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福、平安等人拔营要走,正巧遇到燕军攻营。那三声号炮,也是燕军所放。实际上,燕军并不知道何福的号令,只因为连夜袭营,所以鸣炮进攻。刚好与何福的号令相吻合。福军误以为是自己人鸣炮,争相走了出来。真是无巧不成书。燕军趁势乱杀,整个大营顿时人仰马翻,尸积如山。副总兵陈晖、侍郎陈性善等三十多人,有的战死,有的被擒,连骁将平安也被燕军捉住,只有何福一人逃脱。这次战争之后,南军的精锐部队全部阵亡,从此一蹶不振。黄子澄听到噩耗后,放声大哭。后又上疏请调辽兵十万,到济南与铁铉会合,截击燕军的归路。建文帝准奏,令总兵杨文调辽兵到直沽。不料途中又被燕将宋贵当头袭击,辽兵全部逃走,杨文束手就擒,没有一兵一将能到达济南。
燕王接着进攻泗州,收降了守将周景初。燕王正准备乘胜渡过淮河,却听说盛庸带着几万兵马,几千战舰,在南岸严阵以待。燕王不敢轻易进兵,于是派使臣到淮安,去见驸马梅殷,只说要到淮南进香,恳请他借道。梅殷不肯答应。燕王大怒,又写信给他:“本王出兵到此,就是为了清君侧,天命有归,何人敢来阻拦?不如见机行事,免得后悔莫及。”梅殷收到来信后,气愤难忍,竟然将来使的耳朵、鼻子全部割去,并对他说:“暂且留下你的嘴,回去问问殿下,难道他不知道君臣大义吗?”使人将这话回报给燕王,燕王无可奈何,只好从凤阳取道。凤阳知府徐安听说燕王将到,马上拆毁浮桥,藏匿船只,断绝交通。燕军又不能渡过。
燕王踌躇了一会儿,想出一条妙计。他召邱福、朱能等人入帐,秘密叮嘱一番之后,自己带兵来到淮水北岸,接着指挥将士们,备好舟船,张旗鸣鼓,做出一副渡河的样子。南军在对岸瞧到,马上整备兵械,严密设防,专等燕军南渡。谁知燕军敲敲打打闹了半天,却没有一舟一筏渡过来。南军瞪着眼睛看了半天,最后各自回营休息去了。这时营外忽然杀声四起,燕军从天而降,吓得南军魂不附体。原来邱福、朱能等人听了密计之后,就带着几百名壮士,向西走了二十里,从上游雇了渔舟,偷渡淮水,绕到南军营前,奋勇杀入。盛庸没有防备,慌忙出帐上马,想要逃走。不料马也受惊,反而将盛庸掀翻在地。盛庸摔倒在地上,手脚都受了伤,几乎不能动弹。多亏手下的亲兵把他扶起,塞在一条小船里,这才仓皇逃走。军中没有了主将,顿时全营大溃。燕王乘机飞渡,上岸夹击,立即将南军扫荡干净,缴获大量淮南战舰。后来又攻下盱眙、扬州,杀死都指挥使崇刚以及巡按御史王彬。
京城得到消息后,非常惶恐。建文帝急忙派御史大夫练子宁、侍郎黄观、修撰王叔英等人分道征兵。各镇都观望不前,有的甚至给燕王送去钱粮,有意归附。朝中的大臣担心被困在京城,多半请旨出守,以方便逃跑,京中越来越空虚。建文帝也觉得惶恐,没办法只好下诏罪己,并派庆城郡主到燕王营中议和,表示愿意割地。郡主是燕王的堂姐,见到燕王之后,燕王先哭,郡主也跟着哭。燕王接着问:“周王和齐王现在怎么样了?”郡主说:“周王已经被召回京师,齐王还在狱中。”燕王叹息不已。郡主将建文帝的意思娓娓道出。燕王说:“父皇的封土我都保不住,哪还敢指望割地?况且我率兵来到这里,无非是想祭拜孝陵。只要天子恢复以前的制度,赦免诸王,让奸臣不能蒙蔽主聪,我当即解甲归藩,仍然谨守臣礼。如果只是想托词缓兵,今天议和,明天又要开战,让我姐姐白跑一趟,我若答应反是中了奸臣的计谋。我又不是傻子,算计我干什么!”郡主不方便再说,只得告归,燕王把她送出营外。
郡主将这些话告诉建文帝,建文帝又问方孝孺。方孝孺说:“长江天堑相当于百万大军,陛下不必担心。”话还没有说完,锦衣卫前来奏报,说苏州知府姚善、宁波知府王璡、徽州知府陈彦回、乐平知县张彦方、永清典史周缙都带着兵马来保卫京城。建文帝这才稍稍放心,然后一一召见,让他们在城外屯守。侍郎陈植来到营前,慷慨誓师,甚至痛哭流涕。无奈军心已变,就算口吐莲花,也没有办法。都督佥事陈瑄,竟然带着水兵投奔燕王去了。还有陈植的部下金都督也想投降。陈植看出他的意图,将他招来质问,不料他竟然反手将陈植杀死,带着兵马投奔燕王去了。燕王问明情况后,竟诛杀了金都督,并让人厚葬陈植。随后燕王祭祀江神,发兵渡江。一时间,船舰相接,旌旗蔽空,战鼓声传到数百里外。南军胆战心惊,盛庸等人率众抵御,还没交战,就已经乱作一团。燕军的前锋只有几百名精兵,却将南军杀得四处逃散。燕王渡江之后,带兵猛追了数十里。南军不是被杀就是逃散,只剩下盛庸一人一马,在慌乱中走脱。燕军乘胜攻下镇江,准备休养几天,进攻京城。
建文帝听说后,在殿前走来走去,束手无策。这时方孝孺上奏说:“京城里还有二十万精兵,况且城高池深,粮食充足,防守不成问题。敌兵远道而来,用不了几天就会不战而逃。”建文帝依计而行,又请各位将领分守都城。齐泰、黄子澄借口外出征兵,不等建文帝批准,就自行离去了。齐泰逃到广德州,黄子澄逃到苏州。建文帝不禁叹息着说:“事情因他们而起,难道他们竟要弃朕远逃吗?”正说着,外面报称燕军开始攻城,建文帝召方孝孺问计。方孝孺请他坚守城池,如果有什么不测,就殉死社稷。
建文帝听了这话,更加心惊肉跳。这时,翰林院编修程济跑入殿中,大声喊道:“不好了,不好了,燕军已经入城了!”建文帝说:“这么容易!难道是有内应?”程济说:“谷王朱橞、李景隆等人打开了金川门,迎入燕王,京城这才沦陷。”建文帝流着泪说:“罢!罢!朕没有薄待过他们,他们竟然如此负心,还有什么话好说?”程济说:“御史连楹曾假装在燕王马前叩拜,想刺杀燕王,只因孤立无援,反而被杀害。”建文帝说:“有这样的忠臣,朕都没有重用。朕也知道错了,不如听从方孝孺的话,殉死社稷好了!”说完,就要拔刀自尽。
这个时候,少监王钺忽然上奏,陛下不可轻生。高皇帝升天的时候,曾经留下一个箱子,交给掌宫太监,并留下遗嘱:子孙如果有大难,可以打开箱子,里面自有办法。程济插嘴问:“那箱子现在在哪里?”王钺答道:“就藏在奉先殿的左侧。”左右听了这话,都说大难已到,还是快快打开箱子。建文帝马上派人去取,不一会儿,有四个太监抬着一个红色的箱子进来。这箱子相当沉重,四围都用铁皮包裹,连锁心里面也灌了生铁。王钺将箱子砸开,大家死死盯着,都以为这箱子里有什么退敌的妙计。谁知箱子里竟然藏着三张度牒,一张叫做应文,一张叫做应能,一张叫做应贤。连袈裟、僧帽、僧鞋等东西也全都准备好了,并且有剃刀一柄,白银十锭,以及一张朱红色的纸,纸上写着:应文从鬼门逃出,其余的人从水关逃出,傍晚在神乐观的西房会合。建文帝叹息着说:“天意如此,就这么办吧!”
程济取出剃刀,给建文帝剃发。吴王教授杨应能,因为名字和度牒上的相同,就表示愿意一起剃度。监察御史叶希贤说:“臣叫希贤,想必应贤的这张度牒属于臣。”于是也把头发剃光了。三人脱了衣冠,披着袈裟,藏好度牒,整装出发,接着建文帝命人纵火焚宫。顿时火光熊熊,把金碧辉煌的一切尘缘烧得一干二净。皇后马氏投火自尽。妃嫔们大多已经逃走了,剩下的多半被烧死。建文帝痛哭一场,就要动身。这时,殿里还有五六十人都趴在地上哭泣,表示愿意跟随。建文帝说:“人多不方便出走,你们还是自便吧。”
这时,还有九个人誓死相从,跟着建文帝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之内,是内城的一扇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面就是河水。建文帝弯着身子出去,其他的人也鱼贯出门。门外正巧有小船等在那里。船上有一位穿着道服的老人,叫皇上乘船,并叩头称呼万岁。建文帝问他叫什么,他说:“姓王名昇,是神乐观的住持。昨夜梦见高皇帝命臣来此,所以一直在这里守候。”建文帝与九个人一同登船,船顺风而下,没过多久就来到神乐观。王昇将他们带入观中。那时已经是傍晚,一会儿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也来了。
大家见面之后,仍跪在建文帝面前俯首称臣。建文帝说:“我已经是僧人了,以后就以师兄弟相称吧,不必行君臣之礼了。”大臣们都哭着答应下来。随后,大家席地而坐,草草吃了晚饭。当即决定由杨应能、叶希贤、程济三人侍奉在皇帝身边。还有六个人隐姓埋名,负责一路上的饮食。剩下的十几个人分别住在各地,负责建文帝的住宿。第二天一早,应文和尚便带着应能、应贤等人与众人作别,云游四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