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关注气候
5609600000009

第9章 地形对中国气温的主要影响(2)

寒潮冷空气的南下,既不像火车有铁轨,又不像轮船有河流航道,它是铺天盖地,漫山遍野,滚滚而来的,一次寒潮冷空气常常可以扫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平方千米的巨大面积。然而,它也绝不是到处横行无阻的,且不说高大的青藏高原,就是一道道普通的较高的山脉,对它也是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

寒潮冷空气是冬季中由于极地和高纬度地区的地面辐射冷却降温而形成的低温冷空气团,因而它的厚度总是有限的,而且一路上边流边散,越向南方厚度越薄,遇到低矮的丘陵山地,还能蜂拥而过,只不过降低一些速度,但一遇到高大巍峨的山脉,它就受到阻拦,常常总要停留、积累一段时间,或者得到新的冷空气补充后,才能越过或者绕过山脉继续南下。可是,冷空气在南方的高太阳、暖地面的“烘烤”下,迅速增温变性,因此,越山后的寒潮强度就大大减弱了。这就是“一种春风有两般”的原因。

例如,当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遇到四川盆地周围1500米~2000米山脉,便常常难以逾越。因此盆地内1月平均气温要比同纬度东部地区高出3℃~4℃,因此盆地中冬季霜雪少见,全年翠绿,农作物几乎全年生长,号称“天府之国”。在中国气候区划中四川盆地属于中亚热带气候,而东部同纬则为北亚热带气候,即相差一个等级。具体霜雪数对比如下表所示。

因此,在冬季中常常发生这样的趣事:当东部地区强冷空气已把霜冻线南推到南海之滨的时候,四川盆地(或盆地南部)仍然是个孤立无霜区。这从盆地内泸州历史上极端最低气温仅—1.1℃,而800公里以南的广东沿海阳江和广西沿海北海则分别为—1.4℃和—1.8℃也可得到证明。历史上唐代杨贵妃爱吃的荔枝,也来自四川盆地南部。因为当时正是中国气候变化中的暖期,盆地南部为南亚热带气候。因此苏轼《荔枝叹》诗中才有“永元(汉)荔枝来交州(两广),天宝(唐)岁贡来之涪(四川)”之句。

四川盆地孤立无霜区现象在世界上是唯一的。因为,我认为它至少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才能出现。一是在东亚经度(有世界最强冷空气南下),二是中低纬度(冷空气厚度已经变薄),三是较高山脉封闭的大型盆地(屏障冷空气作用强)。世界上哪能找到类似的第二个四川盆地呢?

我的关于“四川盆地孤立无霜区”论文、专著发表之后,也引起了国外科学家的兴趣,例如日本地理学家新井正教授来华时,曾专门到中国气象局找我确认此事。

但是,实际上,山脉屏障冷空气的增温效应,在我国冬季,最显著的还不是四川盆地,而是川西南和云南地区,因为那里有着更高大的山脉屏障北方南下的冷空气。

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我曾多次到昆明出差。晚上7时半照例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每当东部地区寒潮冷空气蜂拥南下,大风降温、千里飞雪的时候,昆明和云南、川西南地区却常常仍是风光明媚、风和日丽,好像是在“世外桃源”的大温室里。

其实,川西南和云南还真是我国冬季中的大温室。四川盆地暖湖和它相比,其温暖程度真是小巫见大巫。如果说四川盆地的1月平均气温比东部同纬度暖3℃~4℃的话,那么大温室比同纬东部地区要高出8℃~10℃之多(均指海平面气温)!下面是两个实例。

广西桂林和云南昆明两地基本同纬,两地1月实际平均气温也差不多,都接近8℃。但是,昆明海拔1891米,比桂林高出1669米之多。第二,在这个大温室里,甚至千米以下的河谷里,多已经是热带气候,而同纬东部地区,即使是海平面上,却还是亚热带气候!

形成大温室的原因,是因为它东侧的川西高原东坡和黔滇边界的乌蒙山等山脉都在3000米左右以上。从北方南下的西伯利亚冷空气经过长江后转向成为东北风,它爬上千余米的贵州高原后已成强弩之末,加上这里高空盛行从西南亚来的西风干暖气流,越高越强劲。因此,“天地合力”把冷空气阻挡在东经约103°~104°经线上,形成气象学上有名的“昆明准静止锋”(因位置近昆明而得名)。

试想,云南和川西南地区冬季中经常沐浴在西南亚来的晴朗温暖的气流之中,自然山高而不冷;而锋东的川黔地区,由于长期浸泡在寒潮冷空气“海洋”之中,自然是山低也仍难免有寒冷、霜雪之苦了。

三、四川盆地“没有海洋的海洋性气候”——地形对气温年、日较差的影响在气象学里,把冬冷夏热的气候称为大陆性气候,而把冬暖夏凉的气候称为海洋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海水热容量比陆地大,因而海温变化缓慢,冬夏间和昼夜间温度变幅小。而且通过大气环流还可把海洋性气候带进内陆,例如西欧地区盛行的西风气流,把北大西洋上冬暖夏凉的气流源源吹上大陆,因而使西欧气候的海洋性也很强。相反,缺乏海洋调节的欧亚内陆,便冬冷夏热,大陆性气候很强。

所以,在气象学里,过去一直用施以简单订正(以使不同纬度也能比较)后的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即冬冷夏热的幅度,作为一个地方气候大陆性的度量,称为焦金斯基大陆度公式。但是,我把它用到中国,却发生了许多笑话。例如北方海岛竟也是大陆性气候,而内陆西藏拉萨等却是海洋性气候。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冬季即使海岛也特别寒冷从而拉大了冬夏温差的缘故。

因此,我又加上了第二个指标,即气温日较差(午后最高气温与清晨最低气温之差),来对我国气候重新进行大陆性和海洋性区划。即,既要气温年较差大(“冬穿棉袄夏穿纱”),又要气温日较差大(“早穿皮袄午穿纱”)才算是典型大陆性气候;同样道理,只有既气温年较差小(冬暖夏凉),又气温日较差小(夜暖昼凉)才是典型海洋性气候。

这样划出来的我国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区划就比较符合我国实际。即完全大陆性气候仅限于西北和华北西部的干旱地区;而完全海洋性气候仅限于北起浙江嵊泗列岛,南迄云南海口的沿海地区。显然这主要是由于海洋直接调节影响所致。其间的广大地区都是过渡性气候。

奇怪的是,在远离大海的内陆四川盆地竟然也是冬暖夏凉、夜暖昼凉的“海洋性气候”。

四川盆地冬暖的原因,主要是前述盆地周围山脉屏障北方冷空气的结果。例如盆地内成都1月平均气温5.5℃,比盆地外同纬武汉3.0℃高出2.5℃;四川盆地夏凉的原因,是因为盆地内海拔较高,例如成都海拔506米,7月平均气温25.6℃,比海拔23米的武汉28.8℃,低3.2℃之多(这样,按焦金斯基大陆度,成都为47.9,小于分界指标50,属海洋性气候;而武汉为67.0,为大陆性气候)。盆地内“昼凉夜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由于青藏高原等地形影响造成的多云雾天气(四川盆地素有“蜀犬吠日”之称),使白天气温升不高,夜晚气温降不低,达到了与海洋调节降低气温日较差相同的效果。

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地理知识》1978年第8期,后收入我的专著《中国气候》(合著,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之中。这种划分我国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区划的指标和结果,较广泛得到了我国地理学界的认同,据了解多次被收入我国高等教育自然地理教材中。但却只有个别版本署了出处(这是《中国国家地理》执行总编单之蔷先生告诉我的)。因此本书把这一节写进来,除了向大家介绍“没有海洋影响的海洋性气候”有趣知识外,也有声明著作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