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素书(全集)
6330800000007

第7章 原始章第一(3)

大义之人首先要有宽广的胸襟,宰相一般的度量,能够宽容别人;其次,要有坚定的信念,赏罚分明,视金钱如粪土。所以,无论做人处世、经营企业、治理国家,都应该深入领会“义”的涵义,实践“义”的要求,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成就丰功伟业。

【史例解读】

义气墩的传说

传说溧水在春秋战国时属于吴楚交界地,因为两国的争夺,它一会儿是楚国的濑潴邑,一会儿是吴国的平陵邑。燕国的左伯桃、羊角哀关系一直不错,听说楚国招纳贤人,两人就结伴去楚国。

衣衫单薄的他们走到东刘村时,遇到大风雪,干粮即将吃完,周围又地广人稀。左伯桃担心继续走下去,两人不是被冻死,就是会饿死,于是寻思把自己的东西给羊角哀一人用,这样羊角哀或许还能活下来。羊角哀也同意左伯桃的话,但两人谁也不肯眼睁睁看着另一个人死掉,各不相让,最后只好作罢,就地休息。第二天醒来,羊角哀发现身上盖着左伯桃的衣服,旁边还放着左伯桃的干粮,但却不见左伯桃的踪影,后来发现,左伯桃已经冻死在附近的一个树洞里。羊角哀把树洞封好做了标志后,一边抹泪一边出发。

到了楚国后,羊角哀很受楚王的器重,被封为大将军,但他心里一直牵挂着好友左伯桃,就把他们的故事告诉了楚王,请求去拜祭左伯桃。楚王深为感动,当即准假。羊角哀把左伯桃安葬好后,就落宿在附近,夜里听到厮杀声,左伯桃托梦告诉他,附近的荆将军(有人称是刺秦王的荆轲)经常欺侮他。天明,羊角哀想去拆荆将军庙,但遭到当地土人的反对。第二夜,他又听到厮杀声,不忍好友受欺,就自刎前去帮战。当地人很受感动,就把两人的尸首合葬在一处,取名义气墩,世代相传。

汉武帝大义灭亲

昭平君是汉武帝的胞妹隆虑公主唯一的儿子,而且是晚年得子,众人无不视为掌上明珠,后昭平君娶武帝之女夷安公主为妻。昭平君平日被娇宠惯了,行为有些不羁,隆虑公主病危临终之际,怕昭平君将来惹下祸患,特地献出百万钱财,请求武帝同意以此替昭平君预先赎死罪。

武帝顾惜兄妹之情,不忍拒绝,只得含泪答应了隆虑公主。

不出隆虑公主所料,昭平君后来果然闯下大祸。在隆虑公主死后,失去约束的昭平君日益骄横放纵,一次醉酒后,竟将侍奉公主的老大夫给杀了,廷尉署将他收押到内宫的监狱内待审。

昭平君是公主之子,属八议范围。按制,八议范围内的犯罪当死时,一般的司法官吏无权审理裁决,只能将其奏报公卿,由公卿议定后再奏明皇帝裁决。这实际上就是给以从宽处理的考虑机会。因此,廷尉将此案以公主之子为由上请汉武帝。

武帝左右亲信侍臣皆劝其手下留情。

汉武帝沉吟片刻,左右为难,想起妹妹临终的遗言,悲伤流泪,叹息不已。

良久,武帝却断然说道:“先帝造法有云:自天子至于庶民皆平等待之。如果朕因此违反了先帝本意,庙堂之上有何颜面立之?”

于是下令处斩昭平君。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评价明君与清官的传统标准,不知影响了多少代人。汉武帝挥泪斩亲,执法不徇私情,实在难能可贵。如此决断,虽失信于妹妹,但却赢得了天下民心,对于一位皇帝来讲,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

深明大义,维护国法

传说明朝嘉靖四十一年初夏,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来到崇武沿海一带抗倭。这天深夜,戚继光带着两个随从,踏着月光出城巡视,走着走着,忽然听到从海滩那边传来凄惨的哭声。戚继光赶过来一看,只见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大爷捶胸顿足痛哭着,旁边一个守城士兵好言劝慰。那个士兵一间戚继光,马上站起来行礼,将情况一一禀告。

原来这个老大爷的亲人几乎全被倭寇杀害了,只剩一个孙女。谁知祸不单行,这天半夜,家中突然闯进一个蒙脸人,将他的孙女奸淫了,孙女羞愧难当,跑出家门,跳海自尽了。老大爷和守城士兵赶到海边时,他孙女早已被冲到外海去了。

戚继光劝住老大爷,问他认不认得这个蒙脸人。老大爷说,这人左边眼眉间有一道显眼的伤疤,长得五大三粗。戚继光一听,不由一怔。他搀扶着老大爷,让他先跟他们回营,待调查清楚后再处置。

到了营中,几个当地百姓已将蒙脸人逮住送来了。戚继光一看,果然不出所料,正是亲侄儿戚安顺。他气得面如紫茄,喝令立即推出斩首示众。

戚安顺慌忙跪下,声泪俱下地哭求道:“叔父呀,我知错了,就饶我这一次吧!以后我一定痛改前非……当年倭寇奸细要暗杀叔父,我挺身而出,左眼边挨了一刀,面容被毁,以致至今娶亲无望,才去干那……”

“住嘴!即使娶亲无望,你也不能干出这等伤天害理的事!”戚继光厉声斥道。

“你对我委实有救命之情,况且你我有叔侄之亲,但这都是私情。现在你奸淫少女,害死人命,这可是触犯众怒的公事呀,是国法军纪家规所不容的!你今日是自作自受。”

戚继光说着,向手下人喊道:“来人,端一碗酒过来。”于是,一个士兵送来了一碗酒。

戚继光端着这碗酒,对戚安顺说:“侄儿,你的救命之情叔父是不会忘记的。今日即将永别,就喝下叔父答谢你的这碗酒吧!”

戚安顺深知叔父一向秉公执法,自己今日死罪难逃,便接酒一饮而尽。随后,他就被推出斩首。戚继光命人把他的首级悬挂在城楼上示众三天,以儆效尤。

从此以后,将士们都知道戚继光严于执法,军令如山,公私分明,都不敢做违犯军纪国法的事了。

【原典】

礼者,人之所履,凤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注曰:礼,履也。朝夕之所履践,而不失其序者,皆礼也。言、动、视、听,造次必于是,放、僻、邪、侈,从何而生乎?

王氏曰:“大抵事君、奉亲,必当进退;承应内外,尊卑须要谦让。恭敬侍奉之礼,昼夜勿怠,可成人伦之序。”

【译文】

所谓礼,就是人们所身体力行的,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起人伦秩序。

张商英注:礼,就是身体力行。人们从早到晚所身体力行而不丧失的秩序,都是礼仪。人的一言一行、一看一听,如果都完全遵循这些礼仪规范,那么,放荡邪僻、邪恶奢侈的现象又从哪里产生呢?

王氏批注:大体而言,服侍君王侍奉父母,应当时刻恭候应承而或进或退。家里家外、长辈晚辈的应承上应该谦虚礼让、恭敬尊重。躬行这样的侍奉礼仪,一刻都不懈怠,这样就可以形成人伦秩序。

【评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不讲礼、不明礼,就不是一个成熟的人。一个社会失去了礼的约束和规范,就会陷入秩序的混乱和精神的迷失。每个人从懵懂到成熟,不论在家还是在社会,一言一行都要涉及礼仪。大到国家、社会的集体活动,小到个人的饮食起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朋友、兄弟间再亲密无间,也需要一定的礼数,以避免矛盾的产生。上下级间多一些礼数,也能形成一种融洽的工作氛围,使工作顺利进行……

礼是出自对人的尊重,并通过内心的倾慕和外在的尊崇表现出来。倘若对别人没有那种尊重之心,即使作出一副恭敬有礼的模样,也只能是虚礼。相反,如果对他人有一颗敬重的心,不论你有否向人行礼,实际上都已经是真正的“礼”了。

【史例解读】

国之命在礼

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景公邀鲁定公在夹谷会盟,企图利用会盟的机会要挟鲁国。

会盟开始不久,齐国的司仪官员大声喊道:“演奏四方的乐舞。”乐声响起,坛下一群袒胸露臂的莱人,手持兵器,鼓噪而进,企图劫持鲁定公。孔子见情况不妙,叫鲁国的左右司马率领士兵攻上去阻止莱人,自己一步一阶地登上盟坛的第二层,边行礼边高声对齐景公说:“两国的国君友好会盟,莱人本是齐国的战俘,却用武力来捣乱,这不是齐国统帅诸侯的方法。按照周礼,边远地区的人不能图谋中原,不开化的边鄙之民不能扰乱华夏,俘虏不能干预国君的会盟,武力不能逼迫友好。如果这样做,从神明方面讲,是不吉祥的;从德行方面讲,是丧失道义的;从做人方面讲,是丢弃礼仪的。我想齐君必定不会这样做!”齐景公听了孔子的这番义正词严的话,羞惭得汗流满面,只好命莱人退下,孔子也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过了一会儿,气氛稍微缓和。齐国的司仪官又大声喊道:“演奏宫中的乐舞。”响起后,齐国的一群侏儒小丑装男扮女,嬉笑吵闹,丑态百出的拥上前来,演唱《文姜爱齐侯》来侮辱鲁国。孔子再一次来到盟坛第二层上,大声向齐景公说:“在这样庄严隆重的时刻,这些下贱人竟敢如此侮辱、戏弄国君,按照周礼,这些人罪该处死。”齐景公无奈,只好下令杀掉这群侏儒小丑。

会盟继续进行,由戎右帮助掌管盟礼的司盟杀死牲牛,割下牲牛左耳,放在珠盘里,交给盟主齐景公,叫作“执牛耳”。又取牲牛血盛在玉敦里,蘸着牲牛血书写盟书。齐国官员见劫持、愚弄鲁定公的阴谋未得逞,在签订盟约时加了一条:齐国征伐他国时,鲁国必须派三百战车跟随助战,否则就是破坏盟约。企图以此来要挟鲁国,使鲁国成为齐国的附庸国。孔子针锋相对地提出:齐国如不归还鲁国被齐国侵占的大片土地,而让鲁国来满足齐国的要求,也是破坏盟约。

最后,齐景公准备设享礼招待鲁定公,孔子怕夜长梦多,再出意外,遂对齐国的官员说:“齐鲁两国旧有的典礼,您没有听说过吗?会盟已经结束了,而设享礼是徒然烦劳执事的人,并且牺尊、象尊不出国门,编钟、玉磬不在野器,那就像秕子和稗子一样轻微而不郑重。像秕子和稗子一样,是国君的耻辱。不合礼法就是名声不好,您为什么这样做呢?享礼是用来宣扬德行的。否则,不如不用享礼。”于是齐国便没有设享礼。

会盟后不久,齐国就归还了侵占鲁国的郓、讙、龟阴三处田地。

在这次会盟中,孔子机智勇敢,随机应变,以“周礼”为武器,有礼有节地同齐国君臣进行了斗争,粉碎了齐国的预谋,维护了鲁国的尊严和利益,也使自己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恪守礼教方能修身

刘邦称帝后,将太公安置在栎阳。公元前201年三、四月间,刘邦回到栎阳后,每隔五日就去看望太公一次,每次看望,一定要再拜问安。此事被太公一家令看到了,觉得他们父子所守的仍是普通百姓之礼,极不合适。如今刘邦即位已久,太公尚无尊号,这样下去,不合朝仪,将会产生不良后果,但他又不好明言,只好寻机设法点破。

一次,家令见太公在家无事,便向前说道:“皇帝虽是太公的儿子,毕竟是皇帝;太公虽是皇帝的父亲,毕竟是个人臣,怎能让人主拜人臣呢?”太公原本是个乡下人,对家令所言闻所未闻,忙问道:“那该如何是好呢?”家令道:“下次陛下再来朝拜,您行大礼迎出门去,才算合乎君臣之礼。”待到刘邦再来朝拜,车马还未到,太公就迎到了门前。刘邦见后,大惊,急忙下车,扶住了太公,问道:“您何故如此呢?”太公道:“皇帝乃是人主,天下共仰,怎可为我一人而乱了天下礼法!”刘邦听后,猛然醒悟,忙将太公扶入室内,婉言盘问。太公就将家令所劝的事说了一遍。

刘邦听了以后,没有说什么,辞别太公回宫后,派人取出黄金五百斤,赏给太公家令。一面使词臣拟诏,尊太公为太上皇,诏云:“人之至亲,莫过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乃人道之理。以前,天下大乱,兵革四起,万民疾苦,朕亲自披坚执锐,迎难而上,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遂安,此皆太公之教训。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尊太公为太上皇。”自此,君臣理顺,太公也不用迎门了。

天理节文,人心检制

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他使晋国成为霸主,是经历了一番艰难曲折的历程的,开始,他受到父亲的宠妃骊姬的陷害,被迫逃出晋国,在许多国家流浪,经历了19年的磨难,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磨炼了他的性格。公元前636年,由于晋国发生内乱,没有了国君,重耳结束了在外国流亡的生活,在秦国的护送下回到了晋国,当了国君,这就是晋文公。

晋文公回国后,雄心勃勃,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开始训练他的百姓。两年以后,晋文公认为差不多了,便准备用他的百姓称霸诸侯。子犯曾经跟他在外流浪,是一个十分有见识的人,他劝阻说:“百姓虽经过训练,但还不懂得什么是义,还没能各安其位,不能用。”晋文公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他便想办法让百姓懂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