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历纪元后四二〇年至五八九年)
第一节南北朝之事略
A君位之僭夺
a南朝——按宋齐梁陈君位相传,皆由于篡夺,初刘裕篡晋,国号曰宋,后齐萧道成,梁萧珩、陈霸先,亦由于篡夺,因此南北朝,成为中国君主弑杀最多之时期(注一)。
b北朝——按北魏自孝文帝崩后,国势衰弱,分为东魏、西魏,后东魏灭于高洋,洋建国号曰齐。西魏灭于宇文觉,觉建国号曰周。最后周又灭齐,而被篡于隋。
B官吏之贪污
a南朝寒人掌机要——南朝以寒人掌机要,贪赃枉法,自然难免。例如法亮在中书尝语人曰:“何须外禄,此户内,岁可办百万。”所有佃夫宅舍园池,胜于诸王,女妓数十,艺貌冠绝,一餐珍馐,多至数十种,足见其贿赂之盈溢。(《二十二史札记》卷八)
b北齐厮役为县令——北魏百官无禄,(注二)至孝文帝始班禄,后明元帝,诏使者巡行诸州,阅守令资财,非自家所赍,悉簿为赃,太武帝行幸中山,免守宰贪污者,数十人。足知当时贪官之多,及至北齐,以厮役为县令,贪风更甚。(《二十二史札记》卷十五)
C民族之恶感
a南人骂北人为索虏——北魏为鲜卑族,胡语,胡服,不与中国同,而最特别者,则在头发装饰,大概胡人,皆辫发,故南人骂之为索虏。(《宋书》卷九十五《索虏传》及《齐书》卷五十七《魏虏传》)
b北人骂南人为岛夷——北人以南朝地位滨海,骂之为岛夷(《魏书·岛夷刘裕传》《岛夷萧道成》及《岛夷萧衍传》),甚至呼汉人为汉狗(《资治通鉴·陈纪》)或一钱汉(《资治通鉴·梁纪》)。
D北魏之重农——北魏每年春至秋,令男子年二十五以上,皆出田亩。蚕桑期间,妇女年十五以上,皆从事蚕桑。又令家有耕牛,而无耕人,有耕人,而无耕牛者,互助,务须地无余利,人无游手。在边僻之地,皆营屯田,置监督官以调查其年终所得,而定褒贬。此制历北齐、北周,尚行之未改。(《魏书·食货志》)
E魏孝文帝之改革
a迁都洛阳——魏初都平城,惟以霜雪交加,风沙常起,适于用武,非可文治,帝乃托为南征,迁都于洛阳,以便吸收中国文化。(《魏书·任城王澄传》)
b行均田制——魏之时代环境,与王莽不同,故能实行均田制(注三)。男夫年十五以上受露田(不栽树曰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男夫另给桑田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凡民年十八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惟桑田永为世业,不还。(《魏书·食货志》)
c改姓氏——帝谓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田土为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乃命诸功臣旧族,改姓为元。(《通治通鉴》)
d断北语——帝诏令人民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高祖孝文帝纪》)
e禁胡服——太和十年,定五等公服,(注四)夹领小袖之胡服,完全禁止。(同上)
f婚名族——帝奖励人民,与汉人通婚,自为诸弟娶中州名族女为妻,而以前妻为妾媵,此于种族同化,极生效力。(同上)
【注解】
注一南朝二十四君,善终者只十人,北朝二十六君,善终者亦只十君,表列如下:(李继煌译《中国文化史》第四章)
南北朝弑废表
注二后魏百官无禄,廉者贫苦异常,贪者取给于富豪,逼人假贷,或与盗魁相交。(《二十二史札记》卷一四)
注三北魏能行均田制,因丧乱之余,田多无主,争讼不决,乃不得以无主之田,赐予贫民,以绝豪强之觊觎,且其行之之法,亦与王莽异,故马端临谓观其立法,所受者为露田,诸桑田不在还受之限,意桑田必是人户世业,是以栽植桑榆其上,而露田不栽树,则似所种荒闲无主之田,必诸远流配谪无子孙及户绝者,墟宅桑榆,尽为公田,以供授受,则固非尽夺富者之田,以予贫民也。又令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不足,是令其从便卖买,以合均给之数,则又非强夺以为公田。(《通考·田赋考》)
注四公服即朝廷之服,五等为朱,紫,绯,绿,青,五种色。(《通鉴》注)
备考
(1)南朝宋齐梁陈,及三国时之吴,与东晋,皆都于建康,故史家称为六朝。
(2)宋刘裕受晋禅称帝,凡八主,共六十年而亡。
(3)齐萧道成受宋禅称帝,凡七主,共二十三年而亡。
(4)梁萧衍受齐禅,称帝,凡四主,共五十五年而亡。
(5)梁经侯景乱后,分为二国,梁建都于荆州,陈建都于扬州。
(6)陈陈霸先受梁禅称帝,凡五传,共三十三年而灭于隋。
(7)北魏始祖为拓跋珪,自秦苻坚败归,国中大乱,珪乃称代王,旋改魏王,皇始二年,取燕,乃称帝,凡十七主,共一百一十一年而为齐周所灭。
第二节南北朝之制度
A兵制
a募兵——南北朝,连年战争,兵多临时召募,宋且有同伍犯法。(注一)例如宋元嘉二十七年伐魏,召募青、冀、徐、豫、兖诸州民丁为兵,魏文帝南征,亦诏发扬徐州氏丁为兵,可知南朝北魏,皆行募兵制。(《通考·兵考》)
b府兵——北周太祖,仿周典置六军,创行府兵制,凡民年十五受田,二十充兵,六十免役,其编制法如下:(同上)
官名员数内容
柱国六每柱国二大将军
大将军一二每大将军统二府
开府四二全国兵分二十四军,每开府领一军
郎将一〇〇全国为百府,每府一郎将主之
B刑律
a南朝刑律,仍沿晋之旧,惟其特点,在注重清议,例如陈定律令,谓“缙绅之族,犯亏名数,不孝,及内乱者,发诏弃之,终身不齿”。(《隋书·刑法志》)
b北朝刑律犹带夷狄之风,备极严峻,当时之律有三百七十条而门房之诛占其四,大辟占百四十五。例如饮酒,亦处死刑。(《通考·刑考》)
C货币
a南朝用四铢钱,孝建钱(重四铢),二铢钱,鹅綖环钱,两柱钱,铁钱,惟交广之地,多以盐米布交易,俱不用钱。(《隋书·食货志》及《通考·钱币考》)
b北朝用永安五铢钱,五行大布钱,永通万国钱,常平铢钱,独冀州以北,则用绢布交易。(同上)
D赋税
a租税
(1)户调之法——南朝赋税不详,北魏则沿晋制,行户调之法,每户一夫一妇,出帛一疋,粟一石,人年十三以上,未娶者,四人出一夫一妇之调,奴任耕,婢任绩者,八口当未娶者四,耕牛十头,当奴婢八,其麻布之乡,一夫一妇,出布一疋。(同上)
(2)一床之税——北齐已婚娶者,调绢一疋,绵八两,义租五斗,垦租二石,谓之一床之税。北周有室者,亦岁调绢一匹,绵八两,米五斛,丁者半之。(同上)
b杂税
(1)盐税——南北朝,凡出盐之地,国家皆立官司,以司收税。(《魏书·食货志》及《通考·征榷考》)
(2)房捐——北魏分店舍为五等,收税有差。(《魏书·食货志》)
(3)入市税——北魏北周,皆征入市税,每人一钱。(同上)
(4)僧尼税——北齐收僧尼税,谓其坐受供养,游食四方,损害不少,宜向之征税。(《通典·食货典》)
(5)关税——陈朝东有石头津,西有方山津,各置一人,荻炭鱼薪之类过津者,十分税一。(《通考·征榷考》)
E选举
a九品中正——南北朝任官选举,仍袭魏晋九品中正之制,惟南朝限于年岁,宋陈定三十而仕,六周而代,(注二)梁定二十五而仕,年岁浅者,虽贤,亦不能用,年岁深者,虽愚,亦得先用。(《通考·选举考》)
b考试
(1)试法——北齐考试之法,中书策秀才,格五问,(注三)集书策贡士,考功郎中策廉良,天子常服乘舆,出于朝堂中楹,秀孝各以班草对。(同上)
(2)处罚——应试者,字有脱误,呼起立席后;书有滥劣,饮墨水一升,文理孟浪,则夺席。(同上)
【注解】
注一南朝以连年战争,难以召兵,乃定同伍犯法,以召军队,若一家犯罪,四家不举,即共罚为兵。(《宋书·王弘传》)
注二宋文帝定三十年而仕,郡县以六周(六年)而代,凡为郡县官六年始代,孝武帝时,始除入仕年限,定三周而代。(《通典·选举典》)
注三北齐试秀才,凡五问,全合者为上,合四三者为中,合二者为下。一不合者落第。(《通考·选举考》)
第三节南北朝之文化
A学术
a经学
(1)南朝经学,宗于王肃,有崔灵恩撰《三礼义》,沈文阿撰《春秋礼》、《孝经》、《论语》、《义疏》,何佟之撰《礼义》百余篇,学风之盛,逊于北朝。
(2)北朝经学,宗于郑康成,集其大成者,为徐遵明,《易》、《礼》、《春秋》、《书》,莫不通晓,撰有《春秋章义》三十卷,传于世,其余专通一经者,实繁有徒。(以上参考《二十二史札记》卷十五)
b史学——南北朝史学颇盛,关于正史者,有范晔著《后汉书》,沈约著《宋书》,萧子显著《齐书》,魏收著《魏书》。(《隋书·经籍志》)
c音韵学——自佛教输入后,婆罗门书以十四字统一切音之术,亦传入中国,魏孙炎因之作反切,至梁沈约始创平上去入四声,神琪创反纽图,有三十字母,至唐僧守温,增加六字,共有三十六字母(注一),此为今国语注音字母母声之所本。(江慎修《音学辨微》)
d玄学——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此即为玄学之张本。晋世清谈,玄学益盛,至南北朝,宋文帝遂立玄学,聚生徒,降及梁代,《庄》、《老》、《周易》,总称三玄,武帝且躬自讲论,周宏正奉赞,大猷化行,都邑学徒千余,极一时之盛。(《颜氏家训·勉学篇》)
B美术
a绘画
(1)南朝陆探微以顾恺之画法,作连绵不绝之笔画,极润媚之妙。有“顾得其神,陆得其骨”之评。张僧繇每画龙,多不点睛,曰:恐其破壁飞去也。又长画山水彩色,创没骨皴法,极似印度之晕染法。(陈彬龢译《中国美术史》第十章)
(2)北朝曹仲达,以绘净土画著名,画中衣褶紧张,呈露曲线美,又有杨子华巧以写生,时人称为画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