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小爱最好兼备
爱可以分为大爱和小爱,大爱是博爱,小爱是情爱;大爱是爱众人,小爱是爱一人;大爱是抽象的,小爱是具体的。
大爱是爱世界,爱众生,爱生命。就像特蕾莎修女那样,就像雷锋那样,就像得道高僧那样。他们虽然也做具体的事,接触具体的人,但是他们的情感是抽象的,比如特蕾莎修女在医院照顾病人,雷锋在火车上为人送水,高僧在山上普度众生。
小爱是爱一个具体的人,从心底喜欢他,爱他,思念他,喜欢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眷恋他的身体,他的灵魂。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可抑制的激情,烈火一样的激情,洪水一样的激情,猛兽一样的激情,像罗密欧与朱丽叶,像安娜?卡列尼娜与渥伦斯基,像梁山伯与祝英台。
人生的最佳状态是大爱小爱兼备,既抽象地爱着世人,也有具体的爱恋之人;大爱或小爱只得其一者次之;最差的是二者均无。第一种人是幸福的人;第二种人是快乐的人;第三种人是可怜的人。
抽象之爱
爱祖国,爱世界,爱人民,都是抽象之爱,因为被爱者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就连情爱也可能是抽象之爱,因为在具象的世界中,它是无法实现的。抽象之爱虽然显得有点凄清,但是它却拥有具象之爱无法企及的优势。
抽象之爱是超凡脱俗的。由于其抽象,可以超脱影响具象之爱的诸多不利因素,比如美丑妍媸、社会地位、年龄性别。灵魂是超脱于所有这些世俗因素之外的。
抽象之爱是不造成具象伤害的。它并不伤害当事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没有任何具象的后果与伤害,不损害家庭,不破坏婚姻,不伤及无辜。它只停留在抽象空间,超脱于所有现实的人际关系之外。
抽象之爱是不受惩罚的。具象之爱如果发生在现实的亲密关系之外,必将受到惩罚,无论是现实的惩罚,还是内心的不安和愧疚。抽象之爱却不必受到惩罚,无论是现实中依照习俗和各种关系规则所受到的惩罚,还是自己为自己施加的内心惩罚。
抽象之爱是无法归类的。它可以是友情,可以是亲情,可以是爱情,可以是友情加亲情,可以是友情加爱情,可以是亲情加爱情,甚至可以是介于友情、亲情和爱情之间的某种情愫。只有当事人自己可以定义,而这一定义也是暧昧不清,转换流动的。
抽象之爱是自由奔放的。由于其抽象,而可以完全随心所欲,无边无际。想多么强烈就可以有多么强烈;想多么深厚就可以有多么深厚。想浓则浓,想淡则淡,想有则有,想无则无,完全没有约束。
愿意浸淫在这种抽象之爱中,一晌贪欢。
隐秘的爱情
当爱情处于隐秘状态,它是纯粹的。除了内心的一种感觉,它什么也不是。它没有任何其他的动因,仅仅是一种内心的激情。
当爱情处于隐秘状态,它是痛苦的。由于完全无望实现,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回应,它的味道是苦多于甜的。它浸泡在泪水之中。
当爱情处于隐秘状态,它是执着的。目标永远在远处,处于朦胧月色之中,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于是构成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
当爱情处于隐秘状态,它是超脱的。由于与现实完全脱节,所以可以不造成任何伤害,从而不受惩罚。
当爱情处于隐秘状态,它是自由的。它可以不受所有现实因素的限制,无论是身体条件(美丑、年龄、性别)的限制,还是社会规则(贫富、权力、名望)的限制,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当爱情处于隐秘状态,它是完美的。它经得起最严苛最变态的完美主义者的挑剔,可以变得毫无瑕疵,像一块美玉,像一汪清泉,像一团烈火。与自然的美景一样,它是人为的最完美的艺术品。
恋爱游戏
如果能够把恋爱当作一场游戏,心就不必纠结,不必焦虑,而可以踏踏实实,随心所欲。
恋爱本是世间最有趣之事,但是它会遭遇很多障碍,比如现实中人际关系的障碍,地域的阻隔以及身体条件的障碍。唯有精神恋爱可以克服这些障碍,自由奔放。
恋爱如果是现实的,那么它自然而然地希冀长相厮守,一对一的关系,婚姻家庭,生儿育女。哪有那么巧,你爱上的那人,正好是可以跟你结婚的,生孩子的?他也许早就跟别人结了婚,生了孩子。于是,恋爱受阻。但是,只要从现实人际关系中抽离,仅仅保留精神的部分,那就障碍全无,仅仅是一个两人的精神游戏而已。它可以拥有恋爱的深度,烈度,浓度,同时又是完全自由的。
恋爱如果是现实的,那么它就受不了空间的阻隔,应当天天黏在一起,有的国家规定,只要夫妻三个月不在一起,就可以视为婚姻自动终止,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只要将爱情从现实中抽离,哪怕隔着半个地球,照样可以相爱。
恋爱如果是现实的,那么就要受到身体条件的约束:年龄,性别,美丑,全都碰对的概率是多么小啊。但是,只要将爱情从肉身抽离,就可以尽情尽兴,自由自在。精神是什么啊,精神只不过是人心头的一阵风而已。可以是徐徐的微风,也可以是狂风暴雨,完完全全随心所欲。
愿终身沉浸在恋爱游戏之中。精神恋爱万岁。
爱究竟是不是自然的?
激情之爱是罕见的现象,虽然被所有的文学艺术一再讴歌,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遇到。
激情之爱一般不会发生在很熟悉的人之间,由于熟悉,就没有了神秘感,当对对方的一切都了如指掌之时,就不会迷恋,而没有迷恋,也就不大容易产生激情。
激情之爱往往发生在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之间,由于社会地位的差异,二者的情感受到社会地位的阻隔,比如穷小子与娇小姐、王子与灰姑娘。地位差异越大,越容易激起仰慕和垂怜的激情,而这种情愫是激情之爱的酵素。
激情之爱往往发生在违反习俗的人际关系之中,比如违反年龄性别规范,像杨振宁和翁帆,像爱上洛丽塔的那位老人。同性之间的恋情由于没有生育动机,也常常显得更加纯粹。因为这两个人从世俗的眼光看,根本不可能在一起,如果他们无论受到多大的压力还是要在一起,多半是因为激情之爱。
激情之爱有时甚至仅仅发生在精神上,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由于肉体的阻隔,可望而不可即,精神之火更加炽烈,有时能够达到可歌可泣的程度。
正因为其罕见,其违反习俗,其违反规范,其非现实或非肉体的性质,激情之爱显得不自然、反常,与寻常的自然的人际关系相比,它显得过于激烈,略显夸张,有攻击性和毁灭性,最极端者会导致情杀和自杀。这样的极端事件的发生,致使激情之爱更显得不自然,甚至惊悚。
尽管它显得那么不自然,甚至凶险,凡是经历过激情之爱的人都会同意,它是一种马斯洛意义上的高峰体验。在陷入激情之爱之时,人的心灵纯粹、激昂、甜美,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人生最有趣的经验。
汹涌澎湃
当爱来临时,人所感到的是一种汹涌澎湃的激情,它竟像泛滥的洪水,要冲决一切堤坝,摧枯拉朽,飞流直下。
人会常常感到,泪水淹没胸口。据说人体70%的成分都是液体,在一时间竟会觉得人体70%的成分都是泪水。要担心它喷涌而出,把自己淹没。人们细细体味,细细把玩这感觉,虽然苦涩至极,但是不无甜蜜。
有时,这激情无法在现实中实现,那就只有让它升华至文学艺术之中,那里难道不是它最好的宣泄口吗?诗歌,小说,都是它最佳的宣泄渠道。既然这激情无法在现实中实现,就让它升入艺术的殿堂吧。爱的激情指向孕育生命,既然无法在现实中孕育生命,就让它在艺术中孕育生命吧。许多艺术家不是爱把他们的作品喻为孩子吗?好像那不是一篇小说,一首诗,一张画,一首歌,而是他们的激情孕育出来的孩子。
但是激情并不总是好事,激情犯罪就不必说了,激情之爱也并不总是正面的效果。如果实现则无问题,万一无法实现,激情之爱会变成具有杀伤力的力量,或者伤人,或者伤己。因为激情使人处于非理性状态,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激情是双刃剑,它令生命快乐,亦令生命痛苦。处于激情中的人生是最有趣的,最有色彩的。如果有可能,愿意终生保持。
意义
生命虽然从宏观看没有意义,但是从微观看却汹涌着各种各样的意义。其中最有意义的不是荣华富贵,不是声名显赫,而是爱。在爱面前,其他的一切不得不黯然失色。
在芸芸众生中,有的生命精彩纷呈,有的生命暗淡无光;有的生命浓郁激烈,有的生命清汤寡水。从宏观看,二者无甚大异;在微观上,给自身的感觉却大不相同。成功的精彩的人生给个人的感觉比失败的平庸的人生要好得多,因为社会的承认,因为人们的尊重,因为他人的赞赏,等等。但是,这一切都无法与爱给人带来的愉悦相比。
当张兆和答应了沈从文,他感觉到的狂喜应当超过他任何一篇小说的发表;当徐志摩爱上了陆小曼,他写出了最动人的诗篇;当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了,仇恨为之消弭,天地为之变色。所以,对每一个人来说,陷入爱情是世间最美好的经验,带来的是最为美妙的存在感。
万一有幸遭遇爱情,愿终生沉溺其中。
要不要保持激情
常常能够感觉到生存的愉悦感,早上睡到自然醒,没有着急要去做的事,没有非做不可的事,没有一定要得到的东西,没有满足不了的欲望。我的存在,像一只小动物,像一棵树,像一块岩石,像风,像云,像明媚的阳光,又像深邃的夜。
然而,当人知道日后的生活是恒定的,不再有意外的好事也不再有意外的坏事之时,就难免会感到无聊,正是叔本华所说的无聊。这时,一方面感到安全,另一方面却感到味同嚼蜡。我想,那些去做蹦极跳伞之类冒险事情的人们,那些参加144公里铁人三项赛而又明知不能拿到名次的人们,可能都是深刻感觉到这种无聊的人。
在没有满足不了的欲望的时候,很难保持激情。因为激情来自欲望。无论是希望得到金钱、权力,还是名望,以及爱情与性。当所有的欲望都消失了的时候,如何还能有生活的激情和做事的冲动?
总是处于激情状态的人都不是寻常人,不是伟大的艺术家,就是伟大的科学家,最不济也是一个伟大的情人。毕加索一生创作了37000多幅画,潘玉良一生创作了4000余件艺术品,尼采写书把自己写进了精神病院,叔本华因为邻居的噪音影响写作跟邻居打架而几乎惹上刑事官司,这都是明显地处于激情状态的人才能做出的事情。罗密欧与朱丽叶、少年维特为爱自杀,更是典型的激情之举。
人很难长久保持激情,即使是最浪漫的爱情也最终转变为平淡的亲情和友情,只有一种例外的情况:未实现的爱情。它会使激情状态保持很长时间。以此类推,那些对某事长久怀有激情的人,必定像爱某人那样爱上了美,而他们心中的美永远在远处召唤着他,令他一直追逐,仿佛可望而不可即的爱人,美艳不可方物。这种追逐使他们终身保持了激情。
爱的深沉
爱是一种很奇特的东西,它越是受挫,就越是执着;越是难以实现,就越是深沉。就像在蚌肉中慢慢生成的珍珠,在深深的海底,从蚌的一天又一天对沙子的咀嚼和消化中,珍珠质一点点地渗出,积聚,变得越来越晶莹纯净,最终成为一个艺术品。
如果爱很快成为现实,目标实现,就像被捕捞出水的蚌肉,虽然温软甜蜜,却绝不会再有珍珠生成。即使原本有过生成珍珠的最初的元素,但是最终也很难真正生成珍珠。
我的爱就是这样一枚深藏在海底的蚌,它执着地不眠不休地品尝着痛苦的滋味,天天受着砂砾的折磨,天天浸泡在咸咸的眼泪般的海水之中,蕴育着那颗心中的珍珠苗,最终成就一枚圆润晶莹的珍珠。它就是我生活的结晶,我心中之爱的结晶,我心中之美的结晶。
情人节有感:爱是最佳存在方式
听人讲到一个真实的事例:她的一个闺蜜很爱丈夫,俩人想让自己的生活充满爱和美,于是每次做爱接近高潮时,暂停,一起念几句诗,然后再进入高潮。听上去真够惊世骇俗的,可是人家却乐此不疲。沉浸在爱与美中其实是一种最佳的生存方式。爱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激情状态,一种是柔情状态。激情状态往往是追求爱时的状态;柔情状态则是得到爱时的状态。无论两种当中的哪一种,都强过没有爱的关系。人在爱中才能感觉到存在的快乐,而在没有爱的关系中,感觉到的只有麻木和迟钝,缺乏存在感。
我在生活当中见到过很多没有爱的关系,所谓“搭帮过日子”,统计表明这样的夫妻关系能够占到一半(那是一次北京市婚姻质量调查的结果,既不是40%,也不是60%,而恰恰是50%,让我感到有些意外)。这类人的生活不过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也不能说就不是日子,可是存在感很弱很弱。当事人大多从来不想所谓存在这件事,或者不懂,或者不愿想,或者懒得想。一般会持“想它有什么用”的态度。
另外整整一半的夫妻是有爱的,他们在问卷的选择题中选择了“夫妻感情非常好”“对方很爱我”“我很爱对方”。由于有爱,他们的生活比无爱的关系要幸福美满,我相信,这类人的存在感应当比前一类强烈了很多,他们会彼此更加珍惜,他们会更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