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仍在继续,秦军的脚步踏遍了中原的各个角落,所到之处,多数地方都一举攻克了,偶有寥寥几个小败,让对手多喘息了一阵子,而后又掀起更大的风浪。战场上,没有其他道理可讲,起作用的只有实力。
在这其间,早已气数衰微的周王室,终于覆亡了。
周朝天子原本是这些诸侯国共同的上级,在秦国刚刚壮大起来的时候,天子与秦王的关系,还是挺好的,他将秦国列为诸侯之首,多有褒奖。天子就象一个家庭中的父亲,而秦国就是这个家里能干的长兄。
可是,“长兄”太能干了,就不愿意听父亲的话了,他要把这个家,掌控到自己的手中。“父亲”一天天老去,本事也越来越小,终于有一天,他郁郁而亡……
这样一来,秦王称帝中原,似乎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可是,魏国赵国等几个其他的“兄弟”,并不真的是秦王的小弟呀,他们本来是与秦王并列的诸侯,虽然眼下这仗打不赢,但是气难顺,理难服,于是对峙和纷争还得继续。
几任秦王都在忙于打仗,这事是他们的重中之重,到了嬴政这儿,其实胜负已经基本上分出来了,秦国离帝业的实现,已经很近很近。
不过,江山之争里,时常会出现脑子聪明骨头又硬的将士。或许这样的人本来就存在不少,只是战争的环境让他们有了施展的机会。这会儿,赵国就有这样一个将军,令嬴政很是头疼。他的名字叫李牧。
李牧是继廉颇之后,又一位善战的将军,他原本驻守在赵边的边境,专门对付野蛮的胡人,一守就是十几年,边境安稳无事。
近来,赵国的内部渐渐危急,廉颇又因小人谄害,远走他乡,李牧就回到了邯郸,镇守国都。
对于秦军来说,这个家伙挺难对付。在平阳,秦军本已打败了一支赵军,乘胜继续向宜安、肥下挺进,在这里,就碰上了他。李牧以弱对强,仍然保持本色,指挥兵卒们从两侧包抄,阻住了秦军的进攻。
又过了两年,秦王嬴政出动大军进攻赵国,一路攻邺地,一路攻太原,大队人马在攻克了狼孟、番吾后,因为遇到李牧统领的赵军,再次大败而回。
真是太可恨了!嬴政心里又急又气。
打赵国的秦军,是他唯一亲征的队伍,其他几个诸侯国,他都没有亲自带兵。可是,就偏有那么一块硬石头,让他颜面尽失。
赵国是他最恨的地方,念念不忘了许多年,没想到,廉颇不在了,却又来了李牧……嬴政狠狠地将一只铜杯摔到地上,杯子发出一声闷响,在地上滴溜溜地转了几圈,慢着,廉颇是怎么下去的?
想到这儿,嬴政脸上露出了几丝冷冷的笑。对,李牧,我这就让你成为第二个廉颇!
不久后,新继位的赵王赵迁听到这样一些传言,说是李牧和另一个将军司马尚,企图带兵谋反。一个叫郭开的大臣,尤其说得绘声绘声,象真的一样,而这位郭开,正是赵迁的宠臣,此前,廉颇也是被他编排,不得已离开。
赵迁是个拎不清的人,如果不是生在君王家,也就是混混那种角色,他听郭开如此一说,也就相信了,派了另外的将军前去,要将李牧和司马尚撤换下来。李牧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国君虽昏,赵国还是他的故土,他不能不为家园而战,所以,他拒绝执行这个命令。
但是,赵迁派去的人,怎肯轻易放过他?可悲可叹,这样一位忠心又卓越的将军,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悲惨地毙命于赵国人自己的手中。
而后,赵军再没打过胜仗,国都邯郸沦陷,赵迁被俘(他为自己的糊涂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嬴政终于有机会了!他铲除掉了那个大阻碍,率军直入赵国。
赵国人,这群不怀好意的人们啊,你们还记得当年那个婴儿吗?还记得自己是怎么欺负他的吗?
杀!毫不留情!嬴政将旧时与他和母亲有嫌隙的人家,尽数杀灭。
赵国,亡了!
随后,早已疲弱不堪的韩国和魏国,在又割让了几处土地之后,也并入了秦国。
赵、韩、魏这三个诸侯国,在春秋末期曾同属于晋国,各自壮大之后,在中原分裂而并立,经过了这些年的战火,经过了许多事情,他们又再一次合起,成为了秦国的领土。
嬴政住在赵国的时候,其实也不是一个朋友都没有。那时候,燕国的太子姬丹,恰好也在赵国做人质,他和嬴政的命运都差不多,两人惺惺相惜,经常在一块玩儿。
周围都是冷冷的面孔,只有他俩彼此亲近,可以想象这种情谊,应是相当地不寻常。
现在,两人都长大了,姬丹仍是太子。很巧的是,他居然被派到秦国来了,这一回,还是当人质。(命苦啊)
在姬丹看来,既然两人有过那么深的交情,那么他到秦国来,嬴政肯定以朋友相待,不说多么厚待他,几个好脸色总该有吧。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嬴政见了他,却好象不认识一样,连正眼也没瞧他几下,更别提其他什么。
姬丹气坏了,人质也不愿意当了,逮了个机会逃回了燕国。
回家以后,姬丹咽不下这口气,就想把嬴政杀了,一来为了私怨,二来也为了燕国。他想来想去,为了找到最好的办法,便去问太傅鞠武的意见。
鞠武沉吟一番,说到:“不如燕国向西与韩、赵、魏三晋订约,向南与齐、楚联合,而往北,还与匈奴媾和,借此联手共同对付秦国。”其实这个计策,也实在算不上什么好,抗秦联盟,已经结过好些次了,哪一次不是以失败告终,不过除此之外,也实在找不出别的办法。
太子丹说:“此计虽可行,但要实现它,却是旷日持久的事情,我不能再等待了。”他杀嬴政的心,是那么急迫!
恰好,前不久秦国有位叫樊於期的将军,和嬴政闹翻了,获罪而逃到燕国。樊将军与姬丹是朋友,就逃到他这儿住了下来。那一边,嬴政悬赏樊将军人头,誓要将他追回,这一下,姬丹算是彻底与嬴政作对了,此事如果败露,嬴政不会放过他,所以姬丹就更想先下手为强。
于是他提着重金,去见了一位勇士——荆轲。
姬丹对荆轲说:“现在,秦国已俘虏了韩王,又向南进攻楚国,向北威逼赵国。赵国对付不了秦国,那么很快就有会灾难落到燕国头上了。燕国既小又弱,不可能抵挡住秦国的攻势啊!如今,各诸侯国都屈服秦国,也再找不出哪个国家能够联手了。所以,依我愚见,如果有一位天下最无畏的勇士,让他前往秦国胁迫秦王政,迫使他将兼并来的土地归还给各国,就像曹沫当年逼迫齐桓公归还鲁国的领土一样。如此当然是最好的了。假若不行,便乘机刺杀掉秦王嬴政。秦国的大将拥兵在外,而国内发生动乱,于是君臣之间相互猜疑。趁此时机,各国如能够联合,就一定可以击败秦军。现在,我希望这位勇士,正是您!”
荆轲答应了这个请求,住进了太子府。
姬丹大喜,将荆轲奉为上宾,好生相待。可是,一日过去了,一月过去了……荆轲没有动身的意思,而赵国灭亡的消息却从外边传来。
姬丹心急,请求荆轲立刻去将秦王刺杀掉,可是荆轲却说,无缘无故很难见到秦王,也会引起他的怀疑,只有拿着姬丹府上客人樊将军的头颅,和燕国督亢的地图,才能见到秦王,并有机会下手。
姬丹是个讲情谊的人,认为樊将军既然落难中来投奔他,他不能让樊将军丢命,可是后来,樊将军听说此事,愿意让荆轲有个机会,自刎而死。姬丹大悲,杀嬴政的心愿更加强烈,他求取到天下最锋利的匕首,令工匠把匕首烧红浸入毒药之中,任何人即碰即死。
荆轲把匕首藏于地图中,提着樊将军头颅见到了秦王,他把地图展开,展到最后,匕首现了出来。他一手拿着匕首,一手拉住秦王,这时,秦王离死神只有一步之遥,可是,天不绝他,他躲开了!
荆轲一刺不成,在宫厅中追了几圈,被嬴政长剑刺中大腿,终于倒地,将匕首扔出去,只刺中了柱子。他知道行动失败了,大骂不已,然而最终只能无奈地丧命。
这一下,嬴政岂肯放过燕国?
虽然后来,燕王把太子姬丹的头给他送来了,但他还是向燕国发出了大军。
于是燕国也亡了,随后,楚国、齐国也都没有能逃出同样的命运。
秦王嬴政终于实现了数代梦想,统一了中原。他认为自己的功德兼备了三皇的德行,功业超过了五帝,于是便改称号为“皇帝”。
这就是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中原大地,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秦朝如一辆历时许久,终于造出的大船,在江河中缓缓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