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遇盗〗
【释义】对恶人,只能针锋相对地斗争,绝不能妥协,绝不能幻想。
【出处】此典出自《荀子·富国》:“处女婴宝珠,佩宝玉,负戴黄金,而遇中山之盗也,虽为之逢蒙视,诎要桡膕,君卢屋妾,由将不足以免也。”
这段话意思是说:
有个妙龄少女,脖子上挂着宝珠,腰间佩有玉环,身上带着很多黄金,在山中遇见了一群盗贼。强盗见财起意,他们要持刀抢劫。少女被吓得魂不附体,甚至不敢抬头看,她被吓得急忙弯腰下跪,苦苦哀求,表示愿给强盗作婢妾,然而,强盗还是把她杀了。
〖巧取豪夺〗
【释义】“巧取豪夺”形容施用不正当的方法,攫取自己不应得的财物。
【出处】此典出自《清波杂志》:“老米(芾)酷嗜书画,尝从人借古画自临,拓竟,并与真赝本归之,俾其自择而莫辨也。巧偷豪夺,故所得为多。”
宋朝大书法家米芾既写得一手好字,又长于作画,尤其喜爱古人的作品。有一次,他在别人的船上看见王羲之真笔字帖,喜欢得不得了,马上要拿一幅好书交换,主人不同意,他大呼大叫,攀着船舷竟就往水里跳,幸亏别人很快地把他抱住,才不致落水。他有一个很大的本领,便是学会模仿古人的书品。他在涟水的时候,曾经向人借回一幅《松牛图》。后来他把真本留下,拿摹本还给他,这人当时没有觉察出来,拿着走了。过了好多日子,才来讨还原本。米芾问他怎么看得出来,那人回答说:“真本中的水里面,有牧童的影子,而你临摹这一幅却没有。”然而米芾摹仿古人的书品,很少被人发觉他的摹本是假的。他常常千方百计向人借古画描摹,而摹完以后,总是拿摹本和真本一齐送给主人,请主人自己选择。由于他摹仿古画的技艺很精,摹本和真本摹得完全一样,主人往往把摹本当成真本收回去。米芾便因此获得了许多名贵的真本古画。
〖巧退秦兵〗
【释义】“巧退秦兵”这个典故比喻爱国主义精神。
【出处】此典出自《淮南子·人间训》:“秦穆公使孟明举兵袭郑,过周以东,郑之贾人弦高,蹇他相与谋曰:‘师行数千里,数绝诸侯之地,其势必袭郑。凡袭国者,以为无备也,今示以知其情,必不敢进。’乃矫郑伯之命,以十二牛劳之。三率相与谋曰:‘凡袭人者,以为弗知,今已知之矣,守备必固,进必无功。’乃还师而反。”
这段话意思是说:秦穆公派孟明等出兵偷袭郑国。军队来到郑国东西,郑国的商人弦高和蹇他共同商议说:
“秦国的军队已经远征几千里,频繁地攻克了很多国家,看他们的趋势,一定是要偷袭咱们郑国。只要是偷袭其他国家的人都以为那个国家不知道要被偷袭,没有准备。如果我们说明知道了他们的真情,他们一定不敢再前进,这样就可保住郑国不受到侵略。”
于是弦高和蹇他就假装是受郑王的命令,用十二头牛,去慰劳秦军。秦国的三个统帅觉得非常奇怪,认为郑国已经发觉了就互相商议说:
“凡是偷袭别国,都是因为对方不知道。现在人家已经知道了,专门派人来慰劳,那就一定加强防守了,所以,再按原计划行动,可能就不会有好结果了。”于是就退兵回国了。
〖用兵如神〗
“用兵如神”形容非常善于指挥军队作战。
此典出自《三国演义》第六十四回:“张任看见孔明军伍不齐,在马上冷笑曰:‘人说诸葛亮用兵如神,原来有名无实。’”
东汉末年,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益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被刘备采纳了。建安十八年,刘备留诸葛亮等镇守荆州,亲自率兵进入益州。第二年,诸葛亮领兵来到雒城支援刘备。诸葛亮得知张任是益州名将,便决定想法先捉住张任,然后再攻雒城。诸葛亮乘马来到雒城东面的金雁桥边,绕河看了一遍,回营后便吩咐张飞、赵云、黄忠、魏延等人埋伏在金雁桥附近,以便抓获张任。
一切安排妥当,诸葛亮便亲自去引诱张任。只见他乘坐一辆四轮车,摇着羽毛扇,带着一队不整齐的人马,迎着张任而来。对阵以后,诸葛亮指着张任说:“曹操虽有百万大军,听说我的名字也望风而逃,你是什么人,还不赶快投降?”张任见诸葛亮军伍不齐,便在马上冷笑说:“别人都说诸葛亮用兵如神,原来有名无实!”说着把枪一挥,他手下的士兵一起杀了过来。诸葛亮弃了四轮车,上马退过桥去。张任不知是计,在后面紧追不舍。过了金雁桥,张任见左右皆有埋伏,知道中计了,掉头想回去时,桥已被拆断了,最后终于被张飞活捉。刘备劝张任投降,张任宁死不降,诸葛亮便派人把他杀了。
〖田横笑人〗
【释义】人们以“田横笑人”勉励自己不做苟且偷生的事,也可用以比喻宁死不屈。
【出处】此典出自《南史·陆超之传》:“陆超之,吴人,以清静雅正为子懋所知。子懋既败,于琳之劝其逃亡。答曰:‘人皆有死,此不足惧,吾若逃亡,非惟孤晋安之眷,亦恐田横客笑人。’”
这段话意思是说:
南朝时期,齐国有一个大臣叫陆超之,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性情清静素雅,晋安王萧子懋(齐武帝萧赜第七个儿子)十分欣赏他。齐明帝(萧鸾)时期,萧子懋起兵清君侧,遭到了失败,中兵参军于琳之劝陆超之逃走,但是,陆超之回答说:“人总归要死,这并不可怕。我如果逃亡,不仅辜负了晋安王(萧子懋)对我的眷顾之情,可能也要被田横的宾客所耻笑。”陆超之说的田横,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秦朝末年在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刘邦灭楚为帝后,田横与其部下五百多人逃到海岛。刘邦召他到洛阳,他在途中自杀。刘邦又命人召求岛中五百多人。五百多人听说田横已经死了,也都自杀了。
〖先声夺人〗
【释义】指以自己强大的声势借以吓倒对方,威慑敌人,挫伤敌人的士气。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宋国的司马华费逐,有三个儿子:华驱、华多僚和华登。华多僚深得国君宋元公的信任,就经常在元公面前说两个弟兄的坏话。华登被迫逃亡到国外后,他又在元公面前诬陷华驱,说他打算接纳逃亡的人。
宋元公经不住华多僚的一再挑拨,便派人通知华费逐,叫他驱逐华驱。华费逐知道这件事是华多僚干的,恨不得杀了他,但又得执行元公的命令,准备叫华驱去打猎,然后打发他走。
华驱了解到这是华多僚干的坏事,本想杀了他,但又怕父亲伤心,决定逃离宋国。
临行时,华驱打算与父亲告别。不料,在朝廷上遇见了华多僚。他一时性起,就与侍从杀死了华多僚,并召集逃亡的人一起反叛宋国。元公请齐国的乌枝鸣帮助守卫城池。
这年冬天,逃亡在外的华登带领了吴国的一支军队,前来支持华驱攻打宋国。眼看华登的队伍快要来到,有位名叫濮的大夫对乌枝鸣说:
“兵书上说:先向敌人进攻可以摧毁敌人的士气;后向敌人进攻要等待他们士气衰竭。现在华登的军队长途跋涉,远道而来,疲乏得很,这是一举歼灭华登的好机会。要是敌军休息好了,而且兵力又胜过我们,我们要想取胜那就难了。”
乌枝鸣听从了濮的建议。结果,宋国和齐国的联军击败了吴军,俘虏了两个将领。但是,华登率领余部又击败了宋军。宋元公想逃,濮拦住他说:
“此时正是事关成败的关键时刻,你不能离开最前沿。”
濮说完这话,一面巡行,一面向士兵们喊道:
“是国君的勇士,就挥舞旗帜!”
士兵们按照他的话挥舞旗帜。宋元公也壮着胆下城巡视,对军士们说:
“国家败亡,国君死去,这是大家的耻辱,不仅是我一个人的罪过,大家拼死打吧!”
乌枝鸣命军士们用剑与叛军拼搏。齐军和宋军一起攻击华登,华登支持不住,节节败退。濮奋不顾身冲到最前线,一剑刺死了华登,紧接着华登的军队溃退不止。宋军大胜而归。
〖冲锋陷阵〗
【释义】“冲锋陷阵”形容作战勇敢。
【出处】此典出自《北齐书·崔暹传》:“中尉尽心为国,不避豪强,遂使远迩肃清,群公奉法。冲锋陷阵,当官正色,今始见之。”
北魏末年,朝廷内部发生政乱,分裂为西魏和东魏两个政权。东魏的皇帝是魏孝静帝元善见。但军政大权却掌握在高欢和他的儿子高澄、高洋手里。
崔暹是读书人出身,为官清廉,办事公正,不徇私情,深受高欢的喜爱。
高欢对崔暹的做法非常满意,觉得他可以帮自己做事,所以见到他常常握着他的手,友爱地说:“从前朝廷不是没有法官,可是大臣权贵徇情枉法,无人弹劾,可是你尽心为国,不避豪强,使得国家远近都很清净,群公奉法,看样子冲锋陷阵是那就是你崔暹呀,为官正色我今天才开始见到。对你的功劳,我高欢父子无以相报呀!”于是高欢赠送一匹良马给他,并亲自为他牵着缰绳。
〖尽锐出战〗
【释义】尽:全部。锐:精锐。形容把所有精锐都使唤出来作战。比喻用尽全部力量。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载记·苻生》。
苻生是东晋时期北方前秦国有名的暴君,他心毒手辣,翻脸无情,由于他是独眼,所以当有人触及他的忌讳时,他便无情地杀害他们,连他的妻子梁氏、大傅、车骑等都死于他手。
满朝的大臣们看到苻生都心惊肉跳,不知什么时候会被他诛杀。有的大臣说他好话,他说是献媚取宠,结果被杀;有的大臣说他不理朝政,他说是诽谤,结果也是被杀掉。死在苻生手下的忠臣、大将、百姓不计其数。
当时有一位将军姚襄,不堪忍受苻生的淫威,聚兵反叛前秦国。苻生派苻黄眉、苻坚和邓羌率军征讨。姚襄深沟高垒固守不战。邓羌给苻黄眉出主意说:“姚襄刚强好怒,我们包围他的营垒,击鼓催战,他定会出来迎敌。”苻黄眉依计而行,姚襄果然气得大叫,尽锐出战。邓羌佯败,把姚襄引到三原地方,这时苻黄眉和苻坚包抄过来,打败了姚襄。
苻生不但没有因苻黄眉有功而奖赏于他,相反在众人面前给他难堪。苻黄眉盛怒之下,准备杀掉苻生,但反被苻坚知晓,将苻黄眉杀死。苻生也没有得到好下场,被苻坚所杀,终年23岁,只做了仅仅四年的皇帝。
〖扬长避短〗
“扬长避短”指在战争中,应掩盖自己的劣势,发挥自己的优势。
此典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楚汉之争时,韩信率领数万军队,东经井陉进攻赵国。赵王赵歇、丞丁陈余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即发兵二十万驻扎在险要的井陉道口。谋臣李左车建议说:“韩信的军队长驱而来,就像锋利的刀口一样锐不可当,大王不要与他正面交锋为好。请大王借给我三万士兵,从小路去袭击韩信的后方,烧毁粮草,不到十日,韩信的头就可到大王帐下。”陈余反对说:“韩信的军队本来不多,又不远千里来袭击我们,对这样疲惫之师,何必用偷袭方法!”赵王拒绝了李左车的建议。
后来,韩信在井陉口击败赵军,活捉了李左车,李左车被带到韩信面前,韩信请他上坐,并亲自为他解开绳索,拜为老师。李左车非常感动。韩信想乘胜进攻北方燕地和东方齐地,就征求李左车的意见。李左车说:“败军之将谈不上勇气,亡国大夫侥幸活命。我当了俘虏,哪有脸面与将军一起讨论军事大事!”韩信安慰说:“先生是赵国的杰出人才,只是赵王不采纳你的意见罢了;否则,当俘虏的可能就是我了!”李左车见韩信一片真诚,就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他说:“将军一举攻下井陉,击败赵国二十万大军,威震天下,名扬海内,这是将军的长处;但将军的军队连续行军,已经疲惫不堪了,很难再远行打仗,这是将军的短处。善于用兵的人不以短处攻别人的长处,而是以自己的长处进攻别人的短处。所以,现在应让将士休息,同时利用战胜后的军威,致书燕、齐,进行政治攻势,使他们望风归顺。”
韩信听后,高兴地说:“这正符合我的心意!”
〖有备无患〗
【释义】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灾祸或损害。
【出处】《尚书·说命》。
公元前562年,各国诸侯联合攻打郑国。
四月十九日,齐国的太子光、以及宋国的向戍先期领兵抵达郑国,驻扎在东门外。
当晚,晋国荀勖的军队到达郑国都城西郊,并往东进攻郑国。
卫国的孙林父则率军攻打郑国的北部边境。
到了六月里,诸侯军驻扎在向地,后来又转往西北,进逼郑国都城,军队驻扎在琐地。
近百万的军队势如破竹地杀到郑国都城,将郑都围了个水泄不通,郑国危在旦夕。
郑国人闻讯惊恐万状,向诸侯军求和。
七月,各国在亳地结盟,晋国的范宣子参与了会盟。
九月,诸侯军再次攻打郑国,郑国派使者去通报它先前所依附的楚国说,打算归顺晋国了。
终于,郑国派太子伯骈求和,晋国的赵武和郑国君主结盟,郑国的子展则出城与晋君结盟。
晋国赦免了郑国的俘虏,撤回了进攻的军队,停止了在郑国境内的侵扰。
晋君还派人通知各参与进攻的诸侯国停止对郑国的敌对行为。
郑国为了向晋国表示顺服和感激,向晋悼公赠送身怀绝技的乐师3人,能歌善舞的美女两队共16人。两架歌钟及配套的其他乐器,还有各种车子100辆,以及兵刃、盔甲等。
晋悼公很满意这些礼物,收下了。
这位晋国君主想起晋国连年来取得不少收获,魏绛给他出了很多好主意,因此,将魏绛召进宫来,对他说道:
“您为我出谋划策,使我同各戎狄部落和睦相处,从而称霸中原,使得晋国在8年时间里9次会合诸侯,就好像和谐的音乐,没有不协调的地方。现在郑国给我送来了乐队,请允许我跟您共同享受它们吧。”便把乐队的一半赏赐给魏绛。
魏绛辞谢道:
“同戎狄讲和,这是国家有福气;8年中9次会合诸侯,诸侯们不变心,这是君王的威灵所致,这是大臣们的功劳。大家群策群力,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大王凡事能做到有备无患,那么晋国则无忧也。”
晋悼公说:“您的教导,我岂敢不接受!况且要是没有您的计谋,我就不能正确处理跟戎人的关系,也不可能渡过黄河。赏赐有功的人,这是国家典章制度规定的,不能废除。您还是接受吧。”
魏绛推辞不过,只得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