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人的心
6514400000009

第9章 闻一多的《一句话》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诗的题目是《一句话》,这句话就是“咱们的中国”。

中国是咱们的,是你的、我的、他的,是全中国的老百姓的,属于中国所有的人民。现在看来,这是最简单不过的真理,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前,谁要是说了出来,谁就会遭到杀身之祸。历来的反动统治者最害怕的就是这一句话。要是人民有朝一日觉醒,都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那还得了?他们就会被人民从宝座上掀下来,被烈火、被这句话点着的人民革命的烈火烧为灰烬。虽然五千年来这句话还没有被说破,但是这一天总要到来。火山默不作声,你猜得透它将在什么时候喷发?说不定突然着了魔似的,突然像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咱们的中国!”这是全国人民的呼声,像火山孕育岩浆一样,已经到了不得不喷发的时刻,因而这儿用了一个“爆”。用“呼唤”,用“叫喊”,都不够味儿,不足以表现这样迅猛的突变。

念完了第一节,咱们来研究一下,诗人到底在跟谁说话?诗人一开头就明白交代,这句话“说出就是祸”。这等于说:“我把这句话跟你说了,你可要防着点儿,不要到处乱说,惹出祸来。”他这样谆谆告诫,可见这话不是跟敌人说的,不是跟反动统治者说的。再说“咱们”这个词儿,在我国北方的口语中意思跟“我们”不同,“我们”跟“你”和“你们”相对,不包括听话的一方在内;“咱们”却包括听话的一方,包括“你”或者“你们”在内。而这首诗,诗人用的是地道的北方话。所以没有问题,这个“你”是咱们人民中间的一员,也可以看作某一群人的代表。他们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不相信会有这么一天——“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中国人民觉醒了,“爆一声:/‘咱们的中国!’”他们虽然缺乏信心,但毕竟是咱们自己的人哪!咱们只能用说服的手段来使他们改变这种成见。

可是说服他们并不是容易的事。所以第二节开头,诗人说:“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五千年来,火山一直缄默着,说不定早已熄灭,早已死去,你能保证它还会有喷发的一天?尽管你说的是科学的预见,他们可一定要见到了事实才肯承认。对这样死心眼儿的人,你能用什么话来说服他们呢?因而诗人只好对他们说:“好吧,你真个不相信铁树开花,也只能由着你。可是有一句话你得听着,你得记住,等到那么一天,火山再也忍不住缄默,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你不要害怕得发抖,不要吃惊得吐舌头,更用不着顿脚后悔,你得赶快跟上时代的步伐,和人民大众一起,爆一声‘咱们的中国!’”(铁树又叫苏铁,原来生长在印度尼西亚,移种到我国作为一种观赏植物。我国的气候比印度尼西亚冷一些,铁树移到我国很难开花,所以一向把“铁树开花”比作不可能发生的事,其实只要栽培得当,铁树在我国也能开花。)

这首诗发表后大约二十年,诗人应了他自己的话,为了争取民主,被国民党反动派暗杀了。他的牺牲唤醒了更多的人民,其中有一部分就是那些曾经不相信铁树开花的人。于是在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成了不可遏止的力量,跟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相配合,终于推翻了中国的最后一代反动统治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总代表——蒋家王朝。

这首诗的上下两节形式相同,基本上不押韵。初念的时候有点儿拗嘴,可是念上几遍,要用普通话念,咱们就会觉得声调很有节奏,既紧凑又有韵味。可见诗人在这方面也是下了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