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景观·核心景观——兴鑫猪业养殖基地
【印象】养猪养出标准化,雅妹雅嫂力量大
【解说】位于中保镇平乐村的兴鑫猪业合作社养殖基地,拥有成员近6000户,年存栏优质母猪1.8万头,年产销优质仔猪、肥猪各达30万头,年总产值突破6亿元,年纯收入2.6亿元以上。这个目前市内最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能人王连将的带领下,广大农户像家庭一样和谐分工,共建猪业;像学校一样学知识、学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像军队一样纪律严明,实行标准化生产,走向大市场。“三个像”的专合组织建设经验和“川洪生”优质生猪品牌享誉巴蜀。
目前园区内已形成年出栏生猪20万头的养殖规模,涌现出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场5个。雅妹子生态食品、雅嫂食品、美好食品等规模以上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对园区生猪产业正在发挥巨大的拉动作用。
兔业景观·核心景点——长毛兔之乡中保
【印象】毛兔肉兔百万只,兔子尾巴硬是长
【解说】中保镇因地制宜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长毛兔养殖业,长毛兔年存栏40万只,年养兔总收入7000多万元,全镇养兔人均单项收入3000多元,初步形成了规模化饲养、兔毛加工、兔饲料生产、种兔繁育、兔毛营销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发展目标锁定2010年全镇长毛兔存栏50万只、兔业收入1亿元。
养兔业不仅在中保镇发达,止戈、东岳、槽渔滩等镇也发展迅猛,园区内目前长毛兔存栏35万只、肉兔出栏50万只,建成投产的长毛兔万只标准化养殖场2个,培育出了联合兔毛加工、三元兔业、斌洪长毛兔养殖场等龙头企业。
蚕业景观·核心景点——史华蚕桑新村
【印象】前厅待客过生活,后院养蚕找收入
【解说】走遍史华村新村镇的农家小院,建筑格局几乎是清一色的“前庭后院”,前面是客厅住宅,后院是蚕房兔舍,楼外是一望无边的桑园。全村拥有桑园550亩,年养蚕2000多张,95%的农户都养蚕养兔。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望达到4800元,其中76%的收入来自养蚕养兔。这个青衣江边三面环水的小村庄,一直努力打造以川西滨江民居情调为特色的“半岛渔家”,期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自己的支柱产业,而传统的蚕桑和长毛兔养殖业正好成为实现这一梦想的支撑。
青衣江流域良好的自然生态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使洪雅优质蚕茧久负盛名。目前整个园区内桑园规模达到6000亩,年养蚕2.4万张。
椒业景观·核心景点——幺麻子藤椒炼油
【印象】藤椒调尽人间味,不麻不是幺麻
【解说】幺麻子食品扎根本土特色生态食品和农产品深加工业,1万平方米花园式现代化厂房颇显公司实力。他们采摘天然植物藤椒树之果,采用民间炼油工艺,首家研发生产出新一代纯天然调味品——藤椒油,具有口味清爽、麻香浓郁、质优味美等特点,迅速成为传统花椒油的替代品,被认定为中国“绿色食品”,也给洪雅带来了“中国藤椒之乡”的美誉。如今幺麻子藤椒油产品供不应求,带动青衣江生态农业园区又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藤椒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2万亩。
·三农观察·
行走青衣江
感受现代农业的大气磅礴
不走青衣江,确实不知道我们身边的现代农业已经走了有多远。洪雅的水电、工业、旅游、林业早已名声在外,殊不知在该县上上下下这些年“高调发展、低调宣传”的日子里,一个150平方公里的庞大现代农业园区正在悄然孕育。而今,这个园区已有太多东西可圈可点。
首先,这个农业园区在开发现代农业多种功能的发展思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洪雅以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为统揽,以产业富民、改善民生为核心目标,充分整合、发挥与依托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和产业基础等资源优势,综合考量和科学处理当前与长远、基础与目标、市场竞争与产业安全、适地适业与规模化发展之间的一系列复杂关系,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主次分明、协同发展,从而建构起了一个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以基础设施完善为保障、以拓展多种功能为重点、以人居和生态环境治理为补充,覆盖一、二、三产业,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综合功能的高效率、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从这一点上看,洪雅无疑已将我市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推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其次,这个农业园区在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推进农村全面建设的运作方式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洪雅将基本条件相似的150平方公里山河,视为一个“可以进行整体经营的园区”,通过园区效应整体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推进农村全面建设。
借用办工业集中区的先进经验实行农业园区化经营,使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操作机制能够快速形成。而且,这种园区化建设与经营,其战略意义恐怕还不仅限于解决了一个区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他将极大提升全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150平方公里的青衣江生态农业园区,已经囊括了全县宜农区总面积的六成地盘。
采用项目化、工程化等推进方式扎实建设农业园区,并配套落实资金投入、农民培训、组织保障、土地流转、后续管理等五大机制。这不仅能够集约化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特色经济,促成种养、加工、营销一体化经营模式的形成和产业链延伸,更有利于优势资源、生产要素、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管理、人居和生态环境的统筹配置和改善。
再次,这个农业园区在追求现代农业的生态化发展方向、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当我们不少地方还在寻找自己的一村一品、还在埋头做规模做产量、还顾不上农业投入品禁忌的时候,洪雅农民已在应用生态农业的科学知识,“放大”自己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研究如何在传统的有机农业和现代的无机农业之间趋利避害,把洪雅生态农业品牌做大、做强、做响、做久。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成为产业发展的自觉追求,绿色种植、健康养殖、工农联动、诚信经营、品牌营销成为园区农业时尚。
可以说,一个青衣江农业园区,就是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现代乡村社会。
■来源:眉山日报|■时间:2008年12月9日见报|■作者:与同事姚永亮合作采写
□延伸阅读4
浪拍东岸起新潮
——青神180平方公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开局扫描
一场号称青神历史上最大的三农工程,正在该县岷江东岸沿线约180平方公里土地上拉开战幕。
这是一场全面贯彻落实“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的全新实践。6月中旬,记者走进这个以“两水一竹·幸福新村”为主题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的火热开局当中。
一幅新农村版图
点亮岷江东岸
【现场】6月10日。白果乡甘家沟村
【关键词】西部椪柑第一园的三A景区梦想
雨中,苍翠欲滴的橘林,挂满小青果和治螨袋,山沟一派雨润秀色。建设中的园区干道,穿行在盘山绿林间。干道长5公里,7.5米宽,沥混路面,气势不凡。
“作为示范片8个核心区之一,甘家沟村正在优质椪柑提质扩面、完善产业体系上积极努力,打造‘生态农业(椪柑)园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重点要依托万亩橘园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青神后花园(东山公园)’。”乡长刘建林说:“白果乡就是要依托这个园区辐射带动周边15平方公里内的村社发展。”
蒲草流萤,橘水人家,镌刻农时谚语的林荫步道,缓缓转动的水车与草垛……“未来的甘家沟要多美就有多美!”这个与县城隔江相望的丘陵山村,地处中岩寺旅游片区主通道上,幅员6平方公里,人口1700人,是“椪柑之乡”发展最早、面积最大、品种最多、产量最高的椪柑专业村。
“仅仅做成‘青神后花园’是不够的,甘家沟生态农业园的市场定位应当立足青神、辐射周边、面向全省。园区要突出用好原生态自然元素,在尊重自然风貌的前提下改造,在减少人工痕迹中建设。县上主要领导数次踏勘山沟,与村民座谈,为规划把关。”县农办主任谢金明说,甘家沟园区规划几上几下多方论证,专业规划公司数易其稿,最终定位为“中国椪柑示范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农耕文化展示区”、“乡村休闲旅游度假区”,打造“中国西部椪柑第一园”品牌,并申创国家三A级旅游景区。为此,县上专门组建了甘家沟投资有限公司,破解投资、融资难题。目前园区各项建设正按规划推进,可望明年形成旅游接待能力。
【背景】策划东岸赢来发展先机
去年冬季,通过在全省范围内激烈竞争,青神县如愿获得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项目。这个项目涉及该县江东片区白果、高台、河坝子、南城、瑞峰、汉阳等6个乡镇共33个村,约占该县半壁河山,惠及总人口两万户约6.5万人。示范片建设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方略,以科学统筹规划为基础,以农民富裕幸福为核心目标,以“两水一竹”(水果、水产、竹编)为产业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计划用三年时间,多渠道投资6.3亿元,整体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村落民居、乡村管理等方面建设水平上一个台阶。
这是一次足以让青神农村来一场“脱胎换骨”的宝贵机遇。还在全省项目竞争比选之前,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就站到前台,组织各路人马广泛调研,聘请专家规划设计,历经数月拿出了一套高标准、高水平、系统化的总体规划方案,为项目争取赢得了不少加分。
【采访手记】规划先行提升发展力
新农村建设已进入连村成片推进、农村全面建设的新阶段。如果没有一整套凝聚科学发展智慧的战略策划、项目规划和实施计划,就难以正确把握建设方向、聚合发展力量、避免低水平发展和重复建设。
一场全民总动员
点燃干群激情
【现场】6月11日。高台乡麻柳村
【关键词】“我的村庄我做主”
从麻柳村5组一直到6组,简直就是一个田野中的大工地。
高台乡党委书记余敏说,麻柳是青神椪柑生产基地的一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晚熟椪柑、设施栽培、绿色防控为主要特色。今年已完成晚熟椪柑品种高达200亩,村内3条总长3公里的“路带沟渠”工程已经完工,投资150万元的园区环线公路开始夯筑路基,百亩果园大棚搭建、环线内103户农房建设进入全面动员阶段,主干道沿线首批7户新建房将于近日完工。
村办公室门口,增挂的“麻柳村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牌子格外醒目。村庄规划鸟瞰图,产业发展、农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公示栏,让人强烈感受到这里的新农村建设“正在进行时”。
“规划引导,广泛发动,项目撬动,村民自治,细化奖补,通过近几个月来的发动工作,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正忙着跟一村民讲解园区规划的村支书冯秋良说,令他特别感动的是,修路、修渠牵涉到30多户村民被或多或少占地、砍树、迁房,却没有一个人要求赔偿或者阻挠施工。5组特困户白淑芳,听说村上修路要占去自家3分田,二话不说,大春栽秧时就把地盘给村上预留了出来。白淑芳告诉记者:“全村人的发展要比自己几分田地大得多!”
【背景】着力构建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体系
“我们正处在一个变挡加速、蓄势突破、决战制胜的关键时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首先必须解放和发展人,首先必须提升新农村建设者——包括各级干部和广大村民的执行能力、发展能力。”县委书记陈万忠一语道破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之本。
为整合行政资源加强示范片建设组织领导,该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陈万忠、县长王晓莉挂帅的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椪柑产业、竹编产业、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农房建设、项目保障等7个推进工作组。示范片每个重点项目由一名县级领导主抓,每个核心村由一个县级部门牵头帮扶、一名科技特派员驻村,实行“七定一包”动态管理责任制。
县委及时做出了在全县党员和干部中开展“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活动的部署,增强全县干部群众互动连心、双向“再教育”。而此前,该县已实施村社干部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村班子集体述职述廉、村级班子运行分析等一系列大动作,着力增强村级组织功能和战斗力。这些举措,提前为这场大规模新农村建设工程准备了干部、提供了组织保障和群众基础。
该县把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地位作用,更是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通过全方位发动、全过程参与、全身心投入等办法,确保具体规划和奖补政策家喻户晓,推动村民自治,丰富“一事一议”,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示范片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同时,强力实施人才“牵引工程”、“回引工程”、“吸引工程”,整合培训资源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带客户回乡创业发展,引导各类工商人才、企业家、科技人员到农村创办农企或开展农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