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周襄王派宰孔赏赐齐侯一块祭肉。宰孔说:“天子正忙于祭祀文王、武王,特派我来,赏赐伯舅一块祭肉。”齐侯将要下阶拜谢。宰孔说:“且慢,后面还有别的诏令。天子让我告诉您:‘因为伯舅年纪已老,加上有功劳于王室,特赐爵一级,不必下阶拜谢。’”齐桓公回答说:“上天的威严距离我的颜面不过咫尺,小白我岂敢贪受天子之命而不下阶跪拜?我唯恐违背礼法于下,致使天子为此蒙羞。”于是,齐桓公便下阶,跪倒拜谢,登堂,恭受祭肉。
【评析】
本文篇幅很短。围绕齐桓公“下拜”之事,描写了周天子祭祀的盛大礼仪场面,受宠若惊的齐桓公下拜接受祭肉,赞美了齐桓公功德巍巍、以身作则、尊王守分,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君臣之道,也表现出齐桓公正人先正己、率天下以正的霸主气度。
文末四字:下,拜,登,受,这四个动作描写,刻画出了齐桓公凡事从长远考虑、多智多谋的性格特征,接着把臣子领受天子赏赐时的四个动作一字一句、一字一顿地描写出来,使得全篇的整体画面庄严又肃穆。
子鱼论战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题解】
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实际上他国力薄弱,缺乏威望,不是个霸才。这篇文章记泓水之战,由于迂腐昏聩的宋襄公指挥不当,对敌作战时还满口仁义道德,墨守成规。大司马子鱼建议抓住战机,攻其不备,但宋襄公坚持迂腐教条,拒绝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结果导致宋军大败。
【原文】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1]。大司马固谏曰[2]:“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3]。”弗听。
【注释】
[1]宋公:宋襄公,名兹父。[2]大司马:掌管军政、军赋的官职,这里指公孙固。[3]赦:原谅,饶恕。
【译文】
楚国人攻打宋国用以援救郑国。宋襄公准备迎战。大司马公孙固劝阻说:“上天不肯降福给我们商朝已经很久了,君主现在要复兴它,这种违背上天的罪过是不可饶恕的啊。”宋襄公不听从他的劝谏。
【原文】
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1],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2],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注释】
[1]济:渡河。[2]陈:同“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
【译文】
宋襄公和楚军在泓水交战。宋军早已摆好了战斗的阵势,而楚军还没全部渡过泓水。司马说:“对方兵多,我方兵少,趁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等到楚军全部渡过之后,但还没有摆好战斗阵势时,司马再次请求宋襄公下令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等楚军摆好阵势以后,宋军才发动进攻,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禁卫官也被一举歼灭了。
【原文】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1]。”子鱼曰:“君未知战。<;京力>;敌之人[2],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京力>;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耂句)[3],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注释】
[1]成列:排成战斗阵势。[2]<;京力>;:同“劲”,<;京力>;敌即“劲敌”。[3]胡(耂句)(gǒu):年纪很大的人。胡:年老。
【译文】
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君子不杀伤已经受伤的敌人,不俘虏头发已经斑白的敌人。古代的用兵之道,不凭借险隘的地形攻击敌人。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裔,但也不会下令攻击尚未列队的敌军。”子鱼说:“主公不懂得怎样作战啊。强大的敌人,因地势险阻而未摆好阵势,这是上天在帮助我们。我们趁着敌方为地势所阻而进攻他们,这不也可以吗?就这样还怕不能取胜呢。况且当前那些强者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大的老人,能俘虏的也全都抓回来,对于那些头发斑白的人又有什么值得去怜惜的呢?”
【原文】
明耻教战[1],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2],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亻毚>;可也[3]。
【注释】
[1]明耻:使认识什么是耻辱。教战:教授作战的技能。[2]三军:春秋时,诸侯大国有三军,即上军、中军、下军。这里泛指军队。用:施用,这里指作战。[3]<;亻毚>;(chán):不整齐。这里指没有摆成阵势的军队。
【译文】
“使战士认识什么是耻辱,教导士兵如何作战,都是为了杀害敌人。敌人受了伤却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次杀害他们呢?如果不忍心再次去杀害那些受伤的敌人,那还不如刚开始就不杀伤他们;如果怜惜那些头发斑白的敌人,那还不如向他们屈服。军队是凭借有利时机来进行战斗,用击鼓来助长声势的。抓住有利的时机就使用,在险要的地方攻击敌人也是可以的。既然盛大的金鼓之声充分鼓舞起了士兵的战斗意志,那么攻击未成列的敌人也是可以的。”
【评析】
本文以时间为轴线,以顺叙手法记述了宋、楚争霸过程中最关键的泓水之战。
首先交代战争背景,即楚军为救郑而攻打宋国。接着详写交战场面,描绘了一个腐败、愚昧的君主,既无审时度势之能,又无慧眼独具之才,竟然不自量力,与国力强盛、窥伺霸主地位已久的楚国开始了泓水之战,结果又在战争中假装仁慈,抱着“不乘人之危”的教条不放,不听从子鱼“扬己之长,避己之短,抓住战机,先发制人”的规劝,故而错失战机,最终落荒而逃。
介之推不言禄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题解】
介之推是随从晋文公流亡国外的功臣,曾割股给晋文公充饥,备尝艰辛。但晋文公登基后,封赏功臣,介之推没有向其他人那样向晋文公求取封赏,而是隐居绵山以终。介之推认为国君上应天命,功臣不应徼功求赏,进而塑造了一个迷信天命、独善其身、安贫乐道的人物形象。
【原文】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1];禄亦弗及。
【注释】
[1]介之推:晋国贵族,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
【译文】
晋文公赏赐曾经跟随他流亡国外的人,介之推不称功求赏,因此赏赐也没有他的份儿。
【原文】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1],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2],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3]?以死谁怼[4]?”
【注释】
[1]献公:晋文公的父亲。君:指晋文公。惠:晋惠公。怀:晋怀公。惠公是文公的弟弟,怀公是惠公的儿子。[2]二三子:相当于现在讲的“那几位”,指跟随晋文公逃亡国外的人。[3]盍:何不。[4]怼:埋怨,怨恨。
【译文】
介之推说:“献公有九个儿子,现在只有文公还在世。惠公、怀公还没有亲信,国外诸侯、国内子民都厌弃他们。上天不灭绝晋国,就必定会有新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文公又会是谁呢?这实在是上天要立他为君,那些跟随他逃亡的人却认为是自己的功劳,这不是欺君罔上吗?偷窃别人的钱财,都被称之为盗贼,何况是贪上天的功劳,而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呢?臣子将这种欺骗当作道义,君王却对欺骗者给予赏赐,上下互相欺瞒,我难以跟他们相处啊!”他母亲说:“你为何不去要赏赐呢,这样死了又能埋怨谁呢?”
【原文】
对曰:“尤而效之[1],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2]?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3]。
【注释】
[1]尤:过失,罪过。[2]文:修饰,装饰。此处有“表白”之急。[3]遂隐而死:指晋文公因寻找不到隐居在山里的介之推,就放火焚山,想借此让介之推出来,谁知介之推宁死也不出山,焚身于火海之中。
【译文】
介之推回答说:“我明知这种行为是罪过,现在却又让我去效仿他们,那罪过就大了。况且我已经口出怨言,不能再享用他的俸禄。”他母亲说:“那么也应该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言语,是身体的装饰;身体都要隐藏了,还用装饰吗?这样是乞求显贵啊。”他母亲说:“你能够这样做吗?那我同你一起去隐居。”于是就隐居山林,直到死去。
【原文】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1]。”
【注释】
[1]旌:表扬,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