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英雄的历史
9180400000005

第5章 印度:从佛祖到英迪拉·甘地(1)

奥义书

我们界定文明是提倡文化创作的社会秩序。印度文明有多古老,考古学家就挖掘了多久。一九二四年,马歇尔(Sir John Marshall)和他的助理在孟买附近的印度河(River Indus)流域,挖掘出公元前三千至四千年即摩罕达约时代(Mohenjodaro)的四至五个地下重叠城市。这是最早的居住文明,有数以百计的坚固的砖房和店铺,沿着大街小巷建造,有些甚至有几层楼高。在这个遗址,马歇尔他们发现了四轮运货马车、家庭用具、卫浴用品、彩绘陶瓷、钱币、雕刻的印章和耳环项链等。所有的这一切,据我们所知,和年代最久的金字塔一样古老。

公元前约一六〇〇年,一支叫雅利安人(Aryans)的强悍民族从北方入侵了印度,以征服者的姿态在当地定居,成为当权阶级,并建立或强化了种姓制度,发展出一种基本上类似于欧洲语言的梵语,还产生了一套文学巨著。其中的片段流传到我们手中,就是四部《吠陀经》(Vedas)或《天启经》(Books of Knowledge),其内容主要包括祈祷文、诗歌、宗教仪式,还有一部分被称作《奥义书》(The Upanishads),它的意思是师生之间的宗教哲学会议。数世纪以来,《吠陀经》主要靠口耳相传,直到公元前三〇〇年才开始有文字记载,如今已成现存的最古老的印度文学。我很喜爱它们,也希望你们和我分享其中部分作品。

所谓Upanishads(奥义书),Upa意指“靠近”,shad意指“坐下”,所以这个词是指一个或更多学生坐在印度教导师前。今天“奥义书”这套学说仍由大师传授,它提出了三个阶段以了解和救赎灵魂。第一阶段是耐心和持续内省。不管煽情、欲求、回忆、说理和思想,先把所有的知性运作放到一边,因为这些主要是为了回应外在的事物而产生。即先放下所有行动或行动的想法,不断内省,直到你所看到的事物没有任何的形状、内容或个性;直到你从一切运作的背后感觉到思想本身,及对意识的知觉。这种知觉就是最直接、最基本的事实,所有现象、所有观察及因之而来的一切事物都建立在这上面。宗教大师称这种基本事实为“阿特曼”(Atman),也就是“原息”,即我们现在经常所说的“精神”及“灵魂”。

第二阶段,正如在我们自己身上,在万事万物中,也总有一种内省的、重大的、无形的力量的原息;少了这个,事物会丧失精神和动作,也会死亡;少了这个,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生存或成长。所有这些活生生的力量的总和,就是印度教所称的创造之神梵天(Brahma),一种无所不在、无物质、无性欲、非个人、无形体的精髓或本质,所有的生命和思想、一切的形体和力量都依存于它。这是唯一的真神,相对于这唯一的真神,印度教所有众神充其量只是部分层面和诗意的表现,用以协助普救众生的心智,去想象这种无所不在的、拥有多样生命力的力量。

第三阶段,“阿特曼”和“梵天”是一体的:我们体内或一树一石内蕴含的非个人的灵魂或力量,与客观世界的非个人的灵魂是一致的。让我们听听“奥义书”中最为人敬爱的大师“祭皮衣仙”雅纳瓦克亚(Yajnavalkya)对他的学生斯维塔克图(Shwetaketu)的教诲:

“给我拿个无花果过来吧。”

“在这里,大师。”

“切开它。”

“已经切开了,大师。”

“从这里你看到什么?”

“这些相当细的种子,大师。”

“请从中取一个再切。”

“已经切了,大师。”

“从其中你又看到什么?”

“什么也看不见,大师。”

“这就对了,我亲爱的门徒,从那个你看不见的最细微的精髓,没错,从那最细微的精髓中长出这棵大树。相信我……那最细微的精髓,是全世界的灵魂。那是现实,那就是‘阿特曼’原息,那就是你,斯维塔克图。”

“大师,你让我有更深的领悟。”

“那就好,我亲爱的门徒。”

“奥义书”传授的内容比上述的要丰富得多。例如瑜伽可以净身;转世重生则是对自私的惩罚。但在救赎这件事上,还是让我们来听听亚洲的“世界之光”——佛祖的故事。

佛祖释迦牟尼

他一生的故事充满传奇,以至于我们无法确定他是否真的曾经存在。有一个传说,指他是处女所生。另有一个传说,则指他自己打开摩耶王后(Queen Maya)的头,进入她的子宫,在那里呆了十个月,然后再出来,“未沾染不洁之物”,但“有如堂堂男子汉走下阶梯”,而且“如珠宝般闪闪发光”。虽然如此,他还是有个父亲,就是靠近喜马拉雅山的迦毗罗卫国(Kapilavastu)的净饭王。净饭王给这个男孩取名为悉达多·乔达摩(Sid‐dhartha Gautama),这个男孩就是日后的佛陀。人人都给予悉达多安慰和温暖,让他远离痛苦哀伤,并从五百名漂亮的少女中选择一名作为他的妻子,之后他又当上了快乐的爸爸,过着富足和平的日子。

关于佛陀为何会选择皈依宗教,则有一个神圣的传说。有一天,他出宫到街上,见到一个老者;第二天,当他再出去时,看见一个病人;第三天,他看见一个死人。悉达多后来解释说:“这在我看来,实在不妥。当我如此省思时,所有年轻时的欢乐都消失了。……因此,众僧侣,……当我出生时,想寻找出生的本质;当我年老时,要寻找年老、生病、哀伤、不干净的本质。接着我又想:‘如果我出生是为了寻找出生的本质;……而在看尽出生本质的悲惨后,如何寻找到尚未出生便可涅槃的极乐平静境界?’”就像一次灾难的转换,他忽然醍醐灌顶,决定要离开父亲、妻子和新生儿,皈依宗教信仰,成为寻找最根本真理的禁欲苦行者。

有六年之久,他不食烟火熟食,以吃种子和草为生。“后来我想,如果我只摄取极少量的食物,如我空空的手掌心所能掌握的分量,将豆子、野豌豆、蚕豆等豆类植物打汁……我的身体将极度消瘦。由于只吃一点点食物,我的臀部就像骆驼脚印。……但当我想放空自己时,就宁可只吃一点点。”

但是有一天,佛陀想通了:自我苦修、禁欲不是正道。因为佛陀发现,他并未从这些苦行生活中得到新的领悟。相反,从自我折磨中产生的某种傲慢,还毒害了原本可以发展出来的圣灵。于是他放弃苦修,选择到菩提树下静坐(这棵菩提树至今还开放供游客观赏),并下定决心,在顿悟开窍前,绝不离席。他问自己:什么是人类生老病死的根源?因为曾经看到过生死的无限轮回和延续,且每次生死轮回时都充满着痛苦和哀伤,因此他得出结论:出生是万恶之源。

那么为什么不阻止生命的出生呢?因为“因果报应”要在人间有新的化身。在这种因果报应中,每个人要偿还前世的孽障。但如果一个人完全公正无私,对人和善,永不厌烦;如果一个人只思索永恒的事物,他的心不被朝生暮死的事情绑住,那么他就有可能避免坠入再生的轮回,他的罪恶源泉也将干涸。如果一个人可以摒除一切欲求,一心行善,则就可以克服个人主义这个人类最根本的障碍,而灵魂终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永生。净化了一切个人欲望的心将是多么的平静啊!而未净化的心又如何能懂得平和宁静呢?幸福喜乐既不像异教徒所想的那样在当下就能找到,也不像大家所相信的可以在未来找到。只有平静是可能找到的,也唯有冷静安详地结束欲求后,才能达到涅槃的境界。因此,在打坐静思七年后,佛陀开始走向人群,去宣扬涅槃的思想。

佛陀很快召集了许多门徒,跟随他从一个城镇走到另一个城镇,边走边传道。门徒相信他,因为他似乎不以己为念,同时耐心地以德报怨。佛陀劝诫他们:“一个人要以柔克刚,以德报怨;……仇恨绝对无助于停止仇恨,只有爱能停止仇恨。”佛陀从不担心明天,也从不拒绝地方信徒供奉给他的食物。有一次,他还因到妓院吃饭,而使其门徒遭到诽谤中伤。后来,门徒们开始尊称他为佛祖释迦牟尼(Buddha),也就是“受到开示者”,但他从未声称神通过他传道。佛陀通过道德寓言或简洁有力的五部曲(pithy pentalog)传道,就像他的“道德五戒律”:

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不妄语;

不饮酒。

这五戒律显然禁止一切性行为或欲望。民间一直流传着佛祖和他的爱徒阿难陀(Ananda)之间的一段对话:

大师,面对女人时,我们如何自处?

当没看见,阿难陀。

但如果看见她们,又该如何?

不要交谈,阿难陀。

但如果她们和我们说话,大师,我们该怎么办?

保持清醒,阿难陀。