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通史纲要
5610700000027

第27章 唐(5)

2.有唐以来,出身入仕者,着令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书算,天宝三载,又置崇玄学习《道德》等经,同明经例。其秀才有唐以来无其人。秀才出身上上第正八品上,上中第正八品下,下第从九品。明经出身,上上第从八品下,上中第从九品上,进士明法出身,甲第从九品上,乙第从九品下,若通二经已外,每一经加一第。(《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

【注解】

注一唐代诸道表:

续表

注二初高祖以义兵起太原,已定天下,悉罢遣归。其愿留宿卫者三万人,以湄北白渠旁子弃腴田分给之,号元从禁军。(《唐书·兵志》)

备考

(1)唐之赎罪法,笞十赎铜一斤,递加一斤,至杖一百,则赎铜十斤,自此以上,递加十斤。至徒三年,则赎铜六十斤。流二千里者,赎铜八十斤。流二千二百里者,赎铜九十斤。流三千里者,赎铜一千二百斤。又许以官当罪。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犯罪者,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若犯公罪者,各加一半。以官当流者,三流同比徒四年,仍各解见任除名者,比徒三年。免官者,比徒三年。免所居官者,比徒一年。(《旧唐书·刑法志》)

(2)断罪之年龄,亦有规定。年七十以上,十五岁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亦听赎。八十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亦收赎。余皆勿论。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旧唐书·刑法志》)

第三节唐代之文化

A文艺

a文艺特盛之原因

(1)治者阶级之提倡

1.太宗讨平东夏,海内无事,乃锐意经籍。贞观二年,乃于国学增筑学舍一千二百间,大学四门博士亦增置生员,其书算合置博士学生,以备艺文,凡二千二百六十员。而是时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俄而高丽及百济、新罗、高昌、吐蕃等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于国学之内,鼓箧而升讲筵者八千余人,济济洋洋,儒学之盛,古昔未有之也。(《旧唐书卷一八九上·儒学传》)

2.高宗嗣位,政教渐衰,薄于儒术,尤重文吏。(同上)

(2)承南北朝之遗风

1.南北朝时,南北各自为风,唐承隋统一南北,于是南北文学融化。(《唐书卷一九八·儒学传》)

2.贞观二十一年,诏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穀梁赤、伏胜、孔安国、刘向、郑玄、王肃、王弼、何休等二十一人,用其书行其道,宜有以褒大之,自今并配享孔子庙庭。此唐代文学,所以灿然大观也。(同上)

(3)国外文艺之输入——按中国自汉通西域,经略匈奴,外国音乐,时有传入。至唐初,国威大盛,而唐之家法,向无歧视外族之成见,故与外国之交通益盛,国外音乐输入者益多,因而新诗歌之产生亦大盛。

(4)社会之离乱——按唐代之盛也,四裔称臣入贡,及其衰也,外寇内乱,迭相承继,征戍之劳,赋税之亟,于是社会不安,而为呻吟之声,以书离乱之苦。

b文学

(1)文

1.骈文——唐初尚骈俪,高宗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四杰。玄宗时,张说、苏颋,亦以文章显,时称燕许大手笔(说封燕国公,颋封许国公),皆骈体也。(《唐书卷二〇一·王勃传》)

2.古文——按其力主变骈俪而为散文者,姚思廉之《梁书》,已开其端。陈子昂继之,力除浮靡之习。及韩柳起,倡为古文,而文格为之一变,所谓起八代之衰者是也。然骈俪文依然盛行,不能废也。

(2)诗

1.古体——诗之体制,至唐而大成,汉魏六朝诸作,祖述风骚,陶写情性,篇无定句,句无定声,长短曲折,惟意所从,世号古体。(曾毅《中国文学史》第三篇第三章《古今体诗格之成立》)

2.今体——今体一曰近体,始终唐人取古体古七言诗,而调以声律,加以排整,句有绳尺,篇有矩矱,世号律诗,或曰今体,以别于古体。古今体唐代始划立鸿沟,迄今未敢改也。(同上)

(3)赋——诗莫盛于唐,而赋亦莫盛于唐。唐总八朝之众轨,启后代之支流,古赋、排赋、律赋、文赋,百体争开,昌其盛矣!韩柳为扫除对偶之宗,亦即倡导声音之祖,试观所著,意味深长,风骨苍劲,挟周翼汉,其他有韵之辞,大率类是,唐于辞赋信可云善变矣。(曾毅《中国文学史》第三篇第二章《唐之文化及思潮》)

(4)小说

1.叙历史者,有张骛之《朝野佥载》,康骈之《剧谈录》。(曾毅《中国文学史》第四篇第十七章《唐代小说之盛兴》)

2.记社会者,有《唐语林》、《芝田录》。(同上)

3.资谐笑者,有李商隐之《杂纂》。(同上)

4.供辨者,有李匡义之《资暇》。(同上)

5.述鬼怪者,有《博异志》,《陆氏集异记》。(同上)

6.谈义侠者,有《虬髯客传》,《剑侠传》。(同上)

7.言情者,有《游仙窟》,《章台柳传》,《步非烟传》,《霍小玉传》。(同上)

c史学

(1)正史

1.官修——房乔等撰《晋书》百三十卷,姚思廉撰《梁书》五十八卷及《陈书》三十六卷,李百药撰《北齐书》五十卷,令狐德棻与岑文本等共撰《周书》五十卷,魏徵撰《隋书》八十五卷,皆正史也。(李继煌译《中国文化史》第五章《唐时代之文化》)

2.私著——李延寿忧宋齐梁陈诸史与魏齐周隋诸史之烦芜,爰自撰《南史》八十卷及《北史》百卷。此为私著之正史也。(同上)

(2)政史——先是刘秩(开元时)摭百家言侔,周六官法,为《政典》三十篇。而杜佑以为未尽,因广其阙,参益新礼为二百篇,自号《通典》。其书约而详,为开后世通志通考等通史之例。(《唐书卷一六六·杜佑传》)

(3)史注

1.颜师古为太子承乾注《汉书》,解释详明,太宗命编之秘阁。其叔游秦,先撰《汉书决疑》,师古多取其义。此颜注汉书,至今奉为准的者也。(《唐书·颜师古传》)

2.章怀太子注《后汉书》。

(4)史评——刘子玄,本名知几,著《史通》二十卷,备论史策之体,为后世史评之祖。(《旧唐书卷一〇二·刘子玄传》)

d美术

(1)绘画

1.李思训画皆超绝,尤工山石林泉,笔格遒劲,得湍濑潺湲烟霞漂渺难写之状。其子昭道,亦能传乃父之风,而思训画法,以工丽善于傅彩称,遂开后世北宗之一派。(《宣和画谱》)

2.王维书画特臻其妙,笔纵指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维之画法,以随意写景,妙得神韵称,遂开后世南宗之一派。(《旧唐书卷一九〇下·王维传》)

(2)书法

1.虞世南,越州余姚人。其同郡沙门智永,善王羲之书,世南师焉,妙得其体。(《旧唐书卷七二·虞世南传》)

2.欧阳询,潭州临湘人。询初学王羲之书,后更渐变其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人得其尺牍文字,咸以为楷范焉。高丽甚重其书,尝遣使求之。高祖叹曰:不意询书名,远播夷狄。(《旧唐书》卷一八九)

3.褚遂良,工楷隶。魏徵白见遂良,帝令侍书,帝方博购王羲之故帖,天下争献。然莫能质直伪。遂良独论所出,无舛冒者。(《唐书卷一〇五·褚遂良传》)

4.张旭草书得摹法后,传崔邈、颜真卿。旭言始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摹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而后辈言笔札者,颜虞褚薛,或有异论,至张长史无间言矣。(李肇《国史补》)

5.柳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摹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书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属货贝曰:以购柳书。(《旧唐书卷一六五·柳公权传》)

6.颜真卿,善正草书,笔力遒婉,世宝传之。(《唐书卷一五三·颜真卿传》)

(3)造像

1.佛像

(甲)唐承魏隋之后,至盛唐末,佛教之造像极盛,技巧发达,凌驾前代,高宗之世,有巧工吴智敏,塑士安生,巧匠张净眼,相近韩伯通等;又武周时窦宏果、孙仁贵等出,而塑土,雕木,蜡样等,各尽其妙。(陈彬龢译《中国美术史》第十二章《唐》)

(乙)今唐山之宣雾山,磁州之响堂山,邠州之大佛寺,历城之千佛山,益都之驼山,巩县及龙门之宾阳洞壁等,自唐初至盛唐末,磨崖龛像,雕造无数。(同上)

2.道像

(甲)道教之祖老子,与唐帝室同姓,故依附之而能大兴。武后命匠人廖元立铸天真像。玄宗时诏西京及天下州郡,各建开元观,以官铜铸天尊像安置之。(同上)

(乙)又如太清宫,取太白山(长安武功县)南之曰玉石,命名匠元伽儿作玄元像,侧立玄宗之御容;骊山(临潼县东南)华清宫,亦以幽州之白玉,命元伽儿制老君像置之,道像以此为精绝,真旷古无俦也。(同上)

B经学

a五经——太宗以经籍去圣人久远,文字多讹谬,乃诏颜师古定五经,颁于天下,命学者习焉。(《旧唐书卷一八九上·儒学传》)

b五经正义——太宗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孔颕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同上)

C医学

a孙思邈撰《千金方》三十卷行于代。(《旧唐书卷一九一·孙思邈传》)

b于志宁与李勣,修定《本草》,并图,合五十四篇。(《唐书·于志宁传》)

c甄权撰《脉经》,《针方》,《明堂人形图》各一卷。其弟立言撰《本草音义》七卷,《古今录验方》五十卷。(《旧唐书卷一九一·甄权传》)

D工艺品

a金工

(1)金工之物,以镜为最。其制与前代有别,精丽无比,鸟兽花背,花鸟背,鹦鹉背,蒲萄背等,皆其绝佳之品。就中以蒲萄背特为佳品。铸背之外,又有螺钿背,平脱背,银背,彩釉背等之诸镜。(陈彬龢《中国美术史》第十章《唐》)

(2)此类之镜,中国亦有存者,而螺钿镜,近顷始有出土,然蚀腐太甚,无足鉴赏。平脱背、银背之镜,近有由洛阳出土者。(同上)

b窑工

(1)武德四年,命江西新平霍仲初等,制器进御,色白质薄,其釉莹徹如玉,时称霍器。盖此器次第发达,而成后日景德镇之瓷器也。(同上)

(2)越州窑(浙江绍兴)之青磁器最佳,其质明澈如水,莹润类玉;鼎州(西安泾阳县)之瓷盌次之;婺瓷(浙江金华)又次之;岳州之青瓷更次之;寿州(安徽凤阳)之瓷黄、洪州(江西南昌)之瓷褐色最劣。(同上)

c织染

(1)织物有兽锦、瑞锦等,又有大盘龙,对凤,麒麟,狮子,双胜等等文锦。绫有龙凤,天马等吴绫。(同上)

(2)染物有﨟缬,绫缬,夹缬三种,并有遗物可考。(同上)

E域外交通

a互市通商

(1)陆路——唐灭东西突厥,开中西交通之路,西方诸国,来通商者益多,而中国人之赴中央亚细亚,波斯,印度等地通商者亦复不少。尤以犹太人乘机自红海经印度洋,而至南方各海港,或自地中海东岸安弟阿可亚(Antiocra)经波斯呼罗珊(Korasan)中央亚细亚,天山南路而至长安。于是唐乃置互市监征收关税。(李继煌译《中国文化史》第五章《唐时代之文化》)

(2)海路

1.唐始置市舶使,以岭南帅臣监领之。设市区,令蛮夷来贡者为市。稍收利入官。贞观十七年,诏三路市舶司,番商贩到龙脑,沉香,丁香,白豆蔻四色。并抽解一分。(《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一三〇)

2.其通商之地,为广州,杭州,泉州诸港,通商最多。(李继煌译《中国文化史》第五章《唐时代之文化》)

b文化沟通——唐与日本,文化关系甚密,日本自隋通中国,得其文化。至唐咸亭长安中,屡遣使于唐,浮屠空海等留学二十余年始归。中国文物,输入日本者,以此时为最盛,制度典章,衣冠礼乐,一依唐制,遂为日本文化之源泉。(参看《日本国史略》)

F宗教

a佛教

(1)唐初佛教不甚盛。贞观初,僧玄奘,往游西域,撰《西域记》十九卷。贞观十九年,归至京师,太宗见之,大悦,令其翻译,所成新书甚多,于是佛教大兴。(《旧唐书卷一九一·僧玄奘传》)

(2)“武宗即位,废浮屠法,天下毁寺四千六百,招提兰若四万,籍僧尼为民二十六万五千人,奴婢十五万人,田万千顷。上都,东都,每街留寺二,每寺僧三十人。诸道留僧以三等,不过二十人”。佛家称为武宗之厄。(《唐书·食货志》)

b道教

(1)高祖武德七年,幸终南山,谒老子庙。(《旧唐书·高祖纪》)又高宗乾封元年,次亳州,幸老君庙,追号曰太上玄元皇帝。(《旧唐书·高宗纪》)由此可知唐初崇奉道教。

(2)开元二十一年,制令士庶家藏《老子》一本,每年贡举人,量减《尚书》、《论语》两条,策加《老子》。(《旧唐书·玄宗纪》)道教经玄宗极力提倡,而达极盛时代。

(3)按道教之兴盛,实由进献丹药,一时风尚所趋。中唐以后,上自君相,下至人民,无不信丹饵者,以辟佛卫道自命之韩愈,尚服硫磺,其余更可知矣。此足征隋唐以后,道教在社会上之力量。

c三夷教

(1)景教

1.“大秦国有上德曰阿罗本,占青云而载真经,望风律以驰艰险。贞观九年,至于长安,帝使宰臣房公玄龄,总杖西郊,宾迎入内,翻经书殿,问道禁闱,深知真正,特令传授。”(《大秦景教流行碑》)此为景教传入中国之始。

2.“高宗大帝,克恭缵祖,润色真宗,而于诸州各置景寺,仍崇阿罗本为镇国大法王。”(《大秦景教流行碑》)可知唐代景教流行之盛。迨至武宗崇道教,景教遂与佛寺并废。

(2)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