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将太子扶苏发派到边境,去监管那支防范匈奴的军队,他心里头当然知道,扶苏十分不高兴,这个大儿子对自己的意见,是几大箩筐也装不下的。
不过,谁让他得罪了皇爹呢,不会说话就装装哑巴,皇爹的毛病,是他随便挑得的吗?扶苏也是吃了老实的亏,心里有什么,就直接说什么,年少不更事,需要付出代价才能成熟起来。
然而扶苏却万万没有想到,皇宫中的争斗,残酷得超乎了想象,他虽然贵为太子,却必须比寻常百姓更为谨慎,才可能在如薄冰一般的道路上,行得更远。只是,这些理儿,他知道得太晚了,等他在边境苦苦熬过了两年,却发现,自己再也没有了机会,曾经的代价,换来的不是成熟,而是绝路。
这一年,是始皇即位后的第三十七年,十一月间,他病了,病得很严重。
大多数人,都没法预料自己什么时候死,而始皇最不愿意的事情,就是死。在宫里,群臣都知道,皇帝很忌讳谈这个“死”字,平时都没人敢提起。他曾经费了许多功夫,让卢生等人到海上去求仙问药,希望长生不老,为此还折腾了数千个童男童女,一块儿到大海上去飘游,只是,这长生不老的药,谁也没见着,就算见着了,也铁定是假药。
始皇虽然不断折腾,但也算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自己终有一日,还是会去地下见父亲的,所以兴师动众,大修了一个华丽丽的陵墓,在发派了大儿子扶苏去吃苦以后,这个陵墓就显得更有必要了,万一儿子们,都不愿意听他的,不为他修这样的地下宫殿,那可怎么整呢?又不能从棺材里爬出来,给他们一人几个耳光,更没法再把他们发派到边疆。
如今,陵墓已经修得差不多了,估计还有一点点尾巴工程,还等着最后的修缮,在始皇的计划中,这个陵墓发挥作用,肯定是还很遥远的事情,时不时去观看得瑟一番就行了,可是他没有想到,它成为自己最后归宿的时日,居然就在眼前。
其实始皇在病重的一个月之前,还是好好的,他象往常一样,又带了一队人马,到外面出巡,这一回,他的目的地是云梦一带,那里正对着九疑山,山上伫立着舜帝之墓。
随同始皇一道出巡的,有左丞相李斯,而右丞相冯去疾则留守在咸阳,处理其他事务。都安排妥当,正要出发时,突然又有一个人,跟始皇提出,他也想去云梦。
是谁这么大胆,敢跟始皇提这样的要求呢?原来,此人正是始皇的小儿子——胡亥。
在民间家庭中,常是老幺儿最得宠,而始皇在这一点上,也没能免俗,在二十多个儿子当中,他最宠爱这个小儿子。既然胡亥也希望跟着出去玩玩,始皇就满足了他的心愿,让他也一块儿去了。
到了云梦,一行人向着九疑山遥祭舜帝,仪式完毕后,他们乘船顺长江而下,一路观河渡海,穿过丹阳,来到了浙江的钱塘。钱塘的浪潮,素来是很有名的,涨起来的时候,很壮观,也很吓人,而船要渡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们便向西行驶了一百二十里,从一处狭窄的江道上渡过。而后,始皇一行人登上了会稽山,又祭祀禹帝,按照惯例,在巨石上刻下了密密麻麻的字,内容当然还是歌功大秦的功德。
直到这儿,始皇还是好好的,又登山,又渡水,一点也看不出哪里有异常,可是,就在返回的途中,灵异的事儿出现了。
在古时候,帝王要出生,帝王要驾崩,往往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出现,或者是天象跟往常不一样,或者是地上有什么奇怪生物突出冒出来,总之就是告诉人们,不久后将有大事儿要发生。这些东西,你说信吧,它又没有什么说得通的依据,你说不信吧,有时候就有那么玄乎,让人不得不将两件没联系的事情搭到一块。
那么,现在始皇遇到了什么呢?一条大鱼!
既然在渡江,江里看见大鱼,这没什么奇怪呀!大鱼不奇怪,奇就奇在,始皇突然兴起,张起弓来,一箭就将这大鱼射死了。
不知道这真的是条神鱼呢,还是十分的巧合,反正始皇到了平原渡口,一下船就病倒了。
这一病,病得不轻,前两天还在登山的始皇,一下子连路也走不动了。随从们也只得就地停住,找了住处住下来,
前面说过,始皇非常忌讳谈死,平时谁也不敢在他面前提这个字,现在他病成那样,大臣们就更不敢说了。
但是,该来的还是会来,死亡,并不因为始皇的害怕和忌讳便不降临于他。过了一阵子,他的病是越来越重了,人人心里都有数了,但这事情实在太突然,什么都还没有安排,趁着始皇还有一口气,不将国家之事安排好,怎么行呢?万一大秦出了乱子,岂不是将数代努力征战而来的江山,又轻易葬送!
始皇终于接受了现实,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只得写下诏书,令大臣赵高送与太子扶苏:“与丧,会咸阳而葬。”他这是叫扶苏,赶紧从边疆回来,参加丧事处理,将他的灵柩接到咸阳后安葬。
没想到啊没想到,一次寻常的出巡,竟然成了生命的终点,他住了半辈子的皇宫,却不是他在世间最后停留的地方。长城建好了,还没有对抗过匈奴;甬道修好了,还没有走过几次车马;阿房宫还在建,他还来不及看清每一个角落,没有机会看到它完工的模样;而那还散着山中泥土气味的陵墓,却率先真正地投入了使用。
然而,还有更令他想不到的事情,马上就发生在他离去之后呢!
写给太子的诏书,居然没有送到太子的手中,始皇十分信任的中车府令赵高,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反正就将那诏书,扣在自己那儿了。赵高同时兼管符玺,这可是一项顶顶重要的工作,就如同我们今天的公章一样,没有那个章子,什么文件都是废纸一张,只要在他那儿盖上了章子,废纸立刻就变身成圣旨。
赵高为什么要扣下发给太子的诏书,暂且不表。现在,有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放在了这一次随同始皇出来的几个大臣面前,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他的小儿子胡亥,这个问题就是,始皇驾崩在都城之外,这个消息该怎么办呢?
如实将这个事情传回宫中?可以想象得到,秦王宫里,霎时间会乱成什么样!太子如今在边疆督军,皇宫里的那二十多个皇子,不可能一点想法也没有,还有天下百姓,平时被始皇收粮,征军,早已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如今得此机会,会不会就此引发暴动?这些不是没有可能,而是太有可能。
所以,为了大秦的稳定,这个消息,绝对不可以就此传回宫中。将来是怎么样,他们顾不上,眼下能多走一步就走一步,能多拖一天就多拖一天!
于是,几个大臣一商量,决定秘不发丧。始皇你不能死啊,就算是死了,也得让你活着!
李斯将棺材停放在一辆凉车之中,然后将一个宦官放在车在陪乘,这个宦官,是始皇生前最宠信的人之一,他熟悉始皇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相信不容易出什么差错。
从此,“始皇”就不下车了,坐在凉车里处理事务,接受百姓的奏报,宦官从车外接过上奏,批复完了就送出去。这事情,只有胡亥、赵高等五六个人知道内情,别的,可能有人会有疑惑,只是谁敢怀疑里面的人,不是始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