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看见村头:三农创新实践深度报道集稿
6093600000002

第2章 山村早露新农村建设端倪(1)

□主打稿件:梨树曲沿陈沟三村采访见闻与启示(系列报道)

□延伸阅读:[1]洪雅燕远村:寻找跨越燕子岩的那条路(系列报道)[2]打造青峡湖畔“小躺椅”——聚焦青神县罗湾村的新农村综合体之路[3]青衣江两岸成生态农业开发的热土——洪雅倾力打造150平方公里生态农业园区[4]浪拍东岸起新潮——青神180平方公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开局扫描[5]金象岭的诉说——聚焦高寒山村廖店巨变的背后(系列报道)

□采写溯札

缺乏新闻敏感就跑不好农口新闻

这些年来,一直热心于农业农民农村新闻报道,常年行走于乡村基层采访、调研,用笔和镜头纪录三农变迁,挖掘报道经验典型,反映农民群众心声,以强烈使命感为三农工作鼓与呼,年均发稿30万字以上,为党报抓好农村报道和宣传眉山做了一些实事。

2005年5月下旬,深入市域东、中、西三个村采访,发表系列报道《三村采访见闻与启示》,把握并揭示出了“村民富,因为我们跟上党支部;村民富,因为坡上栽有摇钱树;村民富,因为村里有套好制度”的发展趋势。这与后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总要求恰恰吻合。

尽管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过不少类似提法,但在记者发表这篇报道时,从上到下尚未公开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完整思路。当时见报的“编者按”可以印证这一点——“眉山是个农业大市,‘三农’问题一直倍受各级领导的关注,而这当中,最为关注的又是农民是否持续增收。近日,市委做出决定,在全市建设100个‘生态家园’村,以期望通过典型村的示范作用推动全市村级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市委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为此,记者特地采访了梨树等三个村,探寻他们致富增收、建设美好家园的秘诀。期待读者能从中获得一些启迪。”

事实上,采访之初,记者原本就是想选取几个起步较早、搞得较好的生态家园建设试点村,看看他们如何致富增收。但深入采访后,发现几个村巨变背后的一些共性——不单是产业增收,更有农民的思想和能力、村镇治理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深层次的东西正在悄然变化。报道对这些东西的揭示(当然尚显肤浅),正好较多暗合了后来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总要求。

但“暗合”不是“巧合”。一个农口记者必须熟悉和了解农业、农民、农村,更要有较强的新闻敏锐性、报道责任感和较高的时势认识判断水平,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

□主打稿件

梨树曲沿陈沟三村采访见闻与启示

初夏时节,果香四溢。展现在记者眼前的庭院、道路、田土、山坡、行人,通通掩隐在绿色的海洋之中。记者从中部的东坡区三苏乡陈沟村、西部的洪雅县洪川镇曲沿村,走到南部的仁寿县曹家乡梨树村,一路采访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留下一路振奋、一路思考。

上篇——

村民富因为坡上栽有摇钱树

梨树村,一园梨子一个村。

5月29日,梨树村7社五保老人万朝清的院坝头,记者与十几位村民座谈。万朝清视力只有0.1,过去长期靠吃救济。几年来,在村支部和农民技术员动员帮助下,从50元贷款购买树苗起家,到现在已拥有100多株挂果梨树,年收入3000多元。扣除农资等开支400元、购买口粮和其他消费品1000元左右,每年他至少能够积攒1000元。

“曹家梨”成了梨树湾的摇钱树。据曹家乡党委书记毛超英介绍,梨树村284户人,如今像万朝清这样的相对贫困户只剩下十来户了。这个村人均耕地只有0.6亩,但是人均拥有果树却达100余株。以梨子为主体,间杂樱桃、李子、葡萄、大枣和柑橘,去年水果产量达60万公斤,销售收入100多万元。十来天的梨花会,全村人为游客、果商办伙食,也能找个10余万元收入。产业结构调整,使全村7个经济社得以腾出半数青壮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据保守测算,这笔收入每年超过500万。几年来,这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都保持在3100元以上。楼房户达200多户,电话安装210户,闭路电视户户通,50户在乡场新街安家置铺面。

曲沿村。一个山村就是一座生态园林。

“在这里当回农民,死都值得!”几名游览曲沿风光的城里人情不自禁地夸赞曲沿村的富裕和良好人居环境。新建楼房、老式平房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阔廊双柱四合院,小青瓦屋顶,天蓝琉璃瓦座檐,白色粉墙套青砖勾缝墙群,展现出一派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川西民居风貌。水泥道路户户相通,休闲椅、垃圾箱和白色路灯,点缀在道路两旁的绿荫之中。村民的富足,村庄的美丽,足以显示这里奶牛养殖、生态果蔬和农家旅游发展的成就。

在曲沿4社村民秦玉淑家,记者看到这个普通农家的陈设,比城里的许多小区家庭还漂亮。秦玉淑兴奋地告诉记者,前不久省委书记张学忠来村里视察时,对这个奶牛村搞“一池六改”、建川西民居、开发生态家园赞赏有加,还兴致勃勃地尝了她家树上的枇杷。“去年村上号召搞‘一池六改’,全社56户人53户都改了,我也花了2万多元来搞,如今居家感觉硬是不一样了。”秦玉淑说,现在两头奶牛找钱,一片枇杷找钱,连村子景色也能找钱,“几条腿走路,这头减产那头增收,两口子每年再咋个都要挣一两万元”。

陈沟村。村子分布在三苏湖堤下的7里长沟之中,沟谷内和两岸高高的山梁上全是果树,山腰以下以梨子、枇杷为主,以上是茂密的橙林,果树总面积达4000亩。

同样以果业为主的陈沟村,水果比梨树村多几倍,年产量达300万公斤。果子卖钱,连花朵也卖钱,以陈沟梨花走廊和三苏湖自然风光为卖点的农家旅游,年服务总收入数百万元。去年,这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00元,1/3的农户已在花树丛中建起了别墅式住宅。

在这些村子里,手机、电视机、摩托车、洗衣机等早已是寻常之物,部分农家已在打算购买高清电视、DVD、电冰箱、空调、客货两用车了。

【记者感言】有富庶之村,方有富庶眉山。全市2000多个行政村,与梨树、陈沟、曲沿共处同一片蓝天、同一片土地,同样受到各级党政扶持和推动,为什么我们许多村却望尘莫及呢?

支柱产业落地生金。“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树立农村经济也是市场经济的观念,跳出传统常规农业,找到并努力培育自己的支柱产业,坚持搞‘一村一品’的特色经营。”三个村的村社干部向记者道出了同样的感受。梨树村的“曹家梨”和梨花观光农家乐,陈沟村的“陈沟橙”和田园生态休闲旅游,曲沿村的奶牛、生态果蔬和川西民居家园休闲旅游,以及耳熟能详的“文宫枇杷”、“鸭池桃”、“天宫椒”、“古佛葡萄”等等,无不证明“有了产业支柱,不愁村子不富”的普遍道理。当然,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些支柱普遍都还偏小,有的搞不好甚至可能昙花一现。要想长富而且富得流油,还需要更多更壮实的产业支柱。

人定胜天。认识和开发自己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确立适合本村的、有市场前景的产业支柱,找准切入点带领群众规模经营,把它做大做强做宽,村民增收、村子繁荣就会大有希望。

中篇——

村民富因为我们跟上党支部

你见过一株树上结出三四种果子的稀奇事吗?

5月29日,记者在梨树村见到了这样的奇观。这个村的梨树大多同时挂有几种不同“肤色”的果子:7月中旬采摘丰水梨,梨树的养分接着集中供应将于8月中旬采摘的黄金梨,最后收获的是岩凼梨。

这是村党支部书记余新民运用嫁接技术探索出来的。这项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早熟、中熟、晚熟水果配套,以使水果赶上不同档期上市,凭“新鲜”卖出更好的价钱。余新民梦想一年四季都有鲜果出村。

梨树村距离仁寿县城20多公里,过去自然基础条件极差,村道只有一两公里毛坯路,田头坡上除了红苕水稻,就是苞谷小麦,累死累活,一亩地就挣五六百元。村里有1400多株百年老梨树,土地下户时分给了一家一户,生产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搞得最好的人家一季水果顶多能收获三四百元的“盐巴钱”。然而,对此盘算已久的余新民,却从中看出了梨树湾土壤气候和上百年种植习惯适宜于发展梨木李果的玄机。自1982年1月以来,中共中央已连续发出了6个“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而每一个“一号文件”,无疑都是对农民思想观念的一次大震动,对农村生产力的一次大解放,对生产关系的一次调整和完善。拖拉机手出身的余新民对此变化相当敏感。

“田里保肚子,山上找票子”。在县、乡的支持和指导下,梨树村抓住机遇,以梨业发展为切入点,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第二次创业。曾担任过曹家乡党委书记的仁寿县农业局副局长陈建文说,为了让村民相信种梨能找钱,当年余新民背上干粮,在成都火车北站广场露宿一夜,自费去河南清县取经引种。回来后,订阅专业杂志,请教果树专家,搞田间示范,长年累月忙了东家又跑西家,俨然一个“梨痴”。如今大部分村民都富裕起来,结果他家还是只有最初搞“试验”那点梨园的收成。

“曹家梨”杀开了一条血路,初次产业布局调整基本完成,村社道路、农田水利、民房建设等初具规模,大部分农民从果收入、花收入当中实现了家庭经济的原始积累。然而,“曹家梨”很快从“张家梨”、“王家梨”风起云涌的市场变幻中,觉察到了自己的危机。村“两委”一班人及时提醒村民采用“嫁接即挂果”的品改新技术,合理布局梨子的成熟上市期,不断更换适销对路的新品种,保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同时,推广复种指数高的间作技术,引进优质大枣、李子、桃子,在有限的土地中继续调整结构。发展树下种草养殖“曹牛”、“曹羊”,培育新的增收产业项目。在包装品牌、拓宽销售市场、做大梨花观光旅游收入上,也有了许多新的考虑和试探,第三次创业已经拉开序幕。

而在洪雅曲沿村,村党支部书记周玉高对记者说:“我们绝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这几年,曲沿村一步贴着一步,摊子算是铺起了。周玉高说,下一步,打算与企业合作开发柠檬茶,现已开始柠檬种植试点;为生态家园再添一湖水,在村中拦沟建湖,并修建环湖观光健身走廊,提升旅游资源开发价值。

而在东坡区陈沟村,2004年开始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张家福,几年前就主张结构调整决不挪下一户,自己出资承包50亩集体荒山,分给10户贫困户种果树,送种苗,包技术,他却不提取分文利润,年终还请大伙团年。他表示,决不让一村人坐吃老本,将继续修建入农家、入果园、入农家乐的水泥路;尽快将老化杂橙成片嫁接为“不知火”新品;利用陈沟生态优势和三苏湖景区资源,将休闲旅游培育成为全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记者感言】“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余新民们不愧为田野村庄的策划师、群众致富的领头雁。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村支部的“高瞻远瞩”、领导威信和凝聚力,就体现在这些谋篇布局上。“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田野,在村庄,一样有着可感可触的精彩演绎。

支书村长,是我们所有干部当中最贴近基层群众的一支。然而,从记者多方了解的情况看,大多数村干部至今仍更多的是凭着感觉经验和回馈组织与群众信任的激情,在默默无闻地为村子工作。“四职干部”几乎都只有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他们的发展战略眼光也充其量属于“乡村级”的。种养业良种繁育与引进,农业新技术推广与培训,农村产供销市场信息集散,农村社会化服务与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在这些现代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关键方面,他们的理解力、自觉性和驾驭能力还非常有限。那么,他们成功地领导了村庄的第一次、第二次创业,是否也能胜任第三次创业的领导角色呢?梨树、曲沿、陈沟“村官们”的举动或许能够引起我们大家更多的思索。

下篇——

村民富因为村里有套好制度

“经济的发展,村子的各项事情,如果不能落实到一家一户去,再好的思路也等于圈圈。”曲沿村党支部书记周玉高说,当初干这些事情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

曲沿村距离洪雅县城不到两公里,但并未沾上多少“近郊之光”。当年,“一户一头牛,三年一栋楼”,曲沿人尝到了甜头。然而,由于奶制品市场波动较大,农民增收稳定性常受影响。因此周玉高说:“我们紧紧抓住生态优势,进一步把生态品牌做响做亮。”去年开始搞的户建一口沼气池、厨厕院圈水路标准化配套整改,一举多得,不仅极大地改善生态环境、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而且将为全村规模化开发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创造新优势。

周玉高回顾去年启动“一池六改”情景时说,我们先从条件最好的4社开头抓示范户,然后请村民去现场观感。如果愿意参加,只要认同统一的整改标准和施工方案,就打申请,村上批准,你就施工。完工由村上验收,合格农户将获得一定的奖励性补贴。目前,生态家园工程正在全村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