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现成题目,见毛宗岗本《三国演义》第五回。罗贯中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则是《曹操起兵伐董卓》。
近见某刊两位同志谓“罗贯中为了突出曹操的政治军事才干,……还虚构了一些故事情节”,其中举出“虚构曹操矫诏起兵,召集十八路兵马共击董卓的情节(卷一第九则),以表现他的慷慨不群,敢作敢为”。这里括号中的卷一第九则,即据罗本。那两位同志的论点我是同意的,不过把曹操讨董卓一事定为“虚构”,未免把《演义》看得太“虚”了。
按曹操讨董卓的事,不仅见于正史,而且有他自己的作品为证,即《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那首。“关东义士”,实指袁绍,曹操这时还很谦虚,只把自己当作一个参加者,而不是首义者,其实曹操起兵,比袁绍早一个月。《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太祖答袁绍书:“董卓之罪,暴于四海,吾等合大众、兴义兵,而远近莫不响应,此以义动故也。”
又《武帝纪》:“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按灵帝中平六年即少帝光熹元年(公元一八九年)。
第二年,献帝“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为奋武将军”。这里记载着的连曹操在内只有十一路,《演义》写的是“十八镇”,要加上《演义》所列的才够数,那就是还有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扬、长沙太守孙坚。
原来最初串连的,是刘岱、孔伷、张邈、桥瑁、张超五人,共推臧洪升坛,歃血为盟。“洪辞气慷慨,涕泣横下,闻其言者,虽卒伍厮养,莫不激扬,人思致节。顷之,诸将军莫适先进,而食尽众散。”(据《魏书·臧洪传》)
后来十八镇中张扬是参加的;孙坚参加在后,而进军居前;公孙瓒只遥为响应,派遣刘备去,算是政治投机买卖,占了一股。孔融、陶谦、马腾,实际上没有参加,连股份也不占。
其中最早与董卓争废立之事的是袁绍,董卓以武力威胁太后及朝臣。袁绍说:“天下健者,岂惟董公!”长揖横刀而出走,袁家“四世五公”,因此,袁绍名望最高,袁家自袁隗以下,俱被董卓满门杀害,而加盟诸人中,许多是袁氏的门生故吏,袁绍遂被推为盟主。
当时“诸军兵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武帝纪》)。曹操为同盟军划战守之策。他们不能采用,曹操就独自出兵到荥阳前线。曹操兵少,只五千人,又是新编的部曲,被董卓的徐荣部队打败了。曹操自己也负了伤。接着是长沙太守孙坚从南阳赶来,投入战斗,也败在徐荣手下。来年,孙坚再战,董卓派吕布、胡轸去迎敌,吕、胡不和,董卓内部很乱,孙坚大胜,斩了华雄(《演义》写“温酒斩华雄”,移植到关羽身上);董卓自己出战,又败;请和,孙坚拒绝。董卓乃退长安。孙坚进入残破的洛阳。
以后同盟中各自离心,无形解散。讨董卓一幕,就此结束。
至于“发矫诏”——假传圣旨,那是莫须有之事,但事出有因:为了催促袁绍起兵,“桥瑁诈作三公移书,传驿州郡,说董卓罪恶,天子危逼,企望义兵,以释国难”(见《后汉书·袁绍传》)。
矫诏的不是曹操,矫三公书的却是桥瑁,这也差不离儿,小说家把它夸大、升级,也不能说完全是无中生有的虚构。
至于曹操献刀欲刺董卓,那才是虚构。《武帝纪》:只是董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姓名,间行东归”。在讨董卓之役中,刘、关、张“三英战吕布”,那也是虚构,陈寿书中,一点影子也没有。不过这是源于宋人平话及元人杂剧,《演义》成书以前已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