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古旧的房舍,座落在僻静的城郊,几片蔬菜地飘着瓜果的清香,周围竹林环绕,潺潺的溪水从中间穿过,和着风声,奏着小曲向远处流去。
屋子不大,木门的正中上方,一个颜色暗淡的“孔”字颇不显眼。看得出来,这户孔胜人家,平时与外面的纷争离得很远,住在这儿,与树鸟为伴。
这一日,却有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四周的宁静。
来者是一位中年男子,他将马儿丢在一旁,也顾不得牵拴,直冲进门内。待找到了屋子的主人,他一把夺过其手中的书,高声嚷道:“孔兄,事情不妙,这书,如今是万万看不得了!秦朝廷将要毁掉前代君王的书籍,而你家里藏着这许多,实在是太危险了!”
原来,住在这里的人,是孔子的八世孙孔鲋,而来客是他的朋友,原先魏国的陈馀。陈馀急呀,最近咸阳突然刮起了一股风,要将儒学的东西一古脑儿毁掉,而孔鲋这样的人,不正是这座靶子的靶心吗?所以,这一趟,他是必须来的,只是,他担心,这位迂得顽固的孔子传人,会听他的劝吗?
果然,孔鲋听完了事情的原委,不慌不忙道:“我所治的学问,不理解的人,看起来没甚用处,而真正了解我的,只有相知的朋友。秦朝廷并不是我的朋友,我会遇到什么危险呢!我只需将把书籍收藏好,等待着有人征求,如果可以等到,我也就不会有什么灾难了。”
陈馀无法,只得随他的便。
儒学,从孔子之后,其实已经流传得很广,在战火纷飞的七国争雄时期,不少君王也曾注意过它,可惜的是,以实力论英雄的年代,不是儒学可以扎根生长的环境,《论语》里说的那些泛泛之言,对一支军队的训练毫无帮助,更不可能让敌兵自动退军,所以,各个君王在发现了这些之后,都将先前招上来的儒生打入了冷藏室。比如孔鲋的前人孔斌,很有才干的一个人,当初魏安王为了让了他到魏王宫里来做官,可是费了老劲了,派使者带着黄金束帛请他出山,可是到了后来,每每出现问题需要决策的时候,孔斌的提议,总与魏安王的计划不一致,孔斌上任以来的九个月里,提出的重大建议,居然无一被魏安王采用。他心灰意冷,加上又觉得秦王取胜是早晚的事,学问没有办法力挽狂澜,于是辞官而去,
始皇嬴政当然对这些“仁义”更加不屑一顾,这些年,他都忙着去与人斗了,哪有精神去看孔子说了些什么,待他兼并了六国,有闲坐下来听听世语的时候,倒也对儒学听说过一二。
于是,他与儒学曾有过亲密接触,可惜的是,他就在那时才发现,这门学问是如此的不对胃口。泰山封禅之时,他召集了原鲁国的七十位儒生,要让他们提提建议,怎么把封禅仪式弄得更宏大,更厚重,更排场,不料,儒生们说,古之贤王做封禅的时候,都是用草席将车轮子包裹起来,以免损坏山中草木。始皇一听烦了,他都不知道杀了多少人了,还草木,这些没用的儒生,光知道弄这些虚的,从此对儒学、儒生就没了好印象。
始皇不喜欢儒生,有一个人就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他就中丞相李斯。
李斯这个人,前面提到的时候,还是廷尉,而现在已经是丞相了。他升了官,早已是始皇身边的红人,因为他实在太会猜度始皇的心思了。前几年,中原刚刚统一,始皇让大伙儿商议如何管理地盘的时候,李斯的提法就让始皇正中下怀,那就是不让皇子成为侯王,而是划分小的郡县,这样,彼此互相攻击疏远的机会就小了,始皇受威胁的危险也大大地降低了。这个说法最终被始皇采纳,成为了大秦的新格局。
好,现在,李斯又向始皇上了一书,就是这一书,成了刮起毁儒风的源头。
李斯这样说到:“过去诸侯国相互争斗,以厚禄招揽游说之士,如今天下已定,法令只出自大秦朝廷。百姓们,应该专于耕田和做工,而读书人,应当专于学习法令和规章。”
这话是说,过去各国都有不同的学问,不同的认识,为了说服别人,大家都培养了一批能说的人,拼命把自己的观点,加于别人,而如今没有这些争端了,都不需要再说服别人了,读书人只需要跟着朝廷走,把已经定下来的规章学习入脑,就可以了。
李斯可能真的是这样想的,但更可能的是,他知道始皇是这样想的,他愿意替代始皇,把这些话说得更清楚一点。
然后还有下文:“但是,今天的儒生,却不学习朝廷的法令,也不关心现代的事务,只知道抱着古人的书在读,效法古代,还用这些东西来非议当下,蛊惑百姓,扰乱秩序,指责现行制度,百姓受这样的教导,令人担忧。这些读书人,一听到新的命令颁下,就纷纷根据自己原先旧的学说,对新命令妄加评论,入朝的时候,说着些口是心非的话,一出朝宫,便到百姓中去议论,借君主提高自己的声望,标新立异以显示自己的高明,还煽动一些人攻击国家的新法令。这种情况如果不制止,君主的权势必然下降,形象也受损,所以,只有禁止这些,才能利用新大秦的发展!”
此话深得始皇之心,对呀,那些读书人,尤其是旧时那六国的儒生,虽然人已经归顺了秦国,有的还做了朝官,可是心心念念,还在记挂着旧的故国,对原先学的东西,也不肯抛弃。每当秦国有了什么事,他们便说:“当年,魏国是怎么样的,燕国是怎么样的……”对此,始皇烦恼已久,岂能再容!
于是,李斯的一个大建议,又一次得到了始皇的认可,全国范围内的“大围剿”开始了,这一次的对象,是手无寸铁的儒生,和那些不会说话的书简。
除了秦国史记之外,所有的史书都被烧毁了,可惜啊,本来有多少史书,可以流传到今世,都在一把火中,化作了灰烬。除了博士官收藏的书以外,民间谁也不可以收藏《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家里本来有的,统统给交上来,如果发现谁再藏着这些东西,就让他成为书的陪葬。还有,谁也再不用说“古时候是什么样的,我们那国是什么样的”,这样的话,朝廷让你们怎么样,你们只管照着做就行了,再有非议者,诛杀九族(厉害啊)。官吏发现以前这几种现象,都必须及时举报,知而不报者,和上面的人一同治罪。
熊熊大火之中,多少古之贤者的心血,灰飞烟灭……唯有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得以幸免。
一个百姓的一念之错,可能毁掉自己的生命,或者他的家庭,而一个帝王的一念之错,却可以毁掉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