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爱与管教的小课堂】
有些父母说,孩子的年龄还小,不忍心让孩子承担责任;也有一些父母说,孩子还没有进入社会,根本不需要什么责任心,这些都是错误的想法。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并不是把他们当做成年人来分配任务,生活中总有一些适合他们的工作,孩子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会逐渐养成有责任心的好品德,这将使孩子受益一生!
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从出生开始就会与周围的人产生种种联系。每个人都是某一个集体的成员,谁也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孩子也同样处于某种集体之中,在集体中生活、学习、玩耍,并在集体活动中放松自己的身心,体验人生的乐趣,还会加强同其他成员之间的信任。这非常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及发展,让他们找到一种归属感。
所以,要想让孩子健康地成长,父母就应该鼓励孩子参加到各种集体活动中去,这样能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
可是,现在的许多孩子在家庭的溺爱下,开始变得任性、孤傲、自负,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还有一些孩子天生就胆小,喜欢安静,总是习惯于一个人待在封闭的房间里,玩着那些堆积成山的玩具。这些孩子通常都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那种被约束的感觉,或者不喜欢某一特定的集体活动,因此他们宁愿一个人去玩自己的玩具。
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如果发现孩子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就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回到集体中,帮助他找到归属感。否则,将会给孩子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愿意参加到集体活动中呢?以下几个方面可供父母们参考:
1.让孩子多和他人进行接触
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对集体这一概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了解。周末可以让孩子邀请同学到家里来玩,这时父母不能因为他们是孩子就冷落了他们,而要对孩子的朋友表现足够的重视和热情,并给他们提供玩具和食品。要鼓励孩子密切关注学校的动态,只要学校组织了活动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到了节假日,要带领孩子一起走亲访友,多和他人进行接触,这是让孩子学会怎样和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过程。
磊磊的爸爸经营着一家大公司,妈妈也担任公司的经理,因为忙于生意,所以他们同孩子接触的时间就少了。上小学四年级的磊磊有一种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忧郁。他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也不愿意同他人交流。爸爸妈妈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因为本身就是商人,所以他们更深切地懂得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于是他们经常带着磊磊一起出席一些宴会,有时还和好朋友组成家庭聚会,几个家庭一起出去游玩,孩子们则在一起玩游戏。与此同时,磊磊的妈妈还特意跟磊磊的班主任老师沟通,如果学校有什么活动,也尽量让磊磊去尝试一下。不久,磊磊逐渐开朗起来了,笑容多了,话也多了,朋友也多了。
故事中的磊磊原本与他人接触很少,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但在父母的引导下,他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并因此逐渐变得开朗起来了。可见,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孩子也会因此获得更多的乐趣并结交许多朋友。
2.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爱好和特长组织相应的活动,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要让孩子明白,既然参加了集体活动,那么对于先前制订的游戏规则就要无条件遵守。当孩子取得了一些成就的时候,父母要及时地进行鼓励;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要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
3.让孩子明白自己是集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既然是要参加集体活动,那么集体成员肯定就会有分工的不同和效率高低的差别。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不管他(她)处在哪一个位置,都是这个集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是不可代替的。
小淼已经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一天,老师说“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学校要举行联欢会,每个班都要出节目。经过协商后,大家决定要表演刚刚学过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可是当老师想要选出饰演皇帝角色时却犯了难,因为有好几个孩子都想饰演皇帝,其中就有小淼。于是老师只好让这几个孩子都试演一下,然后以大家投票的方式来决定最终的人选。为了得到这个角色,小淼回到家后就开始认真地揣摩皇帝的言行,还在穿衣镜前有模有样地比划起来。
可是试演完后,小淼却落选了,这让他感到很沮丧。回到家后,爸爸询问缘由,得知孩子是因为落选而情绪低落后,爸爸语重心长地说:“儿子,在爸爸看来,你并没有落选。每一个节目都要有人表演、有人观看。没有人观看的节目,表演起来也没有意义。没有被选中当演员,就让自己做最好的观众!会欣赏也是对整个节目的贡献。”
听了爸爸的话,小淼低落的情绪不见了,原来自己并不是被淘汰了,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角色,坐到了观众席的位置而已,他依然还是这个集体的一部分、一个不可代替的人物。
故事中的小淼虽然没有获得扮演皇帝的角色,但在父亲的教导下明白了,无论自己处在怎样的位置,都是集体中的一员,都是不可替代的人物,并因此平衡了自己低落的情绪。所以,父母要想让孩子很好地融入到集体之中,必须教导孩子: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都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4.让孩子树立合作意识
以顽强的态度与执著的精神对待困难固然重要,但一个人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为了取得成功,就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懂得去和他人进行合作。所以,父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让孩子明白,有很多事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要学会借助外界的力量,树立团队意识。
总之,让孩子置身于集体活动中,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就会因此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增强,还可以和其他小伙伴交流信息和情感,并且能够通过集体活动让孩子们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
【疼爱与管教的小课堂】
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会对他人的活动作出评价,同时也会受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个过程不仅有利于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进行弥补和改正,更重要的是,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进步,并且还会找到自己的知心朋友,这将会使孩子受益一生。
让孩子懂得积极进取
积极进取的精神是人性格中的一种个性特征。它能推动孩子顽强地向着未知领域进行不断的探索,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强化孩子的坚强意志,这是孩子成才的重要条件。
为此,父母应大力培养孩子积极进取的精神,使他们永远不满足现状,不怕困难,不畏险阻,满怀信心地奋勇前进。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积极进取的精神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帮助孩子发展自我期许
有句话不无道理:你认为自己什么样,你就会是什么样。人总是在无意间修正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内心中自己的形象。如果孩子内心里认为自己是一个积极向上、聪敏、优秀的孩子,那么,他(她)就会表现得和他(她)想象中的自己一样;相反,如果孩子内心里认为自己是一个普普通通、没有大出息的人,那么,他的表现一定消极、随便。也就是说,什么样的“自我期许”,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和表现。
2.协助孩子确定适当的目标
尝试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孩子进取心的又一要素。目标对激发进取心十分重要。没有目标便没有动力,但目标必须适当,不能过难也不宜过于简单,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合理的目标可以激发孩子的进取心,使孩子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目标是一种乐趣,但也不能太难。例如孩子的语文成绩总是70分,那么父母可以让他(她)一次提高5分或者10分,而不能让他(她)一下子提高到100分,这样很容易让孩子感觉目标太遥远而丧失学习的进取心。
3.奖励和批评
对孩子的点滴进步,父母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奖励。而不是等到孩子完全达到要求后再表扬。批评孩子应就事论事,不应笼统地说孩子是个“笨孩子”。这种评价事实上是全面否定了孩子,使孩子看不到希望,从而丧失了进取的勇气。
4.指导孩子兴趣专一
知识的殿堂是没有尽头的,而一个人的生存时间和精力却是有限的。如果想把无尽的知识全部掌握,都变成财富,那是异想天开。符合实际的做法应当是,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就要选准目标,矢志不移地集中精力专攻一门学科。这个时候,做父母的要帮助孩子排除其他外来干扰与诱惑,抵制不良思想与生活习惯的侵蚀,专心致志地朝着奋斗目标勇猛前进。
5.培养孩子不甘人后的意识
积极进取是孩子不甘人后的一种心理态度,它会激励孩子努力地提高自己,使自己不比他人差。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在学习上勇争第一、敢于挑战的意识,让孩子乐于与他人竞争。
小雅是个四年级的女孩,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但是她每天还在努力地学习。因为小雅的妈妈有意识地培养她在学习上不落后于人的意识,不让她有丝毫的懈怠。小雅上二年级的时候,每次考试总是得第二名。时间久了,她便告诉妈妈:“我就是得第二名的命!”
妈妈听了之后,便皱起了眉头,她严肃地告诉女儿:“如果你这样认为,那么你永远得不了第一名!”在妈妈的鼓励下,她努力学习,终于在四年级期末考试中得了第一名。
应该像小雅的妈妈那样多鼓励孩子与他人竞争,培养他们不甘人后的意识。要告诉孩子谁都可以得第一名,除非他(她)不够努力。
在平日的生活中,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不能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不如他人或者主动放弃的意识。
6.培养孩子的进取心,要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现象。一个不能正确处理挫折的人,很容易被挫折打败,最终会失去进取心。所以,父母要教会孩子怎样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要与之多沟通,帮他(她)分析失败的原因,告诉他(她):“没关系,我们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做好!”
此外,父母有效地引导和缓解孩子面对挫折时的压力和恐惧感也是十分必要的。父母有时候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失败”一次,让孩子知道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失败了,吸取教训就可以了。
当然,激发孩子的进取心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父母教之有道,启之有法,并能够持续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孩子一定会变得积极上进,从而更具有竞争力。
【疼爱与管教的小课堂】
孩子不懂得积极进取,大多是因为惧怕失败。因此,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当孩子做错事或学习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千万不能给孩子施加压力,而要以宽容、理解的心态去认可并鼓励孩子,告诉孩子一次失败并不代表永远失败。父母要在肯定孩子的同时,对孩子提出希望并和孩子一起憧憬,从而激发孩子的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