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变为传国的重器。国灭则鼎迁,商灭夏,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周灭商,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战国时多有诸侯称霸问鼎的故事。“问鼎”的意图,在于篡夺天子的权力。后来,《史记》中以“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来形容势力分立的局面。我们就经常把三国时期称为“三足鼎立”。
铜鼎是商周时期最为重要的礼器。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典籍中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的制度。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铸刻铭文于其上,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被中华民族沿用至今。为庆贺联合国成立5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0月21日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以表祝贺。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典之际,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现矗立于拉萨人民会堂广场,象征民族团结和西藏各项事业鼎盛繁荣。此举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演变,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器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等。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趣味链接二:神秘的饕餮
饕餮是青铜器上最常见的文饰之一,尤其是鼎上最为常见。饕餮是一种传说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张大嘴,十分贪吃。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传说饕餮就是龙的九子之一,《升庵外集》中记载:“饕餮,好食,立鼎盖。”鼎是一种食器,饰以饕餮,正好证明它的功用,古人认为吃得多是健康的表现,有祝福主人多食之意。
饕餮纹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吕氏春秋·先识》篇云:“周鼎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其及身。”商周两代的饕餮纹类型很多,有的像龙、像虎、像牛、像羊、像鹿;还有的像鸟、像凤、像人。饕餮纹这种名称并不是古时就有的,而是金石学兴起时,由宋人命名的。西周时代,饕餮的神秘色彩逐渐减退。
四羊方尊
——最精美的青铜重器
四羊方尊被称为商代最精美的青铜器,不幸的是它在战火中支离破碎,但它有青铜的品质和性格——“碎骨粉身浑不怕”。专家的妙手修复了它破碎的身躯,在人们赞赏的目光下,它又绽放出一如三千年前的瑰丽容颜。
酒器至尊
四羊方尊是商代晚期的一件造型精美的青铜礼器。方尊为侈口,鼓腹,圈足,是目前所见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四羊方尊通高58.3厘米,尊口边长52.4厘米,重达34.5公斤。
四羊方尊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最上部的口颈制作成强劲有力的弧线形,下部的支座是由稳重的直线围成的圈足,中间的四只卷角山羊形装饰是最精彩的部分。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的胸部和颈背部饰有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圈足上饰夔纹。这四只卷角山羊,四足皆脚踏实地,贴附于方形圈足之外,承担着尊体的重量,不仅没有头重脚轻的感觉,反而在宁静中透着威严。尊的颈部饰有晚商青铜器上常见的蕉叶、夔纹和兽面纹,肩部有4条龙相互蟠缠,龙首探出器表。
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图像和立体雕塑结合起来,把器皿和动物形状结合起来,以异常高超的铸造工艺制成。它造型雄奇,寓动于静。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显示了高度的铸造水平。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出酒器中的至尊气象。在商代的青铜方尊中,它以形体的端庄典雅和精美备受瞩目,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列为传世珍藏十大国宝之一。
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涅槃后的重生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湖南宁乡县陆续出土了一大批青铜器。在考古界,这些青铜器被称为“宁乡青铜器群”。四羊方尊是“宁乡青铜器群”中的代表,也是宁乡出土最早的青铜器。当世人再次目睹它的雄伟庄严、精美绝伦时,谁又能想到,它曾历尽劫难,甚至粉身碎骨。
1938年春天,湖南省宁乡县月山铺的村民姜景舒兄弟,在山上挖土种红薯时,谁知道一锄头下去,“哐”的一声,从土里飞溅出一块长约10厘米、宽约8厘米的锈铜片,两兄弟继续挖下去,这件沉睡在地下3000多年的商朝末期的四羊方尊渐渐露出了它瑰丽的身影。据说那块长10厘米、宽8厘米的口沿残片至今仍保存在姜氏家中。
四羊方尊出土后,被长沙的几个古董商合伙出资买下。但回到长沙后,几个人因为分利不均发生矛盾,甚至反目成仇,其中一人向当地政府告密。就这样,四羊方尊被长沙政府没收,暂时由当时的湖南省银行保管。不久,侵华日军兵临长沙城下,湖南省银行被迫迁往沅陵,四羊方尊也随之踏上了征程。这次迁徙并没能使四羊方尊脱离险境,在一次日军战机的轰炸中银行被击中,库房中的方尊瞬间被炸成20余块碎片。一件价值连城的国宝顷刻变成了一堆废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文化部委托湖南省文管部门查找方尊下落。文管会的工作人员在湖南省银行的库房中重新找到了在尘土中化为一堆碎铜片的四羊方尊。值得庆幸的是,经过专家的精心修复,四羊方尊“死”而复生,再现了三千年前的风采。修复后的方尊交湖南省博物馆收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后,这件国宝被调往北京,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趣味链接:尊的由来
尊是盛酒器,属礼器的一种,是用于祭祀或宴享的重器。尊的造型一般为侈口、高颈、鼓腹、高圈足,饰有饕餮、云雷等纹饰。尊也有方形的(如四羊方尊),但为数较少。
尊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在大汶口文化中就出土过一种体形巨大的陶制大口尊——很可能是祭祀中使用的酒器,有的器壁上还有与祭祀有关的原始刻画文字。铜尊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并成为常见的礼器,到春秋战国时就很少见了。
与其他礼器不同的是,商代的铜尊造型多姿多彩,其中有很多是动物造型,统称为鸟兽尊,比较著名的像象尊、豕尊、牛尊等,塑造得栩栩如生。羊的形象也是常见的造型之一,比如双羊尊、三羊尊等,四羊方尊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何尊
——最早出现“中国”字样的镇国之宝
在宝鸡市的青铜器博物馆里,何尊是最引人注目的陈列品。它是最早出现“中国”字样的青铜器,是精湛的工艺品,是国宝。可你知道它的另一段传奇吗?它曾经为一位农民换回了三十斤玉米,它险些和破铜烂铁一起被熔化掉,它是用三十块钱从废品站“赎”回来的!
西周贵族的祭祀之器
何尊高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公斤。尊体为深圆筒形,圆口外侈,方唇,腹中部微鼓。通体饰四道高扉棱,透雕棱脊。口沿下以棱脊为间隔,饰蝉纹和卷曲蚕纹四组。腹部花纹分两段:上段作浮雕大饕餮,目巨咧口,神奇威严,双角翘出器外;下段亦为饕餮纹,形象与上段不同。全器均以云雷纹填地,富于变化,器形庄重厚实。何尊造型凝重,纹饰华美,工艺精湛,是西周早期青铜器中出类拔萃的一件精品。
尊内底部有铭文12行,原122字,残损3字,现存119字。何尊是何氏家族为祭祀祖先专门铸造的青铜礼器。何尊铭文记载的是文王受命,武王灭商后,周王朝定都洛邑,周成王继续营造洛邑的著名历史事件。何的身份是“宗小子”,他的父亲是周文王的亲信,是高级奴隶主贵族。铭文大意是:成王开始营造成周,对武王举行了盛大的祭祀。四月丙戌这一天,王告诫宗小子何说:“从前你已故的父亲公氏辅助文王,文王得到了上天赋予统治天下的使命。后来武王攻克了商的都城,曾祭告于天说:‘我建都在这天下的中心,从这里来治理人民’。”王又说:“公氏对于上天是有功劳的,你要很虔诚地祭享啊!”王在结束他的训诫以后,把三十串贝赏赐给宗小子何。于是,何把自己光荣地受到王的接见和赏赐铭铸在这件礼器上,以祭祀他的父亲公氏。时在王五年,这个王就是成王。这段铭文正好与先秦典籍《商书·多方》等互为补充,是研究周初历史的重要史料。
1975年,国家文物局调集全国新出土的文物精品出国展出,著名青铜器专家、时任上海市博物馆馆长的马承源先生负责筹备。马承源在清除铜尊的蚀锈时,在铜尊底部发现了这篇铭文,其中“宅兹中国”(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马承源的这一发现,使铜尊成了最早出现“中国”字样的无价之宝,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并被国家文物局列入64件永久不准出国展出的国宝级文物目录中。另据马承源考证,铸器者为西周贵族何,因而将其命名为“何尊”。
另外,何尊铭文中“惟王五祀”的明确记年(周成王五年),为西周青铜器断代提供了依据。
从废品到国宝
2004年10月,宝鸡市文物局局长张润堂等人到宝鸡市附近的贾村镇调查何尊的出土经过。当时,当事人之一的村民陈堆已经去世,陈堆的妻子张桂芳老人讲述了发现何尊的确切经过。
1963年8月的一个上午,刚下过一场大雨,陈堆在后院发现被雨浇塌的土崖上好像有闪烁的亮光,于是他叫来妻子张桂芳,两人一起用手和小镢头刨,结果刨出了一件青铜器。他们也没想到是宝贝,后来这件铜器到了陈堆的兄弟陈湖家里,被闲置在陈家的阁楼上。六十年代初期,因为三年自然灾害,家中度日艰难,于是陈湖就把何尊当破铜卖到了废品收购站,换回三十斤玉米。收购站的文物信息员觉得何尊非同一般,便把这一消息上报给当时的宝鸡博物馆,于是博物馆用三十元钱把这件珍贵的文物征集回来,何尊才由此告别了“废品时代”,也避免了和其他废铜烂铁一起被熔化掉的命运。
七十年代初,何尊参加了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新出土文物汇报展”,当专家在对它进行除锈保护工作时,才意外地发现了何尊底部的铭文,以及铭文中的“中国”字样。这次再发现使何尊身价倍增,跃居为国宝。
趣味链接:话说“中国”
“中国”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西周初朝,当时的“中国”并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国都。古时候帝王所在的地方称为“中”,帝王所建的城邑就是“中国”。
古人把天空看作神界,把星辰中最引人注目的北极星看作是“天中”。因为古人观察到满天的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转动,所以他们认为北极星就是天的中心。依此设想,人们便认定人君的国都就是“土中”,即大地的中心。传说武王伐纣成功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考察四方,寻找“土中”,其用意是让天下百姓像星星那样向自己围聚合拢。这个中心地又被称为中原、中州、中土,随着时代的推移,逐渐演变为把华夏民族的居住地和建立的国家叫“中国”了。
在古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的含义:一是专指帝王所在的国都,即首都。如《诗经·大雅·民劳》中“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先爱护京都的百姓,进而安抚四方)的句子;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是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古代华夏族、汉族居住的地区或建立的国家。古代华夏族、汉族多在黄河南北建都,并不断扩大活动范围,因而称黄河中下游为“中国”,与“中土”“中华”“中州”“中原”等词含义相同。
秦朝以后,“中国”一词的含义有了改变。在汉代,人们常把汉族建立起来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起来的王朝也称“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朝自称“中国”,把南朝却称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为“中国”而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严格地说,在古代,“中国”是个形容词,乃国朝正统的意思,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如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把“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大盂鼎
——现存最大的西周青铜器
大盂鼎是目前出土的最大的西周青铜器,它和大克鼎被称为“重器鸿宝”,并与毛公鼎一道,被誉为“海内三宝”。华丽的名称下面是它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艰难的跋涉历程:它曾与一代名将左宗棠有过渊源,得到潘家的生死庇护,躲过日寇的搜查,最终成为国之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