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带病活到天年
6341600000005

第5章 病人懂得“经营”,才能活到天年(2)

在不断地反问中我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活,不想死,而要想延长生命必须有个好的精神状态,不能让病魔吓死。我相信只要在精神上藐视病魔,有个好的心态,有规律地生活,药疗、食疗,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等综合调理治疗,康复是充满希望的。

治疗的过程,让我深深体会到:世界上的事,是复杂的,是多方面因素构成的,人的一生是变化莫测。我坚定信念,向疾病作斗争,面对现实,纵然是死也不怕,不给病魔吓死的机会。有了信念,我积极寻医,吃对症的药。由于我对化疗不适应,产生副作用就改为中医中药。虽然我还没有彻底治愈,但见效很快,生存了3年,并且一天比一天好。

面对疾病,我们需要保持一种战胜病痛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面对惧怕,我们还需要拥有一种内心真正的平安。

世上的平安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平安,一种则是内心的平安。前者的平安是在和平年代,有衣有食,环境安宁,生活富裕,身体安康。这种平安可能是短暂的,一旦遭遇环境突变,如大的瘟疫或是战争,其状态会被立即打破。而后者的平安,是心灵的安康。即使环境、世事多变,可内心一直存有某种信念,在任何环境中都可处之泰然。

英国泰晤士报曾经举办过一个绘画比赛,题目为“平安”,结果获选的作品并不是风和日丽、湖面平静的风景画,而是一副在狂风暴雨中,小鸟在母亲的翅膀底下安睡的画面。尽管外面环境恶劣,风雨大作,可小鸟在母亲的羽翼下依然安享平安,这种平安才是真正的平安。

人生不能没有真正的信仰,信念给予人们勇气,有力量战胜恶劣的环境,拥有内心的安康,这种平安才是最真实的。当我们拥有最真实的平安,不论世事怎样变幻、环境如何恶劣,我们都能平稳渡过一切困境。当疾病来临时,希望我们不要惧怕,内心的力量让我们坚强,赶走病魔。

第三节 切莫轻视疾病

积极治疗,避免突发危机

在我们的身边总会发生一些猝死的现象。听起来非常可怕,忽然之间,出现不适,呼吸心跳骤停,生命就这样瞬间消失。是什么导致了猝死呢?我们说,猝死并不是真的突然间没有理由的发作,是潜在危机未被消灭所导致的爆发。

具体来说,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加上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就会导致猝死的严重后果。面对疾病,我们应关注身体所发出的健康信号,积极预防,积极治疗,只有如此,才能令机体康复,避免更大的危机来侵袭。

认识猝死

46岁患者,因过量饮酒,丧失意识,心脏骤停,经抢救,无力回春;

47岁患者,高血压病史5年,突发胸前区疼痛伴有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经积极抢救仍没能挽救生命;

72岁患者,高血压、冠心病史3年,突发胸前区不适,抽搐伴有意识丧失,经积极抢救,没能恢复自主呼吸、心跳……

这些令人遗憾的不幸的发生,都是猝死。也就是那些平素似乎健康的人由于潜在性疾病或功能障碍而突然出乎意料的死亡。

发生猝死,是很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些人本身就患有基础病变、爆发疾病或是异常过敏体质等,这可以说是发生猝死的内在原因,如最常见的疾病:休克、心脏骤停、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肝功能衰竭或肾功能衰竭,脑死亡等。由于这些疾病没有被重视,没有得到及时积极的救治,会导致猝死。

另外,抽烟饮酒、暴饮暴食、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因素有时也会成为突然死亡的诱因。

防治病因,避免危险

虽然猝死很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其致病原因,从根本上进行预防,就能够做到有效避免危险的突然降临。

首先,健康生活,规避诱因。

猝死的常见诱因有烟酒过度、体力活动或疲劳过度,情绪紧张、激动等。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仍然需要大力提倡,戒烟限酒,均衡营养,劳逸结合,精神愉悦等。

这些说来都是老生常谈,可能有很多朋友很是不以为然,但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甚至习惯可以决定生死。若能长期坚持良好习惯,最终我们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健康就是直接的回馈。

其次,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能够帮助自己建立“参考值”,作为推断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依据参考。建议年轻人可一年体检一次,而中老年人最好每隔半年体检一次。当然,定期体检还需因人而异,根据检查追踪的项目而定。

再次,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冠心病紧密相关,肥胖、吸烟、体力活动少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与冠心病及心脏性猝死有很大关系。

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提出的是高脂血症。有很多并不了解高脂血症,甚至有人即使自己得了高脂血症也不以为然。却不知道,即便是轻度的血脂升高也有可能成为潜伏的健康“杀手”。

血脂异常是中国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就是说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直接原因,一旦动脉粥样斑块堵塞,后果异常严重。

而研究也表明,无论是高脂血症,还是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所以,当血脂轻度升高时,即使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也必须积极治疗,做到防患于未然。

最后,发作有先兆,及时就医。

不是所有的突发危机都毫无预兆,就像有些心脏性猝死是可以预见的。有文献报道指出,80%的患者在发生猝死前有过不同程度的预兆:其中22%的患者会有心绞痛,15%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一般来说,如果有以下预兆时,必须在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检查:发作性的胸部闷痛或是压迫感;头晕、乏力、心慌;突然出现出冷汗、胸痛、低血压、呼吸困难等。

轻视疾病,如同轻视生命

一天,一位年轻病人来到口腔科看急诊,病人向医生主诉病情为:牙龈出血。

原来最近一个月来,他的牙龈偶尔出血,可由于工作比较忙,一直都没在意。这天,是星期日,他抽空去一家医院进行洁牙治疗。当天晚上,全口牙龈出现广泛渗血不止。

医生听后,经过检查后,给他用了一系列止血方法,才勉强将血止住。由于考虑到病人牙龈是非炎症性广泛出血,因此,第二天就请了本院血液科的专家进行会诊。后经过化验检查确诊为早期急性白血病,于是让病人住进医院治疗。

当您看了这个病例,可千万不要太紧张。并不是说每一位牙龈出血的病人都是白血病,患白血病的病人毕竟也只有极少数,我们只是想通过这样一个病例真心的给出提示:不要轻视任何疾病,每一个异常都可关系到生命。

再看看这样的案例,它告诉我们小病不治,大病就来:

家住郊区的陈大妈这两天一直拉肚子,老往厕所跑。她平时身体很好,也就不当回事,觉得很可能是吃错东西了,也就没去医院看,还是照样包揽屋内屋外的家务活。

一天早上起床时,她突然偏瘫了,左手左脚一下子就不听使唤,嘴巴也歪向一边,女儿急得连忙将母亲送到了医院急诊室。到医院一检查,医生告诉她这是中风后的偏瘫。

医生告诉大妈和她的家人: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尽管看上去身体健康,其实都有脑血管硬化,有的还有动脉硬化斑块,血液循环没有那么畅通。而剧烈腹泻和大量出汗,都会导致血容量迅速减少,血液变得黏稠,流动缓慢,而在脑部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从而造成血流中断,就会出现偏瘫、口齿不清等中风症状。因此,中老年人可不要轻视呕吐、腹泻、高烧、出汗这些小恙小疾。

生活中,我们时常都会遇到这样一些小病:如牙痛、嗓子痛、感冒、腹泻等,可因为工作忙碌,很多人对这些小病不以为意。这样往往忽视了初期的治疗。可是您知道吗?若是小病不除,就有可能引发大的病患,甚至危及生命。这绝不是吓唬您,到时生了大病,后悔就晚了。

牙周炎患者更易中风

牙周炎就是牙周膜、牙骨质、牙槽骨等部位产生的炎症。它是症状不明显,且病程长的疾病,正因如此,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本没拿它当回事,殊不知它的危害却是全身的,不单只侵犯口腔。

牙周细菌入侵人体血液系统后,会遭到血液免疫细胞的反击,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胶状物质,它附着在血管壁上,日复一日将阻塞血管,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促使血管淤阻和心脏功能发生异常。而这种物质若是随血液流进大脑,就会阻碍血流,引发中风。

因此,平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因牙周炎引起的口腔疾病。一方面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做到定期检查牙齿,通过洗牙去除牙石,以保持牙齿清洁。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牙周炎的重视,一旦发现有牙龈出血等早期症状后,就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不可忽视小问题,更不要因担心大问题出现而拒绝面对小问题。

感冒容易诱发慢性疾病

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感冒容易诱发一些慢性疾病,比如:肺心病、肺气肿、慢性气管炎、鼻咽炎等,而严重的还会引发病毒性心肌炎。

而且,对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史的患者来说,在得了感冒后更容易诱发以前的慢性病且加重病情。而反复感冒的人还会导致支气管扩张。所以,以“小小”感冒为诱因,进而患上慢性疾病,会给健康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

所以,感冒在初期我们要用药物控制,避免病情再扩展。一般建议,用中药治疗感冒,但不是所有中药都可以随便吃。需在服用前仔细看清成分,了解药效后才可服用,或是根据医生的指导来用药。

扁桃体反复发炎,损害心肌

提起扁桃体炎,很多人都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发炎的时候吃点药、打几次针,过几天也就没事了,可事实上扁桃体炎若不及时治疗也会引发大患。

扁桃体腺窝中有溶血性链球菌,当扁桃体反复发炎时会损伤心肌、心脏瓣膜、关节以及肾小球等,会引发肾衰竭、肾炎、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等,而这些疾病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要想根治也是很困难的。

因此,扁桃体发炎一年超3次应做手术。有一些患者因为种种原因拒绝手术,或是拖延到一定时间才愿意做。这些都是不利于健康的。

另外,小儿扁桃体炎在没有其他并发症的前提下,一般建议5岁以后再做手术,可是若已引起如呼吸困难、腺样体肥大、睡眠打呼噜、大脑缺氧、鸡胸、听力下降等问题,那么即便是5岁以下也应及时切除,以免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发育。

腹泻可引发脑梗死、中风

腹泻不可小看,这在开篇案例中已有所介绍。腹泻在许多方面都会对脑供血产生不利影响,而一切可引起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的有害因素都会诱发脑梗死。

所以,平时我们应注意个人饮食卫生,防止腹泻;而且,发病后不可大意,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第一时间接受抗感染、补液、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等系统治疗,以更快地止住腹泻、补足循环血量,以及消除酸中毒。

而对于已出现早期脑心缺血症状者,治疗中还需及时活血化淤、改善脑心功能,才能够抑制由腹泻引起的连锁器官损害,防止脑梗死的突发。

总之,对于疾病,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它关乎健康与生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将一切伤害扼杀在萌芽之中。

第四节 防微杜渐,小洞即补

疾病无大小,微恙也伤身

前面我们说到偶尔生生小病,身体更强壮,因为偶尔生生小病,可以使我们的免疫防御系统始终处在监视状态,一旦疾病入侵,身体就会及时做出反应。但这并不是说,生了小病,就可以不重视,任其发展,否则就会后患无穷。

前天晚上和一个好友吃饭,好友看起来比半年前憔悴了许多,一问才知道她不久前做了一个手术,刚刚康复出院,而起因居然是腿上被烫了3个泡。

前段时间,好友一直很忙,常常没日没夜的加班赶稿子。一天晚上,她起床上厕所,由于睡得晕晕沉沉地,一不小心把放在墙角的热水瓶打碎了,热水溅到了她的腿上,立即起了3个泡。起初并没觉得有多么严重,依然没日没夜的工作。

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伤口久久不能愈合。无奈之下,只好去了医院,医生埋怨她为什么烫伤这么久才来医院,伤口太深了,医生叮嘱她尽量少动,回家好好休息。可在家休息了几天,就因为工作忙,出差去了外地。

半个月后,医生通知她必须接受手术治疗,需要植皮。就这样,拖来拖去,把原本可以用药就能治愈的伤口拖到不得不上手术台。如今,伤口虽然愈合了,但腿上却留下了一道永恒的疤痕,爱美的好友从此与漂亮裙子说再见。而这一切都源于好友的疏忽。

大家对讳疾忌医的故事都比较了解,说的是蔡桓公因为小病不医最终导致一命呜呼,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像蔡桓公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更不能有小病就抗,大病才治的思想。

就拿便秘来说吧,临床上,老年人便秘是一种常见症状,如果得了便秘,能做到早治疗也并不可怕,也不会导致发生严重后果,但由于有很多老年人及家属认为便秘是小毛病,而不引起注意,以致酿成意外发生。

前不久,住在楼下的叶大爷就因为便秘引发了脑溢血,险些丧命。叶大爷原本患有高血压,最近又得了便秘,如厕时,因用力过大,突然觉得头晕目眩,一下栽倒在厕所里,家人立即把他送到医院,被诊断为脑溢血。

还有感冒,别看这小小的感冒,它的威力也不小,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感冒可以诱发或加重病情,导致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对糖尿病患者,感冒可使原有的病情加重,影响血糖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