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次外交活动反映出,亚历山大帝国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原波斯地区,周边的一些国家和部落也纷纷讨好亚历山大,理所当然地把他看成当时世界的霸主,要求和他结盟。
4.穷追猛打:不灭粟特誓不罢休
亚历山大虽然把印度作为他下一个征服的目标,却不可能立即进行。他做事是谨慎的,在后方不稳的情况下,在粟特反叛势力仍在大肆活动的情况下,他是不会贸然进军的。他在公元前328年还是要集中兵力围剿追击粟特的反叛势力。他的恐怖政策并没有使粟特人屈服,他接到报告说,许多粟特人逃到他们的堡垒里,拒不服从亚历山大派去的总督的领导。公元前328年春天,亚历山大再次率军北上粟特地区,同时,他在巴克特里亚留下了一支由克拉特拉斯指挥的强大军队,用来防止各部族的捣乱和镇压造反者。当他率军回到奥克苏斯河,并在河边扎营时,在他帐篷附近发现一个水泉和一个油泉,往外冒水和油。托勒密得知这一奇迹后报告了亚历山大。亚历山大让占卜师阿里斯坦德占卜一下这神灵显示的预兆。阿里斯坦德占卜的结论是,这眼油泉象征着将进行的战争是艰苦劳累的,但劳累之后会有胜利。亚历山大为这一预兆祭了神,祈求保佑。
随后他把他自己率领的军队分成五部分,分别由赫斐斯申、托勒密、坡狄卡斯、科拉斯和阿塔巴扎斯指挥一、二、三、四队,他自己率领第五队。前四队对粟特地区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扫荡,攻打那些在山头阵地和堡垒中坚守的敌人和接受前来投降的人。他率领第五队向马拉坎达方向扫荡。在全部兵力横扫粟特大部分地区到达马拉坎达后,他又作了新的布置,派赫斐斯申到粟特各城镇去重建居住区;派科拉斯和阿塔巴扎斯率军去赛提亚(土耳其斯坦),捉拿躲在那里的斯皮塔米尼斯;他自己则率领其余部队攻占那些仍被叛军占据的粟特地区,没费多大力就达到了目的。
正当亚历山大忙于粟特地区的战事时,斯皮塔米尼斯却又率兵回到巴克特里亚地区,突然对这里的一座堡垒发动攻击。这座堡垒的司令完全没有想到会遭到敌人的攻打,措手不及,驻军被全歼,司令本人也做了俘虏。过了几天,他又率军包围了扎瑞亚斯帕城,并抢了不少财物装车运走。扎瑞亚斯帕城有一些近卫骑兵因病留在这里,现在病好了,见敌人来攻,便集合城里的雇佣军对围城的敌军发动了一次出其不意的攻击,夺回了被抢的财物,杀死了大批赶车的人,但在他们回城时,遭到斯皮塔米尼斯的伏击,几乎全军覆没。克拉特拉斯听到报告后,立即率兵从巴克特拉赶往扎瑞亚斯帕,但斯皮塔米尼斯得知克拉特拉斯赶来时,又迅速逃向沙漠,克拉特拉斯紧追不舍,在距沙漠不远处追上了敌人,一场激战后,斯皮塔米尼斯丢下了150多人的尸体,逃进了沙漠。马其顿部队只好眼望着敌人逃走,停止追击。
亚历山大不能深入沙漠去进行追击,便进一步加强各地的驻军。他给科那斯增派两个营的方阵步兵、两个中队的近卫骑兵、全部标骑兵以及新编的巴克特里亚和粟特轻骑兵部队,让所有这些部队都在粟特地区的营房过冬,一面监视,一面设伏,等斯皮塔米尼斯窜来骚扰时,把他抓住。
斯皮塔米尼斯发现到处都有马其顿部队驻守,便领兵向科那斯及其部队所在地进攻,他在途中轻易地诱使3000名西徐亚骑兵加入了他的队伍,但西徐亚人并不是他坚定的伙伴,正如阿利安所叙述的:“这些西徐亚人极端贫困,既没有村镇,又没有定居之处,所以他们对于家园毫无顾虑。因此,只要有人劝,很容易就能把他们拉去打仗,不管打什么仗都行。”透过阿利安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西徐亚人和粟特人不同,他们并不是真正反对亚历山大,他们没有粟特人的那种民族感情。当科那斯得知斯皮塔米尼斯正率领骑兵逼近时,就带领队伍上前迎战。一场激战开始了。结果,斯皮塔米尼斯的各部族骑兵不敌马其顿骑兵,搏杀中死亡了800多人,而科那斯一方只阵亡了骑兵25名和步兵12名。斯皮塔米尼斯溃逃时,粟特人和大部分巴克特里亚人都离开了他,投降了科那斯。而西徐亚人则抢劫了他们的同伙巴克特里亚人和粟特人的运输队后,跟随斯皮塔米尼斯逃到沙漠里去了。但后来他们得知亚历山大亲率大军向沙漠里追来时,便杀了斯皮塔米尼斯,割下了他的头,送给亚历山大,对亚历山大表示友好,想以这一行动避免亚历山大的指责和军事进攻。
斯皮塔米尼斯死了,亚历山大去掉了一个顽强的敌人,但粟特的战事仍未完,仍有人拒不屈服,坚持与亚历山大对抗。不过,时值严冬,亚历山大让所有的部队,包括科那斯和克拉特拉斯率领的部队,都到诺塔卡休息。同时,在这期间,他还对各地的地方长官进行了调整,撤换了不忠诚的总督,任命了几个新的地方总督。
公元前327年春,亚历山大率军向索格地亚那山进发。这座山是粟特人最后的一个据点,有许多粟特人在这里坚守,斯皮塔米尼斯的主要盟友、背叛了亚历山大的巴克特里亚人欧克西亚提斯的妻子和女儿也在这里。
亚历山大率部到达后,发现这座山地势非常险要,四面都是悬崖峭壁,无法进攻;围困也不行,因为那些部落军民储备有大量粮草,可以长期死守,而且山里积雪很深,马其顿部队很难接近。不过,亚历山大还是决心攻下这个据点。
他先叫他们派人下山谈判,许诺他们,只要把阵地交出来,就让他们安全返乡。山上的人听了后,一阵狂笑,叫喊着让亚历山大去找有翅膀的人来攻占他们的阵地,他们不怕没有翅膀的人。劝降不成,亚历山大决定硬攻。他宣布,第一个冲上山顶的可得到12塔伦特头等奖,第二个得二等奖11塔伦特,第三个得三等奖10塔伦特,依此类推,前12名都可得奖。重奖之下,人人都想当第一个冲上山的英雄。亚历山大挑选了有围攻山塞经验、善于攀登石壁的300人,组成一个突击队。他们每人都带了一些原是固定帐篷用的小铁栓和麻绳,趁黑夜出发,从无人把守的石壁最陡的地方往上攀登。他们把铁栓钉在石壁的缝隙中,系上绳子,吊在悬崖上往上攀。天亮时,攀登成功,占领了崖顶,只有大约30个人在攀登中摔死。他们按事先的约定,在崖顶向马其顿营地挥动旗子。亚历山大看到后,立即派传令官向部落兵前沿阵地的哨兵喊话,叫他们往山顶看,亚历山大请来的有翅膀的天兵已经占领了他们的悬崖山顶,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降,别再耽误时间了。
部落官兵抬头一看山顶,吓得目瞪口呆,他们不明白马其顿人是怎么上去的,真以为有神灵帮助马其顿人,而且他们也不知山顶有多少马其顿人,惊慌中他们投降了。
5.战地婚礼:泥潭难题迎刃而解
这一次胜利使亚历山大得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收获——一个令他倾心的美女。在俘虏中有不少妇女、小孩,其中包括欧克西亚提斯的老婆和几个女儿。在他的这几个女儿中,有一个叫罗克珊娜。亚历山大的部下告诉他,除了大流士的妻子之外,她是全亚洲最可爱的美人。结果,亚历山大和罗克珊娜两人一见钟情。
这可能是真的,一个英俊的年轻国王,一个绝世的美女,相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也是个理想的结局。但对于亚历山大来说,事情并不如此简单,他爱上一个巴克特里亚部落领导人的女儿是有更深含义的。这可从他对另一个美女,一个公认比罗克珊娜更漂亮的美女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得到一个反证。这另一个美女就是大流士的妻子,她也是亚历山大的俘虏,按照希腊的战争法,被征服者的一切,都由征服者支配,都归征服者所有。亚历山大当然可随意处置大流士的妻子,纳她为嫔妃,虽是亚洲式的,却也是很自然的。但亚历山大这位精力旺盛的年轻人,面对这位自己可以随意处置的绝世佳人,却毫不动心,这说明,只要需要,他可以抵制任何美色的诱惑。他对大流士的妻女完全以礼相待,仍以王后、公主相称,以至后来大流士知道这种情况后,也被亚历山大对自己妻子的尊重所感动,竟说出这样的话:“如果我不能继续在亚洲称王了,我祈求您(宙斯)千万别把这个主权交给别人,只交给亚历山大。因为他的行为高尚无比,对敌人也不例外。”
亚历山大对大流士的妻子以礼相待,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他不仅要在军事上征服波斯,他还要在精神上征服波斯人。他后来为大流士报仇,惩罚大流士的叛徒,他后来娶大流士的女儿为另一位妻子都是出于他统治的需要。他爱上并娶罗克珊娜为妻也是由于他政治和军事的需要。亚历山大不是那种爱美人而不要江山的人,他是把江山放在第一位的。粟特和巴克特里亚地区人民的顽强斗争使他长期陷在这里而不能去征服印度,现在有这样一位美妙的女子可做自己的妻子,又可通过这一婚姻改善和这一地区人民的关系,由敌对而友好,何乐而不为。
亚历山大正式向罗克珊娜的母亲提出求婚要求,罗克珊娜的母亲高兴地答应了。接着,完全按波斯习俗为一对新人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一代帝王亚历山大的婚姻大事、他的母亲奥林匹娅斯和他的大臣们多年前就为之操心的大事,就这样草率地在远离故乡的地方解决了,这其实是一次战地婚礼。从这一婚姻可以看出亚历山大是把他的政治军事活动放在第一位的。婚姻在他的生活中显然是居于从属地位的。他的第一个妻子竟是一个蛮族女子,这可能也是出乎大多数希腊人和马其顿人的意料的。显然,在亚历山大的心目中,他已没有希腊人的那种狭隘观念,他把他的帝国看成是个世界帝国而不仅仅是马其顿帝国。
他的这一婚姻产生了他所要求的政治效果。欧克西亚提斯听说自己的女儿成了亚历山大的妻子,便投降了,并要陪同亚历山大去科瑞尼斯要塞劝降。
亚历山大没有沉醉在新婚的甜蜜中,他很快就率军去征服科瑞尼斯要塞。科瑞尼斯山比粟特山还要高,也非常险要,四面都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条既狭窄又崎岖难走的小路通到山上,即使无人把守,部队要从这条路上山也是十分困难的。部落酋长科瑞尼斯(和山同名)和这个地区的许多官员都在这里,他们聚集了大批部落战士在山上据守。山脚下还有一道深沟,部队要攻山,必须首先填平这道沟。
科瑞尼斯自恃地势险要,拒不投降。亚历山大便决定攻山,他先令人砍树,制造梯子,准备让部队沿梯子下到沟底。部队分成两部分,轮流干活和休息,白天由亚历山大自己亲自监工,晚上则由托勒密等带队,分成三班,白天黑夜轮流干。制造好足够的梯子后,亚历山大让人下到谷底,选择最窄的地方打桩,然后在密集的木桩上铺上用柳条编的席子,再在上面铺上土,部队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桥到达山崖下。
开始,山上的人还嘲笑他们白费力,但后来,眼看马其顿部队一步一步成功了,越过了深沟抵达山崖下,他们的箭已能射到山上,他们还修建了掩蔽工事,使山上投下的石、箭都伤害不了他们。这时,科瑞尼斯害怕了,派人来见亚历山大,祈求派欧克西亚提斯上山谈判。亚历山大同意了。欧克西亚提斯上山后,竭力劝科瑞尼斯献出山寨投降。他对科瑞尼斯说,在亚历山大部队的强攻下,任何险要都是挡不住的。他还现身说法,以自己为例子来说明,只要科瑞尼斯对亚历山大忠诚,亚历山大也一定会守信义,善待他的。科瑞尼斯可能是感到他的确无力抵抗亚历山大,而欧克西亚提斯的话也使他相信投降是他唯一可选择的出路,于是他在欧克西亚提斯的陪同下,带着一些亲戚朋友下山来见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客气地接待了他,并没把他当作被迫投降的敌人,仍让他当总督,管辖他原来管辖的地区。
科瑞尼斯也向亚历山大显示了他的忠诚,亚历山大的部队在围困山寨期间,因下了大雪和粮食匮乏,吃了不少苦,科瑞尼斯便从山中的仓库里取出足够部队用两个月的粮食和酒交给部队,还把干肉分发到部队的帐篷里。他告诉亚历山大,他拿出的东西还不到他储存的物资的1/10。他的这一举动使亚历山大更信任他了。
现在只剩下卡塔尼斯和奥斯塔尼斯两个部落酋长没有投降了,亚历山大派克拉特拉斯率兵去攻打他们,他自己则率军去巴克特里亚。克拉特拉斯和卡塔尼斯、奥斯塔尼斯激战一场,获得全胜,打死了卡塔尼斯,活捉了奥斯塔尼斯,他们的部落兵中,骑兵死了120人,步兵死了1500人。粟特和巴克特里亚的战事到此才宣告结束。克拉特拉斯也率兵到巴克特里亚,和在那里的亚历山大会合。
从公元前329年夏到公元前327年春,亚历山大用了几乎3年的时间,才最终征服了巴克特里亚和粟特地区。为了取得胜利,他使用了一切他所能使用的手段,除反复的军事征讨外,他还血洗当地许多村镇,屠杀当地青年,制造一种恐怖气氛;建立新的城市和要塞;拉拢当地部落首领;征召当地青年入伍,组成新编的军队;甚至联姻也成为他达到政治军事目的的手段。虽然最终胜利了,但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十分惨重的,在反复的拉锯战中,不只是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严重挫伤了部队的信心,打破了马其顿军队战无不胜的神话,更为严重的是,战争的残酷性引起了一连串的问题,激化了亚历山大和部下的矛盾,酿成了一场又一场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