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知道,有教养的孩子应该同情别人,帮助别人,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孩子才会受到尊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大脑是累不坏的
谈到锻炼孩子的记忆能力,有的家长难免担心这是否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影响孩子大脑的正常发育。这种担心其实是多余的。早在本世纪初,多尔兰德就证实了天才人物比一般人长寿。他通过对100名16世纪以来欧美的杰出人物的研究发现,他们的平均寿命为66.7岁,而当时的成年人(不把20岁以下死亡的人计算在内)的平均寿命为51岁。看来神童短命纯属无稽之谈。
而大脑也像其他人体器官一样遵循“用进废退”的规律。根据控脑科学的研究,人脑约由10亿个高度发达的神经细胞组成,可储存的信息量是电子计算机的100万倍,而目前大脑的功能只开发了1/10。由此可见,人的智力潜能是无穷的。
纵观古今中外众多的神童,他们的成功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有一个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这里所谓的环境就包括了他们家长对他们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教育感悟】
大脑也像其他人体器官一样遵循“用进废退”的规律,神童短命纯属无稽之谈。
对于孩子来说,过多的财富是个大包袱
你可以让儿子继承万贯家财,但是你真正给了他什么呢?你不能把自己的意志、阅历、力量传给他;你不能把取得成就时的兴奋、成长的快乐和获取知识的骄傲传给他;也不可能把经过苦心训练才得来的严谨作风、思维方法、诚实守信、决断能力、优雅风度传给他……
那些隐含在财富之中的技巧、洞察力和深思熟虑,他是感受不到的。为了挣得巨额财富,保住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你培养出了坚强的毅力和苦干的精神,这都是从实际生活中逐步锻炼和塑造出来的。对于你来说,财富就是阅历、快乐、成长、纪律和意志。而对于你的继承人来说,财富则意味着诱惑,可能会让他更焦虑、更卑微。财富可以帮助你取得更大的成功,但对于他来说,则是个大包袱。
是的,如果你为孩子做了所有的事,单单忘了教诲他养成勤奋工作的习惯,对他则是最为不幸的事,他会沦为生活的弱者。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悲剧:一位富商把自己的孩子安置在自己开设或自己担任股东的企业里,尽管他的孩子毫无本领,可职位却高人一等。在这孩子手下做事的员工,都比他努力,经验也比他丰富得多。没有人对他心悦诚服,这使他陷入尴尬的境地,羞愧难当。
一个人只有靠自己奋斗、竭尽自己的心智、克服无数的艰辛谋到职位,才算得上真正的光荣,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教育感悟】
如果你为孩子做了所有的事,单单忘了教诲他养成勤奋工作的习惯,对他则是最为不幸的事。
只要你同意,孩子会一直依靠你
孩子在小时候父母包办过多,吃饭、穿衣及日常起居没有较早地自理而让别人侍候,总是绕着妈妈的围裙转,不敢离开几步,于是直接形成了依赖心理,形成了惰性。
此外,父母所给予的凭借过多,不用努力奋斗也能生活下去,这更是形成依赖心理、不能独立、不能健全发展个性的重要原因。
所以,如果父母给予的凭借过多,你并不是爱他们,而是害了他们。你使他们不能健全发展和成熟——人生的损失还有什么比这更惨重的呢?
一家大公司的老板曾说,他准备让自己的儿子先到另一家企业里工作,让他在那里锻炼锻炼,吃吃苦头。他不想让儿子一开始就和自己在一起,因为他担心儿子会总是依赖他,指望他的帮助。
在父母的溺爱和庇护下的孩子很少会有出息。只有自立精神能给人以力量与自信,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培养成就感和做事能力。
把孩子放在可以依靠父母或是可以指望帮助的地方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在可以触到底的浅水里是无法学会游泳的,而在一个很深的水域里,孩子会学得更快更好。当他无路可退时,他就会全力以赴。依赖性强、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而只有“迫不得已”的形势才能激发出他们身上最大的潜力。
待在家里,总是得到父母帮助的孩子一般都没有太大的出息。而当他们不得不依靠自己,不得不动手去做,或是在蒙受了失败之辱时,他们通常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惊人的能力来。
【教育感悟】
如果给他们太多帮助,他们很容易变成仿制品。当你不提供拐杖时,他们就无法独立行走。
适量劳动可使孩子快乐
美国哈佛大学历时40余年研究,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适量劳动可使孩子快乐。研究人员在波士顿市旧市区内对456名青年的生活的研究中发现:当这些青年人到了中年,不论智力、家庭、收入、种族背景或教育程度如何,那些童年时参加过劳动,甚至只是简单家务劳动的人,都比那些小时候从不做事的人生活得愉快。参加这项研究的精神病学家韦朗特认为:解释这些并不困难,因为孩子在劳动中,不仅获得了才干,而且会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研究表明,孩子们童年时的活动与成年后的情况有着惊人的关系。那些童年劳动得分最高的人,成年后交游广泛的可能性高出10倍,获得高薪的可能性大4倍,易失业的可能性要小15倍。那些童年时很少劳动的人,犯罪被捕的可能性较高,精神不健全的可能性大10倍。韦朗特说:“我相信这些原则在今天也不过时。”专家们普遍认为,那些替孩子做一切事情的父母,实际上是害了孩子。
家庭教育专家伊丽莎白·邦得里说:“给孩子布置家务是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和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最好的方式。习惯于承担家务的孩子,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往往比那些缺乏这种体验和责任感的孩子更容易适应生活。”从小就干家务活儿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比不干家务的孩子更懂得如何照顾好自己。他们从小就懂得干好一件工作是多么有价值,每完成一项工作是多么让人愉快,而不干家务活儿的孩子则不会懂得这些,也不会有这种感受。
【教育感悟】
从小就干家务活儿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比不干家务的孩子更懂得如何照顾好自己。
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中甜
有一位企业家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童年时母亲的吃苦教育,他说母亲对他的教诲至今仍记忆犹新:
每晚吃饭的时候,我总要瞧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上飘出的肉香,我不理解邻居家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有肉,而我们家十天半个月才能吃上一次肉。
有一天,我终于问妈妈,妈妈没有回答我。一个星期天,妈妈问:“你今晚想不想吃肉?”我说:“当然想,做梦都想。”妈妈说:“好吧,你跟我走。”
妈妈带我到了一家建筑工地,她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线,并告诉母亲,挖完了线内的土方,给工钱。妈妈说:“挖吧,挖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
我只挖了一会儿,手就发软了,且磨起了泡。挖吧,再挖挖又得一元钱了。我支撑了一会儿,终于挖不动了。我说:“妈妈,这太辛苦了,我吃不了这辛苦。”妈妈说:“歇一下吧,你歇一下我去干。”我就这样歇一会儿又一会儿,而妈妈总是不停地干。我记得那是初秋,天气仍然很热,妈妈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衣服上都能看到盐渍了。这样累,我甚至再也不想吃肉了。
一天下来,我们终于把这土方挖完了。晚上,餐桌上摆上了香喷喷的鱼和肉,弟妹们吃得香极了。妈妈对我说:“孩子,我想你知道邻居餐桌上的谜底了吧!”妈妈又说:“这就叫吃苦,孩子,你知道吗?”我心灵为之一震,面对餐桌上的鱼和肉,还有吃得正香的弟妹,我哭了。
那年我11岁,我刻骨铭心地记住了邻居餐桌上的谜底和妈妈说的“吃苦”两个字。
【教育感悟】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让孩子吃点苦并不是什么坏事,相反,它会成为孩子积极向上的原动力
让孩子亲自体验成长
注射室里,有两个带孩子第一次来打预防针的家长。第一个家长,事先没有对孩子灌输任何打针的概念,孩子睁大眼睛看着护士拿这拿那,觉得很新奇。当护士轻轻拿起孩子的臂膀,笑着涂上酒精的时候,孩子觉得很好玩。最后护士摇晃一下注射器,针头停在孩子的皮肤上,然后手轻轻一动,很快地扎了下去。孩子愣住了,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捕捉这个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游戏”。刚刚皱了皱眉头,针已经抽出来了。整个过程,家长没有说一句话。
直到走出注射室的大门,家长才尽可能若无其事地说:“孩子,这就是打针。打针就是为了让你不生病。但是,打针有一点点疼。你看,你刚才是不是有一点点疼?”孩子认真地点了点头。
第二个家长,在打针的好几天前,就开始对孩子说:“孩子,我们要去打针了,打针不疼,一点都不疼,一会儿就好了。你很勇敢,别人都哭,你都不会哭,你是最勇敢的孩子,你一定不会哭的……”
然而,在注射室里,孩子一看见那个被父母描述过的注射器,就浑身一抖,紧紧地抱住了妈妈。护士小姐费了好大的劲才拉过孩子的手臂,刚刚开始擦酒精,针都还没靠过去,孩子已经涨得满脸通红,终于忍不住“哇”地一声大哭起来。走出注射室的大门,为了补偿“受罪了”的孩子,家长买了孩子哭一路要一路的所有东西。
这就是接受了预期暗示和没有接受预期暗示的区别。前者,孩子不仅没有哭,还全神贯注地体验了打针的全部过程,亲自明白了打针和“疼”之间的某种联系。后者,孩子不仅哭得撕心裂肺,紧张和恐惧代替了一切,而且家长还要承担负面效应——养成孩子用条件和父母作物质交换的习惯。
【教育感悟】
对成长过程中每一个细节的体验,应该比成长最终达到的那个终点更重要。
做家务是最好的成长机会
要求孩子帮助做家务,洗碗、擦地、收拾房间等,对于孩子来说,这种帮忙与其说是为了父母,莫不如说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这是因为帮忙对于孩子来说,不是单纯过家家游戏,而是真正的生活,必须认真做。孩子自然而然学会了安排计划,使家务活与学习时间调剂好。因为孩子不能偷懒不做,这也培养了孩子的耐性。
让孩子帮助做家务,从心理学上讲,对孩子的成长也大有帮助。这就是说让孩子在家中担当一定的角色,通过做些家务而受到大人的赏识,是孩子在心中找到自我存在价值的契机。
还有这样的情况,父母很长时间一直认为“这个孩子什么也不会”。但是,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由于谁都没有时间出去,就给这个孩子写个纸条让他拿着去买东西,结果他很圆满地把任务完成了。父母夸奖这个孩子“做得很好”。而从那以后,这个孩子再也不是什么都不会的孩子了。买东西、扫地、帮助家里做家务,样样都干得很好。
孩子就这样找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这种喜悦超过了大人的想像,并且也增加了孩子的上进心。从这一点来考虑,孩子想帮忙的时候,有些大人就阻止说“你多余来插手”或“你与其干这个还不如去学习呢”,这种态度的毁灭性是可以想像的。确实有时孩子帮忙反倒是越帮越忙。可是,只因为如此,就把孩子的帮忙说成是“多余的”,这不正是说明父母的态度过于急躁了吗?
【教育感悟】
让孩子在家中担当一定的角色,通过能做些家务而受到大人赏识的过程,是孩子在心中找到自我存在价值的契机。
让孩子滚滚烂泥巴
侗族人有一种独特的成年仪式,一个人有3个生日要滚烂泥巴,即:5岁,10岁,15岁。他们有句俗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
5岁的小孩,就要脱离母亲的怀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劳动。母亲把孩子领到田边,由父亲在田坎那边接着。
到了10岁,父亲把他领到田边,由祖父在田坎那边接着(没有祖父则请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意思是孩子初步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下一步要向祖父学习并锻炼意志、培养耐性了。
到了15岁,则由祖父把他带到田边,对面田坎上没有人接,从这时候起,也就意味着他长大成人了,需要自己去体味人间的艰辛了。
让孩子滚烂泥巴,是侗族人作践自己的孩子吗?
有句话说:“靠吃别人的饭过日子,就会饿一辈子。”而现实中的有些年轻人,他们在家靠父母,工作靠单位,稍有挫折,便一蹶不振。
侗族人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被父母呵护过,父亲教导过,祖父训示过,然后自己去滚那烂泥巴。滚一身烂泥巴,增强勇于独步人生的毅力,这对每一个初涉人世者来说都是足以为训的。
【教育感悟】
滚一身烂泥巴,增强勇于独步人生的毅力,这对每一个初涉人世者来说都是足以为训的。
拒绝孩子的过分要求
强调孩子的权利要得到家长的尊重,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应一味地迁就孩子。在一些原则问题上,父母还是应坚持一定限度。适度的规矩对孩子来说还是必要的。
拒绝孩子的过分要求,不使他们为所欲为。孩子年龄虽小,但很聪明,他们经常察言观色变换花样,让父母围着他们团团转,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做父母的,对某一件事一旦做出正确的决定,就应贯彻到底,不要随意改变主意,孩子们知道纠缠下去无望,便会放弃自己的无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