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三分养,七分教:培养优秀孩子的黄金法则
6942300000030

第30章 优秀,尽在爱与赏识(7)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

在历来的权威管教下,父母要求子女尊重父母,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这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古往今来,中外公认的道德。但是,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必须强调父母也要尊重子女。可能很多父母会认为这是不能接受的。父母是长辈,子女是晚辈,所以根本谈不到长辈尊重晚辈的问题。千百年来的古训是“子不教,父之过”,“三娘教子”也是千百年来传统的美谈,却从没有听说过父母也要尊重子女。然而,这并不能说明被教育者就不能拥有被尊重的权利。否则我们的教育将成为君主与奴隶式的统治与服从。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八九岁时,就会有些独立的意识和欲望。无论他的心理成不成熟,他都会认为自己是独立的人。因为他已经有了一些善恶是非的标准与概念。而对孩子的这些想法,只要不是错误的,我们作为家长就应该尊重。

一位企业家讲过他孩童时期的一件事情。他生来不会唱歌,唱起歌来声音像敲破锣一样。上小学二年级时,班上举行唱歌比赛,他在家里练唱时,母亲听了烦躁地说:“你这哪里是唱歌,是在嚎叫!”这句无意中的评价,使他不但对唱歌失去了信心,连上学都感到痛苦。

当然,这句话如果是出自别人,他虽不愿听,但也无所谓。可是这种话出于自己的母亲,他所依赖、尊敬和信任的人,他就无法反驳了。因此,这种伤害可能是无法弥补的。

【教育感悟】

孩子八九岁时,就会有些独立的意识和欲望。而对孩子的这些想法,只要不是错误的,我们作为家长就应该尊重。

害怕失败的心理,会使孩子性格孤僻

事业有成的人都有共同的体验,就是不害怕失败,因为越害怕失败,就越是裹足不前。可是在不少家庭里,当孩子想做新尝试时,大人往往不自觉地说出:“不要失败!不要做错!”这种话非但不能鼓励孩子,反而使孩子害怕失败而畏缩不前。

过度害怕失败的心理,会使孩子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孩子不敢和伙伴一起玩游戏,当别人玩时,他总是站在角落里,看别人玩,随别人笑。当伙伴邀请他参加时,他马上跑开,连喊“不要,不要”。这类孩子遇到新的游戏时,也总是说“我不会”而放弃,因为他们害怕失败,害怕在失败时同学或父母会耻笑他,干脆他们就什么都不做、也不说话。

这类孩子根本没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他只是担心做错事被别人取笑,才以保持沉默来封闭自我。他知道保持沉默也许会被人说“这个孩子像傻瓜”,但总比做错事,让自尊心受损要好。万一做得不好,被别人讥笑“真无能”,这才是最令他无法忍受的痛苦。就是这种自我保护心理,才使他们决定保持沉默。

像这种害怕失败而畏缩不前的孩子,若不从心理上予以纠正,行为上予以鼓励和引导,会对他将来的性格和人生之路产生巨大的障碍。

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不失时机地恐吓、谴责,这种做法的出发点也许是害怕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常常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尝试的勇气;或产生反叛心理。如果处理得当,家长可以将孩子所犯的错误转化为他们学习的机会。所以,当孩子主动想要尝试新的事物时,大人就算已经预知会遭到失败,在某种情况下,仍应该让孩子去试试看。

【教育感悟】

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每个人都是好孩子

日本演艺人员黑柳彻子有一部畅销书叫《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小豆豆——黑柳彻子回忆其小学时代的作品,其中有一个单元是“其实你是好孩子”。小豆豆是一个很顽皮的孩子,例如在学校晨会进行时,她会把两根小辫的尾端夹在腋下前进,或做一些滑稽的动作逗大家笑。老师总是板着脸大叫:“又是你!”可是,校长却并未责骂小豆豆,总是说:“其实你是个好孩子。”黑柳女士也因为校长的这句话而勇气大振,自信大增。不要认为调皮的孩子就一定是坏孩子,应该认为是个好孩子偶尔说谎,并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他们改正,这样,孩子一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孩子也可以跟小豆豆一样增加自信。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是好孩子,并没有绝对的坏孩子存在。没有本来就爱说谎的孩子,只是好孩子偶尔撒撒谎,恶作剧一下。以黑柳彻子的情况来说,调皮未必就是坏孩子,应该说是好孩子偶尔顽皮一下。假使孩子说谎,并不表示他就是坏孩子。所以,父母不要因为孩子说谎而责骂他是坏孩子,好孩子的行为不一定完全都是好的,偶尔也会有说谎的坏行为。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大人是冤枉了孩子,弄清这一阶段孩子心理发展的情况,有利于我们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教育感悟】

调皮未必就是坏孩子,应该说是好孩子偶尔顽皮一下,假使孩子说谎,并不表示他就是坏孩子。

肯定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

一个小男孩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脊髓灰质炎给他留下了一条瘸腿和一嘴参差不齐的牙齿。他很少和同学们游戏、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要了些小树苗,想把它们栽在房前的院子里。他叫孩子们每人栽一棵,父亲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最好的礼物。

小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但是看到兄妹们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样子,不知怎么地,他竟然萌生出这样一种想法:希望自己的那棵树苗早早地死去。因此,浇过一两次水后,他就再也没去理它。

几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种的那棵树时,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枯萎,而且还长出了几片新叶子,与兄妹们种的树相比,似乎更显得嫩绿,更有生气。于是,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为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爱的礼物。父亲对他说,从他栽的树来看,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植物学家。

从那以后,小男孩就对生活有了美好的憧憬,慢慢变得乐观开朗起来。

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睡不着觉,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师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何不去看看自己种的小树是不是在长高?当他轻手轻脚来到院子时,看见父亲正在给自己栽的树苗浇水。顿时,他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在偷偷地护育着他的小树!他返回房间,禁不住泪流满面……

几十年过去了,那个瘸腿的小男孩没有成为一个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罗斯福。

【教育感悟】

肯定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只有肯定才能让孩子坚定自信地克服困难,从内心爆发一种向上的力量。

孩子难免有自卑的情绪

一个气力平常的人被催眠后,把头、脚分搁在椅子的边沿,在他空悬仰卧着的身体上,可以立上5个以上的肥胖的人,甚至可以放上一匹壮马。这简直就是奇迹!因为一个体力平常的人,在身体仰卧空悬时,决不能支持千磅之重的马匹或5个以上的人。这个人自己也决不相信他能做出这种事来。然而在催眠家的强烈的暗示之下,说他能够这样做,他就轻易地做到了。

这种神奇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呢?当然不是从催眠师那里来的,催眠师不过是将受催眠者生命中的潜能唤醒而已。这种力量是内在的,不是外部所给予的。

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来看,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但孩子诞生时都很弱小,生活在一个巨人的世界里,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都难免有自卑的情绪。

心理学研究证明,每个儿童都有一定的潜能,关键是能否发现、发挥这种潜能。大多数孩子并不是在小学五六年级才落后的,而是一入学就掉队了,以后一直就没有成功的感觉。他们的潜能始终没有能够得到发挥,不仅没有发挥,由于处于落后的地位,经常被家长和老师所否定,自尊心受到伤害,个性也就长期被压抑了。

德国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他在念书时,认为自己完全缺乏数学才能,毫无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考试经常不及格。后来偶尔发生的一件事,让他的潜能迸发出来。他出乎意料地解出了一道连老师也不会的数学难题,这次成功,改变了他对数学的态度,找到了“数学天才”的感觉。结果他成了学校里的数学尖子。

【教育感悟】

心理学研究证明,每个儿童都有一定的潜能,关键是能否发现、发挥这种潜能。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赏识教育是让家长走进孩子的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家长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家长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家长日日赞叹的教育。

在赏识教育的推崇和运用下,诞生了这么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从小双耳失聪的周婷婷在父亲的教育下,16岁成为大学生,并被美国加德特大学录取为研究生——第一个中国聋人研究生。而仅初中文化水平的父亲周弘,不仅办起了“婷婷人中人聋儿幼儿园”,而且还提出了全新的“赏识教育”理论。一个赏识教育创造了两个传奇。

周弘设计的赏识教育的图案标志是:一个竖起的大拇指,在大拇指里面有一张生动活泼的笑脸,仿佛孩子受到赏识后发出的会心一笑。一个赏识的微笑,就像阳光照在含苞待放的花朵上。在周弘的眼里,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因此,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让所有孩子欢乐成长的教育;是让孩子热爱生命、热爱时代、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是肯定的教育。

【教育感悟】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

有了自信,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自信会产生心理的内在驱动力,促使一个人有良好的表现。许多情况下,有了自信,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一旦气馁则必败无疑。

比如,当你初学骑自行车时,看到前面有块砖,生怕撞上它,这种心理会马上使你的车晃悠起来,而且偏偏对准砖头撞了上去。如果你对这块砖视若不见,蔑视它,不怕它,反而不会撞上。当然,在这里你骑车的技术,是能否有信心不撞砖的基础。而车技的提高,又与你胆子大小有关。所谓胆子大小,就是对自己能否掌握车技的信心问题。信心与能力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比如跳高,在你曾经跳过的记录,上下浮动几厘米的高度,能否跳过去,心理素质几乎是决定性的。只要心里一打鼓,一犹豫,竿子绝对落地,只有勇气与信心十足时,才有可能一跃而过。这是凡参加过跳高的人都有的体会。

与骑车、跳高一样,人在做其他事情时,也由十分类似的心理支配着。

自信心是取得成功所必备的心理素质。对一个人的一生,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很难想像一个畏首畏尾、胆怯懦弱、缺乏自信的人,能干出一番像样的事业。

【教育感悟】

很难想像一个畏首畏尾、胆怯懦弱、缺乏自信的人,能干出一番像样的事业。

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称赞

对于幼儿来讲,接受成人的指挥,服从成人的安排,是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一个婴儿,家长让他笑,他就会微笑;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比如说让他唱儿歌,他就唱儿歌,让他说“谢谢”,他就说“谢谢”。孩子上小学以后,会尽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坚持自己的主张。这时候,如果家长让孩子在客人面前唱儿歌,孩子就可能坚决不唱,让孩子表示感谢,他偏不感谢,搞得父母很没面子。如果明智的家长知道孩子这些特点的话,就不会勉强。如果父母真的严厉起来,孩子便会更倔强地“捍卫”自己的尊严。这是他的心理需要。

当孩子帮助比自己更弱的人时,当孩子在公共汽车上给孕妇或者老年人让座时,他就会觉得自己品德高尚;当孩子的建议被老师或家长采纳时,他就会认为自己很重要。他需要这些,需要享受内心的满足。

但这只是在孩子心中初步形成了一个自认为自己是好孩子的概念,这种概念,常常是漂移的。只有在得到父母、老师或者其他人的鼓励及赞扬以后,才会慢慢在孩子心中形成固定的价值观。如果与此相反,每当孩子做了好事,其他人反而是讽刺和嘲笑,那么,孩子慢慢就会放弃好的行为。一旦他做错了事,家长一味埋怨、指责,也会让他变得消极,因为孩子的自尊心是需要保护的。

孩子需要精神上的抚慰。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称赞,孩子越自卑越需要鼓励。一般来说孩子都喜欢被成人赞扬和认可。

【教育感悟】

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得到称赞或者鼓励,往往能使其体验到心灵上的愉快,也会促使他更加积极和努力。

没有梦想,就没有未来

阿姆斯特朗小的时候,喜欢在庭院里玩耍,尤其是在有月亮的晚上。有一次,母亲正在做晚餐,6岁的他在院子里望着月亮跳来跳去,母亲好奇地问他在干什么。他天真地说:“我在试着跳到月亮上去。”

母亲并没有斥责阿姆斯特朗天真得近乎荒唐的想法,而是微笑着说:“好啊!不过一定要记得回来吃晚饭啊!”长大后的阿姆斯特朗果真是世界上第一个“跳”到月球上的人。

孩子有了梦想(哪怕有些不可思议),父母都应为他有了“理想的我”而感到欣慰和自豪,并给予肯定。父母对孩子的梦想坚信不疑,孩子就会从父母那里获得力量,获得勇气,树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