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中秀水河涨潮,洪峰冲断了秀山水河上的桥,高知府和车夫还有白良在这边的岸上,杨虎和八名衙役在那边的岸上,河并不宽,两边隔河相望,遥相呼应,他们不能互帮互助,但却能听得到对方的话。高知府只好按着杨虎指引的方向去寻秀水河镇的桥。杨虎为了不使奉天府丞着急,让高知府的八名衙役去秀水河镇等高知府,自己骑马回奉天复命去了。两岸人在风雨中各自前行。
雨未停,雷声仍响,高知府在秀水河东岸,东岸延河岸是青山,高山上不时有山石滚下来,坡度小的山坡没有这种险象,道路泥泞,山路崎岖,白良让车夫把车牵向山坡一处没有泥石流的安全地方,以防被泥石流毁了车和人。高知府让白良和车夫进车轿里来避雨,三个人挤在一起,直待雨渐渐小了,雷声也不再那样响,天色也晚了,西天现出一片霞光,突然白良惊喜地喊道:“大从,看那!”
高知府和车夫按着白良手指引的方向看,那里的林中飘起一股炊烟。啊,这深山里有人居住:“走!先去烤烤衣服,讨口饭吃!”高知府说这话正好也是车夫和白良的愿望,车轿奔那炊烟而去。
一片柳林中藏着一个石磊的三间房子,三间石房四周圈着篱笆墙,车轿来到了篱笆墙的门口,白良大声喊:“东家,开门!”
随着白良的喊声出来一个童子,他来到门前问道:“先生是绿林好汉还是过往客人?”
白良心里有些不满意这话,可是又一想,这深山地带,过往的人也不外乎这小童子说的这两类人,于是说:“来者并非绿林,告诉你家大人,古榆高知府进奉天公干,因雷雨断桥,无处歇身,想借贵舍避一避。”
童子听了跑回屋中,很快出一个汉子,衣着素色衣服,头戴平顶帽,快步跑到白良面前,双手抱拳,说:“白大人,小人失礼了!快请知府大人下车!小人常常思念知府大人,不想今日有缘在这里相会!请请请!”
这时高知府己下了车轿,听着口音好熟,正思索这是何人,白良己认出这个人是相命先生了,笑道:“好呀,你原来躲在这里,知府大人找你好苦啊!”
这个人果然是相命先生,高知府曾要请到府中当差,他却避开,后来找他几次,也不知他去向。今日在此相会,真是意想不到的。相命先生拱手说:“大人,小人得罪了!进屋再聊吧!”他在前边引路,把高知府和白良并车夫迎进屋里。
高知府:“先生,你这是躲进深山当隐士了?”
相命先生说:“大人,小人胸无大志,腹无文墨,没有安邦定国之计,没有富国强民之志,没有谈天说地之能,岂敢称隐士?!若叫成隐士,也不过是为了偷生而己!”
高知府笑了:“先生,高人啊!”说罢长叹一声,似有无限感概。相命先生让高知府和白良、车夫都脱下湿了的外衣,交给童子去烘烤,给他们披上破旧但却洁净的衣服。
中国历史上的隐士之多堪称世界之首,隐士生活也因隐而变得神秘莫测。何为隐士?隐士就是那些鄙薄功名富贵的人,他们躲避险境,独善其身,可谓之为逸民。其中有宦海沉浮的中急流勇退的朝臣,不食皇粮宁愿饿死于不周的前朝之臣,有参朝辅政的山中无冠冕的宰相,还有甘愿隐居的皇室王爷等。他们有一人独隐,有二人对隐,有兄弟、夫妻、父子,母子共同隐居的,还有三人一群,五人一伙结成诗社或文学社共隐的。隐士大都隐匿山林之中石房或土屋,或安息歇于山洞石穴,粗茶淡饭,寄情与山水自得其乐,或超然物外安居恬然,其中也有终身寡欲而终身不娶者。
隐士产生的原因很多,其实,人生在世,有许多诱惑等着你,看着你,使你的心噪动,使你不得不追求,去谋取。结果导致你成为名利的奴隶隶。当了什么的奴隶都是痛苦的,成为名利的奴隶也是痛苦的。功名富贵是最大的诱惑,功名代表了人的社会地位,体现了人的聪明能干,反映了人的价值和实现价值的程度,富贵可以使人生活条件优越,满足各种****但是,功名富贵的获得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有时要付出人格、品德、良心的,这样才能获得和保持住既得的功名富贵。这并非易事。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待功名富贵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希望得到功名富贵,一方面又感到为这些芸花一现的东西所付出的这样的代价,太不值得,把有限的人生投入到这种功名富贵的追逐中实在是一种自我摧残。人生苦短,岁月无情,为了暂短的功名富贵而去丧尽良心去奔波争斗,带来成功的一时快活,不如粗茶淡饭,看日月,赏春花秋果美好,基于这种观念,有人便成了隐士。当然若有达官显贵来求教于隐士,隐士有时有的人也为国为民出谋献计,姜子牙、诸葛亮、孙子的师父为安邦定国也做过贡献。隐士富有智慧,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有着与世人不同素质,加上遁入深山老林,与世隔绝,静能生慧,所以遇事有独特的区别于世俗之人的高见。这里不再远涉,且说这个相命先生。
相命先生:“大人这是要去哪里?”
高知府也不瞒,说:“奉天府丞传本官去,有事相商。让本官星夜兼程,本官也不知何事。先生善看气色,不知本官的气色潜藏吉祥祸福?”
这时童子端上热茶,几人把杯端茶慢饮,相命先生吩咐童子去安排酒菜,看着高知府说:“大人,你想当皇上吗?”
高知府吓得慌忙两手捂耳,说:“罢罢罢!这是杀头之罪!不要戏言!”
相命先生:“小人是比喻,大人没有当皇上的心,便剩下一颗臣服于皇上的心了。臣服于皇上,不等于就没有野心。大人有没有往知府之上的位置再升迁的心?”
高知府:“三年知府,任满何去何从,尚不知晓,凭命由天了。男人谁不想飞黄腾达,步步高升,但是,不入仕不知道,入了仕途才清楚,青云直上岂是凭才华和政绩呢?!唯愿在位对得起‘知府’二字!”
相命先生哈哈大笑:“大人啊,仕途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听你的口气是守住本位,就知足了。如果是这样,本位可能会守不住,说不定还有丢脑袋的祸呢!”
高知府:“先生言重了,本官守住本位,忠于职守,在位上只想对得起‘知府’二字就足亦,岂能会有祸哉?!”
相命先生:“大人要对得起‘知府’二字”?‘知府’之职,不知有多少人眼红,不惜万金以求之。而你仅把志向放在对得起这官职上,精力投入到公务上来,其不知为官之道重在内部的防范上。且不说这些,且问在大人‘知府’二字为何意”?大人又将怎样履行‘知府’的职责呢?”
高知府:“知府知府,以知识治理所辖城府,消除恶丑,进化民风!以不与腐化堕落伍的的行为,智勇双全地横扫一切污秽!”
相命先生:“大人之心可敬,但是恕小人直言。小人以为;世上不存在智勇双全。无智则勇。勇者无智,智者不需勇也!大人做‘知府’二字,小人以为重在“知富”,不在于以知识治理所辖城府,而在于如何丰富自己智慧,智慧富有了,成为‘智富’者,才能保住身家性命,才能在位履行以知识治理所辖城府的志向,不然,就会壮志未酬身殉职!官场,勇者失命,智者平安高升。我以为大人身居知府之位,应成为‘智富’者。看古论今,哪一个皇上是靠武力得天下?哪一个不是凭智慧使用他人为己卖命才登基的,武艺高强的人当将,有智慧的人当皇上。这大清王朝不也是巧得天下吗?若不是吴三桂请兵入关,他大清王朝能进得了北京吗,若不是明朝的后代争皇位,大清王朝能有机可乘赖在北京不走,坐上皇位到今天吗?得天下者不是用武力,乃是用智慧。就像赚钱一样,出大力者赚不到大钱,赚大钱者不必用力气,你看城中那些商贾,哪一个是靠力赚钱的,你看那街着上出力的哪一个是富有者?大人啊,一腔报国爱民之情可歌可泣,但小人却以为智以慧来行事是为官的当务之急啊!”
高知府让相命先生说得微微点头:“先生,本官愚昧,知识与智慧的区别呢?”
相命先生:“春天和冬季那一个季节耕种,是知识;使恶人搬起石头砸他自己的脚、让吝啬鬼把自己的钱掏出来给别人花是智慧。”
高知府:“本官还要求教:智慧两字的核心是什么?”
相命先生:“明哲保身,兵形似水。这八个字也许是小人胡言,让大人见笑了。不谈了,不谈了!
高知府口中念叨着:“智富智富,智富了做知府!春天和冬天哪一个季节耕种是知识;让恶人搬起石头砸他自己的脚、让吝啬鬼把钱掏出来给别人花是智慧;明哲保身,兵形似水。”这时童子摆上水煮野鸡肉、野兔肉、田鸡肉,外加炒山磨、木耳、山菜、自酝米酒。大家举杯畅饮。高知府举杯和各位相碰,开心地说:“科考也不教先生所授的这个为官之道,秘籍。有道理!先生看本官此行,如何?”
相命先生:“大人本次见奉天府丞,晓得府丞的出身和性格吗?他身为满族,属皇亲国戚,由七品知县捐官,一跃成为正四品府丞,越级而升,这在清朝规定上是少有的,他骄横霸气,且不可小看他腹无文墨,越是无文墨又居权位者,慕才又妒才,要小心行事。小人虽然不知府丞与大人有何公务相商,但是看大人气色不算佳,若见机行事,智慧在先,行为在后,不以个性格行事,不以清高为荣,必无后患。”
高知府默默点头。
天色己晚,路不能行,车不能动,虽然府丞让星夜兼程,可是古人有训: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高知府与相命先生四人商定次日天晴再行,此时,他们一醉方休。
次日,红日高升,晴空万里,高知府乘上车轿,一路顺利来到了奉天府,当差的把高知府送到府丞的内室,府丞一脸严肃,落座后,府丞把案几上遮着什么的红布一掀,露出一壶酒、一根绳子、一把尖刀,说:“这酒是一壶毒酒,这绳子是自尽时上吊的绳子,这刀是你可用来杀我,你可以选择两条路:一是你死我活,二是我死你活。你若想死,或饮毒酒,或上吊自尽;你若要活,你可以操刀了砍我。”
高知府想:死,也是死,活要杀人来换,也是死。气得大呼:“本官何故只有两条路?大人你欺人太甚!”一声呼叫,吵醒身边的白良和车夫,他们慌忙把高知府从梦中唤醒,星星出来了,天晴了,高知府长叹了一口气,默不作声,他们二人知道知府心中有事,都默默无言。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