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担架上的交流”,毛泽东把张闻天、王稼祥从“左”倾路线中分化出来,又以“只讨论失败”的策略取得了大多数与会者的支持,促使会议解决了当时红军广大指战员最关心、最迫切的军事和组织问题,从而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会后,毛泽东成为党内实际的军事最高领导人,中国革命揭开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新篇章。
一、“崽卖爷田心不疼”
(一)毛泽东失掉了军权
指挥红军粉碎“三次围剿”
毛泽东是一个军事奇才,他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指挥中央红军连续粉碎了蒋军的三次“围剿”,使赣南、闽西两个根据地连成一片,中央根据地有了很大发展。在中央苏区,在毛泽东的领导指挥下,一支上井冈山时只有3600人的红军,发展到10多万人马;在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中,红军总共打败敌军60多万,歼敌7万多人,创造了人民军队作战的战略战术原则。
蒋介石把赣南定为“剿匪重点”。1930年12月,蒋介石也从南京飞到南昌市,部署第一次围剿朱毛红军的行动。
蒋介石的下榻处是位于南昌市中心洗马池地区的江西大旅社,蒋介石到来前,江西省主席又对宾馆进行了装修,从武汉行营赶来的何成浚在宾馆周围布下了严密的警戒。由于在蒋冯阎大战中大获全胜,蒋介石的心情很好,一到江西大旅社,就着实夸奖了何成浚几句:“这次我能打垮阎锡山、冯玉祥,和你在南线的出色工作是离不开的。可以说你老兄在南线指挥若定,谈笑退三军呵!”何成浚谨慎地说:“都是委座指导有方,我只不过是执行了委座的指示。”蒋介石笑着说:“成浚兄就不要过谦了,这次围剿朱毛红军,你还要多出些力啊!”
蒋介石在旅社里四处看看,蛮有兴趣地问鲁涤平:“听说当年八一南昌暴动时,这里就是周恩来的指挥所?”鲁涤平恭敬地回答说:“是的。当年周恩来的办公室就是委座下榻的那间房子。”蒋介石点点头说:“好,好。周恩来这个人我是了解的。当年黄埔军东征打陈炯明,他是立了大功的,很有才干。清党时,我劝他选择国民党的党籍,可是他不干,到南昌组织暴动,到底叫他闹了个局面出来。毛泽东在赣南的部队主力和主要骨干,还都是周恩来从南昌拉走的那个25师的人。你知道他,还有蒋先云、陈赓这些学生为什么放着高官不做,偏要走这条危险而艰苦的路吗?”鲁涤平答不上来,蒋介石挥挥手说:“就是他们有信仰,愿意为信仰而死。他们有几万军队这并不可怕,我有几百万军队打他们。可怕的是他们的这种甘愿为信仰肝脑涂地的献身精神,这一点,值得我党所有同志学习啊!”
第二天,蒋介石在江西大旅社召开军事会议,围剿军的师长公秉藩、张辉瓒、谭道源等人出席了会议。蒋介石训示道:“以前会剿朱毛红军,各省拥军自保,只要能把匪军逐出本省了事,致使毛泽东可以从容寻找薄弱地区打击之。国府有鉴于此,决定成立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由江西省主席兼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行营主任。统一调集12个师,围剿朱毛匪部,务要荡平共匪,根本解决。据情报,朱毛匪部共有兵3万余人,徒手者甚众,我围剿军10万人,装备精良,人数、装备占绝对优势。诸位要发扬总理提倡的革命精神,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猛进猛打,一鼓奏捷。”
部署完毕,蒋介石飞回南京去了。10万围剿军在鲁涤平的指挥下,大举向赣南杀来,张辉瓒师长率主力十八师一马当先,逼近红一方面军驻地东固。
如何粉碎敌人的围剿,在红一方面军作战会议上,将领们议论纷纷,有主张北上迎敌的,有主张打九江南昌吸引走敌军的。毛泽东摆摆手说:“不行不行,你们说的这些办法都不行。北上迎敌,那是硬拼,是叫花子和龙王比宝,长沙城下的血的教训还不深刻吗?打九江、南昌也不现实,我军打不下九江、南昌,敌人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也吸引不走他们。再说,我们一走,根据地丢了,结果是扁担未扎,两头打塌。”
毛泽东继续说:“让敌人进来。放进来打。”有人一听放敌人进入根据地马上就叫起来了:“不行,这是右倾,逃跑!我们怎能让敌人进入我们神圣的根据地。”毛泽东说:“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比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气势汹汹,使出全副本领,结果让对手看出破绽,一拳击倒。”讲到这里,毛泽东语气和缓地说:“你们看《水浒传》上的梁山好汉林冲发配沧州时,途经柴进庄上,洪教头要和他比对,抡着棒子连唤来来来,气势汹汹,恨不得一棒打倒林冲。聪明的林冲退让三步,乘洪教头步子混乱时,手起一棒打倒了他。我们对敌人也采取这个办法。把敌人放进来打。强敌犯境,我们必须退让一步,退让中寻找敌之弱点,选择有利时机,有利地形,集中兵力,连续吃掉他几股,就可以打败围剿。这就是《孙子兵法》上所说的避其锐气、击其惰性的战略。”
毛泽东的一番道理说服了大家。再则,敌进甚疾,也没有时间让大家可以从容讨论。毛泽东立即命令召开誓师大会。他让秘书们铺好纸,自己挥毫泼墨,写了一副大会主席台的对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券;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誓师大会刚开完,军报传来,张辉瓒率十八师已经出动。毛泽东看看地图,判定张辉瓒要从东固出发西攻龙冈。占领了龙冈,张辉瓒可与已在东固的新编第五师师长公秉藩联手南进,互为犄角。从东固到龙冈只有60多里路,红一方面军这时驻在东固附近,必须要赶在张辉瓒的前面,在龙冈布下埋伏。军情紧急,不及细说,毛泽东下令部队立即向西面的龙冈前进。红四军军长林彪、政委罗荣桓得令后,立即在路旁竖了一块大门板,用粉笔写了几句动员词:“军长、政委示:上固无敌,敌在龙冈,望全军将士奋起精神消灭之。林彪、罗荣桓。”战士们看见军长、政委的命令,加快步伐,小跑着赶往龙冈。
1930年12月29日,红一军团经紧急行军赶到龙冈,进入了伏击阵地。龙冈位于江西永丰县,是一个小镇,周围高山环绕,中间是一条狭窄的山谷,大路就从谷底通过。黄公略率红三军将领蔡会文、周子昆、陈伯钧、李涛、朱良才、李聚奎等和全军将士埋伏在正面。林彪、罗荣桓率红四军将领陈奇涵、赵尔陆、罗瑞卿、杨成武、萧克、刘亚楼等和全军将士埋伏在西侧。罗炳辉、谭震林率红十二军将领谭政、杨立三、杨至诚、寻淮州、张宗逊、邓华等和全军将士埋伏在左翼。毛泽东在苦竹岭设下指挥所,和朱德一起指挥战斗。
张辉瓒乃湘人,杀人如麻,有“屠夫”之称。他率十八师全体人马近万人浩浩荡荡地从东固向龙冈行进。张辉瓒素好排场,坐着大轿,前后是他的装备精良的警卫连。全连士兵都是左挎盒子炮,枪柄上的吊金红丝穗挂在脖子上;背上一把雪亮的马刀,刀柄上的国民党小党旗迎风飘舞。
张辉瓒起身行伍,又毕业于清军讲武堂,后来又留学日本和德国的军事学校,既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又有较高的理论修养。龙冈地形不好,他是一清二楚。但是一则据鲁涤平介绍,红军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堪一击;二则张辉瓒求战心切,所以不顾龙冈地形险恶,大举进兵。
从东固到龙冈,几十里的路上毫无敌踪,张辉瓒又喜又急。喜的是红军果然不堪一击,听见十八师到来,早已远逃,足见十八师之威名赫赫。急的是什么时候才能抓住红军。张辉瓒急令部队加速前进。
12月30日,毛泽东在苦竹岭指挥所里接到报告,得知张辉瓒迅猛逼近龙冈,忙命部队做好战斗准备。下午3时,敌进龙冈,山间忽然升起浓雾,毛泽东大喜,真是天助我也,浓雾将使敌军无法判定目标。张辉瓒见浓雾升起,暗叫不好,正想退兵,周围山头上一声大喊,子弹如雨点般射来。一阵弹雨飞过,数万红军从山头上冲杀下来。张辉瓒大惊,原来红军并不是乌合之众,他们早就在这里布下了伏兵等着自己,他不由得骂鲁涤平情报不准,骗了自己。他想着调整部署,据守顽抗,但浓雾中根本无法调动部队,眼睁睁看着红军将十八师分截为数段。经从上午8时至下午4时,全歼敌人9000人。十八师全军覆灭。张辉瓒企图化装逃跑,被红军战士识破活捉,押往毛泽东指挥所。
张辉瓒是长沙人,大革命时期与毛泽东有过交往,那时毛泽东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是张辉瓒的上级。他比毛泽东长7岁,一见面就鞠躬,“润之先生”叫个不停,毛泽东哈哈大笑:你一再说过,要剃朱、毛的头,想不到,今日被我们剃了头!张连说:“惭愧!惭愧!有罪,有罪!”
“都是鲁涤平骗了我,说你们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润之兄,念在过去的情分上,你就饶我一命吧。”毛泽东严肃地说:“按说,你杀了我们那么多人,今天杀你一千遍也不为过。不过,我们是优待俘虏的,我不但不杀你,还要请你给我们红军学校的学员上课呢。毕竟,你喝过洋墨水啊!”张辉瓒一听不杀他,一下跪倒在地:“润之兄不杀之恩,小弟定当结环以报。”毛泽东让他起来,命令战士们押往后方。
但是张辉瓒民愤太大,押往东固后,被当地政府公审处决。然后他的首级被装进笼子,绑在木筏上,扔进了赣江。国民党七十七师发现后捞起送往南昌,后被何键砍几段樟树,葬于长沙岳麓山。张的家属曾不惜任何代价到上海找中共救他,蒋提出要释放大批政治犯,给现洋20万。朱德对此很后悔,说倒不是因为那笔钱,而是因为蒋进行报复,杀害了我们许多在狱中的同志。
毛泽东率红一军团追击,1931年1月3日在东韶追上谭道源之第五十师,歼其一旅。五天连打两仗,歼敌一个半师,余敌惊惶退出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结束。
1931年2月,蒋介石派军政部部长何应钦赴南昌百花洲,代理总司令职权指挥南昌、武汉两行营,并将“围剿”红军不力的首任行营主任鲁涤平撤职。
41岁的何应钦,虽然出生于贵州义兴,但祖籍江西。他跟蒋介石有着颇深的交情。1908年,18岁的何应钦赴日本留学,在振武学堂结识比他大3岁、来自浙江奉化的蒋介石。同窗之谊,使蒋何之间变得亲密。
何应钦回国后,在黔军中任团长、旅长以至成为黔军总参谋长。由于黔军总司令王文华突然遭刺,他失去靠山,离黔出亡,到广州任孙中山元帅府参谋。当蒋介石出任黄埔军校校长,他任战术少将总教官兼黄埔军校教育长,从此蒋何携手。1929年,当蒋介石出任海陆空军总司令,何应钦出任海陆空军司令部总参谋长。翌年,又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
蒋介石反省上次“围剿”之败,败在“长驱直入”,入了毛泽东布下的“口袋”。这一回,他把战略方针改成:“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紧缩包围。”
何应钦调集了20个师又3个旅,兵力20万,比第一次“围剿”增加了一倍,亦即毛泽东的词中所谓“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这时红军的总兵力为3万余人,只及国民党军队的六分之一。为此,蒋介石以为消灭红军将不费吹灰之力,他发表演说,紧握拳头,大声宣称:“三个月内消灭共军!”
六届三中全会后的党中央派项英到中央根据地,于1月15日正式成立苏区中央局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项英任中央局书记和军委主席,朱德任军委副主席和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毛泽东任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和红一方面军政治委员。4月,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的党中央派出代表团,到达中央苏区并参加中央局的领导工作。这种情况,就在中央苏区领导层产生了分歧,使第一次反“围剿”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受到干扰。
面对六倍于己的敌军,3月中旬至4月中旬,在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上,项英提出转移,主张“跑”,把红军开到四川去。他引述斯大林的话作为依据:“四川是最理想的根据地。”也有许多人主张“分兵退敌”,以为红军分散游击,可以分散敌军的目标。
毛泽东力排众议,提出“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先打弱敌,并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他指出这20万“全部是蒋之非嫡系部队”,主张“拣弱的打”。
经过前后一个半月、四次会议的反复讨论,毛泽东的意见终于得到了中共中央新派来的“三人团”的认可。
何应钦指挥着20万大军,“齐头并进,稳扎稳打”,西起赣江,东至福建建宁,联营七百里,徐徐朝南推进。到了4月下旬,已推进至富田、广昌、建宁一线。直至此时,何应钦仍不知红军主力何在。
毛泽东不但是一位军事奇才,更是一位“无师自通”的将才。他约了彭德怀,在东固一带的群山之中钻来钻去,一边摘吃山上的刺梅,一边察看地形,看中了这块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