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察尔河畔
6617100000025

第25章 出手相助

过了一段日子,官差又来了。这次他们没有四处搜查,而是直接冲方丈走了过来。英姐几人已经按方丈所说躲藏了起来。

院子里没有小尼姑在扫地了,只有方丈一个人,手里握着一根扫帚,腰杆笔直地站在院子当中。官差穿过大殿走了过来,身上换了崭新的黑色的官服,腰间依然是锋利的佩剑,只是脸上与手上的伤疤还清晰可见。方丈见他走了过来,单手施了一礼。

“真没想到你还活着,”官差走起路来依然气宇轩昂,“哼,口口声声佛门清静之地,怎么会有那么多草原人?”

“佛祖只问信与不信,不问来处。”方丈不卑不亢地说。

官差咧嘴笑了:“可是我们偏要看看她们的祖籍在哪!行了,跟我走吧,这些话到公堂之上再说吧!”又转身冲身后的官兵命令道:“把这些屋子都给我封了!”然后便押着方丈离开了。

等英姐她们出来,只能看到倒在了地上的扫帚,院子里再没有其他人了。

这座深山老林中无名的尼姑庵几乎已经人去楼空,死的死,被抓的被抓,只留下了英姐这几个人。但贾生对这一切一无所知,不多久,他又来了。

听到尼姑庵外面有嗒嗒的马蹄声,英姐从大门走了出来,看着眼前渐趋渐近的马车,英姐不知道自己心中这是一种什么滋味。

马车停了下来,贾生从马车中走下来,看到了英姐。

“英姐,你站在门口干什么?”贾生走过来问,“方丈呢?”

英姐便把最近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贾生,贾生忙跟随英姐进了尼姑庵中。看到仅存的几个姑娘,贾生感到十分心痛,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不断从中原各地拉拢无亲无故的女子送来这里习武,都是为自己的计划做准备,如今却只剩下了不足十人之数,受到很大打击,又听说方丈被抓,顿时感到胸闷气短。但他还是坚持着说:“我去为死去的朋友上一炷香。”

英姐将贾生领到山坡上,眼前只有一座小土包,前面立着一块木板,上面用娟秀的字体写着“庵中侠义姐妹之墓”。贾生在前面的土地上别上几只香,用不熟练的动作行了一个佛门之礼。他同她们只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但斯人已逝,只愿她们能魂归佛祖座下,得偿所愿才好。

突如其来的灾祸让贾生措手不及,只好在庵中留宿几日再做打算。

接下来的几天,天空都阴沉沉的,后来终于下了雨,浇熄了这许多天的燥热。虽然方丈不在了,英姐依然每日到大殿中诵经跪拜。门外雨声潺潺,门内却是另一番天地,神圣的诵经声不绝于耳,众多的蜡烛贡献着光与热,唯有空气中的潮湿感越过了门槛联通了门内和门外两个世界。

诵经声将将停住,贾生走了进来。

“方丈和被抓去的朋友们,我会想办法,你不用那么担心。”贾生摘下斗笠,放在门框边上,地上便有了一滩水渍。

英姐站起身来行了佛礼,轻声回答:“多谢。”

天气本就沉闷,英姐简短的回答让贾生喘不过气来,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这件事谁也没有想到,虽然你们刚刚经历这种事,我应该让你们缓一缓,但是眼下的事情也不能再拖下去了,我需要你现在做一个选择。”

英姐只是看了过来,没有说话。贾生发觉英姐的确改变了许多,他对自己原本的判断也不呢么自信了:“贾灿有危险,我希望你能去帮他。”

英姐听到这个眼睛顿时瞪大了许多,张嘴正要同意,却又闭上了嘴,她想起方丈那天跟他讲过的雨水与溪水的选择。“你既然选择了雨水……”方丈的声音又在她的耳边响起。她扭头看向门外紧锣密鼓般下着的秋雨。

贾生见她闭上了嘴巴,心里有些慌了起来,他第一次觉得心里如此的不确定,原本他认为英姐会毫不犹豫地答应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但是现在看起来她已经同原来大不一样了。他开始怀疑将她们送到寺院中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天空中阴云密布,整个世界的颜色都因此变得更深了一些。雨滴密密麻麻打在地板上,声音像是乱了节奏的乐曲。雨水在房顶的瓦片中积聚了起来,受到重力的影响,在瓦片中形成了一个微型的河流。积水顺着瓦片流淌下来,到了房檐上,扭结成一根水线掉了下来,一头挂在房檐上,一头拂在地上,又化成了水洼。

英姐透过门框这个方格看着外面这个世界,心里反复思索着方丈的话,眼前又不断浮现出贾灿同她商讨计划时、挨打时、忍着疼痛抱怨时的样子。她突然想通了,“眼前的雨水不也连在了一起吗?”她扭过头来看着贾生,眼神又恢复了往日的凛冽:“我们这就走!”说着她就把僧帽摘了下来。

“我就知道你会答应!”贾生高兴地拍了一下她的肩膀,拿起门边上的斗笠出去准备马车去了。

英姐同余下的几人换下僧装上了马车,一路朝康靖镇走去。沿途拐过许多寺院,每一个门前都停有马车,庙中都有贾生拉拢来的无亲无故之人。同行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他们的情况大都与你相似,”贾生对英姐解释说,“只是没想到你们那边出了这种事,不然我们的人会更多。”

英姐看着窗外越来越多的马车,心里有种莫名的激动,她喜欢这种感觉,她觉得自己身后有了许多的人。

为了隐蔽,车队很快四散开来,隐藏进了无边的黑暗里,贾生惬意地靠着马车的后背上,闭上了眼睛。

整个世界又陷入了静默,似乎在小心翼翼地等待着什么事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