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和臣子的著作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孟子》这两句话,后来被中国帝王用政治手段把它歪曲了。从《孟子》这些话以后,第一个写一部帝王学的就是唐太宗,他自己写的这本书叫做《帝范》,做皇帝的典范,他想留给儿子,留给后代的子孙。这本书中,何尝不谈到仁义?也谈到孔孟这些仁义。但是你把《帝范》拿来仔细一读啊,这个仁义问题就很大了,绝不是孔孟所讲的仁义,已经变质了。唐太宗的手段被一位女士看出来了,什么人啊?武则天。太宗写个《帝范》,她武则天就写一本书拍一下马屁,书名叫《臣轨》,所以后来唐朝就被她拿走了。你作《帝范》,说当皇帝要怎么怎么当;我写的书《臣轨》,说当臣子要怎么服侍好这个皇帝。这两部书妙得很,对称的,中间谈的也都是孔孟之道,仁义道德。
接下来,唐代一个臣子写了《贞观政要》,是唐太宗死后,把唐太宗的《帝范》和武则天的《臣轨》两个精神合起来的一部书。这本书出来以后,无形中好像给后来的帝王们一个典范,说应该如何做一个领导人。最近几年很多人都喜欢读《贞观政要》,乃至出家人都在读,这很奇怪了。我说你们想当朱元璋吗?这些书是想当领袖的人读的,我们读了没有多大用处,看看好玩而已。这两个合拢来的内容,是真正中国文化精神的仁义之道吗?不是的,你把它们一分析、一整理啊,通通是杂家、霸术,权术。
我们再看历史上相关主题就很多了,《千秋金鉴》,张九龄作,也是作给皇帝看的。后来宋朝的司马光作一部《资治通鉴》,是教皇帝从历史上学习怎么样处理政治,所以是资治,是教育皇帝的书。我们读《资治通鉴》,可以当历史资料读。《资治通鉴》的精神,在司马光的论述里,都离不开《孟子》的“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这两句话的原则。
那么最高明的是什么人呢?到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这几个皇帝,都有著作。老实讲他们那些著作,比汉、唐、宋代的著作还要好,对于杂家、霸术、权术等,他们全套都懂。
凡事皆有原则
刚才讲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就使我们联想到帝王政治的原则。不但过去帝王政治,都是以这两句话为中心,今后社会的民主政治也是一样,实际上对于个人也是一样,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
譬如说,我们在座许多学佛修道的人,我经常说笑话,看到年轻人学佛修道我就害怕,一个一个修得都是善男子善女人,善得都过了分。但是,徒善不足以修道,徒善也不足以成佛,因为学佛是要讲行履的,也要讲方法的,念咒子啊,打坐啊。但是徒法也不能以自行。所以《孟子》这两句照样可以套用,一点都不错,讲个人修养也是一样。换句话说,我们看了《孟子》这两句话,谈到个人做人,甚至于国家天下为政,就是要灵活地运用。所以前面就告诉你“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这是很明显的,你呆板地学尧舜,那是走不通的,更不能利用自己的聪明,那样就更不成了。
《孟子》文章看起来那么美,那么平实,好像话都告诉你了,可是,他有很多东西都在文字的后面。譬如他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就是告诉我们,聪明没有用。这句话让我们想到老子说的“大智若愚”,这个大家都知道,真有大智慧的人,不会暴露自己的聪明;不是故意不暴露,而是最诚恳,最诚实,才是最有大智慧的人。“大智若愚”这个观念,不是同《孟子》这一段的观念一样吗?但是《孟子》同《老子》也有他们反面的意义,读《老子》这本书要注意哦,大智若愚反过来,就是大愚若智哦。大笨蛋有时候看起来很聪明,他还处处表示自己聪明;越表现自己聪明的人,一定是笨蛋,暴露了自己。所以大智若愚,老子只说了正面,反面那是老子的密宗,不传之密,你要磕了头,拿了供养,他才传给你。《孟子》的道理也是一样,所以为政也好,自己修养也好,都是这个原则。
那么刚才我们讨论的“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这两句话青年同学们特别注意,这是为人处世的准则,推而广之,对于一个工商界的领袖,一个团体的领导人,乃至政治上的领导人,这两句话是天经地义的原则,不能违反,也不可以违反。甚至我们在座的大和尚们,将来领众也是这个道理。你看《百丈清规》的内容,再把释迦牟尼佛的戒律翻开来看一看,都不出《孟子》这个原则——“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所以古今中外的圣人,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原则都是相同的,不会有差别的。什么叫做世间法?哪个是出世法?大智慧的人,世间出世间一定是合一的,是一样的。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历史上很多很多。
《孟子》讲到这里,引用《诗经》的话,“《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孔孟讲话,为什么常常都引用《诗经》呢?等于我们现在写论文,引用苏格拉底说的、柏拉图说的,下面就来个注解哪一本书上第几页。这是千古文章的悲哀,好像不拿人家的话来凑一凑,不足以表示有学问。孟子当时也有这个习惯,意思是你不相信吗?古人是这么说的。假使你是有道之士,不过,你说法谁都不相信,如果你说佛说的、孔子说的,他就不会怀疑,不会还价钱了。所以圣人之后的人,没有办法,只好拿出圣人的招牌来,连孔子孟子也逃不出这个天地自然的法则。如同我们小的时候,有什么事情都是爸爸说的,爸爸说的不会有错,那就挡开了。
所以孟子引用《诗经》的话“不愆不忘”,不要超过这个原则;换句话说,这四个字要很灵活地运用,不要笨得过度了,好人做得太过分了,就不是好人,那就是个笨人。好人跟笨人两个是隔壁,聪明跟坏蛋两个也是隔壁,这个中间恰到好处是最难的,所以说大智若愚,大愚就若智。“不愆不忘”这一句话,既不要超过,也不要失去原则,然后取其中庸而行之。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无论如何要有一个原则,原则不能违反;“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违反了这个原则什么都搞不成。因此他提出来告诉学生们,在历史人生经验上看到,严守法则绝不会出毛病;不过严守法则有一个条件,不能过分,过分就不对了。
在这里我只好拿学佛的人做比喻,像这里年轻同学学佛的,学得个个面有菜色,脸无笑容,令人看到就难受。看你们这些人的面孔啊,就知道那个细胞一点都不活泼,天机本是活泼泼的,结果你们修得呆板了,活泼泼跟呆板差得很远啊,这个就是太过了,太过了就是毛病,学问修养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他下面引申理由。
不忍人之政是什么
“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这就是《孟子》的文章,很合逻辑的,古文最讲逻辑了,第一是头尾要关照好,他说“圣人既竭目力焉”,上古的圣人虽然用眼睛看准确了,像离娄有绝顶聪明的眼光,看对了;然后要做东西还要有公输班的技术,用规矩去量,不能马虎,这就是规矩。他说你以为有把握,绝顶聪明,不要狂妄啦!还是要规矩准绳来量过,才能构成方圆平直。譬如我们这里大书法家王老师,书法比我高明太多了,但是你看他规规矩矩,每一点都守规矩,就是这个道理,肯守规矩则不可胜用也。
接下来,“既竭耳力焉”,必须要以六律正五音,也是不可胜用也。这两句都过去了,重点是在下面。
“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大圣人用尽心思、智慧去研究,研究好了还要请教别人,一点不能马虎,然后配合一个最重要的中心,“不忍人之政”,就是不忍心害人,不忍心害社会,那样你才真正做到了仁政。这个文字容易懂,但是内义很深,内义深在哪里啊?我们都晓得《孟子·公孙丑上》讲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的开端。仁慈的心理从哪里开始?就是从这个不忍心开始。什么叫不忍心呢?我们举一个例子,走路踩死一只蚂蚁,有时候我们会偶然发起大慈悲心来,蚂蚁也是个生命,不小心踩死了,这就是不忍心。可是,有时候我们也会做害人的事情啊,很忍心就做了,这个道理就是说,我们自己对不忍人之心没有认识清楚。
所以我常常跟年轻同学讨论,有时候叫他帮助一下别人,教一些东西啊,做一些事情啊,他就马马虎虎,这个就是害人嘛!我们只要马虎一点,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你虽然没有害了他,却已经耽误了他,也是害了他,这就是你太忍心了,所以不忍人之心是非常难的。
尤其是为政,《孟子》在这里重点还是讲为政,政治上的措施,我们有时候想尽办法,这个办法拿出来绝对好,但是没有考虑到下面实行时,这个办法会变成大害处。过去在大陆或现在台湾也都碰到过,到乡下跟区公所的朋友谈话,他痛苦万分,上面有的政策下来,一样都办不了;你到乡下找一个派出所的警员来谈谈看,很多法令,与现实矛盾,不晓得怎么办好。上面的人坐在办公室构想,然后开会,决定这么办;但各地方不同,一到下面问题就来了。所以这个地方就要“竭心思焉”,然后继之以不忍人之心为政,才能“仁覆天下”。
譬如当老师的人,我们在座当小学中学老师的很多,老师讲了一句,孩子回家就跟家里争吵。像我的孩子读小学的时候,回来吵得要命,为什么呢?因为老师那么讲的。好,好,好,你老师行,我碰到这个就赶快投降,照你的办。老师在台上讲的时候一点都没有错,但他没有多方面去想,所以“竭心思”有这样的重要。要尽你的心智你的智慧,尽到底了,确定这个政策绝不害人,才可以去实行。因为你的思想、智力都用完了,再出了毛病,非我之罪也,只能恨自己的脑袋没有那么高明,不是我有心害人。所以尽你心智以后,“继之以不忍人之政”,那么才可以“仁覆天下”。
这几句当中,下面“既竭心思”是重点,你的脑子都用干了,再也想不出好办法了,只有这样最好了,你才算没有罪过。接下来还要配合一个不忍人的方法作为,这两样要配合起来,才能说你的仁政可以普遍盖覆天下。不是现在吹牛的盖哦,不是黑云来了的盖哦,而是清凉的。现在我们吹牛的盖是热天的热盖,夏天开热气的那个盖哦,那个盖是不行的,所以这个覆字是指那个清凉的盖。
孟子接着又说出一个道理。
“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唯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他说要想盖一个高楼必须从平地起,孔孟都是山东人,泰山再高,也都是小丘陵慢慢堆积起来才成其高。“为下必因川泽”,大海之所以大,因河川江湖的水汇集流下才构成了大海。当年我们写古文都学他这个,当然不套用他的成语,那不算高,而是动脑筋偷。千古文章一大偷,把《孟子》这一句的意义偷来另外造两句,老师看到打双红圈,然后在卷子上面批,叫妈妈煎蛋给你吃。
我们看后世的文学有两句话偷得好,“水唯能下方成海”,世间的水都是往低处流,所以人要学水,人要变成大海一样,就要谦下。“山不矜高自及天”,最高的山它也不觉得自己高,因此它就可以顶到天。换句话说,人生的修养、学问、地位到了最高处,自己也不要认为高。所以山不认为自己高,因此成其为高。水向下流,谦虚,谦虚到极点就成其为大海,大海就能够包容一切。《孟子》这两句话,“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就是“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的道理。你说完全一样吗?不一样,这个是讲文字逻辑,《孟子》这两句话有两三层转折,所以并不完全相同。
他最后的结论“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这都是批评当时那些诸侯,他说为政不根据先王之道,不根据传统文化的法则,不根据传统的政治原则,“可谓智乎”?他告诉学生们,你们说齐宣王他们聪明吗?换句话说,他们是笨蛋,“可谓智乎”是问号,当着学生问,你说他们算是聪明吗?
由这里再回到前面,孟子为什么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像那样聪明的人,都需要透过技巧才成功一件事,何况齐宣王、梁惠王这一班笨人?所以孟子意思是说,我老头子只好回家,就是这个意思。讲了半天还是他孟子最聪明,对不对?
“是以唯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所以他说照中国上古的传统文化原则,唯有真正仁慈的人,才能够在最高领导的高位上。他说过去传统文化的原则,不仁者在高位,那就很严重了,那是玩权力,不是行仁政,是在种恶因,所得的恶果就大了。他这个话是因为看到春秋战国这些诸侯君主们个个如此,所以他认为无足道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跟他谈论的,没有一个人可以懂的,只好回家了。
因此他接着说到当时社会的一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