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西历纪元前二二〇五年至前一七六六年
商西历纪元前一七六六年至前一一二二年
周西历纪元前一一二二年至前七七一年)
第一节三代之事略
一、夏之事略
A大禹之治绩
a治洪水——古时洪水为患,尧使鲧治之,九年无功。及舜即位,殛鲧,使禹治之,凡十三年(《史记》作十三年,《孟子》作九年,《尧典》不言年数),遂平洪水(《书经·尧典》)。洪水既平,与国民经济中央集权之影响,颇为重大(注一)。
b征三苗——苗民为神州土著,屡与汉族逐鹿中原,黄帝时,几覆诸夏,幸黄帝作指南车(注二),破之于涿鹿(察哈尔涿鹿县),后经少昊、颛顼、尧三世,仍有苗祸。至舜,命禹征之,于是三危既宅,三苗丕敍,而汉族生存之基乃大确定(《吕览·召类篇》及《书经·禹贡》)。
c行夏时——上古民族多用阴历,因月球常见而易计(注三)。夏时,即阴历以建寅(正月)为岁首(商以十一月,周以十二月为岁首)。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五年置二闰。此为禹于历史上最大之贡献,吾国用之,历数千年之久(《大戴礼记·夏小正篇》)。
d家天下——自古元后与群后,地丑德齐,为元后者,不敢或私,选贤与能,公天下。至禹以治水之功,势力之大,乃传位于其子启而家天下,实非出于禅让(注四)。此为中国君统上开一新纪元(上古无传子)(崔述《考信录·补上古考信录》)。
附:近人谓禹之于上古,实如秦之于三代,为古今之一大划界,盖(一)三苗至禹而结局,(二)洪水至禹而平,(三)传子至禹而定;至若称王(以前称君、皇或帝),亦自禹而起(夏曾佑《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一篇《禹之政教》)。
B王统之绝续
a中绝——启之子太康失德,权臣羿篡位自立,后其相寒浞杀之,并杀夏王相,夏统中绝。
b中兴——当夏王相遇害,其后方娠,奔于有仍,生子少康,后为浇(寒浞之子)所迫,再奔有虞,有虞官之,而邑于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与遗臣有鬲氏,谋光复夏业,举兵灭寒浞,世称为少康中兴(以上参考《史记·夏本纪》)。
C灭亡之原因
a桀王暴虐
1.“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史记·夏本纪》)
2.“矜过善非,迷惑于末喜,杀谏臣关龙逄。”(《吕氏春秋·功名篇》)
3.“筑倾宫饰瑶台。”(《竹书纪年》)
4.“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新序·刺奢篇》)
5.“率遏众力,率割夏邑。”(《书经·汤誓》)
b国民反叛
1.采取不合作主义——“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女偕亡。”(《书·汤誓篇》)按有众率怠弗协,则当时国民,似有类似罢工同盟之举,表示与政府不合作。
2.私行投敌——“闻汤在野,皆委货扶老携幼,奔汤,国中虚。”(《逸周书·殷祝篇》)想当时夏民,反叛桀王,投降敌人者,必定不少。
【注解】
注一孟子曰:“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五谷不登。”当时民生之苦,可想而知。及洪水平,民得耕种,衣食无忧,经济生活,始得安定。且洪水泛滥,土地隔绝,人民各成部落,天下不能统一,大权难以集中,及洪水平定,交通便利,统管各部落,较为易易,始有行中央集权之可能,故禹初会诸侯于涂山(浙江怀远县),执玉帛者万国,再会于会稽(浙江绍兴县),防风氏后至,禹执而戮之。(陆懋德《中国上古史讲义》第五章)
注二马镐《中华古今注》谓黄帝作指南车,但《易·大传》文服牛乘马,在黄帝尧舜氏作之后,则黄帝时尚未有车,盖恐为后人之托称。且《宋书》又谓周公作指南车,尤难断定为谁所造。(《崔东壁集·补上古考信录》)
注三魏源曰:“节气过宫,人所难见,而晦朔弦望,人所易见,故不得不用易见之事,不用日而用月。”(《书古微》卷二)
注四孟子好尊古以教世,故谓禹初荐益继位,及禹死,民不归益,而归启。韩非子则谓:禹死后,传位于益,启之人,相与攻益而立启。然《竹书纪年》谓禹死后,益干启位,启杀益,是则禹之让位,本不可信。曹丕受禅后,语人曰:“舜禹之事,吾知之矣。”亦可为古代禅让虚伪之一证。(《孟子·万章篇》,《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及《竹书纪年》)
备考
(1)夏姒姓,传十七世,四百三十九岁。(此据《竹书纪年》所载,惟《汉书·律历志》为四百三十二年)为商所灭。其世系如下:
(一)禹—(二)启—(三)太康—(四)仲康—(五)相—(六)少康—(七)杼—(八)槐—(九)芒—(一〇)泄—(一一)不降—(一二)扁—(一三)厪—(一四)孔甲—(一五)皋—(一六)发—(一七)癸
(2)《禹贡》内,有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之事。所谓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惟汉贾捐之称:殷武丁周成王疆域,“东不过江黄,西不过氐羌,北不过朔方,南不过荆蛮。”禹时必不有如此广大之领土。故州之一字,大概如《说文》所谓“水中可居曰州,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禹之九州,亦可作如此解释(《书·禹贡篇》及《汉书·贾捐之传》)。
(3)周时有九鼎,传系禹所铸。惟《左传》只言夏之方有德也,铸鼎象物,未言为禹所铸,又不言其数为九,故鼎似非禹所铸,不过为夏时之遗物而已。
(4)《史记·夏本纪》所列夏之十七王,与后数百年晋人由汲郡魏王冢中发现之《竹书纪年》所记相同,可证夏朝历史已入历史时代。(陆懋德《中国上古史讲义》第六章)
(5)顾颉刚疑禹与夏,无有关系:且谓禹并无其人,乃为虫类。然墨子常运用夏禹二字。(《说苑·疑节篇》引)《左传》说:“微禹,吾其鱼矣。”可证夏禹实相关,且为人而非虫也。(顾颉刚《古史辨》,张荫麟《夏禹史迹辨正》)
二、商之事略
A成汤之放桀——古代天子与诸侯不如后世真有君臣关系,汤桀亦然。(注一)汤自征葛韦、顾昆吾后,即兴师伐夏,放桀于南巢(安徽巢县),故《易·革卦》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天矣哉。”
B国运之盛衰
a太甲复辟,商道一兴。
b太甲四传至雍己,诸侯不至,商道始衰。
c太戊用伊陟为相,侧身修行,远方来朝者,七十六国,商道再兴。
d三传至河亶甲,商道复衰。
e祖乙嗣位,以巫咸为相,诸侯宾服,天下大和,商道三兴。
f五传至阳甲,诸弟子争立,诸侯莫朝,商道三衰。
g盘庚即位,迁都于殷,修德行政,诸侯来朝,商道四兴。
h弟小辛立,商道四衰。
i再传至武丁,甘盘为师,傅说为相,修德行,商道五兴。
j八传至武乙,迁都朝歌,商道遂衰,永不复振。(以上参考《史记·商本纪》)
C民权之伸张
a攻击政府——成汤伐夏,人民以为劳民伤财,颇持异议,佥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此为民权伸张之表示。(《书·汤誓篇》)
b反对迁都——商受黄河水灾,累次迁都,(注二)盘庚时,欲迁于殷(河南偃师县),人民表示反对,不愿迁徙,盘庚无法,乃命民众至王庭,谆谆劝谕,“反迁风潮”,始告平静。(《书·盘庚篇》)
D灭亡之原因
a国民之堕落
1.安逸——商民起自山东,入居中原,因河南土地肥饶,物产丰富,天气和暖,日营骄奢淫乐之生活,遂失抵抗他族之能力。此与满蒙民族入主中国后,同一样情形。
2.群饮——《韩非子》谓纣为长夜之饮,惧以失日,问其左右,一国皆不知,箕子亦辞以醉而不知,可知商民好饮,已成举国若狂之势,民族之堕落如此,国焉得不亡。(以上参考陆懋德《中国上古史讲义》第八章)
b政治之腐败
1.“人民则草窃奸宄。”
2.“卿士则师师非度。”
3.“财政则用又讐。”
4.“刑法则有罪罔获。”
5.“小民罔或畏威,咈其者长,甚至攘窃神祇之牺牲。”(以上《书·微子篇》)
c纣王之暴虐
1.“沉酗于酒。”(《书·微子篇》)
2.“妇言是用。”(《书·牧誓篇》)
3.“弃肆祀弗答,弃王父母弟不迪。”(同上)
4.“作酒池肉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史记·殷本纪》)
5.“重辟刑有炮烙之法。”(同上)
6.“用费中恶来,殷人弗亲。”(同上)
附:桀纣暴虐,相同之点颇多,如桀杀关龙逄,纣杀比干,桀曰:“日亡,吾乃亡矣。”纣曰:“吾生不有命在天”等。惟多为后人诬加,如纣至战国时,加罪数十条,至西汉又加十余条,故荀子曰:“桀纣……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孟子亦曰:“纣之不善,不如是其甚也。”(顾颉刚《古史辨·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
【注解】
注一据下面各说,足证桀与汤,非真有君臣关系。
1.《书·汤誓篇》曰:“率割夏邑。”桀之为恶,仅于夏邑而止。可知其势力,并不及于天下,而夏商之关系,不过如大国与小国而已,非真有君臣之关系。(《崔东壁集·商考信录》)
2.孔甲既衰,诸侯复叛,韦顾、昆吾迭起,夏之在天下,若一大国焉,但一二弱小诸侯,畏其威耳。是以汤之受球受共,伐韦伐顾,安然行之而无疑,桀亦听之而不复怪,足知汤非臣属于桀。(同上)
注二商都累迁如下:
仲丁迁于嚣(河南河阴县),河亶迁于相(河南安阳县),祖乙迁于耿(山西河津县),祖乙又迁于邢(河北邢台县),盘庚迁于殷(河南偃师县),武乙迁于朝歌(河南淇县)。(撄井时太郎《东洋历史集》卷上第九章附表)
备考
(1)商子姓,传二十八王,六百四十四祀,为周所灭,其世系如下:
(一)成汤履—(二)太宗太甲—(三)沃丁—(四)太庚—(五)小甲—(六)雍己—(七)中宗太戍—(八)仲丁—(九)外壬—(一〇)河亶甲—(一一)祖乙—(一二)祖辛—(一三)沃甲—(一四)祖丁—(一五)南庚—(一六)阳甲—(一七)盘庚—(一八)小辛—(一九)小乙—(二〇)高宗武丁—(二一)祖庚—(二二)祖甲—(二三)廪辛—(二四)庚丁—(二五)武乙—(二六)太丁—(二七)帝乙—(二八)帝辛
(2)夏代君位传子,商则传弟,此为古今之创例。(王国维《观堂集林》)
(3)商代史料,有《书经》内《商书》之《盘庚》,《高宗彤日》,《西伯戡黎》,《微子》四篇,是同时代之记载。且前清光绪初年,河南安阳县西五里小屯地中,发现殷墟书契,可证其史事,非常可靠,自非商以前之史事,皆凭后人传说者可比。(陆懋德《中国上古史讲义》第七章)
(4)汤之远祖契封于商,故国号曰商。至盘庚迁于殷,始改国号为殷。(《书·盘庚篇》)
三、周(西周)之事略
A周家谋商
a太王翦商——“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诗·鲁颂》)据此,则周室谋商,已非一日。
b文王并诸侯——文王谋商益急,兼并商之诸侯,如密须,耆邗,崇黎等,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左传·昭公十五年》及《尚书大传》)
c武王伐纣——武王用周公阴谋,(注一)使周公盟膠鬲,召公盟微子,乃率庸、蜀、羌、髣、微卢、彭濮诸西方民族伐纣,商师倒戈,纣自焚而死。(《逸周书·寤儆解》及《吕览》)
B周公执政
a原因——武王崩,成王冲龄践祚,周公乃履天子位,执行朝政。(注二)
b结果——三监(管叔、蔡叔、霍叔)谓周公将不利于孺子,挟武庚(纣之子)作乱,并率淮夷反周,周公东征三年,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徙殷遗民于洛邑,大乱乃平。及成王七年,周公归政。(《书·序》、《左传·定公四年》及《史记·宋微子世家》)
C民众革命——厉王好利,以夷荣公为卿,国人谤王,王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三年,乃流王于彘(山西霍县)。此为我国民众革命史上之新纪录。(《国语·周语》)(按:汤武征诛,为贵族革命,此为平民革命。)
D宣王中兴
a共伯和摄政——厉王出奔于彘十三年,共伯和摄行天子之事,号曰共和。(《史记·周本纪》谓周召二公摄政,号曰共和。)(《竹书纪年》)
b宣王即位——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即位,是为宣王。(《史记·周本纪》)
c宣王之治绩——宣王修政,法文、武、成康遗风,诸侯复宗周。时四夷抗命,乃令秦仲伐西戎,尹吉甫伐狁,方叔征荆蛮,召虎伐淮夷,且亲率六军伐徐戎,皆告捷,周之威令,远播四方,周朝乃中兴。(《诗·小雅》)
E周室东迁
a犬戎作乱——幽王宠褒姒,举烽火以取其笑后,立为后,其子伯服立为太子,而废太子宜臼,太子奔申,王欲杀之,以求于申,申侯怒,与西夷犬戎攻幽王,王举烽火,而诸侯莫至,遂杀幽王于骊山之下。(《史记·周本纪》)
b平王东迁——幽王未死前,申侯、鲁侯立宜臼为平王,及幽王死,郑武公会晋卫之师迎立平王,王迫于戎狄,迁都洛邑,史称为东周,亦即春秋之始。(同上)
【注解】
注一“王告儆,周公旦曰,呜呼,谋泄哉,今朕寤有商惊予。”(《逸周书·寤儆解》)足知武王伐纣,实阴谋多端,所以周公有谋泄之叹。
注二据下列各书所说,周公实已即位称王。非仅如世传之摄政而已也。
1.《礼记》谓:周公践天子之位,又朝诸侯于明堂,负斧依南乡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