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三分养,七分教:培养优秀孩子的黄金法则
6942300000028

第28章 优秀,尽在爱与赏识(5)

福特床旁边有个小柜,里边整齐地摆放着钻孔机、挫刀、铁锤、铆钉、螺栓和螺丝帽,这些东西都是他亲自动手收集的。福特小的时候是公认的淘气包,他经常偷偷溜到底特律镇上,把脸贴在钟表店的玻璃窗上,看店里的师傅拿小钳子修理手表。他有时入了迷,以至忘了时间,天黑时才匆匆跑回家。当福特和修表师傅熟悉之后,修表师傅有时还把他不能用的手表送给他,这时,福特便会在房间里整晚地分解组合,直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福特的母亲对他的好奇心非常关心和支持,他非常感谢母亲。晚年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她给了我勇气,教我忍耐和自律,这是我克敌制胜的法宝。”

当孩子把我们新买给他的玩具很快大卸八块时,我们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呢?批评呵斥甚至打骂,这样的教育方法该是多么残忍地扼杀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啊!当孩子刚刚萌芽的好奇心受到打击的时候,他或许就会变得规规矩矩,但却丢掉了先天本来具有的天才的创造力。

意大利著名教育专家蒙特梭利说:“这是因为他想知道这件东西的构造,他是在寻找玩具里边是否有有趣的东西,因为从外观上玩具没有一点使他感兴趣的地方。”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保护孩子幼稚的好奇心,并采取合适的方法满足他想了解外部世界的强烈欲望。

【教育感悟】

当孩子刚刚萌芽的好奇心受到打击的时候,他或许就会变得规规矩矩,但却丢掉了先天本来具有的天才的创造力

自卑者愈自卑,自信者更自信

孩子得到成功(尽管只是做好某件小事)的激励,往往对其他事情也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并在此基础上取得更大的成功,这就如同“马太效应”所阐述的一样。“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提出的一个理论。他认为,如果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在就餐时,人们往往会选择生意比较好的饭店就餐,哪怕需要在店堂中等一等,人们也不愿意去一个客人寥寥的饭店。到医院就诊,人们宁愿排长队也不愿到同一个科室的另一个不需排队的医生处就诊。

于是,人多的饭店客人越来越多,老板生意越做越大;而客人少的饭店人越来越少,最终门可罗雀,老板只好关门大吉。罗伯特·莫顿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马太效应”,即“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在人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能够看到这种现象,就是自卑者愈自卑,自信者更自信。有的孩子因为某种原因产生了自卑感,做起事情没有任何信心,结果遭到失败,失败的次数多了自然会受到父母的斥责,孩子对自己也就不再抱有希望,从而加重了自卑;有的孩子因为一次成功的体验而产生强大的自信,得到父母的表扬后更加信心百倍,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信心,从而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当孩子取得成功后,因成功而培养的自信心,对其新成绩的取得会产生进一步的推动作用。随着新成绩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优化,从而形成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使得孩子不断获得成功。

【教育感悟】

在人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能够看到这种现象,就是自卑者愈自卑,自信者更自信。

爱的教育

今天的孩子是幸福的,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孩子们,多是独生子女,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智力开发都和过去有着天壤之别。可是耳闻目睹的许多事情常常令我们惊讶。记得一位母亲哭诉说,她买了18只大虾,孩子一口气吃了17个,剩下一个母亲想尝尝味道,可是孩子居然大哭起来,质问母亲:“你明明知道我爱吃,为什么不给我留着?”无数的事实让父母们不禁自问:现在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我们的爱换来的却是孩子的无情与麻木不仁?

在当今青少年当中,待人卑鄙和为人刻薄的很多,孩子残忍行为上升趋势的事实令人惊恐。为人刻薄也许不会导致看得见的伤害,但是,它却会留下无法磨灭的感情上的伤痕,撕碎道德成长的结构。

反省一下我们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吧!父母对孩子是倍加呵护,舍得花大本钱进行智力投资,可是惟独忘了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进行责任心的教育,似乎他们天生只有学习,别的什么都不需要。渐渐地,我们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爱,也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他们不知道爱父母,不会爱他人,不懂爱生活、不屑爱这个社会;我们的孩子不知道为别人付出,从来不去考虑和体谅他人的需要,也不懂得对生命要有所感恩。孩子不知道自己应该为他人做什么,也不去了解他人的需要、家庭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更不要说帮助别人、欣赏别人、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爱。

只有爱的教育才可以让我们的孩子警觉别人的困难,并唤醒孩子的良知与感情,使得孩子们变得宽容而具有同情心,能理解别人的需要,去帮助那些受到伤害和需要帮助的人。

【教育感悟】

一个没有爱的能力的孩子是可怕的,他的感情生活也将一无所有。

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自己做事

独立生活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要从小加以培养。我们要培养孩子逐步养成自己照顾自己的好习惯。

首先,鼓励他们。其实,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自己做事,“做”是他们锻炼的机会。孩子一会走时就有帮助妈妈的愿望,两岁的孩子就会帮大人拿东西、跑跑腿。3岁的孩子自立愿望非常强烈,什么事情都想去干,但是他们还太小,独立活动能力还很差,常常会把事办糟。这时,家长就应鼓励他们试一试。如果孩子把水泼到沙发上了,你不要责怪他们,因为保护孩子的心灵远比你的沙发重要。这对你来说,他们只是犯了个小小的“可爱”的错误。这样的失误,随着他们长大就会避免了。

其次,不要代替他们。孩子动作发展成熟了,具备一定的能力了,不要总认为孩子小就替他们做这做那。孩子只有通过独立做事,才能体验到各种感情,这种感情与别人代替他们或强迫他们做时是大不一样的。

苏姆林斯基说:“一个儿童为了浇花,提了一小桶水,接着又提第2桶、第3桶、第4桶,他累得满头大汗。你不必担心,对他来说,这是世界上任何别的喜悦都不能比拟的真正的喜悦。在这种劳动中,人不仅可以了解世界,而且可以了解自己。童年时期的自我教育正是从了解自己开始的,这种自我了解是愉快的。一个5岁的小孩栽的一棵玫瑰,开出了一朵美丽的花,他不仅惊讶地观看自己双手劳动的成果,而且还审视自己本身:‘难道这是我自己做成的吗?’这样,儿童在体验无与伦比的劳动乐趣的同时,还可以认识自己。”

【教育感悟】

父母代替孩子做事,不仅不会给他们带来幸福,相反,他们会因失去了自己做事的机会而苦恼。

花一点时间,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每到做功课的时间总是拖拖拉拉,你虽然警告过他好几次了,但他还是留恋在电视机前面,或热衷于电动玩具。看到这种情形,你当下的第一反应通常是对你的孩子破口大骂:“关掉电视!马上去做作业!”接下来你的孩子可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各种借口,或气呼呼地回你一句:“知道了!”

这个时候,你与其和孩子你来我往地进行言词交锋,不如静下心来,花一点时间从孩子的角度去看这件事。也许,他希望在读书之前有一段时间可以放松一下;也许,他是用这个拖延战术来掩饰他的焦虑,譬如,他在数学方面碰到了困难,却不想向别人求助。在检视过各种可能性之后,你对事情就会产生新的看法。

当孩子觉得父母了解他们,而不是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时,孩子往往会变得更有责任感。你的孩子也许更愿意敞开心胸,说出他在功课方面的担忧。当他知道他可以在你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对某个科目感到特别头痛)而不用担心受罚时,他可能会觉得松了一口气。当他知道你是可以商量的,当他知道你愿意尊重他的需求,或在功课上给予帮助时,他就不会用防卫的姿态来掩饰自己的担忧了。

对孩子大呼小叫或厉声指责,确实有可能逼孩子听话,但是,这样做并不能教会他们如何面对今后生命中的种种挑战。你透过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到,你了解他们的心情,孩子将在你的鼓励之下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教育感悟】

当孩子觉得父母了解他们,而不是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时,孩子往往会变得更有责任感。

激励的力量

杰克·韦尔奇从小就得了口吃症,而且似乎根除不掉。有时候因为口吃还引来不少笑话,这让韦尔奇难堪不已。他在自传中曾写道:“在大学里的星期五,天主教徒是不准吃肉的,所以我经常点一份烤面包夹金枪鱼。不可避免地,女服务员准会给我端来双份而不是一份的三明治,因为她听我说的是‘两份金枪鱼三明治’(tu-tunasandwiches听起来像two tunasandwiches)。”

针对韦尔奇的这一顽症,他的母亲总是为他的口吃找一些完美的理由。她会对韦尔奇说:“这并不是什么缺陷,只是因为你太聪明了。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舌头可以跟得上你这样聪明的脑袋瓜,别急,慢慢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我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嘴巴说的和你心里想的会一样快。”

在母亲所做的努力中,韦尔奇汲取了大量的精神养分,更培养出了一种高度的自信。后来,韦尔奇从未对自己的口吃有过丝毫的忧虑。相反,略带口吃的毛病并没有阻碍韦尔奇的发展,而注意到这个弱点的人,大都对他产生了某种敬意,因为他竟能克服这个障碍,在商界出类拔萃。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部总裁迈克尔对他十分敬佩,甚至开玩笑地说:“他真有力量,真有效率,我恨不得自己也口吃。”“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会成为我们信心建立的基石。”这是韦尔奇后来的感悟,也是他母亲之所以这样做的初衷,并且随着岁月的递增,他的能力和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杰克·韦尔奇的母亲从来没有管理过任何人,但是她知道如何去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试想,如果是一般不够明智的父母,可能会让儿子为这个缺陷感到自卑,但她却把其变成一种激励,让韦尔奇在不断的矫正中坚定了自己的信心,这便是母亲给予他的财富。

【教育感悟】

杰克·韦尔奇的母亲从来没有管理过任何人,但是她知道如何去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爱玩的孩子才聪明

鲁迅先生在《风筝》一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俄国作家高尔基也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

游戏之所以正当,是因为它不仅好玩,而且能寓教育于其中,帮助儿童扩大知识领域,陶冶性格,并促进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尤其对儿童的智力开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常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般评价自己的孩子:“这孩子太贪玩了,什么也学不进去。”为了让孩子“学进去”一些知识,他们往往采取逼迫甚至暴力的手段,扼杀孩子的“玩兴”。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玩的过程,非常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

美国飞机发明家莱特兄弟在《我们是怎样发明飞机的》一书中,耐人寻味地回忆道:“我们最早对飞机发生兴趣是从儿童时期开始的。父亲给我们带回来一个小玩具,用橡皮筋做动力,使它飞入空中。我们就照这个玩具仿制了几个,都能成功地飞起来……”就是这种能飞的玩具,使莱特兄弟玩得十分上瘾,并引发了造飞机的想像。后来,他们几经周折,在滑翔机上安装了发动机和螺旋桨,让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飞机飞上了蓝天。其中使用的螺旋桨,就是少年时在玩具上的那种螺旋桨。

游戏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开始探索客观世界的过程。游戏可促使儿童对新知识发生兴趣,为了玩好一种新的游戏,孩子们常常要进行认真地学习,以便更好地投入游戏当中。

所以,当你的孩子正兴高采烈地用积木或纸盒造房子时,千万别为了收拾屋子而破坏了孩子的游戏。这样会无情地摧残孩子的精神世界,不但影响孩子游戏的快乐,而且有碍于孩子的智力及想像力的发展。

【教育感悟】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玩的过程非常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青少年研究专家告诉我们,随着孩子的长大,心中会逐渐有一些秘密,会有些不愿意告诉大人的东西,这标志着孩子已经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这种现象被称为“心理断乳”。作为父母应该为孩子的成长拍手叫好。然而,有不少父母总是不那么乐意接受孩子的独立意识,总是想把孩子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于是就不讲方式地去“刺探”孩子心中的秘密,反而招来孩子的反感,孩子们对自己的秘密便加强了警戒。

其实孩子拼命守护自己心中的秘密,他们并未得到什么快乐,他们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他们是多么希望能够向人诉说自己心中的秘密,祈求心灵的共鸣。但他们为什么不能向自己父母诉说呢?因为他们在几十年的生活中,也得到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那就是将自己的秘密讲给父母,得到的将是指责、猜测、嘲笑、批评。于是在他们长大了,也聪明了的时候,他们便向父母关上了心灵之门,免得引来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