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十分注重启蒙教育,一般把自己的启蒙学校称为母校,可见其地位之高。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更是不缺乏优秀的启蒙读物。可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启蒙教育在当前表现出越来越功利的一面,很多家长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对孩子的培养行动:不到1岁开始识字、学算术,刚会说话就背唐诗、学外语,2、3岁开始学乐器,4、5岁就开始学小学课程,初中就参加大学的外语考试……诚然,在这些家长眼里,所做的一切都是早期智力开发,以为这样孩子就可以受益了,孩子就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了。殊不知,家长们的这种强迫性早期教育,使一些孩子没有了童年的欢乐,缺少了对现实生活的体验。
古语云:“欲速则不达。”急于取得教育成果只能使教育结果与教育者的初衷相背,致使孩子难以健康发展,甚至还会伤害孩子的心灵,引发多方面的心理问题。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切忌拔苗助长。
启蒙教育并非越早越好
启蒙教育是对孩子能力的教育、开发和培养,可以给孩子的未来提供一个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可是,有些家长把启蒙教育理解为多认识字、会算简单算术、会说几句英语,这就失之偏颇了。甚至有些家长在启蒙教育中“拔苗助长”,从而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要知道,孩子是慢慢养大的,家长不能追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启蒙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顺应孩子的发展,不能操之过急,慢慢来才稳妥。
近日在上海发布的《中国家庭育儿方式研究报告》显示,在孩子0—6岁阶段,我国婴幼儿家庭月均育儿支出约占家庭总收入的20%,因地域差异,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型城市,把孩子养到6岁的平均花费比其他省会城市和省会以下的中小城市高近一倍,达11.8万。一位80后妈妈表示,奶粉、尿片等都是很大的花销,启蒙教育费用更为高额的育儿费“添砖加瓦”。
报告同时显示,中国孩子的竞争起跑线普遍提前,已从过去的小学阶段,提前到出生后的第18个月。43%的妈妈认为,竞争的起跑线在胎教。虽然超过80%的妈妈赞同“身心健康比学习知识更加重要”,但仍有65%的妈妈认为“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与此同时,天津市妇联和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日前对1054名未成年人家长的一份调查显示,30岁及以下家长在孩子教育中选择“智力开发和知识教育”高达78.1%。这份调查结果还显示,有88.6%的家长在孩子上学前教孩子识字算数等知识,有28.2%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外语,有20.3%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参与调查的一位专家表示,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参与上述三类学习的孩子睡眠时间明显少于没有参与此类学习的孩子。家长们过度热衷于所谓的启蒙教育,其实是以“克扣”孩子满足生理需要的睡眠时间为代价的。
“孩子的压力往往源于过早的启蒙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李国瑞认为,对6岁的孩子做单纯的识字要求,那是较正常的启蒙教育。“但现在很多家长要求孩子不仅要会读生字,还要会写、会默、会运用,那就会给孩子带来过多的压力。”
过早的启蒙教育带来的危害还有很多,比如,它使一些孩子没有童年的欢乐,缺少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更严重的是影响了孩子的正常生活。同时,让孩子接受不适合的教育,会使孩子在心理和性格上出现问题,并且最终可能导致思维混乱和创新能力的丧失。有专家指出,家长强迫小孩子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会让他们感觉无所适从,而过多地限制孩子活动自由无形中成了一种“心理虐待”。
其实,从表面上看,没有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健康的,所谓的“心理虐待”也并非家长们故意所为。但是当过度启蒙教育成为现实,必然以“克扣”孩子睡眠、减少玩耍时间、限制社会交往为代价,而不顾及孩子自身的成长需求,这是一种对孩子健康权的隐性剥夺,往往被孩子成长中的某些暂时的积极的表象所掩盖。
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宏观教育的第一阶段,启蒙教育的成功,构成了整个的孩子教育阶段,即宏观教育的坚实基础,这是避免孩子未来成长过程中,在学业、行为等诸多方面产生许多让家长忧心的问题的最根本有效的途径,启蒙教育做得好,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家长应怎样正确实施启蒙教育呢?
第一,启蒙教育要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科学的启蒙教育的确有助于孩子的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家长往往忽略孩子的大脑发育情况和接受能力,片面地进行超越孩子年龄阶段的“智力开发”。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其生理、大脑发育程度都显著不同,这意味着特定年龄的孩子,只能接受相应的教育开发,而不能任意接受“超前”的知识灌输。
第二,为孩子创造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孩子的天性是玩,在玩中对事物产生的感性认识也是学习。家庭教育要松紧有序,不能不顾孩子身心发育特点,过于严格地管制孩子,强行给孩子灌输知识。相反,应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这更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第三,多让孩子接触外界,包括人与自然,早期的孩子需要更多自然的方式去接受新鲜事物。
第四,不要盲目追求时髦和流行,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孩子去实现。
是的,启蒙教育应当引导孩子认识世界的本来面目,使其对世界万事万物予以关心;应当引导孩子认识社会,了解过去、现在和将来;应当引导孩子知道如何适应社会、如何办事以及随机应变的常识;应当培养孩子好想、好问、好学、好动手的习惯;应当培养孩子自我判断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应当培养孩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作风;应当培养孩子发现、发明、创造和创新的兴趣。所有这一切,才是启蒙教育最主要的、最重要的工作任务。
不要急于取得教育成果
古时候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每天他到稻田时,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他等得不耐烦,心想:“怎么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很快呢?”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最佳方法”,就是将稻苗拨高几分。
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他对家里的人得意洋洋地宣布:“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一大截!”
他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对“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可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常常忘却了它的内涵,很多时候不自觉地扮演着那个“拔苗”的人——总是急切地盼望那棵“苗”快点长成栋梁。有这种心理的家长往往会以自己的主观意愿,强迫着孩子向“既定”的方向前进,孩子稍有“怠慢”,家长就会恨铁不成钢。
教育成果需要等待,爱需要放慢脚步。让爱放慢脚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其实,家长只要能从爱的角度出发,真正从心灵上尊重孩子、关爱孩子,寻求适合他的教育方法,看上去慢了,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爱放慢脚步,孩子会在家长的等待中得到信心、勇气和力量。
晓星一直让爸爸引以为荣,可是,最近,晓星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爸爸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儿子会对自己说出“我要杀了你”这样的话。事实上,在爸爸的严厉管教下,晓星3岁不到就会背近百首唐诗,4岁就对大街上的汽车品牌“如数家珍”。不得不承认,小时候的晓星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而这“可爱”的背后却是爸爸近乎“严苛”的灌输型教育方式。
在晓星上三年级时,她突然出现了“抽动秽语症”的症状,身体发生抽动的同时,对学习也彻底丧失了兴趣。已经退学的晓星目前正在接受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
可以说,晓星之所以出现抽动秽语症和厌学情绪,是爸爸对孩子早教不当造成的。面对林林总总的早教课程、教材,家长恨不得让孩子掌握所有的知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他们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家长因为互相攀比而让孩子吃教育的“夹生饭”,这种做法其实只是搞无谓的脑力重复劳动,并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据调查,20%的儿童多动症、抽动症伴有厌学情绪是由不适当的早期教育所引起的,而且这个比例正在不断上升。
古语云:“欲速则不达。”急于取得教育成果只能使教育结果与教育者的初衷相背,致使孩子难以健康发展,甚至还会伤害孩子的心灵,引发多方面的心理问题。
“可怜天下家长心。”家庭教育界里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其实,一个孩子是否成功,70%在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很多家长谈到教育孩子时很急,而专家认为恰恰是家长的这种急使得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当,结果适得其反。如果不改变一下方式方法,等到孩子真正的叛逆期,也许情况更糟糕。
近来,有专家提出“慢速培养孩子”的观点。这也就是说,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的家长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就是:凡事不能操之过急,要懂得等待。这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可谓是一个忠告,要知道,当今社会,不少孩子已为“尽快”成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小明去远方,把他在山中的庭院交给朋友小鹏留守。小明是个勤快人,把院子里的杂草除得干干净净,而小鹏却有些懒,除了偶尔扫一下落叶,那些杂草却不去拔。初春院子里冒出了几簇草,后来长出几株腊兰,据说,腊兰一棵至少值万余元。小明很吃惊,叹息说:“我几乎毁掉了一种奇花啊,如果我能耐心地等那些杂草长大,看看它们是什么,那么几年前我就能发现腊兰了。”
是的,我们总是盲目拔掉那些还没来得及开花的野草,没有给予它们开花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使许多原本珍奇的“腊兰”与我们失之交臂。
当前,大家都在提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这是一个很片面、有些急功近利的口号。作为家长,应给每一棵草开花的时间,给每一个孩子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不要盲目地拔掉任何一棵草。
教育孩子要等待“花期”,教育的过程实质就是寻找最恰当教育方法和最恰当教育时机的过程。孩子和那些“破土而出的草芽”一样,在心理、生理上都是稚嫩的、富于变化的、很不稳定的。耐心地保护、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尊,静静地看他们证明自我、展示自我,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发现自我价值,充分调动他们主动成长的内在动力,充分实现自我价值,这才是家教成功的秘诀。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天性是好玩,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十分感兴趣,还特别喜欢在户外活动。可有的家长怕孩子碰着磕着,整天把孩子关在屋里,限制孩子的活动,认为这样比较“保险”。其实,这会使孩子失去激活大脑、发育智力的机会。根据大脑机能定位理论,人体手、足等各器官的每块肌肉,在大脑皮层上都有相通相应的“驻脑点”和“驻脑机关”。手、足等器官上肌肉活动越多、越丰富,就越能激发各自相应的“点”,扩大“点”在大脑皮层中的面积,也就越能开发大脑潜力,发展人的智力。人们常说“心灵手巧”就是这个道理。
同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随着思维和动作的发展,产生了“自己动手”的要求,不满足什么事情都由大人代理,这时,家长还是什么事情不让孩子做,使孩子失去锻炼双手的机会。久而久之,不仅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有这么一对年轻夫妇,总是埋怨孩子笨,并怀疑孩子心理不正常。为此,他们带着孩子去请教一位专家。谁知这位专家和孩子交谈后,给其家长开了这样一个家教偏方:“一张笑脸,两句鼓励,三分野餐,须在草地、河边、阳光照耀下全家一起食用。‘药’不分剂数,周六、周日常用。”
原来,这位专家和那个小男孩交谈了一个多小时,发现孩子头脑清晰,反应灵敏,用词准确,压根儿看不出孩子有什么不正常。孩子向专家吐露:“我每天的生活很枯燥、乏味,早上吃完饭就上学,放学回家吃完饭写作业,然后睡觉。星期六还得去补习学校上课,有空还要练吹小号。好不容易爸妈说带我出去玩一天,爸爸又说有事。我现在就想玩。”他还悄悄告诉专家:“你别跟爸妈说,我特想看动画片,爸妈一回家就打开电视看股市行情,不让我看。”根据孩子的诉说,专家得出结论:孩子一切都很正常,不正常的反倒是孩子的家长,于是为他的家长开出了上述家教偏方。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都很重视,一遇到孩子贪玩,便“严”字当先。孰不知,玩是孩子的人性,世间有些发明创造就是天真的儿童“玩”出来的。
16世纪末,荷兰的一位眼镜商,他有一个聪明好动的孩子,很顽皮。这个孩子经常到磨镜房玩耍。一天他和磨镜片的工人一起玩镜片游戏,他把近视镜片和老花镜镜片放在一起,想看看镜片的变化。他一会儿拉开一点距离,一会儿又放近一点。当他一前一后举起镜片向前望时,不由得惊奇地大叫起来。原来,透过两层镜片,远处的景物被拉在近前了。眼镜商人从儿子的游戏中发现了镜片的奥妙,望远镜就这样发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