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思想政治工作原理
6944400000028

第28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9)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生活中,有的人一失足成千古恨,有的人洁身自好不为物欲或者诱惑所动,淡泊名利,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人品德修养的差距。加强个人品德修养,要注重从多方面努力。首先要加强学习。包括政治学习和文化学习。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为浮云遮望眼,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要养成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良好习惯。通过读书,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增加自身的学识修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要按照党提出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构建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每个人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学习中才能增强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智慧,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通过学习,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要使人们具备高尚的品德,就必须使人们了解和把握社会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规范,了解和认识什么是善与恶、荣与辱、是与非,然后才能有一个明确的道德实践方向。其次,要从细小的行为习惯做起。个人品德修养不仅体现在大是大非上,更多地体现在平时点滴小事上。有了某种道德认识,需要在实践中陶冶道德情操,还需要炽热的道德情感,需要有一种对善的执着追求,在实践中形成稳固的道德情感,在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情感的支配下,实施有益于社会的善的行为。同时应锻炼人们的道德意志。如果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就不能在道德实践中克服困难,坚持善良和正义,抵制邪恶和私欲,也就难以形成高尚的品德。再次,加强自省和外界的监督。个人品德的修养,涉及内外因素,内因是依据,外因是重要条件。内因要求个人要善于自省,就是孔子提出的吾每日三省吾身的要求。不断地改正自身的不足,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德行。外因要求从外部施加良好的影响,并加强外界监督。在自省的力量不足、灵魂不自觉地迷失了方向的时候,更需要有外部环境的约束和良好的环境影响。要自觉地接受外界的监督,对别人的批评和意见,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通过内外兼修,有利于提高全党拒腐防变的能力,从源头上有效地预防腐败现象的滋生。最后,增强诚信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人们的诚信意识和观念,是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的道德建设,必须立足于个人品德建设,因为个人是家庭的主体、职业的载体、社会的细胞。以诚信意识为重点的个人品德建设搞好了,才能有诚实守信的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必备操守,把它作为个人品德建设的重点,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就能建设起诚信家庭、诚信职业、诚信社会、诚信中国。

“四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不同层面的表现和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整体,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从不同的层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使“四德”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和提高,才能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道德素养。

八、民主法制教育

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就是要使人们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内在要求和它们的相互关系,在生活和工作中正确地行使民主权利,自觉遵守社会主义法律,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并用社会主义法制确认、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有所作为。

(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帮助人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科学内涵

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在本质上,它是一种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国体是指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一个国家中,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政体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用什么方式建立自己的国家政权机关,以实现和巩固自己的统治。社会主义民主是指社会主义的国家形态,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对人民的民主与对敌人专政的统一,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有机统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广泛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通过教育,使全党和人民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主体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同时要对敌人实行专政,打击和制裁犯罪,才能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尤其是通过教育,使全党和人民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对西方的“三权分立”的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反对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总称,社会主义法制把人民当家作主的广泛权利制度化、法律化,使人民的民主权利有法制保障,是人民维护有利于充分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工具。

(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既要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又要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做一个守法公民

通过教育,让广大党员和群众懂得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制度,中国不适合也不能搞西方的三权分立的制度。社会主义民主的建立,为人民广泛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创造了现实条件。要教育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权利,要在各自的生活和工作中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广大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开展普法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做守法公民,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和内容。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对于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立法,对于严格执法和司法,实现司法公正,对于公民自觉守法并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守法,对于维护社会主义的法律秩序,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建设创造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政治文明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都具有积极意义。要教育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民主权利,在充分行使自己的各项合法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实施了五个“五年普法”活动,现在正在实施“六五普法”活动,要总结经验教训,拓宽普法渠道,探索更有效的形式,调动更多力量参与,才能使“六五普法”乃至以后的普法活动取得更大的成绩。只有全民的法律意识得到普遍提高,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基础。

(三)要教育公民懂得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关系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产生的依据。只有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才有可能通过国家政权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才能建立反映人民意志和利益的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性质和内容,即社会主义法制只能是确认、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工具;社会主义民主,使广大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能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守法、护法及法律监督等法制建设过程的各个环节,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其次,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和保障。社会主义法制确认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规定哪些人享有民主权利、享有哪些民主权利、怎样行使民主权利,为人民群众正确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法制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要自觉履行义务,公民的权利才能有保障;社会主义法制规定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程序和方法,为公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社会主义法制为保护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对各种侵犯人民民主权利的行为进行法律制裁,尤其是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从而使公民的广泛的民主权利有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通过教育,使人们懂得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辩证关系,就是要在实践中,自觉把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与法制建设统一起来,按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九、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

(一)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的重要性

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自己特有的、世代相传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这就是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革命前辈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英雄业绩和革命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出来的、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得到继承和弘扬的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如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理论联系实际,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些革命传统和作风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鼓舞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奋发图强,积极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强大动力。其精神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革命传统是革命人民的传家宝,是克服各种困难,争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武器,是教育年轻后代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风,提高政治道德品质的精神力量。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教育年轻后代把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革命事业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已经基本实现小康,正在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我国生产力落后并且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贫困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艰巨,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日益多样化、隐蔽化。面临这些特殊的任务、环境和形势,以及严峻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后继有人,重要的一点是在精神上不能颓废,不能把革命前辈创造的传家宝丢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依然是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克服困难,完成各项艰巨任务的重要精神力量。同时,经济发展与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们党面对资源短缺而提出的一个新型发展方式,这要求我们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从现实生活来看,各种浪费依然很严重。据人民网2007年8月28日列举了我国当前存在的七大严重浪费现象:1、规划与建设浪费。城市规划缺少科学性和建设过程中的随意性造成巨大浪费,全国因此造成的损失没法计算;2、大吃大喝浪费。大吃大喝风恶性蔓延,没有收敛。有人估计全国每年因公款吃喝和社会吃喝浪费要超过4000-5000亿元,甚至上万亿元,这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3、奢侈浪费。奢侈产业和生活方式蔓延。大面积和超豪华住宅、超豪华楼堂馆所、超豪华轿车、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宠物产业,既浪费了巨大的资源与财富,又引发了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4、办公浪费。每年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车辆、会议、变相出国旅游等一年要浪费数千亿元;5、可回收资源浪费。在大多数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利用率低,致使全国每年巨大数量的可再生利用的金属、塑料、废纸、玻璃等资源仍然被白白浪费掉;6、污染浪费。据有关专家估计,环境污染每一元的收入需要付出一百元的代价来治理。政府环保监督执法工作不到位,致使污染项目控制不严格,大量的环保设施建成后却不使用,既浪费了巨大的资金,又没能控制住污染;7、安全事故浪费。据统计,2010年全国粮食浪费1000亿斤,这可以解决3.5亿人的基本口粮。看来,制止浪费是新时期必须引起全党和广大人民高度重视的一个时代课题。在工作中,还存在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现象,在一些党员和干部身上存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现象,贪污腐败现象虽然不是主流,但影响很坏。如果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被淡忘,党就有脱离群众的危险,党就难以保持先进性,就难以经受住拒腐防变和执政的考验。这说明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教育是新形势下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