暖锦衾薄”;晋张华《杂诗》中有“重衾无暖气,挟纩如怀冰”,即丝棉穿在身上仍像怀了冰一样寒冷。宋魏了翁在《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中,则说被子像铁一样寒冷使人难以入眠:“衾铁棱棱梦不成。”
由于古代(特别是唐代)守边关的军士冬季棉衣还要家庭负责,因此古诗中常有缝征衣、寄征衣的内容。下面选了几首。
例如李白《子夜吴歌·冬歌》:“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戍边地)。”陈陶诗说,“征衣一倍装棉厚,犹虑交河(戍边地名)雪冻深”(《小调词十首·其一》)。元代姚燧《越调凭栏文·寄征衣》说,“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万千难。”唐代陈玉兰的《寄夫》,更是催人泪下:“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最后是用人对寒冷的感觉来形容冬寒。
白居易有一首《村居苦寒》,反映当时农民的贫苦:“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北风利如剑,布衣不蔽身。唯烧篙棘火,愁坐夜待晨。”
唐代孟郊有一首《寒地百姓吟》。诗中说,“无火灸地眠,半夜皆立号。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骚。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因此,“寒者愿为蛾,烧死被华膏”,即当时穷苦百姓有灸地取暖的方法,但他们穷得连柴都没有,因此他们不敢躺着,冻得直叫,甚至愿化为飞蛾,扑火而死。
唐代李中《腊中作》是描写某年早寒,人像蛇虫一样蛰伏取暖:“冬至虽云远,浑欲朔漠中。劲风吹大野,密雪翳高空。泉冻如顽石,人藏类蛰虫。”大概是人实在冻得不行,不得不找洞或挖地洞像冬眠动物一样蛰伏取暖了。
但是,这类诗中最令人印象深刻、也最令人悲哀的,可能还要数清代蒋士铨的《鸡毛房》。他在前四句交代了“冰天雪地风似虎,裸而泣者无栖所。黄昏万语乞(得)三钱,鸡毛房中买一眠”(鸡毛房是清代京城中为流浪穷人设置的临时过夜的简陋房。地上铺上鸡毛,“被子”也是鸡毛。济济一室,互相取暖)后,接着说,“腹背生羽不可翱,向风脱落肌栗高。天明出街寒虫号,自恨不如鸡有毛”。他是说,一夜过后,身上会沾上很多鸡毛(但自嘲不能翱翔),不过一出鸡毛房,鸡毛飞走,北风吹起皮肤上直起鸡皮疙瘩,让人冷得想嚎。所以说,“自恨不如鸡有毛”。诗的最后一句说,如果今晚讨不到三文钱,明日(冻死后)就要靠官府给一口薄皮棺材了。
冷得愿变成飞蛾扑火取暖,冷得自嘲“自恨不如鸡有毛”,何等的悲惨!
“寒士”和“寒暄”——冬寒与古人的习俗和文化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和亚热带纬度,冬季本应十分温暖。可是,频频南下的北方寒潮冷空气,却使我国成为了世界同纬度上最寒冷的地方。例如40°纬度上的北京,1月平均气温—4.7℃,比同纬度世界平均偏低10.2℃;30°纬度上的武汉(2.8℃)更比世界平均偏低11.9℃之多。寒冷给我国人民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中国古代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都冠上了“寒”字。
先说人。古代称贫穷读书人为寒士、寒人、寒儒。例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贫穷而有才华的读书人则称寒俊(畯)。王定保《唐摭言·好放孤寒》中有,“李太尉德裕颇为寒畯开路,及摘官南去,或有诗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是说李德裕当官肯关心、提携寒俊,因此一旦离朝南贬崖州(今海南),八百寒俊皆伤心落泪。
寒士因家境卑庶贫寒,因此便称出身“寒门”、“寒族”。例如成语“薄祚寒门”、“白屋寒门”。此外,“寒贱”、“寒素”、“寒微”等也都是指出身门第低下的意思。
为什么称贫穷读书人为寒士呢?《史记》中有这样一个“一寒如此”的典故。大体是,范睢,字叔,有才,很穷,投魏国中大夫须贾为门客。一次随须贾出使齐国,回国后却因受礼为须贾猜忌被毒打几死,丢弃厕所。苏醒后逃到秦国,当了宰相。后来须贾出使秦国,范叔故意穿上破旧衣服来见须贾。须贾不知,对他说,“范叔一寒如此哉!”后来就用“一寒如此”成语来比喻贫困潦倒,穷到极点。
不过,“寒”字有时则是用作谦称。例如,“寒舍”常作为自己家的谦称,并非家里真的很穷。“寒荆”是对自己妻子的谦称。“十年寒窗”的意思是古人长期日夜在窗下攻读。这个成语大概是从金代刘祁《归潜志》中“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化出来的。可见寒窗下读书的也不一定都是穷苦人,只是说攻读艰苦而已。既然窗是寒的,那么灯自然也是寒的了,故有“寒灯青荧”。
寒自然也渗透到古人日常生活之中。例如,古代御寒的衣服叫寒衣、寒具(例如《宋史》刘恕传:“自洛南归,时方冬,无寒具”);家里捣衣服的石叫“寒砧”;粗劣的饭食叫“寒斋薄饭”;不加热的食品(如干果、水果)叫寒饈;吃做好已凉的饭食叫“寒食”(清明前一天是“寒食节”);早晨冷得不想起床叫“寒恋重衾”,等等。
“寒士”、“寒人”因家境贫寒,难免出现贫困窘态,古人称之为“寒酸”,“寒碜”。例如“寒酸气”,“寒酸相”。“寒碜”除了指因穷而衣着破旧难看外,也可作动词用,例如“寒碜了他一顿”。
更有趣的是,由于冬寒难耐,古人见面问候起居的客套话叫“寒暄”、“寒温”,也就是“嘘寒问暖”的意思。因为“暄”就是温暖。例如《南史·蔡撙传》中:“及其引进,但寒暄而已,此外无复余言”,也就是只说说客套话。“不遑寒暄”是指事情紧急顾不得说客套话。但如果一般情况下不先进行寒暄,会被认为不礼貌。例如《旧五代史·钱鏐传》中,“明宗即位之初,安重诲用(管)事,鏐尝与重诲书云:‘吴越国王致书于某官执事’,不叙暄凉(寒暄),重诲怒其无礼。”后来还借故削去了钱鏐的吴越(地方)国王的称号。可见古人对寒暄之重视。
实际上,寒对我国古文化影响还远不止此。比如,害怕叫“心惊胆寒”,灰心叫“心如寒灰”;人刚死不久叫“尸骨未寒”,死者称“寒骨”(例如宋苏舜庆、黎明《悲二子联句》:“作诗告石梁,聊以慰寒骨”)。《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中还有:“军中有一韩(姓),西贼闻之心骨寒。”可见,寒对中国古人的影响,可称“刻骨铭心”。
最后我们用20世纪60年代**同志的座右铭来结束本节:“对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敌人要像冬天一样残酷无情”。
请问:如果**同志不是诞生在四季鲜明的中国,他能写出这样的座右铭吗?
第十七章中国气候与中医、中医养生文化——中国气候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之六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中国对世界有大贡献的,中医是一项”。
这宝库宝在哪儿?这贡献大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