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与哲学家一起思考:七天哲学课
6278500000009

第9章 周二:我们应该如何相处?(5)

哲学家:不,我并不这么认为。不过我想说的是,要想确定哪些可以算作人们自己的功劳,哪些要归结于外界的因素,是相当困难的。涉及我们自己时,我们倾向于将成功归功于自身而将失败归咎于外界因素。

读者:而涉及别人时我们则喜欢反过来看。的确如此。

第七份 谈话记录

伦理学讨论的话题不仅仅关于个体的正确行为,而且还有政治的道德基础。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公平的。根据罗尔斯的理论,我们可以通过“无知之幕”这个思想实验得出两种公平原则:即公平分配基本自由和权利的原则以及有限度的差异原则。不同人们的不同的需求以及功劳在此首先不被列入考虑范围,就功劳这一点而言,公平分配也许甚至是合理的。

自由

哲学家:关于公平公正的讨论离不开每个人对人性的理解。你越是认为功劳应该归每个人自己,你就越难以赞同公平分配的原则。另外,公平分配似乎和自由的价值观也有点冲突。

读者:这是为什么?

哲学家:如果任由人们自由地为所欲为,那么不需要多久就会出现众多以及显著的不平等。

读者:因为有的人精明,有的人不精明?

哲学家:是的。然后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调整,来维持财产的公平分配,例如通过征税。而这正是被所谓的“自由意志论者”例如罗伯特·诺齐克视为不公平的,因为这意味着对自由的侵犯。

读者:那什么样的分配对像他这样想的人才算是公平的?

哲学家:对他们来说,公平和分配丝毫没有关系,而是和交易有关。让我们假设,我们开始对财产进行任意一种公平分配。关于这个分配是怎么开始的不是很好解释,因为这需要回答关于财产的合法初次占有的问题。不过就让我们简而言之,我们开始进行公平分配。接下来的问题是,财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以何种方式被重新分配。如果整个过程都是公平的,那么最终产生的分配也应该是公平的——无论这和开始的分配方式多么的不同。

读者:也就是说:公平的开始加上公平的再分配过程得出的是公平的最终状态。那什么才是公平的再分配呢?

哲学家:当人们互相交易或者互相赠送。如果他们互相偷窃则是不公平的。

读者:我懂了。这就好像是那个“守夜人政府”[23]一样,对不对?原则上,国家只需要保证没有犯罪发生。除此之外,可以让人们随意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

哲学家:没错。相反,在一个平等主义的国家里,国家另外还必须不断进行重新分配,以扭转那些由于人们的行为所产生的不平等。

读者:这确实是两种有很大区别的模式。我怎么感觉,一个模式里最终是自由比公平更重要,另一个模式里则是公平比自由更重要。

哲学家:这就看每个人的理解了。自由意志论者想说明的恰恰是,如果财产是在自由的行为者之间,在没有强制性交换的情况下进行分配的,那么这个分配就是公平的。因此在他的模式里不仅更自由,而且也更公平。

读者:那平等主义者是怎么说的?

哲学家:他可以说,在他的社会里不仅更公平,而且也更自由!

读者:这怎么可能?

哲学家:这就取决于如何理解自由。有的人认为,我的自由主要是指别人不要干涉我。而有的人则可能认为,自由是指拥有多种可供我选择的可能性。

读者:哦,是这样啊,如果财产被公平地分配了,那么更多的人就会拥有更多的机会,即拥有更多的自由?

哲学家:可以这么说。或者大体套用马克思的说法:如果什么都没有,就只能选择在哪个桥底下坐以待毙了。而这不是自由。

读者:这当然也有一定的道理。

哲学家:所有被认真的提出来的哲学思想都有一定的道理,甚至连“强制也可以意味着自由”这个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

读者:您想拿我寻开心吧。

哲学家:不,当然不是。您抽烟吗?

读者:不抽。太不健康了。您为什么问这个?

哲学家:您想象一下,您的一位朋友在试着戒烟,因为他和您一样,都认为抽烟没有一点儿好处。而您刚好看到他想要去拿一根烟,因为他没能抵挡住诱惑。试问您会怎么做?

读者:也许劝劝他?把烟拿走?

哲学家:那您认为,您这么做是限制了还是扩大了他的自由?

读者:怎么说呢,我是帮助他去做他真正想做的事。不过如果他真的还想继续抽烟的话,我也不会再干涉他。

哲学家:这就是了。强制可以带来更多自由,因为我们不一定总会去做我们实际上真正想做的事情。我们的“真实自我”恰恰可以被来自外界的强制所解放。现在让我们索性打破沙锅问到底:您认为,我们永远都很清楚心底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吗?

读者:不一定。有时候会犹豫不决,有时候不愿意承认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哲学家:在第二种情况下,是不是有可能有某个人,例如一位好友,比我们自己更清楚我们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读者:是的,这有可能。

哲学家:那么如果他强迫我去做我其实真正想做的事情,不等于是扩大了我的自由,虽然给我的感觉不一定是这样的,因为我自己根本不是很清楚我想要的是什么?

读者:这我不同意。这和男人说“你其实也想要!”不是一样吗,然后就发生了强奸!这和自由没有半点关系。

哲学家:是的,不仅没有关系而且是很危险的。就拿全面主义制度来说。国家元首也许会说,他对人们实际上想要的是什么或者至少应该想要什么知道得最清楚。然后就可以说,他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因为强制人们去做据说是他们实际想做的或者应该想做的事情。

读者:这真够讽刺的。

哲学家:确实。不过话说回来,认为自由不仅仅意味着“不要干涉我”,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您可以想一想例如义务教育。支持义务教育的合理性的论据之一就是,让孩子们掌握一些工具,这些工具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知识,也因此最终带来更多的自由。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显然承认自由和周全的想法以及正确的选择确实也有一定的关系。

读者:多少是有点儿。我们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呢?

哲学家: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不论“公平”还是“自由”都是极其复杂的概念,并且确实涉及多个我们还远远没有论及的不同观点。如果想研究正当的社会制度,那么应该好好弄清楚这些观点。

读者:我听懂了。不过如果我弄明白了这些观点,又该做什么呢?我们想知道的是,一个公平、自由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

哲学家:伦理学就是这样的。在我考虑了这些不同的观点之后,我当然仍然需要权衡,其中哪些是重要的以及有多么重要。是没有人可以侵犯我的私人财产更重要,还是更多的人获得可以帮助他们自由发展的工具更重要?是奖励我的贡献更重要,还是弥补我的缺点更重要?诸如此类。

读者:但是这些问题是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答案啊。

哲学家:建立社会这个问题也许就像是每个人各自的生活,也允许存在多种不同的、但是都符合道德要求的形式。多些自由(在某种意义上)和少些公平(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和少一些自由却多一些公平是不分伯仲的。

读者:您的意思是,因为即使在一个社会里也不能同时拥有所有美好的事物?这当然也可能。

第八份 谈话记录

一个人倾向于主张哪种关于公平的理论,以及认为哪种对自由的理解是正确的,取决于他对人性的看法。自由主义者认为,公平是自由的行为者之间通过进行自由的物质交易产生的结果。不过自由不仅可以理解为没有强制,也可以理解为拥有多种选择。甚至说强制可以带来更多的自由这个理论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尽管这个想法会很轻易地被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