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花牌楼
6669400000003

第3章 走婆

潘姨太在唐氏屋里说会儿话,听姚老太太喊阿三时,照例骂几声姚老太太。骂过了,顺着刚才的气,继续道,打牌人都凑不齐,这花牌楼,穷巷子,鬼地方!

潘太太会打麻将?唐氏问道,嘴角露出惊叹的样子,也不管怀里的儿子,正把鼻涕往她身上蹭。

不就是打麻将么。

其实,唐氏问完就后悔了,又听对方口气颇为不屑,怕潘姨太不快活,忙补充道,也是,有钱人家的太太小姐都会玩牌的。

潘姨太很受用她后补这一句,大嘴一撇,说,赶闲下来,我教你,我正好带一副骨牌来。

唐氏赶紧讨好道,那敢情好。

唐氏三十岁的样子,和潘姨太年龄相仿,却比潘姨太要矮一个头儿,火刀脸,菜叶一样枯黄。十三四年前,逃荒要饭到花牌楼,被阿泰留下做了媳妇。这刘阿泰也不争气,是个烟鬼,以前还倒卖一些假古董,这几年每天上午在高塌上吞云吐雾,下午泡泡茶馆,一家人靠举债生活。这么一个穷困潦倒的唐氏,不知为什么,潘姨太和她颇能说得来,常常一说就是小半天,东一句西一句。偶尔的,潘姨太会给唐氏吹吹她当年在北京的风光日子,听戏,唱曲,打牌,下馆子,好清闲哟。但多半时候,都是两人合起伙来,骂姚老太太,又如出一辙地,喜欢姚老太太的干女儿。

就在潘姨太和唐氏说话时,隐约从巷口传来小锣声,仿佛是走几步,当一声,走几步,当一声,节奏缓慢。唐氏听到第二声时,脸色大变,对潘姨太说,讨债鬼来了!

潘姨太看唐氏抱着儿子,钻进里屋,便到巷子里看讨债鬼。

潘姨太看到,这敲小锣的,其实就是一个卖花婆,臂上挽着一个柳篮,柳篮里是花花绿绿的花线、花样、鞋样,还有金银首饰。卖花婆又叫“卖婆”或“走婆”,这种职业其实就是三姑六婆的一种,大户人家是不让进门的,就是普通的讲究人家,也是拒之门外,生意大都在街巷子里做成的。

潘姨太看到,姚老太太迎上去,抚着卖花婆的花线篮,小声说,妹啊,怎么才来啊,刚刚刷了锅。

飘味斋吃过两屉包子了,卖花婆说,不稀罕你家两碗白粥。

妹啊,吃过就算了,还要数落我,要不,我给你炒两个小菜?

真吃了,不饿。

原来她们认识。潘姨太心想,一只苍蝇一坨屎,都臭!

潘姨太一扭腰,回自家院子了。

姚老太太确实认识这个卖花婆,传说还是结拜姐妹。两人就站着,在街上说话,说些什么,没有人听得清。

三姑娘也跑出来了,她站在走婆身边,几次想伸伸头,看看走婆篮子里的花样。

阿三,回屋去。

听了姚老太太的话,三姑娘没有回屋,而是去了潘姨太家。

姚老太太和走婆又嘀咕一会儿,就双双把手伸进对方衣袖里,互相摸着,又是点头又是摇头。其实,这两人是在谈生意。走婆姓姜,外号姜大麻子,名义上是卖花婆,也做“贳花”的勾当。“贳花”是一种变相的高利贷,却比一般放高利贷的更为凶恶。说白了,就是把珠花首饰租赁给别人,按日收钱。租赁的人如果拿去典当,结果须得付给当铺、贳主与经手人三方面的利钱,而且期限很短,催促很凶,所以不是通常妇女所能经手办理的,必须心狠手辣的恶妇方能吃得开。姜大麻子就是个很有手段的贳花。姚老太太有时也会请她帮忙做些这方面的生意。

你那副金镯子,城南那家赎回来了。姜大麻子掀起花篮上的花布让姚老太太看。

姚老太太伸一下头,也不知看没看到,就点头说了一串的好。

姜大麻子从裤腰里解下钱袋,摸出一串钱来,说,姐,拿好。

当。姜大麻子敲一下锣,跟姚老太一笑,开步走了。走到唐氏家门口,喊道,唐氏,收钱来了。

没有回应声。

唐氏,上回我可催过钱了,今天都过两月了,几时拿钱来啊?不说话?你推死啊!姜大麻子的声音渐渐大了,我知道你在家,推死顶不了债,到时候可别怪我心毒手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