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国宝
5836800000008

第8章 青铜篇:国之重器,贵压群雄(7)

在中国古代,人们喜欢饮用温酒,温酒不伤脾胃;夏季则多喝冷酒,冷酒可以避酷暑。铜冰鉴就是战国时冰酒器的杰出代表。它是一件双层的器皿,外层为鉴,鉴内有一缶,二者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夏季,在鉴缶之间放置冰块,缶内装酒,可以使酒变凉。所以说铜冰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最原始的“冰箱”,而且还是多功能的,冬天亦可以在鉴腹内加入温水,使缶内的美酒迅速增温,成为温酒的器皿。

铜冰鉴不仅实用,而且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它的四足是四只稳健有力的龙首兽身的怪兽,四个龙头向外伸张,兽身则以后肢蹬地作匍匐状,极富动感。整个兽形看起来好像正在努力向上支撑铜冰鉴的全部重量。鉴身为方形,其四面、四角一共有八个龙耳,作拱曲攀伏状。这些龙的尾部都有小龙缠绕,还有两朵五瓣的小花点缀其上。这个构思精巧,实用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青铜器物,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部分采用失蜡法铸造的典范作品,反映了当时先进的铸造工艺。

铜冰鉴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冰箱,而且还是无氟的绿色冰箱呢!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夏天冰来自何处?

既然铜冰鉴是冰酒器,自然离不开冰,这就使我们联想到一个问题:在炎炎夏日,古人用的冰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诗经·七月》中有这样的句子:“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意思是说:腊月里大家都去凿冰,一直干到正月,再把这些冰都存放到冰窖里去,到了二月取冰祭祀。这“冰窖”应该是我国古代最原始的储冰装置。除了祭祀之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贵族的生活质量,供他们消夏享受,所以周人很注意储冰,还专门设了掌冰的官,叫“凌人”。解决了冰源,铜冰鉴才有了用武之地。

《楚辞·招魂》有“挫糟冻饮,酎清凉些”的句子,描写的是夏天楚国贵族喝冰镇醇酒的情景。我们不禁怀疑战国时的古人是否真有如此“高档”的生活水平,知道了冰的来源,又看到铜冰鉴这样冷暖两用、完全天然的“冰箱”后,应该深信不疑了,同时也惊叹于我们先人的伟大智慧。

从这些记载我们知道,古时贵族用的冰都是奴隶在冬天采集并保存下来的,这个过程要耗费相当多的人力、物力,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到奴隶制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

趣味链接:鉴——从镜子到冰箱

我们常说“以史为鉴”,鉴的本义是“镜子”,那为什么冰酒器也叫鉴呢?这还得从它的古字说起。

“鉴”的本字就是“监”。“监”从“皿”,“皿”是一种像盆一样的盛水的东西。“监”字的上半部分从甲骨文的字形看,是个跪坐或弯腰低头站在“盆”边的人形,还特别突出那人睁大了的眼,意思是要表达人俯身向盆中水里照见自己的脸。镜子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们就是这样照“镜子”的。所以“监”的本意是“镜子”的意思,后来出现了铜镜,才加上了“金”,写作“鉴”。

那么“鉴”又怎么做了原始“冰箱”的名称呢?既然盆可以放水,自然也可以放冰。古人认为,天热了吃“冰镇”的食物可以“御温气”,久而久之就发明了这种专门“冰镇”食品或酒的器物,所以“鉴”(监)被借用过来,成了原始“冰箱”的名称。因为直接把食品放在冰里不卫生,冰化了还会改变食品的口感和味道,所以要有个容器单放食品,就像我们今天的冰箱放食物要包上保鲜膜一样,于是“鉴”(监)就被做成了这种大盒子套小盒子的装置。《周礼·天官·凌人》中说:“春始治鉴。”意思是:古人春天开始做一种“御温气”的器皿,可以在这器皿中放上冰,中间放食品,这种器皿就叫“鉴”。铜冰鉴就是这样一种装置,它的发现使实物和文献记载完全吻合了。

长信宫灯

——中华第一灯

我国古代的灯具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从最初简单古朴的“瓦豆”到各色华丽的宫灯,灯的种类和样式层出不穷。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灯具王国中,长信宫灯无疑是最璀璨的一颗明珠,那位体态优美的侍女,用她不变的身姿向历史证明着古老的智慧、精湛的技艺和不朽的文明。

首屈一指的环保灯

1968年7月,考古人员在河北省满城西郊的陵山发现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葬。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长信宫灯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

长信宫灯造型优美,由一跪姿宫女双手执灯。灯通高48厘米,宫女高44.5厘米,通体鎏金,所以长信宫灯出土时依然光彩夺目。宫女身穿宽袖长衣,梳髻,戴巾;身体中空,头部和右臂(上手)可以拆卸,左手握住灯下长柄,以右臂袖罩灯,很自然地作为排烟管道,使蜡烛燃烧时的烟烬通过右臂纳入体内;灯座可以盛水,使体内积聚的灯烟溶于水中,净化空气。灯的结构也十分精巧,灯座、灯盘、灯罩均可拆卸;圆形灯盘可以转动,两块瓦状的罩板能够开合以调节灯光照射的方向和亮度的强弱;灯盘中心有一钎可插蜡烛。如此精心的设计,代表了古代匠师的创造才智和当时的科技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持灯宫女的形象,她身着广袖长衫,动作自然而优美,头略向前倾斜,面目清秀,她目光专注,小心翼翼,极为逼真生动。

长信宫灯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巧的结构成为汉代灯具中的杰作,被称为“中华第一灯”。完美的设计既注重了灯的实用性又兼顾外形的新颖美观,堪称巧夺天工。长信宫灯在美国展出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就连声惊叹:中国人在两千年前就有环保意识,中国真了不起。

2000年10月20日,国家邮政局选取中山靖王墓出土的长信宫灯、蟠龙纹铜壶、错金博山炉、朱雀衔环杯共四件具有代表性的国宝级文物,发行了一套《中山靖王墓文物》邮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墓1991年5月对外开放,2001年3月被评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如今,长信宫灯被列入64件禁止出国展出的文物,这件民族的瑰宝、文明的象征,将受到最妥善的保管。

来龙去脉

长信宫灯上共有九处铭文,65字,其中有“长信家”和“长信尚浴”等字样,长信宫灯也因此而得名。铭文中还有6处都提到“阳信家”的字样。那么灯的所有者到底是谁呢?

长信是西汉时著名的宫殿名称。长信宫的主人就是刘胜的祖母、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既然灯上有“长信”字样,说明该灯应属窦太后所有。但是,宫灯上还刻有“阳信家”的字样,这个“阳信家”应作何解释,长信宫灯又是怎样到了刘胜之妻窦绾的墓穴中呢?这其中涉及到了西汉一场著名的政治风波——“七国之乱”。

长信宫灯上的“阳信”二字是指西汉阳信侯刘揭,也就是宫灯最初的主人。《史记》记载,刘揭于公元前179年被汉文帝封为阳信侯,他去世后,儿子刘中意继承侯位。刘中意后来参与了景帝时的“七国之乱”,事败后被朝廷废黜,长信侯的爵位和封地被一并撤销,家产被抄没,这件精美的铜灯从此归长信宫所有,栖身于窦太后的宫殿。窦太后与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有亲缘关系,又将宫灯赐给他们。这样,宫灯再次易主,从京都长安辗转到中山国,最后被窦绾带进了墓葬。长信宫灯作为宫廷和王府的专用品、礼品、随葬品,足见它在当时也是很珍贵的。

趣味链接:古代的灯

我国最早的灯具是用陶土做成的,与古代的食器“豆”相似,称为“瓦豆”。西周时人们使用点燃的火把照明,称为“烛”。目前还没有发现战国以前名为灯的实物。战国时出现了一种有浅盘、高柄的器皿,谓之“镫”。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的句子,是典籍中关于灯的最早记载。

秦朝的灯具出土实物不多,但是从文献记载看,都非常华丽。两汉时期灯的样式精巧实用,以长信宫灯为典型代表。一般平民主要使用陶质灯,铁灯、石灯和动物形灯也逐渐出现。除了原有的座灯外,还出现了行灯和吊灯。这一时期的灯造型优美,设计合理,既环保又美观。

到了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灯除了照明外,也逐渐成为了民间祭祀和喜庆等活动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这一时期青铜灯具走向没落,瓷灯成为灯具中的主体,石灯开始流行。形状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可分为带承盘形座的、人物器座和羊、狮类造型的烛台等。这一时期主要用植物油作为燃料。

明清是中国古代灯具发展的辉煌时期。在质地上,出现了玻璃灯和珐琅灯。以细木骨架镶以绢纱和玻璃,并在外面绘上各种图案的彩绘宫灯也开始兴起。宫灯种类繁多,有圆形、六角形、八角形等,故宫灯基本上代表了明清两代灯具的最高水平。元宵彩灯在当时最受欢迎,不仅有传统的纸灯,还出现了水灯和冰灯,画面中人物、花鸟、鱼虫、水怪应有尽有,灯谜文化也随之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