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如果说前面说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基本保证了我国古人的吃饭穿衣,因而得以繁衍生息的话,那么中医药就是保证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健康生活和生存。这是另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正因为它们保证了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才有可能创造出四大发明等先进文化,从而极大地推进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但这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第二方面,中医药治病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加上天然中草药物和自然疗法无损伤,毒副作用较小,符合“回归自然”和“环境保护”的现代理念,因此当今世界上还掀起了中医热,联合国卫生组织还专门提倡用中医治疗慢性病。目前世界上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我国派遣留学生学习中医药,许多国家允许开设中医诊所,甚至还有中医药的研究和教育机构。这是不是对世界的大贡献?
所以,我曾认为,中医和中医养生文化,和二十四节气一样,都是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实际上,它们不仅可以看作是两种发明,而且更重要的,还是两种文化。
中医药诞生在具有特殊气候的中国,这绝非偶然。除了中医最能鲜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征外,可以说还和中国特殊的气象条件有着不解之缘。有的中医文化学者甚至说,中医讲的就是“东南西北,春夏秋冬”。我曾发表文章说,“中医是中国气候给逼出来的”,“为什么中医只可能诞生在中国”。这在后面我们要讲到。
一、中医与阴阳五行学说
要说中医,首先必须说到阴阳五行,因为阴阳五行是中医的纲领和方法,或者说是构成中医的框架。不过,阴阳五行亦曾被算命郎中奉为理论,误解甚多,因而讲讲中医的阴阳五行和气象学的关系,倒还有破除迷信这一方面的作用。
那么阴阳概念是从何而来的呢?
古人的一切认识都来自实践,阴阳也不例外。《易·系辞》中说,阴阳“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最早的阴阳指的是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逐渐引申发展到日为阳,月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热为阳寒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动为阳静为阴……进而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世界一切事物都可用阴阳进行分析,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自然界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
如阴阳学说用到说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时,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平衡的人,就是健康的正常人,阴阳失衡便是病态。因此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就是调节阴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恢复阴阳平衡,病便治好了。从道理上说,确实就是这么简单。
大家可千万别小看了这阴阳学说。中医的“圣经”《黄帝内经》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它可是中医治病的总纲。明代张景岳说,“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又说“命之所系,惟阴与阳,不识阴阳,焉知医理”?同时代的张介宾也说,“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以蔽之者,惟阴阳而已”。有的说得更明白:“良医之救人,不过能辨明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认阴阳而已。”
大家千万可别认为阴阳捉摸不透,太玄,不科学。其实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阴和阳的关系大致体现了现代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法则。这可是哲学家说的。
大家也不必奇怪,为什么中医“望、闻、问、切”等获得的大量人体生理和病理信息,竟然可以归纳成阴和阳两个简单变量。其实科学研究证明,恰恰正是组织化程度极高的复杂系统(例如人体),在整体层面上才能表现出如此的简单性。这是符合现代科学的系统论的。
但是,阴阳是纲,是原则。而仅有原则,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还是不能治病的。而五行就是这样的办法。
五行最初来自五材,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材料。古人认为“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缺)一不可”。到了先秦时代,概念有了质的发展,《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也就是把五材升华成为五种功能属性。
具体说来,水的“润下”属性是指水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可以引申为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属于水。火的特性“炎上”,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昌茂繁盛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属于火。木的特性“曲直”,是指树干曲直地向上、向外伸长,舒展等生发状态。凡形容具有生长、生发、舒畅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及现象,都可归属于木。金的特性“从革”具有收敛肃杀之意,引申为凡具有肃杀、潜降、收敛、清洁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均可归属于金。“土爰稼穑”是指土具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属为土。
实际上,在五行学说中古人是以四季为中心来把自然界各种现象统一起来,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的。因为四季可以说是自然界中影响人体的最强烈的阴阳变化因素。
不过,一年只有四季,如何与五行相配合呢?古人们把大体夏季后半段即不仅高温而且多雨潮湿这一段分出来成为“长夏”,这样就一年五季了。春,夏,长夏,秋,冬五季相应于五行的“木、火、土、金、水”,相应于农作物就是“生、长、化、收、藏”,相应于气候特点就是“风、暑、湿、燥、寒”。
但是,中医对自然界的五行分类最终是为诊病治病服务的。因为既然是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具有五行结构,那么人体也不例外。因而逐渐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脏象学说。五脏的相应五行归类分别是,“肝、心、脾、肺、肾”。具体说来,因肝有疏泄作用,喜条达而恶抑郁,“通于春气”,即与春季的生发性质相似,而春属木,故肝亦为木。心主血脉、藏神,心脏功能健全,则血液运行正常,精神旺盛,面色红润,“通于夏气”,即与夏季万物茂盛相似,夏属火,故心亦为火。脾主运化,食物化生的水谷精微从胃入脾后,由脾进一步消化,并吸收和转输全身,供生命活动之需要,“通于土气”,即与土生万物相似,故脾属土。肺主呼吸,主肃降,喜通畅、清净,“通于秋气”,即好像秋季之天高气爽。秋属金,故肺亦为金。肾藏精,“主津液”,“主蛰,封藏”,“通于冬气”,即好似冬季中生物蛰藏。冬属水,故肾亦为水。这样就把五行和五脏的联系建立起来了。
中医理论甚至还把人体的五脏、五官、五体、五态、五脉等都联系了起来。下面举五官为例。例如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有肝病的人眼睛不经常发黄吗?脾弱的人不常口苦长唇疮吗?肾病的人不多耳鸣吗?再如五行对应于人的五态为“怒、喜、思、悲、恐”;大怒则伤肝,甚至暴亡(生活中多见);大喜则伤心,甚至发疯(历史上“范进中举”)……但是,光是有了构架,还是不能具体诊病治病。五行治病的原理是根据五行间的相互关系,即生、克、乘、侮理论,来调整脏腑间相互作用,使脏腑恢复正常功能,人体阴阳达到平衡。这些内容过于专门,而且与气象学基本无关,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二、天人相应因时治病
人类是大自然之子,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和大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理和病理现象,和大自然一切生命一样,都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这就是中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天人相应观的理论基础,而气象条件又是大自然中影响人体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所以《黄帝内经》中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南京中医学院当时80多岁的干祖望教授更是坦言,“欲知《灵枢》、《素问》之精华,半在气象”(《黄帝内经》包括《灵枢》、《素问》两大部分)。
因为我国盛行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冬干夏雨,是温带中也是世界上人体感觉四季最鲜明的国家。这种气候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可以从《黄帝内经》中把四季和阴阳一起提到“根本”和“死生”的高度看出:“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个“四时”就是春夏秋冬四季。
既然鲜明的四季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此显著,自然脏腑功能现象在四季中也一定会有明显不同,因此中医治病便首先要因时(季节)制宜。
例如,切脉是中医诊病最主要手段之一。而人的脉象却因四季而有显著不同,例如春脉弦,夏脉洪,长夏脉濡,秋脉浮(毛),冬脉沉(石)。因此切脉诊病时必须考虑季节因素。古人认为,如果脉顺四时(正常脉象),即有病亦易治,原因在于病未深入;如果脉与四时相逆,则一般来说病常已到了难治或不治的地步了。从现代医学化验的多项生理常数看,冬夏季节中一般都有较大差异,甚至冷暖锋过境前后也有很大不同。可见四时和天气对人体影响之大。中医针灸也讲究四时,不同季节取经络脏腑的不同穴位,即春取络穴,夏取俞穴,秋取合穴。冬季因气在内,体表对外界反应较迟钝,因此一般用药多而用针灸少。针灸时进针深浅也要“以时为齐”。春夏宜浅刺,秋冬要深刺才有显效。例如,治疗坐骨神经痛,取环跳、秩边等穴,春夏一般只刺4.5厘米~6厘米深,秋冬可刺7.5厘米~10.5厘米甚至更深。
李时珍在著名药典《本草纲目》中专门有一篇《四时用药例》,说明他用药讲究季节。《内经》中还具体指出,在春、夏、长夏、秋、冬季节中用药宜分别加相关药物,以顺应春升、夏浮、化成、秋降和冬沉之气,做到顺四时气象而养天和之气。
中医认为,疾病的生消发展是由“外感病邪”(外因)和人体抵抗力(内因)的消长所决定的。中医称人体抵抗力为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抵抗力强时,疾病不会上身。但一旦“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或者“饮食不当,过于劳倦等”时,人的正气就会削弱,外感病邪就会乘虚而入。这就是著名的中医的致病“三因(外感病邪,内伤七情和饮食不当过于劳倦等)学说”。中医把致病的外感病邪即外因归为“风、寒、湿、热、燥、火”六淫(因为《内经》中说,“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湿、热、燥、火”),可见它们除了火(可以是内热、虚火等)以外,都和气象条件有关。因此,根据五行归属理论,我国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多燥病,冬多寒病。当然,当天气变化过大和环境条件特殊时,一个季节中也可出现另一个季节的病。因而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而且,中医在治病时并不完全针对直接病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侧重于对六淫所产生的病理变化的调整,从而消除症候。这正是中医的高明之处。
中医治病还特别强调因地因人制宜。因为一地环境气候条件经常作用于人体,人体也不断产生反应。一部分人体质好或注意养生,适应了,另一部分人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则体内产生了虚症等潜在疾病。例如,寒冷的北方,人体质阳虚和呈寒象者居多,南方因气候较热,人体质多阴虚。元代朱丹溪和明代张景岳均为一代名医,都是浙江人。朱丹溪在浙江义乌行医,发现“江南土地卑弱,湿热相火为病者最多”,因此提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论点和治疗原则。而张景岳因一直在北方行医,根据北方人多阳虚体质,病多寒象的特点,又提出了“阳常不足,阴本无余”的不同论点。近年来的调查也证实了他们的论点。
南北方人体质既因外因影响而有不同,因此治病用药和药量亦应有所区别。唐代名医孙思邈说过,“凡用药,皆随土地所宜。江南岭表,其地暑湿,其人皮肤薄脆,用药轻省;关中河北,大地干燥,其人皮肤坚硬,腠理闭塞,用药重复”。以外感风寒为例,江南一般麻黄一钱就可出汗散热,所以南方医书上有“麻黄不过一钱”之说。而到黄河以北麻黄要用到三钱,始能发汗退寒。
在这一节的最后,我们再简单说一种叫“冬病夏治”的中医疗法。它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殊的“因时制宜”疗法。这个方法最早是1955年北京的广安门中医院首创的,最初主要是治哮喘。
我国冬季气候寒冷,许许多多的人患上了咳喘、腰腿疼、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复感冒、咽炎、鼻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多种寒性疾病给病人带来痛苦,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西医对症治疗,疗效常常有限,且常治常犯。但中医采取在盛夏季节进行穴位敷贴、服药、针灸等,疗效却常十分显著,受到广大患者欢迎。例如仅据广东省中医院从1983年到2004年的统计,就有50万患者接受了这种治疗。近些年来,每逢三伏头日贴伏贴的日子,北京各大医院门前都要排起长队,还常常绕几圈,医生护士加班也忙不过来。北京市卫生局不得不组织宣传:“各社区医院都可贴,用药一样取穴一样,效果也是一样的”,以此分流疏导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