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可贵的本能就是对未来充满幻想,对明天充满激情——尽管这些幻想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尽管有些孩子的梦想永远都不能实现。但是,每一个人都在憧憬着未来,并为了那个或远或近的“未来”投入他们全部的努力。
但现实生活中,父母和老师常常残酷无情地击碎孩子们的梦想。
冰心说:“没有梦想的孩子是没有未来的,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我们每一位家长或老师都应有深厚的情感,宽容而善于接纳的襟怀,沐以春风,滋以春雨,让孩子的梦想拥有一片生长的空间。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的不是讽刺、挖苦与无情的嘲笑,而是精心的呵护。呵护孩子的梦想应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者的责任。
【教育感悟】
父母对孩子的梦想坚信不疑,孩子就会从父母那里获得力量,获得勇气,树立信心。
别扼杀了孩子的想像力
有位老师问学生:“雪融化了是什么?”这些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争先恐后地说:“雪融化了是水。”有个孩子说:“雪融化了是春天。”
老师说:“怎么会是春天?正确答案是水。”
多么富有想像力的答案!遗憾的是被老师无情地否定了。
有家电视台搞过一次别开生面的智力测验: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儿,让被试者回答这是什么。
问到机关干部,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都用求救的眼光看着在场的上级。局长沉默良久,气呼呼地说:“没经过研究,我怎么能随便解答你们的问题呢?”问到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他们哄堂大笑,拒绝回答这个只有傻瓜才回答的问题。问到初中学生,一个尖子生举手回答“是零”,一个调皮的学生说是“英文字母的O”。最后问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是月亮”、“是乒乓球”、“是烧饼”、“是小弟弟哭时的嘴巴”、“是老师发脾气时的眼睛”……
在西方国家,老师在教孩子时,总是想方设法发掘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而我们的教育则更多地要求学生循规蹈矩,进行理性的冷静思考,甚至每个问题都会有“标准答案”,孩子的奇思妙想常常因为担心被老师或父母斥责而逐渐埋没。一点儿灵活的理解都没有,只能死记硬背“标准答案”。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为求万无一失,不敢越雷池一步,完全成了一台学习的机器,哪里还有半点想像力、创造力可言?
【教育感悟】
在西方国家,老师在教孩子时,总是想方设法发掘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让孩子明白自己很重要
自我价值是一个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评价。一个人自我价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时父母对他的态度,包括父母对他的评价。
父母可能是由于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对孩子的要求相当严格。虽然内心非常关爱,言谈举止间却对孩子比较严厉。而如果是邻居家的孩子来了,我们都会对他很客气、很照顾。即使他在我们家吃饭,把汤打翻了,也会得到我们宽容的谅解。而如果打翻汤的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而是自己的孩子,就忍不住会斥责一番。
因为是自己的孩子,父母无意中会在言行上比较随便,但孩子不理解这一点,他只会觉得父母对他不够好,反而比较关心隔壁邻居家的孩子。这虽然是误解,可这正是孩子真正的想法。
一般来说,大人是有理智的,知道自己对隔壁邻居家的孩子只是比较客气,可是对一个很小的孩子来说,他的感受就是:我不重要!邻居家的孩子比我重要!
我们要相信孩子,懂得倾听他的想法,分辨他当时的心情,不要随便丢给他一些情绪,更不要总是批评他。
接纳是一种爱的表现,孩子在家庭里受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自然而然地也会尊重父母和他人,这种尊重需要父母不断地去帮他们培养。培养孩子的自尊,必须从父母的身教做起,然后他们才会不断地成长,成长为一个有尊严的人。
【教育感悟】
大人是有理智的,知道自己对隔壁邻居家的孩子只是比较客气,可是对一个很小的孩子来说,他的感受就是:我不重要!邻居家的孩子比我重要!
不喜欢的事情就是负担
一群学生在七月的酷暑里,仍然要每天中午一放学,就顶着烈日,到球场上打篮球。地面是40多度的高温,一玩就是一身汗,热了到水龙头下用冷水冲冲头,继续打,一直打到下午上课。这一现象不禁让我们深思:这大热的天,一头的汗,给我们多少钱我们都不会去打篮球,而这些娇生惯养的孩子怎么愿意吃这份苦?
曾有一位教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负担?他不喜欢的事情,你叫他干一分钟,这就是负担;他喜欢干的事情,干到废寝忘食,也不是负担。”
孩子之所以对打篮球这么热衷,因为他喜欢,而他喜欢的原因是打球没有任何附加的条件。
其实学习本来就是生命的一个过程,是人们生活的需要,是精神的空气和阳光,它不应该带任何功利性。为了黄金屋、为了颜如玉去学习,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苦差事,学习的过程就会变成服苦役。
在英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很轻,每天只有6小时学习时间,并且不留家庭作业,他们有很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尽情玩耍,干自己想干的事。
英国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明显不如中国孩子,但是到了工作岗位以后,他们的学习欲望很强烈。在伦敦的地铁、火车或长途汽车上,几乎所有的乘客都拿着报纸、杂志、书本在阅读。
我们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拼命学十几年好,还是一辈子都学习对于一个人的益处大呢?
因此,父母要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不要给孩子的学习制订一些硬性的指标,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自动自发地学习。
【教育感悟】
父母要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不要给孩子的学习制订一些硬性的指标,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自动自发地学习。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我们的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里的“乐之者”、“激励、唤醒、鼓舞”,都可以归结为:积极地、主动地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状态,而这正是心理学关于“兴趣”的定义。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近几年许多专家和业内人士的“愉快教育研究”、“情景教育研究”和“成功教育研究”,都一致性地提到了激发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一般来说,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也很具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就可以无所作为,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美国社会行为学家库柏教授认为,学生家庭作业的真正目的,并非是使学生很快提高成绩,而是促使他们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打破家庭不是学习场所的观念。所以,应该让孩子在家里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育感悟】
学生家庭作业的真正目的,并非是使学生很快提高成绩,而是促使他们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打破家庭不是学习场所的观念。
孩子的好奇心不容扼杀
有个妈妈讲了一个关于她女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