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盐道枭雄
5854500000010

第10章 夜探灾民,出妙策慈救老人

一夜寒霜河冻僵,

满目萧条枯草黄。

树梢冰凌层层叠,

何时化作水柔肠。

通州,北、东临海,南靠长江,可谓三面环水,属海洋性气候,初冬已是寒风凛冽,刺骨的冷。陈大人不放心灾民,带着二个随从,提着风灯,在寒风中艰难前行,查看灾民借于避风挡雨的草棚。足有半个时辰才到城外的白鲫塘。

相传这是何仙姑来此浣纱,见塘边芦苇青翠,莲花飘浮,不由得赏起眼前人间美境,待回过神来,一条白色的妙裙被水流冲走,连忙折一枝芦苇竿去捞,可怎么也够不着,越飘越远,暗自着急,这可是王母所穿的,如丢了,这怎生是好,定会降罪于她,正在一筹莫展之时,只见一条白鲫口衔白纱游了过来,何仙姑喜极而泣。白鲫放下白纱便向远处游去。白鲫塘由此而得名。

朦胧中,见对面隐约有二个人影匆匆走来。

随从便警觉地喝道:“何人深夜在此?”

对方也不理会,径直往前走去。俩随从一前一后护着陈之道,再次喝问:“究竟何人?此时来此,非奸即盗。”

对方停下了脚步,想必此话不中听,惹恼了对方。一个沉沉的如狮吼之声传来:“那尔等来此何为?”

“通州知州陈大人在此,尔等速报上名来。”随从拔剑在手,不敢稍有松懈。

对方哈哈哈长笑,快步走了过来。

随从拔出剑来,“站住,胆敢再靠近,休怪刀剑无情。”

对方说:“陈大人,我乃皇甫清,见过大人。”

陈之道这时也听出皇甫总舵主的声音,忙说:“快把剑收起。”笑道:“原来是总舵主,失敬。”

“岂敢,大人深夜到处,莫非是来察看灾民?”

“正是。”

“大人如此体恤,让皇甫着实敬佩。”

“总舵主过誉了,你不也来了吗?”

“此乃吾等份内之事,大人您就不必亲自过来了。”

陈之道叹息一声:“不亲自详察一番,心中实是不安,走吧。”话声未落,只听一声沉闷声传来,微弱的灯光里,一条比碗口还粗的巨蟒跃出,二名随从反应甚是敏捷,挥剑迎上,巨蟒头一摆,‘当当’二声,二把宝剑脱手飞出,想那俩随从也非等闲之人,平日里,二三个壮汉也难近其身,今晚一招未使竟被剑掷于地。

巨蟒头一侧,直朝陈之道撞来,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哪见过这阵势,呆在那里不知散避。说时迟,那时快,皇甫清大喝一声:“孽障,”跃身而起,一招“金爪锁喉”抓向巨蟒头下七寸之处,巨蟒回过头来,迎面撞向皇甫清,好个皇甫清,艺高胆大,一个蹬身错腿,三指弯曲如铁勾,抓住巨蟒喉下用力一带,巨蟒瞬间伏地,长长的尾巴似钢鞭扫来,皇甫清凝聚全身之力,“伏魔掌”劲风浑厚,如刀切一般直扫巨蟒尾部,‘咔嚓’一声清脆的断裂声响过,巨蟒不再动弹。

此时,二随从早乘机拾起剑,见巨蟒咽咽一息,挥剑劈向巨蟒头身。

陈大人急道:“休得伤它性命。”俩人一听,连忙撤剑。陈之道抱拳道:“多谢总舵主。”

皇甫清一笑:“大人客气,让您受惊了。”几人不再理会巨蟒,向灾民住的棚子走去。

但见那棚子黑压压有十多个,差不多每个有五六丈长,门出在棚子横向顶端。虽已夜深,棚内还是传来窃窃私语、梦呓之声,夹杂着孩子的梦惊哭声。在一间棚门口停下,陈大人从随从手中拿过风灯,往里照了照,只见地上铺着芦苇叶、芦花,灾民们或卧或坐着彼此依偎御寒,仅有的几条被子盖在老人和孩子的身上,一阵阵心酸涌上陈之道和皇甫清心头,免得惊扰,退出了棚子。

陈大人道:“寒冬日近,如此下去必会受寒患病,如何是好?”

皇甫清想了想,对陈大人说:“大人,依我之见,明晚让大家服用姜茶、每个棚中生一二个碳炉驱寒,大人意下如何?”

“那太好了,不过……。”

“大人不要多虑,此事交由我去办吧。”

陈之道感动不已:“如此有劳总舵主了。”又去看了几个棚子,几乎都是如此。见夜已深,互道尊重,各自回府。

翌日,陈之道迷迷糊糊时,夫人在他耳旁轻轻说道:“老爷,师爷求见,已待多时了。”

陈之道掀被坐起,问道:“什么时辰了?”

夫人答道:“已过辰时。”“那你不早些叫醒我。”披衣穿靴走出卧室。

夫人嘀咕:“还不是见你凌晨才睡,让你多睡会。”

来到客厅,王师爷正搓手来回踱步,见陈之道进来,赶紧道:“打扰大人安寝了。”

“年兄不用拘礼了,我正有事找你磋商,”未待师爷开口又说:“天已渐寒,灾民虽未露宿街头,但也难以抵寒,皇甫总舵主意用碳炉取暖,亦非长久之计,心中甚是焦虑,年兄可有妙策?”

王师爷思忖良久,想到一个万全之策,陈之道闻后,心中之虑全释,喜上眉梢,连夸夸王师爷足智多谋。

王师爷献策是:以本州府所属豪绅、富户,各认领灾民中年长及年幼者安置府中,不得少于十五名,衣食住均由认领户负责,可来年免除一定比例赋税,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稍富裕些的人家可量力自行认领人数。而青壮年可组织疏导河道,由上级官府拔款支付饷银。如此一来,灾民一定有序,不会引发骚乱之患。

事不宜迟,陈之道立即提笔写道:“正使大人台鉴:隆冬即至,灾民御寒之事甚急,恐因诸事而生变,属下以为:以本州富绅认领安置若干老幼者,余青壮者疏导河道等,付于酬,吾等可降低俸禄,用于赈灾之需,乞望,允准。”

吩咐即刻送往江宁布准使衙。并让师爷写出布告张贴于各处。

布告:今灾民受饥寒之困,凡吾州富豪、乡绅等,均认领老弱年幼者十五名,安置府中,善于待之,如发现有虐之者,一律处于杖刑。青壮者由州府妥为安处。

灾民看后,喜不自胜,欢呼相告,无不为之雀跃。而豪绅闻之,一个个垂头丧气,各自盘算着。告示贴出后,陈大人又命所有差役在城乡鸣锣宣告,以防止有人以不知晓搪塞。

傍晚,已有几个豪绅认领了规定名额,带往府中妥善安置。

灾棚中,皇甫清亲自带人燃起火炉,并将所有能征集到的棉被送往灾民棚中。灾民们也各自给棚子添柴堵漏,从河中捞取泥巴涂于棚子外面,棚内顿觉暖意浓浓。

入夜,一桶桶姜汤送至棚内,姜汤可驱寒助暖。无微不止的关爱,像暖流一般注入灾民心中。忽闻一阵急促的女声啼哭和呼喊:“娘,您醒醒,娘……。”

皇甫清闻声,急忙赶去,只见老人仰面躺在被褥上,双目紧闭,浑身颤抖不已,旁边一个年轻女子背上用粗布斜束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歪着小脑袋呼呼地睡着了,年轻女子焦急万分地摇着地上老人。

皇甫清分开众人,蹬下身,伸身摸了一下老人额头,滚烫,心想:定是受寒发热。转头吩咐:“快去请郎中到总舵。”一人闻言,拔腿就走。又令二人将老人用被裹住,背回总舵,那女子背着孩子跟着。

到了总舵,郎中已先行到了,众人将老人放在床上,振英端水,拧干毛巾敷在老人额头。郎中号了脉,脉象微弱,又看了老人舌苔,舌苔呈黄腻。

对皇甫道:“总舵主放心,老人家外邪入侵,积寒甚深,伏留不解,湿热郁阻三焦,待老朽开个方,取三帖煎服即可病除。”

“有劳先生了。”

郎中开了药方:半夏、柴胡、茯苓、甘草、党参、干姜、陈皮……等十二味中药。皇甫取出银两交于郎中。

郎中连连推辞:“总舵主侠肺义胆,菩萨心肠,老朽怎可收取,万万不可。”皇甫也未强迫,命二人送郎中回去,顺便将药抓回,临出门,将几两银子交于一人,示意送到后给予郎中,那人会意点头。

送走郎中,将香炉搬在老人床边,振英将女子背上的孩子解下,轻轻放床上盖好被子。

那女子双跪下,流泪:“恩人,活菩萨,多谢恩人救了我婆婆。”

皇甫一时不知所措,连连道:“快快请起。”女子还是跪地不起,还是振英机敏,伸手扶起女子。

原来,女子夫家姓廖,祖籍徐州府,丈夫从军,远在湖北,与婆婆带四岁的廖聪相依为命,本也算可聊于温饱,可今年灾荒降临,田里颗粒无收,无奈,随村里人逃荒至此,谁想想婆婆一病不起。

听罢,皇甫清站起身来,说道:“妹子,你放宽心,以后这里就是你家,留在这里吧。”

女子欲又要跪下,振英连忙扶住:“妹子,往后就不用颠沛流离了,安心住下吧。”

女子破涕为笑“巧娥谢过大哥大嫂。”

二副药喝下,老人就恢复了元气,又沐浴更衣,顿显精神倍增,面色红润。少不了一番感恩戴德,至此,巧娥一家在皇甫家住了下来,巧娥帮着缝洗、烧水做饭,廖聪聪慧伶俐,深得皇甫夫妇喜爱,常常逗得皇甫开怀大笑。

皇甫出去办事总忘不了带好吃好玩的给廖聪,每次进门,皇甫把东西藏在身后,喊道:“聪儿,猜猜伯伯给你买什么了?”

廖聪一蹦一跳跑过来,歪着头,装作若有所思的样子:“伯伯买的是、买的是……。”

嘴里说着,眼睛却盯着皇甫身后的振英,而振英打着手势,嘴巴一张一合。可小廖聪看不懂,忍不住叫道:“啊?啊?干娘,伯伯后面到底是什么?”

皇甫回头一看,振英正朝廖聪吹胡瞪眼,那怪模样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真是亲如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