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领导者,应该广纳谏言,还是应该坚持己见?这其实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所谓成功学往往事后诸葛,一个人比较独断专行,如果成功了,就是坚持信念,有自信。如果失败了,就是不听人意见,太自负。如果一个人耳根子软,也是同理,正反都可以说的东西,你怎么给结论呢?
确实,我们看到很多两方面的案例。因为盲目自大,不听人言而走向衰败的企业。因为误信人言,盲目转型,自废武功而衰败的企业。两边都有坏案例,也都有好案例,这事怎么说呢?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有一些原则。
第一原则,不妥协原则。
这既是一个产品原则,也是一个管理原则。如果你的产品试图讨好所有人,让所有人满意,结果很可能就是一个非常平庸的产品,毫无特色和亮点。好的产品,我之前提过一个观点,让一半人尖叫,一半人离开。在对产品定义和目标追求上,很多时候,极端与偏执并不是贬义词。在团队协作和管理上,不要试图讨好所有人,在需要决断的时候,不要试图和稀泥,不要试图搞平衡,要坚持你的原则和目标,这一点特别重要。很多大公司,在相当时间内无法开发出令人激动的产品,就是产品经理所受到的各方面的要求和压力太大,经常要采用平衡和妥协的办法来设计产品,到最后,就是一个什么都满足但毫无特色的东西,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第二原则,允许质疑原则。
很多创业团队的创始人,往往个人能力很强,初期带领团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但这也很容易导致盲目自信,在后续的发展中,听不进任何意见和建议。一些巨头公司也出现老板被神化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颇为普遍。一个领导者、一个企业,如果不允许员工质疑自己的决策,不允许员工批评,这其实是很危险的。领导人很可能陷入危机而不自知,犯了严重的错误而不自省。
在我的理解里,这两条原则并不冲突,当然,其中有一个度的把握。实际上,就算你掌握了这两条原则,也很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和烂产品,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是没有所谓标准答案来指导你的,具体情况复杂多变,曾经正确的理论也可能早被颠覆。但我依然希望每个试图加强领导力的人,能体会并理解这两条原则。说到底,容人之量,听得进批评其实是一种自信,你相信自己的判断力、自己的眼光,你就能听得进别人的批评和质疑,并取其所长为己所用。反过来,有些人之所以听不进去,是生怕别人是对的。比如三国时的袁绍,就是此类,所以才有田丰的悲剧。今天要做一个总结,兼听则明,是有前提的,没有主见和自信的人,兼听是不会明的。
处处皆学问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很多人都是在做同样的事情,都是在完成同样的工作,为什么有的人起来得特别快,有的人就差很多。
日常大家都是刷朋友圈,为什么有的人就总能找到好的机会,有的人就总是慢人一步。大部分人会认为这是运气,是命,但我要说是因为对同样的事情的观察视角不同,在判断、学习、成长中极大的差异。
保持对信息的敏锐,保持好奇心,足够敏锐,足够好奇,你才会发现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处处皆商机;你才会保持不断前进。那么,怎样才能敏锐,怎样才能好奇?说到底,还是你看问题的视角,即怎样在平淡的信息中,找到价值点。
实例说话
1.大家都逛淘宝。
大部分人看的是,哪个货物好,哪个东西你喜欢。
敏锐的人看的是,店家用了什么招数,使用了什么心理暗示,来提高用户的点击率、转化率。
思考题:如果你来做苹果官方天猫旗舰店产品描述页的优化,如何提高成交量。如果是非知名品牌呢?
2.很多人都刷朋友圈。
大部分人看的是,哪篇文章写得好,哪篇文章我想分享给朋友。
敏锐的人看的是,这篇文章用了什么方式让你获得认同感,它的访问量多少,点赞数多少,为什么那么多人点赞,哪些人在转发,为什么他们会转发?
思考题:常见引起大规模转发的心理诉求有几种,在不掉节操的情况下如何写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
3.很多人都在微信群斗表情。
大部分人看的是,这个表情“碉堡了”,我赶紧存下来。
敏锐的人看的是,什么类型的表情在什么人群中容易被传播,一个传播广泛的表情包系列需要有哪些考虑。
如果你够敏锐,有好奇心,这些资料藏得都不深。
思考题:如果你需要做一个品牌推广,基于什么原则设计该品牌的表情包并如何启动推广路线。
4.天天看新闻,看媒体,看各种文摘。
大部分人看的是正文。
敏锐的人会看到,这么low的广告怎么又在底下出现了,为什么这个广告一直出现,看来能赚钱?
思考题:你知道什么类型的广告主适合什么类型的媒体吗?
5.很多人玩游戏,乐此不疲。
大部分人看的是,这游戏怎么升级,怎么能变得更强。
敏锐的人看的是,这游戏在吸量上是怎么设计的,适合什么人群;付费点怎么设计的,针对什么用户心理,对非人民币玩家、小人民币玩家和大人民币玩家的平衡是怎么设计的。
思考题:如何快速评估一个热门游戏的收入能力和核心付费人群。
以上仅是一些最常见的例子。他在天天玩游戏,刷朋友圈,我也是,为啥他创业成功了,我还是一个月几千块的打工者。因为你只看到表象,后面的真不一样。
日常工作也是同理
你天天给老板写报告、分析数据,老板要什么你做什么,这是一个常态。但是你对每个数据都好奇,都深究,对数据的变化追根问底,你的体会就会远远高于前者。
你做客服,把问题罗列出来扔给产品和运营,这是一个常态。你通过反馈分析客户的特征和心理诉求,然后整理出产品或运营优化的思路和方案。当然,很可能是不成熟的,会被批一顿,没关系,你知道哪里不成熟,为什么被批,这不也是一种成长吗?
你做市场,组织各种营销活动,钱也花了,效果也打出去了,你觉得任务完成,蛮好的,这是一个常态。你深入追踪把合作伙伴花钱的细节和效果跟踪的细节咂摸透,深入了解不同渠道、不同投放效果、不同合作伙伴的投入转化比,知道投入到哪里的钱效果最好,投入到哪里的钱其实浪费了,你这样下去境界肯定比前者高得多。
你做技术,把代码提交了,BUG解决了,任务完成了,蛮好的,这是一个常态。但你写代码的时候多想几个为什么,如这个需求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其产品形态中的哪些诉求是可以深挖的,哪些是可以简化的,哪些未来是需要考虑扩展的,哪些是权宜之计不用太费精力的,等等,多想一些,你的职业道路就会宽一些。
在职场里写程序,很多优化诉求产品经理是给不出明确的方案的,比如推荐算法,搜索优化逻辑,他们只能给出一个效果评估方法,那么技术人员从哪里思考、如何思考,就需要对业务、对用户行为特征有认识,有了解,这和大学参加算法比赛不是一回事。
你说你算法能力很强,编码技术很高,是因为在学校参加算法大赛,别人把边界条件、详细的场景和诉求都明确给你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优化工作需要你自己去提出问题,挖掘需求。产品人员不懂技术,他们只能从评估体系来看到问题,甚至看不到问题(这也取决于产品人员的分析问题能力),你很可能需要自己来发现问题。(优化和完成功能不一样,大家都不知道优化的极限在哪里,所以这里永远有挖掘点,而且通常会超出产品人员的视野。)
中国和美国,程序员出身的顶级富豪都有一大批,你说为什么人家成为创业典范而你还是“码农”,一步登天的招谁都教不了你,先把视界抬高一些总没坏处。
关于产品与技术沟通的一些建议
沟通成本过高是很多企业项目研发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大企业,而造成的工期延误、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是非常惊人的。很多产品人员觉得主要问题是技术人员不配合,不理解他们的描述;而技术人员则抱怨产品人员需求变动太快(很多时候是同一个需求,表达方式发生了改变),经常前后不一致。那么,我们试图去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第一要旨:产品人员在提出功能需求时,应明确告诉开发人员,其需求的目标是什么。
很多产品人员做需求设计,给开发人员的时候只告诉开发要做这个这个,那个那个,而并不具体说明为什么要做这些,也许他们认为开发不需要了解这个,也许他们认为开发应该一看就明白这是什么,但实际上,往往这里就产生理解歧义。此外,产品人员,特别是没有技术背景或技术背景一般的产品人员,有时候会替开发人员多想,比如会认为这样做简单而那样做复杂,但可能技术实现成本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而对于创业公司,实现成本往往也是特别需要考虑的因素,产品人员往往没有给出实现成本最低的方案,而开发人员则盲目按照定义的需求出发,有时候做出的东西从实现成本上来说非常不经济,特别是时间成本,消耗非常巨大。
在符合第一要旨的前提下,开发人员应能参与需求的讨论,我知道有些大公司或者产品经理不希望这样,他们可能会认为,我定义好的需求你去实现就好了,你做研发的讨论这个干什么?但这样其实是有好处的。
1.研发人员的参与意识强,对产品的热爱度和积极性会提高。
2.加深对需求目标的理解,减少开发过程中因理解歧义做无用功或不符合需求的状况。
3.有可能提供目标一致,且实现成本更低的方案。对创业公司,开发力量不够完善的场景而言,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当然,强调一点,研发人员可以参与需求设计的讨论,但决策权仍需要明确掌握在产品经理手里。
第二要旨:产品人员应给出所有功能需求的流程和结构图。
在给出具体功能需求设计之前,应给一个总纲,也是为了加深需求理解,形成完整的需求概念的一步重要工作。很多时候,产品经理会觉得,我说得都那么清楚了,你怎么不明白呢?其实主要就是因为在这个环节上,产品经理对整个项目的背景、结构、前提、目标早已有了代入感,所以觉得每个细节都理所当然是这样的,但是对研发而言,他们并没有得到完整的背景信息,对细节的理解往往就出现偏差和误判。
比如,用户的某个属性,在某个功能中体现出来,而在另一个功能中产生变化,但是因为需求设计的时候,没有给出整体的结构和流程,只是在局部的设计中提供了不精确不严谨的描述,那么,实现设计的工程师(甚至可能两个不同功能是不同工程师实现),也许会误判做成两个不同的字段,赋予不同的定义。这样这个属性的实现就彻底错了,而在上线前双方都没意识到存在这样的问题。
第三要旨:具体视图设计的三要素。
不论是设计网站,还是设计App,基本都是由一个到多个交互视图组成需求设计。
产品设计人员在提供这样的交互视图时应给研发者如下三要素。
1.界面元素。比如哪里是文字,哪里是下拉框,哪里是按钮,这些属于界面元素,可以用草图,或Word简单排版,但要明确界面上的元素是什么,如何展现,是静止还是浮动?
2.数据逻辑。比如页面这里是最新新闻,那么你要说明,这个最新新闻是基于怎样的数据逻辑获取的。有的产品经理说,这不是技术活吗?我怎么知道?要是真不知道,就要跟技术人员沟通这个问题,看看你需要这个地方出现的东西体现出怎样的一种特征,然后问他应该怎么来设计。然后你也要参与思考,这个数据逻辑是否符合用户的预期,以及在运营中是否会出现一些位置会固化、新数据无法体现的问题,这些都是产品经理要思考和确认的,不能甩手给技术。
3.操作逻辑。界面上可以进行操作的有哪些元素,哪个可以点击、可以选择,操作后出现怎样的反馈,比如显示浮层,进入新页面。这也是要在需求设计文档里说清楚的。
一个视图的设计,说清楚界面元素、数据逻辑、操作逻辑,开发者才能明确这个视图的开发需求。不要让开发的工程师自己去猜,去揣测。如果有些逻辑涉及算法,产品经理不清楚,也要与开发者确认他所采用的逻辑是什么,以及效果是什么,并与自己所预期的效果做比对,而不是说,这个我不清楚,让工程师决定。操作逻辑可能会指向其他视图,这就是前面说的,结构流程图要说明的地方。
在百度这样的公司,产品经理要写烦琐冗长的MRD(市场需求文档)。但对创业公司而言,还是尽可能简单直接有效最好。
说一个执行中的要点,当产品经理给技术人员展示完文档,表达完需求后,最好的一种确认方式是让技术人员按照自己的理解重述一下需求,重述的过程往往容易暴露出理解的歧义。你要确保你表达的与对方理解重述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