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请您想象这样的一个人,他在折磨别人的时候感受到快乐。那么这份快乐让他的生活真的变得更好呢,还是实际上变得更差?
读者:我认为这不太好说。当然,他折磨别人是不好的。而且他在折磨别人时感到快乐也是一件不好的事。但是他感受到的快感本身却总还是好的吧。
哲学家:真的么?如果说他不是因为可以获得快感才去折磨别人,而是因为,例如:他曲解了责任而并非出于自己的嗜好,那么他的生活会不会稍微好一些呢?不过,至少我们不能肯定地说,快乐是一种内在性“物质”,而且人们显然应该懂得一个道理,即只有从正确的事情中才能获得快乐的感受。
读者:那我们又回到必须专门解释什么才是正确的事情[8]这个问题上去。我们不是假设,只有快乐本身才是好的。
哲学家:这正是错误所在。
读者:您是这么说。可是我想先听一听有什么论据。
哲学家:美国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9]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思想实验,可以说明我们并不只看重快乐的感受。实验是这样的:请您想象一下,有人向您建议,将您连在一台机器上,这台机器可以让您体验最快乐的生活。您可以想象这是一台超级电脑,它会通过刺激您的神经末梢,让您根本感知不到和真实的世界有任何不同。您是否乐意接受这个建议呢?
读者:您是说好像电影《黑客帝国》里面那样,过着电脑程序编出来的生活?
哲学家:是的,一点儿没错。而且当然会保证电脑为您虚构一个可以最大限度获得快乐的世界。而且一旦进入这个虚拟的世界,很可能根本不会意识到这并不是真实的世界。例如通过对记忆做些小的修改之类的。
读者:这么说您的问题就是,在充满快乐但是虚拟的生活和真实但不那么快乐的生活之间,是否更愿意选择前者?这个嘛,我大概不会接受这个建议。
哲学家:为什么不呢?
读者:我知道您想说明什么:因为我在乎的不仅仅是快乐的感受,同时也在乎我的感受对应的是否是真实的东西。不过您还是没有完全说服我。
哲学家:那让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事例,在这些事例里我们在意的不仅仅只是快乐的感受,而是在真实世界里真正发生了什么。
读者:请您稍等一下。
第六份 谈话记录
有三个难度很大的问题组困扰着享乐主义者:(1)是否有那么一种特定的感觉——愉悦感——可以让所有有价值的事物体现出它的价值?快乐到底算不算是一种感受?享乐主义者假设的内在价值究竟具体存在于何处?(2)每一种愉悦感真的都是有价值的吗?是否也应该考虑愉悦感来自于何处?(3)是否真的只有愉悦感才是有价值的,或者我们还看重其他一些完全不同的事物?
(也可以)没有享乐的生活
哲学家:让我们来说说一个为了他人的幸福而努力付出的人。这样的一个人,他的目的应该不是为了自身的快乐感受吧!
读者:为什么不呢?有些人在帮助别人时会感到快乐。或者至少如果不这么做的话,他们会感到良心不安。而帮助别人会让他们感到安心。
哲学家:不可能只是如此:让我们做个假设,您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改善您家乡无家可归之人的处境。以下两种情况,您认为哪种情况下您的生活会好一些:第一种情况,您认为您的工作可以改善无家可归之人的处境,并为此感到高兴,尽管事实上您的努力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糟。第二种情况,您认为自己的工作没起到多大的作用甚至让情况变得更糟,并且因此很难过,而实际上您的工作给了无家可归的人们很大的帮助。
读者:最好的情况当然是,我的工作实际上很成功并且我也为此感到高兴。不过我明白您想说的意思:如果我是真的关心那些无家可归的人,那么我应该会选择第二种。
哲学家:没错。而对很多人来说,他人的幸福的确更重要,而不是他们在帮助别人时候的感受。对自己子女的关心也许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
读者:您的意思是,因为很显然对子女的关心不是为了自己的感受,而是为了孩子的成长?
哲学家:是的。请您再想象一下您更愿意选择哪种情况:您认为您的孩子过得很好,而实际上他们过得不好;还是您认为他们过得不好,而实际上他们过得很好。
读者:当然会希望是第二种情况。自己的快乐感受在这里真的只是次要的。
哲学家:事实上针对这种情况甚至可以这么说,人们从所做的事情中感受到喜悦,是因为他们认为所做的事情是重要的,而不是因为可以从中获得快乐感受。当我们为能够帮助别人而感到高兴,是因为这是一件好事。至少不能说,因为帮助别人能够让自己开心,所以这才是件好事。
读者:应该是因为让那个被帮助的人感到开心。
哲学家:对啊。虽然理想的情况下,我们自己也会从中收获开心或者快乐,但很多时候对我们来说这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
读者:您还想到了什么?
哲学家:我想到了例如私人关系对于我们的价值。就拿爱人、朋友和亲戚来说吧!就您而言,您更看重的是自以为他们很在乎您的这种感觉,还是他们真的很在乎您?
读者:我还是想说,两者皆有!如果只是自以为别人喜欢自己,而实际上不是这样,那当然缺少了一些重要的东西。但是如果别人很看重自己而自己并不知晓,也同样不好。
哲学家:您说得对。不过这也正说明了,重要的不只是自身获得的愉快感受,而是彼此间是否真的存在一种宝贵的关系,例如爱情或者友情。
读者:您想说的是,美好的生活不单纯只是充满快乐的生活,并且人与人之间也要存在正确的关系?
哲学家:至少我认为这是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您问自己,是什么让您的人生变得美好,您会发现,其中大部分是和人际关系分不开的。
读者:的确是这样的。
哲学家:所以说,人们为什么那么看重爱情、友情和家庭,以及渴望人和人之间能够和谐共处,也就不难理解了。
读者:不过,隐居的生活不也可以很好吗?我是说:以您为例!
哲学家:哲学家们当然不会反驳这个说法。哲学家向来推崇充满智慧和知识之人生以及修心养性之生活的价值。
读者:也就是说,享受在生活中领悟真谛的乐趣。
哲学家:是的。不过此处也是一样:乐趣本身并不是最关键的。
读者:好啊,这次请让我来表述论据:对于我们来说,是仅仅以为自己领悟了而实际上并没有领悟,还是真正地领悟了,还是有区别的。但如果我们在意的仅仅是领悟时的那种愉悦感,那么这两种情况对我们来说就应该没什么区别了。
哲学家:没错。显然我们也认为知识、科学和智慧本身也是具有价值的。艺术也是一样。
读者:为什么是艺术?我本来以为,艺术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快乐。我们前面不是举了个例子,把读诗当做一个可以带来快乐的行为。
哲学家:美学上的享受肯定是快乐的一种形式。不过很多人会说,艺术的意义不仅止于此,认知也是艺术的目的。艺术作品可以让我们换一种眼光审视世界和自身。不过我承认,这是一个可以拿来单独讨论的话题了。
读者:我绝对愿意承认,从事艺术活动可以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但我想问的是:如果有很多彼此不同,但每个都很美好的事物,那什么才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追求的好生活呢?一个人不可能既是深居简出的科学家,同时又是活跃在公众视线里的慈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