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217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兵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主要是在军事方面大有成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军事名言都出自兵家,代表作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当今社会也深受影响,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21种,已全部散佚。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月令》,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著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农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小说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028.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正当晋楚争霸在北方日渐平息的时候,江浙一带的吴国和楚国也相继而起,开始北上争霸。
吴王寿梦死了以后,经过几次传位,他的孙子僚做了吴王。但是,公子光是寿梦的长孙,他觉得他应该继承王位,就发动政变,派专诸把剑藏在煮好的鱼肚子里,趁给吴王僚上菜的时候刺杀了他。公子光继承了王位,就是吴王阖闾。他任命伍子胥为相,治国强兵,国力不断增强。公元前511年,吴王阖闾采用伍子胥的建议讨伐楚国,一举将楚国消灭,吴国从此威震诸侯。
公元前486年,吴王阖闾听说越王允常死了,他的儿子勾践正要即位,就趁机出兵攻打越国。吴王阖闾不幸战死,他的儿子夫差即位后,决心报仇。两年后,吴国再次出兵攻打越国。越国大败,成为了吴国的属国,越王勾践和大臣范蠡作为人质被扣留在吴国。
勾践在吴国三年,忍辱负重,终于取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回到了越国。为了报仇,勾践发奋图强,招贤纳士,增强越国实力。为了不让自己忘记屈辱,他在屋子里挂了一个苦胆,每天吃饭前一定要尝一下;他睡觉的时候在身下垫着木柴,让自己警惕,要居安思危。勾践还亲自下地耕种,让自己的夫人织布裁衣,食不加肉,衣不饰彩,与百姓们同甘共苦。几年之后,越国果然重新崛起。
为了不让吴王夫差起疑,勾践仍旧经常派使者到吴国朝见进贡。他还让范蠡挑选越国最漂亮的两个姑娘西施和郑旦送给吴王,使吴王终日沉迷于女色,不理朝政。
时机成熟之后,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践趁吴王夫差远征之机,率军进攻吴国。经过三天激战,越军就攻占了吴国都城。夫差听到消息后,马上向勾践求和。勾践见吴国还有一定力量,就答应讲和,退兵回国。四年后,勾践再次发兵攻打吴国,很快又占领了吴国都城。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姑苏台上,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不肯,吴王夫差走投无路,就拔剑自杀了。
勾践灭了吴国之后,率军北上,在徐地(今山东藤州)召集齐、晋、宋等诸侯国会盟,当上了盟主。周天子也派人给勾践送来了祭祀用的肉,承认了勾践的霸主地位。这样,勾践就成了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
029.韩、赵、魏三家分晋
晋国称霸中原后,起初尚能保持霸主的地位,但后来势力逐渐衰微。到了春秋末期,晋王已经成了傀儡,一些卿大夫掌握了军政大权。这些卿大夫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互相攻打,你争我夺。最后,一些小国被大国吞并了,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这四家中,又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智家的大夫智伯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对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100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
三家大夫都知道智伯存心不良,想以公家的名义来压他们交出土地。可是,三家心不齐,韩康子和魏桓子不敢违抗,把各自的土地和一万家户口割让给智家。
智伯又向赵襄子要土地,赵襄子可不答应,说:“土地是上代留下来的产业,无论如何也不送人。”
智伯很生气,纠集韩、魏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将晋阳城团团围住,赵家危在旦夕。这时,赵襄子的门客张孟献计说:“我看韩、魏两家同智家面和心不和,我们应该找他们谈谈,争取让他们同我们一起对付智家。”当晚,赵襄子就派张孟去行使离间计。韩、魏本来就对智伯存有戒心,怕这次灭了赵以后,自己也会落得和赵家一样的下场。于是,韩、赵、魏三家就联合起来反攻智伯。他们杀死了智伯,瓜分了他的地盘。三家趁晋国新国君刚刚即位,索性把晋国的土地也平分了。这样,晋国就只剩下韩、赵、魏三家。他们各自独立,成为鼎足之势,晋国名存实亡。
但是,这三家名分上还是“卿”,在跟别的诸侯国打交道时仍然矮一截。于是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各派使者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见分裂已成定局,不承认也没有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从那以后,韩、赵、魏都成为中原大国,它们与秦、齐、楚、燕并列,被后人称为“战国七雄”。
030.李悝变法与西门豹治邺
在从晋国独立出来的韩、赵、魏三国中,魏国发展最快。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魏文侯能礼贤下士,重用贤能。因此,各诸侯国中一些有才能的人,纷纷来到了魏国,为魏文侯效力。他们当中最有名的就是李悝、西门豹、吴起等人。
李悝是战国初期的大政治家,在魏国做宰相。他根据当时魏国的具体情况,给魏文侯提出了一套改革方案,在魏国实行变法。他首先让魏文侯减轻了农民的负担,鼓励他们精耕细作,以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在粮食丰收的时候,国家把粮食收购起来,等到歉收的时候,再卖给农民,这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被调动了起来,社会也更加安定了。在政治上,李悝建议魏文侯废除了维护贵族特权的制度,并健全了魏国的法制,制定法律,在全国颁布执行。通过实行这些措施,魏国很快就强大富裕起来。
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魏文侯派西门豹到邺城(今河北磁县)去做太守。那个时候,邺城的漳河年久失修,每到雨季,河水就泛滥成灾。于是,这里的巫婆就与地方豪强、官吏勾结,说是每年给河伯送一个漂亮媳妇,就可以避免水灾。每到春天,巫婆都去寻找漂亮的姑娘。谁家的姑娘被选中了,就得花钱买通巫婆,让她再挑一个;没钱的人家,就只能眼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带走,装在芦苇编成的船里,沉入漳河。西门豹暗自察明了情况,就决定破除迷信,为老百姓除害。
又是一年河伯娶媳妇的时候,西门豹来到了漳河。巫婆正要把一个选好了的姑娘放进芦苇船,西门豹就对巫婆说要看一看姑娘长得怎么样。他随便看了姑娘一眼,对巫婆说:“这个姑娘不够漂亮。你去对河伯说,我们过几天再给他送一个漂亮的。”说完,几个卫兵就抓起巫婆将她扔到了河里。过了一会儿,西门豹向河里看看,又说:“老巫婆怎么去了这么久,还不回来,再派两个人去看看。”于是,卫兵又将两个巫婆丢进了河里。地方官和豪强见了,吓得面如土色,终于承认了与巫婆串通起来敲诈百姓的事。
后来,西门豹又带领百姓修筑水渠,疏通河道。漳河的百姓从此安居乐业,邺城的边防也巩固了。
在巩固了北方之后,魏文侯又起用卫国人吴起,让他驻守西部重镇。吴起上任后,与最下等的士卒吃穿一样,并对士卒们关怀备至,所以他部下的士卒都努力作战,固守了城池。后来,吴起又看准时机,率兵攻秦,夺得了秦国的五座城池。
从此,魏国的国力越来越强,成为了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
031.齐威王治国
战国初期的时候,齐国一直在各国当中保持着领先的地位。但是,到齐威王即位的时候,他却不关心朝政,整日无所事事。齐国的大夫们胡作非为,欺压百姓,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田野荒芜,人民贫困,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到处发生骚乱。不久,齐国周边的各路诸侯相继举兵攻打齐国,齐国的国势日渐衰弱。
就在这时,齐国来了个琴师,自称是邹忌,求见齐威王。齐威王喜爱音乐,一听是个弹琴的,马上召见了邹忌。邹忌拜过齐威王以后,把琴放好,调好琴弦,两手放在琴弦上之后,就动也不动了。齐威王见了非常奇怪,就问邹忌为什么不弹琴。邹忌就回答说:“我按琴不弹,大王就不高兴了,那么请问,大王身居王位,掌握着整个国家的命运却不管国家大事,这跟我按着琴却不弹有什么两样?难道您就不怕全国百姓们的反对吗?”
齐威王听了恍然大悟,这才知道邹忌是在劝他要勤政,把心思用在治国上。他深受感动,连忙把邹忌奉为上宾,请他做相国,开始专心治理国家。
在邹忌的帮助下,齐威王经过一番明察暗访,了解了当时官府吏治的弊端。他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措施,严惩贪官污吏,杀掉了一些大贪官以及朝中一些阿谀奉承的庸流之辈。齐威王还广开言路,鼓励百姓向他提建议,并规定:“不论朝廷大臣、地方官吏,还是黎民百姓,凡是能当面指出我过错的,得上等奖;能在书面上指出我过错的,得中等奖;在背后议论我的过错,传到我耳朵里的,给下等奖。”官吏和百姓听说后,都争先恐后向齐威王进谏。齐国的国力蒸蒸日上。
公元前353年,齐国发兵围魏救赵,大败魏军,使赵国摆脱困境。公元前341年,齐国又在马陵击溃魏军,魏惠王不得已向齐国求和。齐国打败了战国初期最强大的魏国,各诸侯国都慑于齐国的威力,二十多年不敢轻举妄动进攻齐国。到了齐威王末年,齐国的势力达到了顶峰,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