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国宝
5836800000015

第15章 绘画篇:妙手丹青,艺术瑰宝(1)

国画,也叫中国画,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美术界自成一家,特色鲜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早在周代,我国就有了人物画像,春秋时期出现了大型壁画。秦汉时期的绘画作品题材多样,种类不一,造型生动,笔法简括,善于以动态传情。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变革时代。佛教艺术的传入,从内容到形式给我国绘画注入了新的血液。佛教壁画空前兴盛,其中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数量最多,也最精彩。专业画家在这时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带来了新的绘画艺术。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士人画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绘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物画在顾恺之的笔下趋于成熟,优美的线条和生动的表情刻画取代了汉代绘画的天真、稚拙。山水画也在此时初露端倪,并产生了中国独立的绘画理论,以顾恺之的《画论》最为著名。

隋唐画坛名家辈出,仍以宗教题材为大宗。唐代的绘画得到全面发展,人物、山水、花鸟画都趋于成熟,为后世所仰慕。阎立本是当时画界的领军人物,唐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称阎立本“六法备赅,万象不失”,他的《步辇图》等作品一直为后人所推崇。中唐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空前繁荣时期,人物画达到了一个新高潮,注重心理刻画与细节描写,代表人物有吴道子、张萱等。牛马题材开始盛行,以韩滉的《五牛图》为代表,给绘画注入了清新的田园气息。晚唐的绘画又有了新的发展,以周昉为代表的人物画达到完美的境界,疏淡简洁的花鸟画也开始形成。中国画在有唐一代呈现出五彩纷呈、绚丽多姿的局面。

五代两宋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成熟和完善,达到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顶峰。文人画家的大量出现,使绘画从诗歌中汲取营养,更加注重意境的表现。南唐创立了画院,出现了以董源为代表的江南山水画派,善于表现平淡疏远、细腻清丽的江南风光;北方则以荆浩为代表,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表现大山大水的雄伟壮丽。到了宋代,以诗入画的风气更加明显,同时注意写生和技法的探索。文人画在这时大量涌现,主要有苏轼、文同、黄庭坚、李公麟、米芾等。他们强调绘画要有诗的意境,追求萧散淡远的水墨表现风格,取神舍形,追求画面和意境的完美结合。南宋时,梅、兰、竹、菊四君成为文人画的特殊题材。

元人崇尚以书入画,强调笔墨情趣的形式感,出现了赵孟、黄公望这样的一代宗师。从绘画自身看,元画向着完满性跨越了一大步。明清两代山水花鸟画成为大宗,宗教、人物画衰落。明代出现了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和流派,如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以沈周、文征明为代表的吴门派,以董其昌、赵左为代表的松江派等。清代形成了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对近现代的花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心观景。画家以“见心之所见”来观察事物的,有意识地进行艺术上的追求和取舍,经过主观的概括、分析、提炼形成意象,然后加工成艺术形象,即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以心观景,以心思物。所以中国画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形似,而是“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韵味。“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这两三枝就足以表现出万千春色。“遗貌取神”是中国画的传统,见飞檐一角如闻寺庙清钟,看孤帆一片便觉世路遥迢。以心观景,使画家获得了无限的自由,所以中国画的意境也寄寓深远。有人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就是指此而言。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在欣赏国画时,就能捕捉到更多的“亮点”。

《游春图》

——山水画的开山之作

《游春图》是开一派新风的山水画名作,它开启了青山绿水的源头,也演绎了曲折离奇的经历:在地摊上被人叫卖,被古玩商人用来囤积居奇,而文化奇人张伯驹为了它宁肯一掷千金、倾家荡产。流转千年,当历史的烟尘散尽,那留在画图上的第一抹春色,依然鲜亮如初,从容地看着四季轮回。

青山绿水之源

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当推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游春图》高43厘米,宽80.5厘米,绢本设色,卷前有宋徽宗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字,现藏故宫博物院。

《游春图》描绘了人们在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季节,徜徉于山间水旁,踏青游春的情景。自然景色成了画面的主角,远山高大,近山清秀,树木花草一派生机,飞瀑、小桥、流水情趣盎然,或骑马、或乘船、或步行的游人点缀其间,一条曲折的小径蜿蜒消失于幽静的山谷。山林深处,几处佛寺若隐若现,使画面显得清幽而深邃。全图用色以青绿为主调,间以红、白、赭等颜色,表现不同的景色,远山浮翠,白云飘渺,枝头绿意萌动,桃花嫣然,绿草如茵,色彩和谐有致,恰到好处地烘托出大地回春、生机勃发的景象,令人赏心悦目,似有东风拂面,春天的气息不可抵挡,真是“等闲识的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隋代以前,山水只是作为背景入画的,在表现手法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基本上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情况。因此,当时的绘画在表现自然景物与人物的关系上,以及远近、层次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画家还不能使用恰当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展现大好河山的壮丽。展子虔突破了这一传统,《游春图》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逐渐成熟。它开创了山水画的新格式,宛如一缕春风,给中国画带来了新气象,直接影响了唐代画坛。因此,《游春图》被誉为“开青山绿水之源,可为唐画之祖”。展子虔强调表现春山春树的青绿,这种特有风格和传统,也被后人称为“青绿法”。

张伯驹与《游春图》

作为青绿山水画的“始祖”,《游春图》成了无上之佳品,被历代收藏家奉为至宝。这幅画在北宋时被收入皇宫内府,是宋徽宗的爱物。元时为鲁国长公主所有,明代曾入奸臣严嵩的私宅,清朝时由民间进入宫廷,乾隆作有题跋。清末民初时,伴随着国家的动荡不安,这件国宝也遭遇了不少坎坷。

辛亥革命后,溥仪曾将1200余件珍贵文物以赏赐的名义让人带出了紫禁城,《游春图》也在其中。这些文物先藏在天津租界,后来被带往长春。日本投降后,溥仪作为战俘被带到前苏联,《游春图》和其他珍贵文物,从长春的“皇宫”再次散落民间,流落到东北的地摊上,供商贩们叫卖。消息传开,当时北京琉璃厂著名的古玩商如马霁川等携带重金,星夜赶赴东北,购回了一批重要宝物,其中就有《游春图》。

马霁川将《游春图》奉为至宝,不肯轻易示人。没有不透风的墙,文物界都知道琉璃厂附近的古董商人从东北淘回了不少古玩字画,不少是大内珍藏。当局政府并没有花大力气抢救文物,大量国宝囤积于商人手中,随时有流失的危险。马霁川有意将《游春图》高价卖给洋人,当时名重京城的“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得知此事,心急如焚,立即登门制止,要求马霁川将《游春图》卖给国人。马霁川竟狮子大开口,出价黄金800两。可这个价格当时的故宫博物院根本无力支付。张伯驹为挽救国宝,四处奔走。他利用自己在文物界的威信,在琉璃厂倡言,《游春图》是国宝,不能流失境外,谁也不要帮马霁川卖画,以堵死马氏卖画之路,并呼吁当局明令禁止《游春图》外卖出境。接着他又邀请琉璃厂古董商马宝山、李卓卿等出面同马霁川商量,终于将售价降为200两黄金,而他收购时只花了几两黄金而已。

张伯驹虽然家业丰盈,但仓促间拿出200两黄金也非常困难。为了不使国宝流失,他忍痛将弓弦胡同原购李莲英一处占地13亩的房院出售,才凑足200两黄金。但是,马霁川又借口黄金成色不好,须要再加20两才肯成交,万般无奈,张夫人只得变卖了自己的首饰,换来20两黄金。张伯驹好不容易,终于留下了《游春图》。

张先生懂得国宝的真正价值,视国宝如生命。1941年,他遭黑帮绑架,生死关头,他竟嘱咐夫人宁死也不许变卖所藏书画,爱宝之心,人所共见。1952年,张伯驹将自己多年珍藏的文物全部捐献给了国家。除了《游春图》,这还包括唐伯虎的《三美图》及多幅清代画轴。“千金散尽寻百宝,入我携来不尚私”,张伯驹的高风亮节得到各界赞许。

趣味链接一:山水画家展子虔

展子虔是我国古代著名山水画家(约公元550年—公元604年),隋朝渤海(今山东阳信县)人,历经北齐、北周而入隋,任朝散大夫、帐内部督。

展子虔善画山水、台阁、车马、人物道释等内容。《宣和画谱》称他的画“咫尺有千里趣”,他画的山水的确是“咫尺千里尽生机”;他笔下的人物则“神采如生,意度具足”;据说他画马也生动传神,立有走势,卧有跃态。展子虔在风格技法上继承南北朝的传统而有突破,师法顾恺之、陆探微等,注重色彩的描绘和意境的点染。

展子虔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山水画。《游春图》是其山水画的代表作品,也是展子虔唯一存世的作品。元代《画鉴》曾指出《游春图》是山水画的开山之作。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有不少寺庙内的佛教壁画也出自展子虔的手笔,只是我们今天已经无法见到了。

趣味链接二:艺苑真学人张伯驹

张伯驹原名张家骐(1898—1982),字丛碧,别号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是我国著名的古书画收藏鉴赏家、诗词学家、书画家、戏曲艺术家。张伯驹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

其父张镇芳,字馨庵,清朝进士。民国时张镇芳任河南都督兼民政长,后于北京创办盐业银行,任总理、董事长。张镇芳与袁世凯是同乡,张伯驹与袁世凯是甥舅关系。张伯驹与清皇室溥侗、袁世凯的二子袁克文和张学良并称“民国四公子”。

张伯驹先生自30岁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自云:“予生逢离乱,恨少读书,三十以后嗜书画成癖,见名迹巨制虽节用举债犹事收蓄,人或有訾笑焉,不悔。”他以保存重要文物不外流为己任,虽变卖家产、债台高筑仍不改其志。那幅《游春图》使他一夜之间从豪门巨富变为一贫如洗,在被匪徒绑架的生死关头,他对家人说“宁死魔窟,决不许变卖家藏”,一时间传为佳话。

张伯驹被称为文化奇人。国画大师刘海粟说:“他是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从他那广袤的心胸涌出四条河流,那便是书画鉴藏、诗词、戏曲和书法。四种姊妹艺术互相沟通,又各具性格,堪称京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

《步辇图》

——民族友好的影像记录

文成公主进藏为中国的民族团结掀开了一页新的篇章。唐太宗的远见卓识成就了这段佳话,关于和亲的史实,史家的著录已经很丰富了,而画家自有生花妙笔。初唐的大画家阎立本就用丹青给我们留下了更为生动的记载。

盛唐气象

《步辇图》是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品,无款识,绢本,纵38.5厘米,横129厘米。卷后有宋章直(伯益)的篆书题记一段,另有米芾等人的观赏款。目前阎立本的真迹已不可寻,经专家鉴定,此为北宋摹本,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步辇图》表现的就是松赞干布的使者禄东赞入唐迎娶公主,受到太宗接见时的场面。唐太宗是画中的主要的人物,位于画面右侧,画家巧妙地将宫女手持的两把宫扇交叉在唐太宗头部上方,把观者的视线自然引向了主角。只见太宗体态丰腴、英俊魁伟,端坐于步辇之上,不怒自威,流露出王者风范。而他眉宇舒朗,神色安详,髭髯飘举,肃穆中见亲切,表现出一代名主开阔的胸襟与气度。宫女九人环绕左右,或抬辇、或扶辇,或持扇,或打伞,各具姿态。画的左侧,有虬须执笏者,应该是朝中引班的礼官。其后身穿少数民族袍服,拱手肃立的人,就是吐蕃使者禄东赞。画家着重描摹他的精神气质,丰满的面颊、高鼻、黑黑的络腮胡,生动地体现出藏族人民粗犷的性格特征,宽阔的额头上有几条长长的皱纹,意在表现他的睿智和老练,举止的恭谦也透露出精干。最后一人是朝中的翻译官。整幅画面主次分明,井然有序,为汉藏联姻这一重大历史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记录。

《步辇图》作于贞观十五年年底,是在唐太宗与禄东赞会面之时或之后的7日内完成的。它是一幅最早反映汉藏民族团结的历史画卷,真实、详细地记录了1300多年前我国民族之间的亲密交往,也通过人物的神态举止,尤其是太宗的威仪,再现了光耀万邦、流芳千载的盛唐气象。

汉藏联姻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贞观年间,唐朝国力强盛,进入鼎盛时期。唐太宗灭了东突厥后,又派李靖击败了西南的吐谷浑,打通了西域的道路,西域各国纷纷和唐朝交好,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纷纷臣服。当时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是个能文能武的人才。他十三岁时就精通骑射,而且爱好民歌,还能写诗,很仰慕中原文化。他凭借自己的勇敢才智,很快平定了贵族的叛乱,受到吐蕃人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