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180讲
6109900000009

第9章 群雄争霸——春秋战国(4)

当时,秦国正向外积极扩张,企图吞并六国。屈原就向楚怀王建议,对内进行改革以增强国家实力;对外则联合齐国共同抗秦。楚怀王接受了屈原的建议,派他出使齐国。屈原到了齐国后,全力劝说齐王与楚国重新建立联盟。秦国昭襄王听说齐楚又要结盟了,有些害怕,就假惺惺地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秦国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

楚怀王接到秦王的信后犹豫不决,大臣们也争论不休。屈原坚决反对楚怀王前去和谈,但在一些奸臣的煽动之下,楚怀王还是去了。结果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刚踏进秦国的武关,就被秦国预先埋伏下的人马扣押。秦王逼迫楚怀王割地给秦国,楚怀王不肯,不久就死在了秦国。

036.三闾大夫沉江

楚顷襄王即位后,整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屈原见国家命运越来越危机,接连几次上书给楚顷襄王,劝他起用贤人,改革内政。但是,一些嫉恨屈原的奸臣故意在楚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歪曲陷害屈原。楚顷襄王听信了奸臣的话,撤了屈原的职,把他流放到了外地。

屈原的流放生活虽然非常艰苦,但他仍无时无刻不挂念着楚国的安危。他在这段时间里写下了很多为后世所传诵的著名诗篇来抒发他的爱国情怀。他盼望着楚顷襄王能够回心转意,召他回去,挽救国家。但是一年一年过去了,楚顷襄王始终没有召他回去的意思。

公元前278年,秦国再次攻打楚国,占领了楚国的都城郢,楚顷襄王逃走。屈原看见楚国沦亡的景象,内心十分悲愤痛苦,终于在秦军入郢的这一年五月初五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汨罗江。享年62岁。

当地的百姓非常爱戴屈原,他们怕汨罗江里的鱼把屈原吃掉,就把竹筒里的米撒进江里。后来,每年的五月初五那一天,百姓们都会想起这是屈原投江的日子,就用包粽子代替撒米,用赛龙船代替划小船来纪念屈原。这种纪念活动渐渐地成为了一种风俗,人们就把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

屈原死后,留下了一些优秀的诗歌,其中最有名的是《离骚》。他在诗歌里,痛斥卖国的小人,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对楚国的一草一木,都寄托了无限的深情。后来人们都认为屈原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

037.李冰与都江堰

秦国强大以后,为了富国强兵,秦昭王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公元前251年,秦昭王任命李冰为蜀郡太守,为成都平原兴修水利。

那时,蜀地岷江水流湍急,每到夏秋季节,就会江水泛滥,造成灾害。李冰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岷江在发源地一带,水源丰沛;到了灌县,地势一下变得平坦,水无遮拦,往往冲决堤岸;特别是在灌县西南,有一座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水流无处排泻,常造成东旱西涝。李冰认为,要消除水患,就必须在平原上广修渠道,一来可以泻洪,二来可以灌溉;而要使水能灌入渠中,又必须凿开玉垒山,使岷江的水能够东流。

经过一番周密策划,李冰先从玉垒山开始动手。他指挥民工在玉垒山开凿宝瓶口,然后在江心构筑分水堰,由于这个分水堰的前端开头很像一个鱼头,所以就把这个分水堰取名叫“鱼嘴”。鱼嘴把江水分成东西两股,西股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东股的叫内江,是灌溉渠系的总干渠,流入宝瓶口。李冰还亲自规划、修建许多大小沟渠直接通向宝瓶口,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

后来,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堰的尾部,修建了分流洪水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保障平原地区免遭水淹。同时,由于流入外江的水流的漩涡作用,还有效地冲刷了沉积在宝瓶口周围的泥沙。通过这些设施的建设,都江堰成为了一个宏伟而又缜密的系统工程。

但是,李冰并不满足于此。他考虑到都江堰的维护和长久使用,又制定了一系列维修和监控的办法,许多至今还为人们所沿用。

都江堰建成以后,发挥了良好的引水、防沙、排洪等综合作用,成都平原从此再也没有发生过水患和旱灾,生产迅速发展起来。四川因而成为“天府之国”。

后来,李冰在蜀郡又主持兴办了其他一些水利工程,造福万代,为百姓所颂扬、怀念。李冰也被四川人们尊称为“川主”,四川各地还修有“川主祠”,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怀念。

038.荆轲刺秦王

秦王嬴政掌握大权后,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公元前230年,秦国出兵灭掉了六国中最弱的韩国。随后,秦国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用反间计灭掉了赵国,又北上攻打燕国。燕国接连丢了好几座城池,燕国没有办法,只好把太子丹送到秦国去当人质求和。但秦王手下的官员总是欺负太子丹。太子丹一怒之下逃回了燕国。

太子丹恨透了秦国,一心想替燕国报仇。但燕国和秦国实力相差悬殊,各国又都有自己的打算,很难共同联合抗秦。情急之下,太子丹决定铤而走险,派人刺杀秦王。

不久,太子丹就物色到了合适的人选——荆轲。荆轲本是卫国人,喜欢读书又精通剑术。卫国被灭后,荆轲不愿做亡国奴,就逃到了燕国,被太子丹收留。荆轲知道了太子丹的难处后,非常同情,当即表示愿意去刺杀秦王。

当时,秦国有个大将樊于期背叛秦国逃到了燕国,秦王悬赏千金捉拿。荆轲为了取得秦王的信任,就决定拿着樊于期的头去见秦王。但是,太子丹不忍心杀害樊于期。荆轲就自己去找到了樊于期,说明了来意。樊于期非常憎恨秦王,他听说荆轲可以杀死秦王,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着樊于期的头和燕国最富饶的地方督亢的地图在易水河与大家告别。临行时,荆轲为大家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大家听到这样慷慨悲壮的歌,都痛哭了起来。

秦王听说燕国的使者把樊于期的头和督亢的地图送来了,非常高兴,急忙召见。他先打开了荆轲手中的木匣,见果然是樊于期的头颅,又叫荆轲打开地图。荆轲慢慢地展开地图,突然,一把匕首露了出来。荆轲揪住秦王的袖子,抓了匕首就刺,被秦王躲开。荆轲追了上去,秦王吓得绕着大殿里的柱子跑。朝中的官员们都吓呆了,不知如何是好。一个医生把药盒扔了出去,荆轲没注意,绊倒在地,秦王急忙拔出剑来,砍断了荆轲的腿。荆轲见无法追杀秦王了,就把匕首投向秦王。秦王躲过匕首,接连向荆轲砍了八剑。荆轲倚着柱子长笑,大骂秦王。侍从武士赶上殿来,杀死了荆轲。

从此以后,秦王恨死了太子丹,第二年就出兵攻打燕国,占领了燕国的都城。燕王只好杀了太子丹,向秦国谢罪求和。

039.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国灭了韩国和赵国之后,又占领了燕国大部分土地,迫使燕国退守辽东。这时,六国之中就只剩下魏国、楚国和齐国。秦王逐一攻破,统一中原。

公元前225年,秦王嬴政派兵十万进攻魏国。魏国军队抵挡不住秦军进攻,一路退到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躲到城门后不敢出来。魏王派人向齐国求救,但齐国惧怕秦国,不敢出兵援救。秦国见魏军躲着不出来,就掘开黄河大堤,把黄河水引入大梁城内。河水把城墙冲开了好几个大口子,成千上万的魏国军民被河水淹死。秦军趁机杀入城中,魏王只好投降。魏国就这样灭亡了。

第二年,秦国准备进攻楚国。但楚国是个大国,力量很强大。于是,秦王就请来两位大将,共同商讨消灭楚国的办法。秦王问:“消灭楚国需要多少兵力?”年轻的大将李信回答说:“20万人就够了。”王翦是名老将,他仔细考虑了一下,说:“我看非得有60万不可。”秦王听了,就觉得王翦老了,胆子变小了,采用了李信的方案。王翦觉得秦王不再信任自己,就告老还乡去了。

李信受到秦王夸奖,带着20万兵马进攻楚国。不久就被楚国打得大败。秦王知道后非常生气,立即把李信革了职。他亲自跑到王翦家,向王翦道歉,并请他出来带兵作战。王翦答应了。

王翦率领60万大军,再次征战楚国。王翦先让秦军按兵不动,只顾修营扎寨。楚国军队一再挑战,秦军也不予理会。时间一长,楚国将领就想,原来秦国的军队是到这驻防的,就没把秦军放在心上。就在楚国掉以轻心,没有防备的时候,秦军突然发起总攻,把楚军打得大败。秦军一路攻到了楚国的都城,俘虏了楚王,灭了楚国。

公元前222年,秦王派兵追赶退至辽东的燕国军队,抓获了燕王。燕国灭亡。

这时,六国之中就只剩下东面的齐国了。齐国畏惧秦国的强大,一向不敢得罪秦国。公元前221年,秦军如破竹之势,一路攻打到齐国都城临淄,将齐王俘虏。六国中的最后一个国家齐国也灭亡了。

秦王嬴政用了39年的时间,终于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原,结束了春秋战国长达500年的诸侯混乱争霸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