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如果这是宋史2:辽宋风云
6956300000007

第7章 命运之巅 睥睨天下(2)

又是他!潘美等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手心发痒,但也同时普遍性地脑子发木、身子发麻。不是怕他,而是太难缠了!

果不其然,连续攻城两个月,就差像上次一样把汾河掘开放水灌城了,可太原城墙就是死样活气地挺在那儿,无论如何就是不倒。直到他们很没面子地迎来了皇帝。

赵光义把自己的大帐设在了汾河的东岸边,从即日起巡视四城,抚慰将士。稍微休息之后,他写了一道诏书给北汉主刘继元,态度很亲切,内容很宽松,只要刘继元能投降,就什么都好说。可是诏书送到了城下,城上的北汉人却既不拒绝,也不传送,充分体现了北汉这时的迎敌精神——装聋作哑,非暴力不合作。

意料之中,但是过场也就此走完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赵光义决定亲自上战场,他不顾大臣们的反对,穿上了盔甲,先到西城看望曹翰。一见面,曹翰死的心都有了,当初他说了什么,全宋朝人都知道,可他现在做到了吗?尤其是皇帝没有半句埋怨,只有慰问、鼓励甚至感谢……曹翰面无表情地出去了。片刻之后,太原城下沸腾了,宋军开始不计生死,全力攻城!

当天,曹翰的人马差一点就冲进了太原城里。他的部下们蜂拥而上,天武军校荆嗣第一个冲上了城墙,一连砍翻了好几个北汉兵,可是代价也相当惨烈,他的脚上中了好多箭,手里拿着的家伙都砍得崩了齿。史书记载,赵光义在下面都看见了,他马上命令荆嗣撤下来,赐给他锦袍银带,以示嘉奖。

但是行动还是失败了,《宋史》仍然有所讳言,眼看城就要破了,谁会因为一位勇士负伤就停止攻击?当年的理由只有一个——这段城墙的里边就是北汉的皇宫,北汉最强的士兵也一定驻扎在这里。那是谁?

刘继业!只能是他。

赵光义转场,他“躬擐甲胄,蒙犯矢石,指挥戎旅”,亲自来到了战斗的第一线。有人劝他留神安全,他的回答是——“将士争效命于锋镝之下,朕岂忍坐观!”

宋军士气大振,“人百其勇,皆冒死先登”。而且这时,宋朝经赵匡胤一生所积攒下来的军备力量充分发挥了威力,当时宋军随行的“控弦”之士达到了数十万,每次发给他们的箭有数百万之多,而且命令他们必须“顷刻而尽”。

射手们列阵在赵光义的马前,“蹲甲交射”,其效果达到了太原城头“城无完堞、矢集如猬”的程度。

这还不算完,赵光义巡行四城,走过之后,城上的北汉人都吓得面无人色。只见在赵光义的马前,有数百个军校前导,他们“袒裼鼓噪”,意态豪雄,把随身佩带的刀剑抛向了空中,只见白刃飞舞,满空刀剑,这些人却反而跳了起来,左右承接,曲尽其妙,杀人的凶器在这些人的身上不过都是玩物!

尽管如此,太原城仍然不破,它在数十万人的疯狂攻击之下岿然屹立,让宋朝人无可奈何。

时间进入了五月,宋军的攻击力度再次加大,达到了整月连续攻击、不分昼夜的程度。到了月末的二十九日(己卯朔),赵光义在夜间来到了太原城的西南角,集结重兵急攻,到了快天亮的时候,太原城的外城羊马城终于陷落了。宋军正要一鼓作气冲进内城,却发现突然间城门开了,一群北汉人冲了出来——是反攻!

杀红了眼的宋军没有丝毫迟疑,他们直接杀了过去,把这些敢于出城迎战的北汉人全都砍了脑袋,而且拿到了赵光义的马前请功。可就在这时,一件让他们万分不解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太原城头上突然出现了很多的人影,一阵刀起刀落之后,一大堆的人头被扔了下来。

捡起一看,全是女人和孩子的。

事后才知道,冲出城来的是北汉的宣徽使范超,他是来投降的!可是时机和火候都没掌握好,不仅自己被宋朝人杀了,连自己的妻子儿女也被刘继元砍了示众……但是大势已去,极限到了,之前无数的史实都可以证明,没有任何一座城池是永远都不会被攻破的。

隔天之后,五月三十一日,宋军改攻太原城的西北角,这一次北汉人学乖了,北汉的军队首脑马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投降成功。六月一日,赵光义发出了胜利宣言——明天中午,我们进城去吃饭!到了第二天,一切的终结点到了。

这一天,宋军数十万的士兵集结到了太原城的南面,他们疯了,已经整整半年了,没日没夜的强攻让人心力交瘁、忍无可忍,就是这座该死的太原城,前前后后让多少人死在它的城下,该结束了!“士奋怒,不可遏”,宋朝的军队不顾一切地冲向了太原城的城头!

紧跟着发生的事情,让最渴求胜利的赵光义都惊呆了,以至于他下令马上后退。因为他害怕他的士兵冲进城之后会大开杀戒屠城……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刘继元投降了,太原城终于陷落,而大宋第二任皇帝赵光义在动用举国军力、耗时半年并且击退强敌契丹的情况下,终于创造了历史。

不,是他结束了历史——五代十一国终于彻底成了历史,从唐末的黄巢起义开始,不断分裂衍变的中华大地终于重新结成一体。

当天数十万人的欢呼声一定震古烁今,响彻云霄,但很显然,其中绝大部分人都只感到了如释重负。仗,终于打完了,可以回家了……不知道他们看没看到他们正在接受欢呼的陛下的神色,有几分是满足,又有几分是更大的踌躇满志。

赵光义打破了尘封七十二年之久的纪录,把在公元907年自朱温创建后梁以来的割据局面彻底结束了。

前无古人,不管他站在了谁的肩膀上才做到的,他就是做到了。

回到当年的太原城,随着刘继元的投降,几十万宋军,连同数十万原来的北汉居民,都从一场冗长的噩梦里醒了过来。很奇妙,随着两个人的和解,原本你死我活的近百万人,就都可以称兄道弟,和睦相处了。

可以回家抱娃了。

然而赵光义很快就宣布——远征燕云!

命令震惊了每一个人,这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无论他们用什么样的思维状态去猜测,都想不出皇帝为什么要下这样的命令。

就算千年以后,我们也不好分析。就算层层解构,把军事调动、随行人员、当时战绩等多方面因素都考虑进去,仍然不能解释赵光义是突然间心血来潮要做这件事,还是他早有预谋,北汉不过是他的起跳踏板,太行山背后的燕云才是他最终的目的。

想一下,军力调配方面——据考证,宋朝在赵匡胤的开宝年间,军队共有三十七万八千人,其中精锐的禁军有十九万三千人,其他的都是半差役半军事化的厢军。赵光义登基之后,这个数字还有所增加,但是这次动员的人数是数十万,几乎是倾国之兵了,就为了征服区区只有十州、四十一县、一军、三万多户人口的北汉?

小题大做了吧?可以证明是早有预谋了吧?但是我们也能说,这就是志在必得,谁让以前太原城的纪录是那么辉煌呢!

再看他的随行人员,亲征之后,留守国都开封的只有宰相沈伦和宣徽北院使王仁赡,其他的就连前宰相赵普都要随军同行。而且重要的皇室成员一个都没少,如赵廷美、赵德昭、赵德芳这三个人自始至终都在赵光义的视线之内。

这说明赵光义要走远道,所以所有能威胁他皇位的人都要亲自看管。

再看战绩,太原城如愿拿下,契丹人居然在野外被宋军击溃,这一定让赵光义大受鼓舞,所以才要一鼓作气远征燕云,实现最终的理想。但是他就那么肯定,已经四十一岁、熟读兵书的他连兵危战凶、野战无常这样的常识都不懂?

所以这些解释都是不能服众的,最终极的原因就在于赵光义那颗志向高远、争强好胜的心。

一个人,有那么大的志气是好事吗?这个问题或许很少有人去想,毕竟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要立大志,做大事,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所以历史记载,当时尽管没人同意,可也没有任何人敢于对赵光义说什么。

包括曹彬、潘美在内,他们都眼睁睁地看着殿前都虞候崔翰走了出来,说:“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当此破竹之势……”

赵光义奋然而起,遂成定议,即日起远征燕云,驱逐契丹!

可宋朝的将相公卿们却仍然在沉默,他们望着自己的皇帝,心里只有一句话——陛下,您知道契丹是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