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文观止(精粹)
6330900000007

第7章 周文(1)

王孙满对楚子

《左传·宣公三年》

【题解】

春秋时期,周室王权衰落,诸侯争霸,中原逐鹿。楚庄王先后吞并周边一些小国,接着便陈兵于周朝边境,询问九鼎的轻重,伺机取代周王朝。王孙满借题发挥,就鼎的轻重问题,讥讽楚庄王,说他只靠武力而不靠德行是无法真正服人的,更不能达到统治天下的目的。

【原文】

楚子伐陆浑之戎[1],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2]。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3],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4]。魑魅罔两[5],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6]。”

【注释】

[1]陆浑之戎:西北少数民族的一支,原居今甘肃敦煌一带,后迁居到近河南洛水两岸。[2]观兵:检阅军队,这里有耀武扬威的意思。[3]图物:描绘各地的奇异事物。[4]不若:不顺,不利之物。[5]魑魅罔两:即魑魅魍魉,山林水泽中的精灵妖异。[6]天休:上天赐予的福分。

【译文】

楚庄王讨伐陆浑之戎,于是来到洛河,在周王朝的边境上摆开阵势以炫耀军力。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前来慰问楚庄王。楚庄王趁机问起了九鼎的大小和轻重。王孙满回答说:“统治天下在于德行,而不在于有鼎。从前夏代实行德政的时候,远方的人就把他们当地的各种奇异之物绘制成图,进献给夏王,九州之长也把金属品贡献上来。禹王用这些金属铸成九鼎,还在上面描绘出各种奇异的图像,使百姓懂得哪些是神明,哪些是邪恶的东西。所以百姓进入山川沼泽时,就不会碰到不顺利的事情。山川木石的鬼怪,百姓也不会碰到。因此才能使上下团结,以领受上天赐予的福分。”

【原文】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1],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厂氐)止[2]。成王定鼎于郏<辱阝>,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注释】

[1]休明:美好光明。[2](厂氐)(zhǐ):最终的年代。

【译文】

夏桀昏乱无德,九鼎便被迁到商朝,经历了六百年。商纣王暴虐无道,九鼎又被迁到周朝。如果天子德行美好光明,九鼎虽小,但也无法迁走。如果天子行为昏乱,九鼎再大,也可以迁走。上天保佑德行好的人也是有限度的。成王将九鼎固定安放在王城郏<辱阝>的时候,曾经占卜,周朝可以传世三十代,历年七百,这是上天的安排。虽然现在周朝的德行衰落了,天命还未更改。九鼎的轻重,您就不必过问了。

【评析】

这件事情是在楚庄王征伐陆浑之戎后,转兵至周室的洛邑,并在周室边境上摆兵列阵时发生的。

夏、商、周三朝都把鼎当作王权的象征。面对楚国的来势汹汹,周王以礼相待。楚庄王一直野心勃勃,便趁机问起了周王鼎的轻重,大有取代周王、一统天下的意图。王孙满站在维护周王朝的立场上,看穿了楚庄王的野心,便处处用“德”和“天命”为有利的武器,打击了他的嚣张气焰。

“天命”当然是迷信的说法,但就当时的形势来说,周朝还可维持“天子”的名义。楚国如果侵犯周王,势必激起各诸侯国的反对。因此,王孙满的警告便很有分量,也很有说服力。

齐国佐不辱命

《左传·成公二年》

【题解】

本文讲述齐、晋(安革)之战后,战败的齐国向晋国求和,宾媚人求和之时紧扣晋人的无理要求,抓住其把柄,进行了犀利的反击,扭转了逆势。晋国在理屈词穷的被动局面下,最后答应讲和。显示了宾媚人善于把握局势、机智善辩和高超的外交才能。

【原文】

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1],击马陉[2]。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鬳瓦>、玉磬与地[3]。“不可,则听客之所为。”

【注释】

[1]丘舆:地名,齐国境内,在今山东益都县内。[2]马陉(xíng):地名,齐邑名,在益都县的西南。[3]宾媚人:齐国上卿,即国佐。<鬳瓦>(yǎn):陶器,甑的一种,是一种礼器。玉磬:乐器。纪:古国名。为齐所灭。纪<鬳瓦>玉磬,是齐灭纪时所得到的珍宝。

【译文】

晋军追击齐军,从丘舆进入齐国境内,攻打齐国的马陉。齐顷公派遣宾媚人带着纪国的炊器、玉磐和土地前去求和,还叮嘱说:“他们不答应,那就听从他们的要求吧。”

【原文】

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1]。”对曰:“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2],则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3]?且是以不孝令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

【注释】

[1]尽东其亩:田地垄亩全改为东西方向,以后晋国的兵车过入齐境便于通行。古代田亩制,一亩宽一步、长百步,有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不同。[2]匹敌:对等,这里指国君的地位平等。[3]王命:先王以孝治天下的遗命。

【译文】

宾媚人将礼物献给晋国人,晋国人果然不肯讲和,说:“必须要萧同叔的女儿做人质,而且还要使齐国境内的所有土地全部改成东西方向才可以。”宾媚人回答说:“萧同叔的女儿不是别人,那就是我们国君的母亲啊;以地位来看,也就是晋国国君的母亲。您向诸侯发布命令说一定要用晋国国君的母亲做人质,以作为换得信任的条件,这样您将先王以孝治天下的命令置于何地?这是让人做不孝的事情啊。《诗经》中说:‘孝子行孝道没有任何缺失,上天将会永远赐福于你的同类。’如果对诸侯下不孝的命令,这恐怕不是施恩德于同类吧?”

【原文】

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1]。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2]。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3];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诗》曰:‘敷政优优[4],百禄是遒[5]。’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

【注释】

[1]“先王”一句:疆理,指对田地的划分与治理。物,考察,察看。布,分布。[2]阙:缺点,过失。[3]济:满足的意思。同欲:共同的欲望。[4]敷:同“布”。优优:平和的样子。[5]百禄:百福,百种福禄。遒:积聚。

【译文】

先王划定疆界,治理土地,要看土地适宜种植什么,然后再种植合适的农作物。所以《诗经》中说:‘我划定疆界,治理土地,使田埂有的顺着南北方向,有的顺着东西方向。’如今您划分各国的土地,却说‘将田埂全部改为东西走向’,只顾有利于您的战车出入,不顾土地的自然条件,这恐怕不是先王的遗命吧?违反先王的命就是不义,这样还怎么做盟主呢?这实在是晋国的过失啊!四王统一天下的时候,树立德行,完成大家共同的心愿。五伯称霸诸侯的时候,勤勤恳恳,安抚诸侯,执行先王的遗命。现在您想联合诸侯,却一心只想满足自己没有限度的欲望。《诗经》说:‘实行平和的政策,各种福禄都会汇聚起来。’您现在实行的政策不平和,自己抛弃了各种福禄,这对诸侯又有什么害处呢?

【原文】

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1],以犒从者[2];畏君之震,师徒挠败[3]。吾子惠徼齐国之福[4],不泯其社稷,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子又不许,请收合余烬[5],背城借一[6]。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

【注释】

[1]不腆敝赋:不强大的军队。腆:丰厚。赋:军队。[2]犒:本指慰劳军队,这里是一种外交辞令,意思是与晋人作战。[3]挠败:挫折失败。[4]徼:同“邀”,求取,祈求。[5]余烬:指残余的军队。[6]背城借一:背靠着城,再打一仗。意即在城下决一死战。

【译文】

如果您不肯讲和,我国国君已在我来之前吩咐我说:‘您率领军队来到我们的国土上,我们以微薄的军力来与您作战。由于畏惧您的威严,我们的军队遭到了挫败。承蒙您为求取齐国的福佑,没有灭掉我们的国家,使我们能够保持旧日的友好关系,因此,我们国君绝不吝惜自己的宝物和土地。但您又不答应,那就请您允许我们收集残兵败将,在我国城下决战。即使我国侥幸打胜了,以后还是会听从您的命令;倘若不幸战败,那就更加不敢不听从您的命令了!’”

【评析】

齐、晋两国交战,齐国惨败,齐侯便派使臣带厚礼前去讲和,但晋国恃强凌弱,提出两点要求:以齐君的母亲作为人质,同时还要求齐国变更田地的走向。

面对晋国的盛气凌人和无理要求,使臣毫不退让,抓住了对方的薄弱环节,也提出两条:一条以“孝德”为武器,指出晋国与秦国的地位相同,齐君之母也是晋君之母,这种做法就是违背了先王以孝治天下的命令,是为不孝;另一条以《诗经》中的名句,“四王和五伯以德行治理天下”,这样的要求违背了先王的命令,是为不义。最后,使臣又向晋国示弱,说如果晋国不同意求和,齐军只有拼死一战,但不论结果如何,齐国都会尊重晋国的要求,如此又给足了晋王面子。

使臣的辩辞虽然委婉,但有理有据,最终使晋国不得不答应讲和。

楚归晋知?

《左传·成公三年》

【题解】

公元前597年,晋国和楚国发生战争,最后楚胜而晋败。楚国活捉晋国大夫知?,而晋国也生擒楚国公子穀臣。八年后,晋、楚两国互换囚徒。知?身为徒囚徒,但在楚王面前,没有半点卑躬屈膝,对楚王的无理问话予以有力的反驳。

【原文】

晋人归楚公子穀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于是荀首佐中军矣[1],故楚人许之。王送知?,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2]。执事不以衅鼓[3],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注释】

[1]中军:古代军事编制,分为左、中、右三军,一般为主帅亲率中军。[2]俘馘(guó):俘虏。馘,战争中割下敌人尸首的右耳朵,来记战功。[3]衅鼓:古代的一种祭礼,用牲畜的血来涂抹钟鼓,这里是杀掉的意思。

【译文】

晋人计划将楚国公子穀臣和连尹襄老的遗体归还给楚国,以此要求换回知?。当时荀首已经升任晋国中军副帅,所以楚人答应了晋国的要求。楚王在送知?回国的时候,问他说:“您怨恨我吗?”知?回答说:“两国交战,下臣没有才能,不能担当重任,所以做了俘虏。您的兵将没有杀掉我,并且让我回晋国去接受诛戮,这是您的恩惠啊。下臣实在没有才能,又敢怨恨谁呢?”

【原文】

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1],各惩其忿,以相宥也[2],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注释】

[1]纾:宽舒,这里是解除苦难的意思。[2]宥:原谅,宽恕。

【译文】

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你感激我吗?”知?回答说:“两国为了国家大业,希望能减轻百姓痛苦,所以彼此抑止自己的愤怒而互相原谅,双方都释放战俘,以结成友好。两国的友好,下臣不曾与谋,我又感激谁呢?”楚王说:“你回去以后,用什么报答我?”知?回答说:“下臣无所怨恨,君王也不受恩德。没有怨恨,没有恩德,我不知道该怎样报答。”

【原文】

王曰:“虽然,必告不穀。”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1],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2],而帅偏师以修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注释】

[1]累臣:被俘虏的人,这里是知?的谦称。[2]次及于事:事,军事,这里是担任军事职位。

【译文】

楚王说:“即使是这样,你也应该把您的想法告诉我。”知?回答说:“如果承蒙你的恩惠,我能够活着回到晋国,即使我们国君将我处死,我死而不朽。如果再承蒙您的恩惠,我没有被处死,而是把我赐给您的外臣荀首,荀首再向国君请命,将我处死在自己宗庙中,我也死而不朽。如果国君不杀我,而让我继承先祖的职位,继续在军中任职,率领军队以治理边疆,即使碰到君王的文武官员,我也不敢违抗我国军令。我会竭尽全力作战,绝无二心,以尽到为臣的职责,这就是我要报答您的。”楚王说:“晋国,是不能和它较量的。”于是就为知?举行了隆重的礼仪,然后送他回国。

【评析】

本文记述了知?被俘几年,因为晋、楚两国和解,交换俘虏,在回国之前和楚王的一段对话。一个是即将被释放的俘虏,另一个是一国之君,二人有问有答,尤为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