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这山这水这人
6540000000033

第33章 志在家乡绿满山

在彭阳县白阳镇姚河村的赵洼、杜家沟梁一带的山坡上,一片片树林遮住了昔日的光山秃岭。谁也说不清林业专干杨凤鹏为此洒下了多少汗水。

今年刚满30岁的杨凤鹏,干林业工作已有7个年头了。记得7年前他刚当上林业专干那阵子,姚河行政村所属的7个生产队,除农民居住的房前屋后有点树木外,山头沟岔一片荒凉。当时他想,姚河村就在县城跟前,是县城的门面,如果把周围的山头绿化了,不仅是对县城建设的一大贡献,而且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绿色财富。有了设想,他便着手选点规划。但由于劳力少,在短期内难以实现规划,他便请求镇党委、政府同县上取得联系,发动县上的干部职工和学校学生一起上阵。为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确保造林质量,每年春秋两季造林工作一开始,杨凤鹏就背上干粮袋、水壶奔波在造林工地,边和大家一起栽树,边进行技术指导。由于他工作认真,造林成活率在95%以上,即使在遭受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全镇的造林成活率仍达80%左右。经过几年努力,全镇五个造林点已绿化2500亩,占荒山总面积的40%。

造林难,管护更难。杨凤鹏经常深入造林点巡回检查,及时处理放牧毁林事件。有一次,杨凤鹏发现一群羊在林区啃树,却不见牧羊人,他跑了几个山头才找到牧羊人,在宣讲政策以后,按规定进行了罚款处理。他还同姚河村主任一道,逐队制定护林措施。一个叫张学孔的农民在荒山洼栽了近30亩树,杨凤鹏听到消息后很高兴,马上给张学孔送去了300元的苗木兑现款,鼓励他多栽树、栽好树。

姚河村有几个果园,但责任制时分给了农户,不但没有发挥效益,而且逐年老化、枯死。杨凤鹏在镇领导的支持下,通过做工作将每家承包的果树收回来,然后承包给专人经营,同时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帮助修枝,更新老树,防治病虫害。小河口一个8亩大的果园,在他的指导下,头一年就收入6000多元。在他的鼓动下,今年刘沟、赵洼两个生产队新建果园450多亩。

原载1993年7月10日《宁夏日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