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看见村头:三农创新实践深度报道集稿
6093600000004

第4章 山村早露新农村建设端倪(3)

韩文君:我正在逐步调整电站那边的工作,想把主要精力放在村上来。陈主任60多岁还顶着,我得尽快拽起这根“接力棒”。现在,全市实施全域景区化战略,县上打造大瓦屋山景区,机遇太好了。下一步,村支部将按照县委陈万忠书记讲的那样——一年一个主题寻求突破,任期内办好燕远村三件大事。还请记者同志多给我们指点,多帮我们呼吁!

——依托燕子岩种养专业合作社、“燕子岩”商标和洪雅生态农产品加工园区,形成“特色种养—生态加工—旅游销售”一条龙产业格局,把冷笋、雅鱼、冷连、岩蜜、耐寒野味等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带领群众实现经济收入跨越式增长。

——依托刚刚获得的市级扶贫开发村项目,主动作为,抓好韩坪旅游新村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争取各级各方面支持,打通连接汉源的11公里“断头路”,解决“守着电站老停电”、“看不到有线电视上不了网”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大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打造以山珍野味种养为特色的万亩红叶杜鹃观光避暑旅游新村……

入夜,人们散去,燕子岩静下来,只有崖瀑的哗哗声或者雪花的沙沙声忽近忽远。

燕远虽然地处边远,但他们发展的渴望、找寻发展出路的激情,却与山外大势是那么的近!

·报道配图·

1.12月10日早晨,瓦屋山深处的燕远村迎来今冬第一场雪。2.燕远村民陈文龙正给豪猪投食。近年该村养殖豪猪、雅鱼、岩蜂、寒山黄牛等“野味”的农民越来越多。3.养殖规模可达10万尾的燕子岩冷水渔场。

■来源:眉山日报|■时间:2011年12月下旬陆续见报|■作者:与同事姚永亮、吴晓斌合作采写|■获2011年度四川新闻奖二等奖

□延伸阅读2

打造青峡湖畔“小躺椅”

——聚焦青神县罗湾村的新农村综合体之路

远离那城市的喧嚣,沐浴着湖光山色,懒得理那些人事纷扰,似睡非睡地卧于波浪形躺椅之上,放松全身,慵懒筋骨,疗养心情……如今,在岷江东岸青神与仁寿、井研交界的一片夹皮沟当中,罗湾人正在专心营造一种小躺椅般的生活方式,打造以“原生态·慢生活”为核心理念的风情休憩小镇。

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来建设新农村,利用老乡场改造与拓展来建设新农村,引进村镇基础建设运营商来担纲建设新农村,依托产业链聚合村民来建设新农村,主动对接生态白果乡村旅游环线寻求更多更大发展机会来建设新农村,“锁在东山人未识”的青神县白果乡罗湾村,给今天新农村建设这个火热时代,带来了许多的感动、创意和启示。

【印象罗湾】

山沟里盖起“商住楼”

罗湾能人点燃一村宜居欲望

一个老乡场,一个火热的建设工地。6月6日,从青(神)仁(寿)公路白果段右转进沟,来到原罗湾乡政府所在地罗湾场。刚刚完成“双抢”的罗湾村民,又忙起了场镇改造工程。

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个崭新的农贸市场。占地面积6亩,营业面积2600平方米,摊区设计、配套设备、市场管理达到农村集市建设标准水平。这应该是目前全市最大最漂亮的村级农贸市场。农贸活动归市,彻底解决了以街为市和场镇环境治理难问题。

最引人注目的是村中标志性建筑——一幢7层高的商住楼。紧邻农贸市场,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21套住房,21间门面,小区物管,整体格调丝毫不亚于城市楼盘。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楼盘竣工一个月来已卖出好几套,住房均价1300元左右,门面3000元左右。“我们实行成本微利的营销路线,购房主力人群还是本村一批外出务工回乡创业的农民,另一部分是老罗湾籍在外工作的退休人士。”

房地产开发的触角伸进罗湾这样的夹皮沟,预示着城市化的冲动已经在偏僻的山区农村显现。在这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刘姓老农,坐在自家老宅的门槛上,用惊奇的眼光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变化。他指着对面的商住楼告诉记者,“娃儿媳妇正想去买一套,说造价跟自己修差不多,又省事,住起来还洋盘些。我才懒得理他们哟,还是住我的老房子习惯。”

2005年罗湾乡拆并之后,这个百年老乡场一下沉寂下来,场镇基础设施建设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进出道路不畅,街道脏乱差,房屋横七竖八、陋烂不堪,群众对场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缺乏积极性,对原来村班子工作不力颇有怨气。或许正因为这些因素,在县上规划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首批重点推进村时,罗湾村未能入局。

未能入局就意味着难以获得更多项目资金支持。周边村发展强势逼人,群众要求加快发展的呼声此起彼伏,2009年春走马上任的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如坐针毡。

不等不靠,自求发展!“党员‘三深入’,全村‘景区化’;盘活老资源,建设新农村!”罗湾村两委班子亮出了自己的“施政纲领”,承诺三年内办成场镇、产业、交通三件大事。

谁来操盘乡场改造?在向上争取、招商引资、集资改造等尝试无果的情况下,村党支部书记刘大革毅然拿出自己的砖厂——恒大墙材来垫底。恒大墙材担当起了乡场改造的“运营商”,截至目前已把2000万元“撒”在了这个乡场上。

2010年春,一期工程老街道市政基础设施和建筑物风貌改造上马。农贸市场、商业楼盘拔地而起。380米老街道改造工程已经完成,新建排水排污、自来水、天然气设施2200米,通信、电力等管线地埋整理工作正在实施,绿化、路灯、环卫等配套设施建设将于年底前完工。

场镇改造工程激发了群众主动改善自家居住条件的积极性,场镇规划区内135户房屋风貌改造目前已接近尾声,风貌改造户已接近全村总户数三分之一。

“现在逢场天比以前热闹了,生意也好做得多了。”在场上开了二十多年裁缝铺的阳振文说,“罗湾场最近一两年的变化,胜过以前几十年。看来,选好一个带头人,就选出了罗湾村的希望。”村上最近成立了场镇管委会,阳振文主动加入当起了环卫纠察员。

【解读罗湾】

老乡场欲变“小躺椅”

夹皮沟里劲吹一种村建新风

2009年以来,该村助农增收的特色产业发展,也与场镇改造同步推进。

——万亩竹海项目。去冬今春新植竹林8000亩,成片竹子、红椿、巨桉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林下土鸡养殖业蓬勃兴起,年出栏万只以上的养殖户已有4户,成为白果乡100万只山地鸡养殖基地核心区。

——十里荷塘项目。利用下湿田成片改造项目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今春试种莲藕227亩,预计亩产值将达0.8—1.2万元。而这些下湿田过去水稻亩产不过500斤,亩产值不过五六百元。试种成功后,将在罗湾及周边村绵延十华里推广种植莲藕1000亩,同时套养江团,打造沙溪河无公害江团养殖基地核心区。

而竹海景观、荷塘景观,将成为下一步乡村旅游大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源。

还是那片天地,还是那些村民,为什么今日罗湾能够一派生机、高位求进?

陈万忠(青神县委书记):敢不敢抓落实是党性问题,能不能抓落实是能力问题,善不善抓落实是方法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我们村班子战斗力的关键在于落实性,发展力的关键在于党性责任感、能力水平和办法主意。罗湾就是我县一个主动发展、科学发展的先进典型。

在一处工地上,正同村民一起劳动的村党支部书记刘大革告诉记者,村支部抓的第一个“落实”就是问政于村民、求计于上级、借脑于专家,首先搞清楚“罗湾从哪里来”,“罗湾要到哪里去”。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高度。在县委农工办、统战部等部门“三深入”小分队和白果乡党委乡政府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村两委一班人理清罗湾发展思路——以“恬静罗湾·青峡湖畔小躺椅”为主题,以“原生态·慢生活”风情休憩小镇为核心定位,以场镇改造为龙头,以“竹—果—鸡—旅”、“荷—藕—鱼—旅”两大产业链建设为中心,打造罗湾新农村综合体。

朱莉(青神县委副书记):新农村综合体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不能一味追求新建集居点,不能为了硬件上的“新”而忽略历史沉淀的“旧”,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统筹利用。盘活老资源,改造旧场镇,“多、快、好、省”地建设新农村,就集中体现在罗湾村善于继承、敢于创新地抓发展。

从建设规划上记者看到,罗湾村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打算大兴土木。刘大革说,对已有的义务教育学校、卫生院、敬老院、集中供水站、客运站等,主要是进行功能完善和风貌改造,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

对农房风貌改造和村道、户道建设,则主要调动群众积极性投资投劳,按照统一规划实施,政府给予适当奖补。同时,通过提升场镇吸引力,并用市场方式替代行政动员,引导分散居住、居住山上的村民到村镇上集居生活、创办实业,既解决了入户道路、天然气、自来水集约化配置问题,又为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打下基础。从去年以来,已吸引30余户村民进场镇集居建房或购房。

而对明显落后的老街道市政设施要进行全面改造。在破解投入瓶颈上,罗湾村则主要通过盘活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以土地资源换取场镇公共基础设施,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补助、向外募捐资助解决经费缺口。这让“村镇建设运营商”模式在罗湾应运而生。恒大墙材成为市场化运作的场镇建设“总承包人”,按照村上的统一规划来经营场镇,包括承担工程建设、开发房地产、市场招商等。

【瞭望罗湾】

罗湾村打造综合体

青峡湖畔成长一个幸福村

天赐罗湾一个青峡湖。

青峡湖位于沙溪河口,距罗湾场东面两华里,是上世纪60年代兴建的一座中型水利工程——“一脚踏三县”的复兴水库。湖区集雨面积约50平方公里,最长端南北相距10公里,有大小湖岔、湖湾100余个。因水库主体在当地青峡,复兴水库建成后罗湾人仍习惯于将其称为青峡湖。百湾之湖,碧水轻波;松柏夹岸,鸟语花香;女蜗沐浴池、龙谷、猴岛、龟山等独特自然景观星罗棋布,实为清幽静心的世外桃源。罗湾正谋划在距离湖岸200米的地带,开辟沿湖山地体验休闲走廊。

今日罗湾,终于把青峡湖、新农村和小躺椅般的生活梦想对接起来。

副县长常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罗湾村的自我发展精神和一些创新做法,得到了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尽管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反对用钱去‘堆’典型,但对像罗湾这样的村子,也有合适的政策措施和项目配套支持,以确保较快起步和持续推进。”

目前,罗湾场镇建设二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新建村级“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千米商业步行街、连接新老场镇的滨河路、村民文化广场等,正在进行拆迁谈判和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新街道建成后,罗湾场镇将扩大到1平方公里。从青仁路口至罗湾场的道路改造工程,也已进入设计阶段,届时一幅沿路竹荫夹道、近处十里荷塘、远处万亩竹林的生态景观走廊将呈现给世人。

但是,村党支部书记刘大革告诉记者,“罗湾村要做的远不止这些,我们的目标是比新农村基本要求更高的新农村综合体!”他心目中的未来罗湾将是一个辐射整个白果片区的区域商贸旅游中心,“竹—果—鸡—旅”、“荷—藕—鱼—旅”两大产业链连片发展,支撑起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跨越万元大关,“青峡湖畔小躺椅”休闲旅游声名远扬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便捷,实行村民自治的社区化管理,村民人人享有幸福生活和发展机会。

而正在打造的“锦绣东山·生态白果”精品乡村旅游环线,将给罗湾村带来更大发展机遇。该乡将罗湾“原生态·慢生活”风情休憩小镇和甘家沟生态农业观光园连接起来,串联整合仙姑湖(中型水利工程官厅水库)与300亩学生教育实践基地、青峡湖、10万亩椪柑生态园、百事康生态鱼养殖基地、十里荷塘、万亩竹海等资源,打造一个规模宏大的乡村旅游景区。

十里藕塘鱼动荷下,万亩竹海鸡鸣四县,湖光山色生态静谧……青峡平湖,悠然罗湾。

一个老乡场的新农村综合体之梦正在激情燃烧。

■来源:眉山日报|■时间:2011年6月18日见报|■作者:与特约记者万红缨、冯志刚合作采写

□延伸阅读3

立体化布局 园区化经营 生态化发展

青衣江两岸成生态农业开发的热土

洪雅倾力打造150平方公里生态农业园区

12月的洪雅青衣江两岸,利好消息频传产业捷报。3日,首批澳洲优质奶牛空运洪雅,入住现代牧场。7日,雅妹子生态食品公司10个风酱肉系列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现代牧场和雅妹子生态食品都出于同一个地方——洪雅青衣江生态农业园区。12月7日,记者怀着惊喜来到这个园区的制高点——天生城登高望远,分布在青衣江洪雅段南北两岸、幅员面积150平方公里的农业园区和村镇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